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常茂本是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之子,为何却被流放龙州?-趣历史网

常茂本是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之子,为何却被流放龙州?-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309 更新时间:2023/12/24 7:07:04

明朝开国六公爵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其中郑国公常茂只是袭父亲常遇春的爵位罢了,并没有什么实质功绩。常遇春何许人也?朱元璋曾言:“计其开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常茂本是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之子,为何却被流放龙州?

常茂,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的长子,凭其父亲常遇春的功绩,被朱元璋允许可袭父亲常遇春的郑国公爵位,一跃成为明朝开国六公之一。据《明宋文宪公濂奉敕撰开平王神道碑并序》可知,常茂之名还是朱元璋所赐:“妻定远蓝氏,封开平王夫人。子男三人,曰茂、曰升、曰森,皆朱元璋所赐名。”不过就是这样一位已经位极人臣的国公,却被朱元璋给流放龙州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常茂袭父亲常遇春爵位的时候,才年满十五岁,并且当时的太子朱标还是他的姐夫,大将蓝玉是他的亲舅舅,就连同样是开国六公爵之一的宋国公冯胜更是其老丈人。所以在这样庞大的关系网之下,明初可以说是没有哪一家的年轻一代敢惹他,就算是比他长一辈的也管不到他,如此便导致常茂变成了一个纨绔子弟。

《明史•常茂传》记载:“茂以遇春功,封郑国公,食禄二千石,予世券,骄稚不习事。”

本以为常茂会一直以一个纨绔子弟的形象维持下去,但就在洪武二十年,元太尉纳哈出拥兵二十万驻扎在开元金山,时刻威胁着大明王朝的统治。于是,朱元璋便以宋国公冯胜为征虏大将军,颍国公傅友德、永昌侯蓝玉为左右副将军,率领步骑二十余万出征金山,同时为了锻炼那些二代将领,就下令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景隆(李文忠之子)、申国公邓镇(邓愈之子)随行。

面对明朝大军,纳哈出自知不敌,便选择假意投降,然后寻找机会逃走。常茂本是一个纨绔子弟,不受约束的那种,所以在军营中非常不适,再加上作为顶头上司的老丈人冯胜时不时说其几句训诫之言,导致两人的关系很是紧张。在一次酒宴上,纳哈出用蒙语跟属下说着明人听不懂的话,不巧的是,常茂的亲卫听得懂蒙语,于是在喝了不少酒的常茂耳边小声说:“纳哈出想要复叛逃跑。”

于是常茂就抽刀上前捉拿纳哈出,在纳哈出没有防备之下将其臂膀砍伤,这样一来就造成了轩然大波,纳哈出的部下随时可能会发生激变,最后还是在冯胜的劝慰之下,纳哈出及其部将才安稳下来,并真心向明朝投降。

对于常茂的举动,即便是他老丈人的冯胜也不敢隐瞒,就将捷报与长毛的所作所为全部上报给了朱元璋。不过这样一来,却引起了常茂的不满,他认为这是冯胜在针对他,于是也上书揭发冯胜在军营中的不法之事。朱元璋一看,这叫什么事啊,一个是自己的大将冯胜,一个又是被自己视为子侄的常茂,于是便各打五十大板,夺了冯胜的兵权,发配常茂至龙州。《明太祖实录》:“郑国公常茂坐前惊溃虏众,罪当诛。”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吕蒙杀了关羽后不久也死了 吕蒙的死因到底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对为什么吕蒙杀了关羽之后,吕蒙也突然死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于这个问题的处理,我最佩服的就是罗贯中,按照道理来说,前脚关羽死了,后脚吕蒙就跟着去了,两者之间好像有着什么必要的关联。基于这点,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吕蒙白衣渡江袭击荆州,夺了关羽的后方,使得关羽

  • 窦漪房都已经年老色衰了 汉文帝为何没废掉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文帝好歹也是九五之尊,他为什么废不掉年老色衰的窦漪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西汉历史上,在吕雉擅政之后还出现了一位一生颇为传奇的女子,就是汉文帝刘恒的皇后窦漪房,她本是一名十分普通的宫女,在刘恒8岁被册封为代王的时候,以随行宫女的身份一同前往封国

  • 刘邦死后吕雉开始报复后宫 吕雉为何会厚待薄姬-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百科

    对刘邦死后,吕雉报复后宫,为何偏偏厚待薄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聪明的人在一些事情上看似不懂,实际上已经做好相关部署,为的就是完成最终目标。薄姬是个聪明的女人,深知自己作为妾很难斗得过正妻吕雉,因而表面上不和吕雉对抗,实际上步步为营,而且手段都很高,就连吕雉也对她

  • 汉武帝知道刘据是冤死的 汉武帝为何不立其后人做储君-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武帝临终之前,知道刘据含冤而死,为何不立刘据的孙子为储君?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汉武帝‘知道’刘病已的存在,或者说汉武帝把刘病已推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公元前87年,也就是汉武帝病重的时候了。当时汉武帝病重,朝中有大臣懂所谓的‘望气术’,这个人告诉汉

  • 袁盎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历史上有这么一类人,他们为了国家而将生死置于度外,这些人值得敬佩和怀念,这些人不畏强权,从而流芳千古。袁盎,汉初楚国人,他的父亲从前是个强盗,后来迁徙到了安陵。在吕后执政时,做过吕后侄子吕禄的家臣,吕氏一族被灭门之汉文帝即位后,被哥哥袁哙保举担任中郎。袁盎有较浓厚的儒家思想,强调等级名分、按“礼”行

  • 秦始皇灭六国时名将那么多 最后为何只有章邯对抗项羽-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秦灭六国时名将众多,为何秦始皇死后仅三年,只剩章邯能打项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秦灭六国之时,秦国涌现出了一大批卓越的军事奇才,白起、王翦、蒙恬等人以无敌的姿态横扫六国,奠定了秦王朝的不世基业,白起和王翦也因此得以位列“战国四大名将”。可为何在秦

  • 士兵吃好才有力气打仗 长平之战是白起为何不给将士吃羊肉-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对长平之战中,白起禁止将士吃羊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昭襄王时期有两大“王牌”,一个是范雎,能说会道,另一个便是白起,驰骋于沙场。范雎与秦昭襄王共谋统一大计,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先将斗争的重点放在了韩、赵,对较远的齐、燕则暂时置之不理,同时还将楚国和魏国稳住

  • 长平之战中,赵国为何要临阵换将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公元前260年,秦国迎来了统一六国中最关键的一战——长平之战。长平之战的过程是这样的:秦派大将王龄攻赵国长平,赵遣主将廉颇迎战,廉颇坚守不出。秦使反间计,说廉颇老了,秦军不怕廉颇,只怕赵括;赵王信了,以赵括替下廉颇。秦国一看计成,立即启用战神白起替下王龄,赵括主动出击,中了白起的埋伏,结果赵军被困4

  • 三国时期各国混战 期间为何没有外族入侵-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对三国打成一锅粥,为何却少有外敌入侵?当时是谁在镇守边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因为三国时期的历史,实在是太过精彩,所以绝大多数人在读三国历史的时候,注意的都是三国之间的混战。相对来说,外族入侵这种事情的戏份,就要差很多了。但实际上,三国时代并非没有外族入侵,只不过

  • 秦始皇灭五国就剩下齐国时 齐国为何会不战而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秦始皇统一天下,灭齐的时候,齐国为何不战而降?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齐国最后之所以会不战而降,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当时齐国根本没能力抵抗秦国,同时举国上下也没有抵抗的意志。至于说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局面,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在齐国灭亡数十年之前,齐国曾经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