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红楼梦中螃蟹宴上,史湘云的表现为何不一样?-趣历史网

红楼梦中螃蟹宴上,史湘云的表现为何不一样?-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699 更新时间:2023/12/24 7:06:29

史湘云是红楼梦终得人物形象之一,在“金陵十二钗”中名列前茅。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我国有中秋节吃月饼,吃螃蟹、赏桂花的习俗。《红楼梦》里,就有一段吃螃蟹赏桂花的描述。虽然已经过了中秋节,但是,中秋节的氛围还在。此时螃蟹正肥,藕香榭对面的山坡上桂花树开得正好,香气经过清凌凌的池塘水,越发清香。

湘云参加海棠诗社后,主动要求做东,开诗社。在宝钗的建议、和资助下,湘云请贾母吃螃蟹,赏桂花。

大家在藕香榭吃完螃蟹后,游玩一会儿,贾母和王夫人等人满意而归。

宝钗和湘云送走众人,将残席收拾了另摆一张大圆桌。湘云又命“另摆一桌,拣了热螃蟹来,请袭人、紫鹃、司棋侍书、入画、莺儿、翠墨等一处共坐。山坡桂树底下铺下两条花毡,命答应的婆子并小丫头等也都坐了,只管随意吃喝,等使唤再来”。

姊妹们各玩各的。林黛玉因不大吃酒,又不吃螃蟹,拿着钓竿钓鱼。宝钗手玩了一会儿桂花,又“俯在窗槛上掐了桂蕊掷向水面,引的游鱼浮上来唼喋”。

湘云出一回神,又让一回袭人等,又招呼山坡下的众人只管放量吃。探春和李纨惜春立在垂柳阴中看鸥鹭。迎春又独在花阴下拿着花针穿茉莉花。

在这么高兴、轻松的时候,湘云出一回神,很耐人寻味。史湘云为什么“出一回神”呢?

第一、自己请客,宝钗花钱,自己这个东儿做得名不正言不顺。

湘云本来要自己请客,可是结果却是宝钗掏钱替她请客。所有的人都知道,螃蟹宴是宝钗张罗的,这个东儿是宝钗做的,而不是她史湘云。自己虽然不停地张罗,可是,心中别有一番滋味儿,她并不开心,而是强颜欢笑。

后来的菊花诗里,湘云写出了自己的苦恼:“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第二、湘云感到自己孤苦无依。

宝钗提议开螃蟹宴,是因为有哥哥做自己的后盾。

宝钗告诉湘云:“我和我哥哥说,要几篓极肥极大的螃蟹来,再往铺子里取上几坛好酒,再备上四五桌果碟,岂不又省事又大家热闹了。”

宝钗吩咐婆子:“出去和大爷说,依前日的大螃蟹要几篓来,明日饭後请老太太姨娘赏桂花。你说大爷好歹别忘了,我今儿已请下人了。”第二天薛蟠如约派人送进来三大篓螃蟹,大约有七八十斤。

湘云襁褓之中,父母就死了,她没有嫡亲的兄弟姐妹。湘云看到宝钗哥哥对妹妹如此好,不禁羡慕宝钗有一个疼她的哥哥。不禁感慨自己孤苦无依。自己虽然生在侯爵府,可是,自己是孤儿,寄居在叔叔婶婶家,无论在金钱上,还是自由上,自己都做不得主。湘云想到此处不禁悲从中来,可是还不能表现出来。她悄悄出一回神后,继续扮演自己的主人角色,招呼丫头们尽情吃螃蟹。

第三、请客的过程中,湘云发现自己和凤姐的差距。

从陪着贾母等人进入大观园开始,都是凤姐扮演者让大家开心快乐的角色。吃螃蟹的过程中也是凤姐伺候贾母和王夫人。湘云要张罗,可是没有头脑,凤姐走来道:“你不惯张罗,你吃你的去。我先替你张罗,等散了我再吃。”湘云由此看出了自己和凤姐的差距。

第四、人多,果碟少;人多,螃蟹少。湘云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1.宝钗为湘云准备了四五桌果碟。我们看看有几桌人吃酒呢。

藕香榭里摆了四桌。

上面一桌,贾母、薛姨妈、宝钗、黛玉、宝玉;东边一桌,史湘云、王夫人、迎、探、惜;西边靠门一桌,李纨和凤姐的,虚设座位,二人皆不敢坐,只在贾母王夫人两桌上伺候。

边廊上摆了两桌,鸳鸯、琥珀、彩霞、彩云、平儿等人。

贾母走后,诗社成员重新摆一张大圆桌;又给袭人、紫鹃等人摆一桌;桂花树下,还有两拨人吃螃蟹、吃酒,这拨人算一桌。

一共有8桌人吃酒,只有四五桌的果碟,湘云这个主人着实不容易。

2.三大篓螃蟹很多,可是吃螃蟹的人更多。

周瑞家的道:“早起我就看见那螃蟹了,一斤只好秤两个三个。这么三大篓,想是有七八十斤呢。”

主人有12名,每个人带着的丫头和婆子一大帮。例如,伺候贾宝玉的丫头有大丫头8个,小丫头8个,还有婆子。姑娘们也是这个配置。

宝玉去宁国府赏梅花,伺候宝玉睡觉的大丫头就有4个,在外面伺候的小丫头不知多少,另外还有婆子。因此姑娘们吃螃蟹宴的时候,也应该是这个规矩,带着4个大丫头,至少2个小丫头,外加2个婆子。贾母和王夫人的丫头、婆子数量比姑娘们还得多,这是她们的地位决定的。就算每个人带了8个下人,那么下人一共有96个。

