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正史中唯一有确切记载的石窟是哪一个?-趣历史网

中国正史中唯一有确切记载的石窟是哪一个?-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616 更新时间:2023/12/24 7:06:35

中国正史中唯一有确切记载的石窟是哪一个?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历史

宾阳洞始凿于北魏景明元年(公元500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北魏宣武帝为孝帝、文昭皇后主持开凿的皇家第一窟,用以铭记孝文帝迁都洛阳和进行汉化改革的历史功绩,也是我国正史中唯一有确切记载的石窟。

明人彭纲就曾在《题龙门石像》中写道:“当时锤凿斫(zhuó)民脂,万金不惜穷妖奇”,指的就是该洞窟的开凿。宾阳三洞前后营造时间长达24年,用工80万人,但是,北魏时期仍然只完成了宾阳中洞,宾阳南洞、宾阳北洞一直到隋唐时期才相继完成。

布局

宾阳洞是北魏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做功德所营造的洞窟之一。宾阳洞包括北洞、中洞和南洞。

北洞

始凿于北魏时期,唐朝初年(公元641-650)完成,主尊为阿弥陀佛,火焰纹背光繁杂而生动。

宾阳北洞正壁主尊佛像呈现出特殊的“剪刀手”手势,这其实是一种极少见的佛教手印。结合双手的姿势来看,高举胸前,右手掌心上,拇指、无名指与小指屈起,其他二指伸直,左手掌心向下,屈无名指及小指,伸直其他指,这是一种颇能传达强烈意志的手印。

这尊佛像因拇指风化,而食指、中指间隙过大,颇似现在大家习惯摆出的剪刀手类似,故而被网友戏称为“剪刀手”佛。洞口两侧“龙头”柱础与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柱础造型风格相同。属北魏完成之作品。

中洞

景明元年至正光四年(公元500-523)营造,洞窟平面呈马蹄形,穹隆顶,深12米,宽10.90米,高9.3米,正壁雕主佛释迦牟尼坐像及二弟子、二菩萨,南北壁均一立佛二菩萨。佛、菩萨体态修长,表情温和,神采飘逸,是北魏晚期风行的“秀骨轻像”的典型代表。

地面刻莲花图案装饰,示意莲花宝池。窟顶中间浮雕一朵盛开的大莲花。周围有八身伎乐和两身供养天,加之流苏帷幔构成一莲花宝盖。前壁有维摩诘变相、太子舍身饲虎图,须达那太子施舍图和皇后、皇帝礼佛图等大型浮雕图像及十神像。1978年为保护洞窟雕刻拆除砖卷门洞。使鲜为人知的四头四臂、一头四臂护法天重见天日。

中洞的开凿花费了24年时间,其富丽堂皇的景象是龙门众多石窟之冠。主佛释迦牟尼端坐中央,面部修长清秀,面容和蔼慈祥,略带微笑。迦叶、阿难二弟子和文殊、普贤二菩萨侍立左右。迦叶形象老成持重,阿难形象活泼开朗,望之栩栩如生。

佛像的衣饰都由北魏早期的袒露右肩和通肩式,变为褒衣博带式,是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在石刻艺术上的反映。洞顶雕有莲花宝盖,周围雕着飘逸脱俗的伎乐天人和供养天人。洞口内壁两侧原本刻有三层大型浮雕,下层是著名的“皇帝礼佛图”和“皇后礼佛图”,构图严谨,雕刻精美,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杰作。

南洞

北魏开凿,隋代完成(公元595-616)。主佛阿弥陀佛面部丰润,唇厚,衣纹自然,流畅。改洞造像上续北魏刚健雄伟,下开唐代生动活泼,属于过度时期的风格。洞内众多的造像题记为研究者提供了珍贵的文字资料。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龙门石窟的莲花洞的特色在哪里?莲花洞介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龙门石窟的莲花洞的特色在哪里?莲花洞建造于公元525—527年,因窟顶刻有一朵巨大的莲花而得名,人民大会堂的莲花顶、上阳宫观风殿顶部藻井都是依据此莲花设计而成。莲花洞拥有龙门石窟中最小的佛像,仅有2厘米高,这些高不盈寸的小千佛位于莲花洞南壁上方,生动细致,栩栩如生。开凿方法莲花洞利用天然溶洞开凿洞窟

  • 龙门石窟里的药方洞有哪些动人的传说?-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龙门石窟里的药方洞在龙门西山奉先寺和古阳洞之间,开凿于北魏晚期。药方洞的存在是为了治病救人,那么药方洞有哪些动人的传说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窟门两侧所刻之古代药方,共一百四十多个。药方中提到了治疗癌症的方法和治疗传染病的方法。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是唐代初年我国医疗学、药物学

  • 龙门石窟里的唐代石窟有多少?特色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龙门石窟里的唐代石窟有多少?特色是什么?其实在东山,全是唐代的窟龛,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个,如二莲花洞、看经寺洞、大万伍佛洞(又名擂鼓台三洞)、高平郡王洞等,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看经寺开凿时间:武则天时期。构造:双室结构,前室崖壁有数十个小龛造像,主室进深1170厘

  • 龙门石窟剪刀手佛像是怎么回事?剪刀手是什么意思?-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想知道龙门石窟里的剪刀手佛像是怎么回事?剪刀手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个佛像位于宾阳三洞中的宾阳北洞,“剪刀手”其实是一种极少见的佛教手印,颇能传达强烈意志,可能是阿弥陀佛的意思。宾阳洞,原名叫灵岩寺,由宾阳中洞、宾阳北洞、宾阳南洞三个洞窟组成。宾阳洞始凿于北魏景明元年(公元500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

  • 为什么说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为什么说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这是因为它以自身系统、独到的雕塑艺术语言,揭示了雕塑艺术创作的各种规律和法则,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它之前的石窟艺术均较多地保留了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的成分,而龙门石窟则远承印度石窟艺术,近继云冈石窟风范,与魏晋洛阳和南朝先进深厚的汉族历史

  • 空城计时诸葛亮背后还有两个书童 司马懿是看到他们才撤兵的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对空城计最大的倚仗,其实是城楼上的两童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古人的智慧结晶。书中对人物的刻画和情节的描写十分详细,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注重描绘细节的同时,还怀有一种宏伟的大局观。作者借《三国演义》这本书深刻的

  • 赵匡胤后宋皇后为什么要拥护小叔子赵光义 皇后不扶持儿子的原因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50岁赵匡胤去世,24岁宋皇后为啥不扶持儿子登基,却拥护小叔子?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匡胤在部下的帮助下黄袍加身成为皇帝,因此被认为是历代开国皇帝当中相对较为容易。不过他能终结五代十国时期的混乱局面,就足以证明他依旧还是有着非凡的能力。但是在赵匡胤去世

  • 白起实力那么厉害 秦王最后为何将他处死-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秦王为何要赐死功勋卓越的白起?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前257年,白起死于杜邮,方式是被赐予自刎。在收到秦王让他自杀的命令之后,白起先是非常的吃惊,觉得自己没有罪。但是沉默良久后,他怅然说道:“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

  • 同样都是秦国的功臣 三人的结局为何完全不同-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都是秦国功臣,商鞅遭车裂,白起被赐死,张仪为何能全身而退?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商鞅、白起、张仪三个人对于秦国而言都是不可替代的存在,但是三人命运各不相同,只有张仪能够全身而退这是有原因的。变法者必不善其身商鞅是变法者,变法就涉及利益重新分配,得罪

  • 常茂本是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之子,为何却被流放龙州?-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明朝开国六公爵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其中郑国公常茂只是袭父亲常遇春的爵位罢了,并没有什么实质功绩。常遇春何许人也?朱元璋曾言:“计其开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常茂本是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之子,为何却被流放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