湘云让这些丫头、婆子们都吃了螃蟹。

在桂花树下吃螃蟹的人,应该是烹茶、烫酒的丫头,以及答应的婆子、丫头们。这些人应该有10人吧。

主人12名+随侍的丫头婆子96名+答应丫头婆子10人一共是118人。

宴会开始的时候,湘云还给赵姨娘和周姨娘送了两盘螃蟹。

因为知道数量不多,所以,12个主人吃螃蟹的时候,王熙凤只命令上10个螃蟹。凤姐吩咐:“螃蟹不可多拿来,仍旧放在蒸笼里,拿十个来,吃了再拿。”

周瑞家的道:“若是上上下下只怕还不够。”平儿道:“哪里够,不过都是有名儿的吃两个子。那些散众的,也有摸得着的,也有摸不着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湘云难为没有足够的果品和螃蟹而发愁。

湘云拿着不够吃的东西,又要“招呼山坡下的众人只管放量吃”,心里别有一番滋味,她能不“出一回神”吗?

第五、湘云在反思,这样做东到底对还是不对?

湘云本来是做东写诗,可是被宝钗这么一撺掇,办成了荣国府大狂欢。写诗反而成了鸡肋。

湘云独自出神,这么做到底有没有必要?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湘云只好硬着头皮走下去。

她不能怪宝姐姐,因为宝姐姐是“一片真心”为她着想。

怪只怪自己虚荣。就应该,有多少能力,办多大的事情。她后悔,莽撞地答应做东开诗社了。

在湘云看来,这次主动要求做东,没有像宝姐姐说的那样“也要瞻前顾后,又要自己便宜”,虽然大家有趣了,但是她感觉莫名其妙地别扭。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明代长篇小说英烈传第四十回:归德侯草表投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英烈传》,又名《云合奇踪》《皇明英烈传》《皇明开运英武传》等,是明代无名氏(一说徐渭或郭勋)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分为十卷,共八十回。成书于明万历年间。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英烈传》写的是朱元璋率群雄英烈推翻元朝统治、剪除割据势力、建立大明王朝的故事。《英

  • 中国正史中唯一有确切记载的石窟是哪一个?-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中国正史中唯一有确切记载的石窟是哪一个?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历史宾阳洞始凿于北魏景明元年(公元500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北魏宣武帝为孝文帝、文昭皇后主持开凿的皇家第一窟,用以铭记孝文帝迁都洛阳和进行汉化改革的历史功绩,

  • 龙门石窟的莲花洞的特色在哪里?莲花洞介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龙门石窟的莲花洞的特色在哪里?莲花洞建造于公元525—527年,因窟顶刻有一朵巨大的莲花而得名,人民大会堂的莲花顶、上阳宫观风殿顶部藻井都是依据此莲花设计而成。莲花洞拥有龙门石窟中最小的佛像,仅有2厘米高,这些高不盈寸的小千佛位于莲花洞南壁上方,生动细致,栩栩如生。开凿方法莲花洞利用天然溶洞开凿洞窟

  • 龙门石窟里的药方洞有哪些动人的传说?-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龙门石窟里的药方洞在龙门西山奉先寺和古阳洞之间,开凿于北魏晚期。药方洞的存在是为了治病救人,那么药方洞有哪些动人的传说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窟门两侧所刻之古代药方,共一百四十多个。药方中提到了治疗癌症的方法和治疗传染病的方法。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是唐代初年我国医疗学、药物学

  • 龙门石窟里的唐代石窟有多少?特色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龙门石窟里的唐代石窟有多少?特色是什么?其实在东山,全是唐代的窟龛,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个,如二莲花洞、看经寺洞、大万伍佛洞(又名擂鼓台三洞)、高平郡王洞等,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看经寺开凿时间:武则天时期。构造:双室结构,前室崖壁有数十个小龛造像,主室进深1170厘

  • 龙门石窟剪刀手佛像是怎么回事?剪刀手是什么意思?-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想知道龙门石窟里的剪刀手佛像是怎么回事?剪刀手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个佛像位于宾阳三洞中的宾阳北洞,“剪刀手”其实是一种极少见的佛教手印,颇能传达强烈意志,可能是阿弥陀佛的意思。宾阳洞,原名叫灵岩寺,由宾阳中洞、宾阳北洞、宾阳南洞三个洞窟组成。宾阳洞始凿于北魏景明元年(公元500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

  • 为什么说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为什么说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这是因为它以自身系统、独到的雕塑艺术语言,揭示了雕塑艺术创作的各种规律和法则,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它之前的石窟艺术均较多地保留了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的成分,而龙门石窟则远承印度石窟艺术,近继云冈石窟风范,与魏晋洛阳和南朝先进深厚的汉族历史

  • 空城计时诸葛亮背后还有两个书童 司马懿是看到他们才撤兵的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对空城计最大的倚仗,其实是城楼上的两童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古人的智慧结晶。书中对人物的刻画和情节的描写十分详细,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注重描绘细节的同时,还怀有一种宏伟的大局观。作者借《三国演义》这本书深刻的

  • 赵匡胤后宋皇后为什么要拥护小叔子赵光义 皇后不扶持儿子的原因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50岁赵匡胤去世,24岁宋皇后为啥不扶持儿子登基,却拥护小叔子?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匡胤在部下的帮助下黄袍加身成为皇帝,因此被认为是历代开国皇帝当中相对较为容易。不过他能终结五代十国时期的混乱局面,就足以证明他依旧还是有着非凡的能力。但是在赵匡胤去世

  • 白起实力那么厉害 秦王最后为何将他处死-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秦王为何要赐死功勋卓越的白起?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前257年,白起死于杜邮,方式是被赐予自刎。在收到秦王让他自杀的命令之后,白起先是非常的吃惊,觉得自己没有罪。但是沉默良久后,他怅然说道:“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