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桓温与桓范的关系怎么样?他们之间有何故事?-趣历史网

桓温与桓范的关系怎么样?他们之间有何故事?-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822 更新时间:2023/12/24 7:09:29

东晋,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以上问题趣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太和六年(371年),东晋权臣桓温废皇帝司马奕,立晋简文帝,企图篡晋自立,但未成身死。随后在元兴二年(403年),桓温之子桓玄控制建康,逼迫晋安帝禅位,建立了桓楚。那桓温、桓玄与曹魏的桓范是什么关系,真是为了替先祖保仇而篡晋吗

一,两桓籍贯

桓范出身沛国大族,为沛国人。由于《三国志》和《魏略》都未提到桓范的详细籍贯,导致我们只知道桓范是沛国人,具体是哪个县,并不清楚,所以桓范可能是龙亢县人,也可能不是。

桓范家是沛国大族(世为冠族),他还受到同乡大将军曹爽的敬重,可见桓家并非一般大族,而是在曹魏全国都十分显赫的大族。当时沛国显赫的桓氏大族仅有谯国桓氏一家,因此桓范是谯国桓氏无疑。

玄曾祖以上名位不显,故不欲序列,且以王莽九庙见讥于前史,遂以一庙矫之,郊庙斋二日而已。(晋书·卷九十九)

桓温出身谯国桓氏,为谯国龙亢县人,是曹魏济北相桓楷的曾孙,西晋郎中桓颢的孙子,东晋宣城内史桓彝之子。由于桓楷、桓颢的官职并不是很高,且二人也没有什么突出的事迹,导致《三国志》和《晋书》中并没有二人的传记,对二人的记载也很少。由此推断桓温一支在曹魏时并不显赫,直到东晋时才显赫起来。所以我们并不知道桓楷的父亲是谁,也不能确定他是不是桓范的儿子。

谯国辖区在东汉末年以前一直隶属于沛国,直到东汉末年才从沛国分出。曹操就是沛国谯县人,因为其后来当了东汉丞相,身份显赫,所以他就将沛国所辖的大部分地区分出另置谯郡,龙亢县也因此从沛国属县变为谯郡属县。

总之不管是沛国还是谯国,桓范与桓温的曾祖父桓楷所居住的地方都不会离得太远,双方同宗,都属于谯国桓氏是没有问题的。但史书上从没提到过桓楷是桓范的儿子,因此对二人的关系我们还要进行进一步的论证。

二,桓范后人结局

会司蕃诣鸿胪自首,具说范前临出所道。宣王乃忿然曰:“诬人以反,于法何应?”主者曰:“科律,反受其罪。”乃收范于阙下。(魏略)

高平陵之变时司马懿曾想拉拢桓范,但被其拒绝。不仅如此桓范还积极为曹爽出谋划策,力劝其对抗司马懿。可胸无大志的曹爽还是贪图富贵而选择向司马懿投降。如果曹爽按照桓范的建议选择硬刚司马懿,那大概率曹爽会赢,被灭族的可就是司马懿。若司马懿知道这些肯定是非常痛恨桓范的,必定会杀掉他。桓范对此也心知肚明,知道司马懿必定会灭自己的族。

桓范逃出洛阳时曾试图拉拢旧部司蕃,劝他跟自己投靠曹爽对抗谋逆的司马懿。结果事后司蕃主动向司马懿告发桓范所说,导致司马懿勃然大怒,以谋反罪逮捕桓范。谋反在古代是非常严重的罪行,既然你桓范想让我司马懿灭族,那司马懿肯定要报复回去灭桓范的族。

诛曹爽之际,支党皆夷及三族,男女无少长,姑姊妹女子之适人者皆杀之(晋书·宣帝纪)

事后司马懿公然违背只免曹爽官职的洛水之誓,不仅杀死曹爽,还诛灭其及桓范等党羽的三族。可见司马懿心狠手辣,不会留下后患。《晋书》提到司马懿诛灭曹爽及其党羽的三族时,是不分男女老幼,兄弟姐妹全部处死。既然司马懿深恨桓范,那肯定会把他的后人全部杀掉,因此桓楷不太可能是桓范之子。

三,桓温是否为桓范后人

谯国桓氏源自东汉初年的关内侯桓荣,到曹魏时已经过了200多年,自然是支系众多,不只史书记载的那么少,所以桓范与桓楷大概率同宗,并非父子。况且桓楷在曹魏时官至济北相,为郡守级高官,若他真是桓范的儿子,早就躲起来不让人发现,怎么会出仕为官。况且《晋书》提到桓楷与先祖都“名位不显”,而桓范是大司农,位列九卿之一,位高权重,自然不可能是桓楷之父。

东晋末年桓温之子桓玄篡晋,自称楚帝,建立桓楚政权。如果桓范是桓玄的先祖,他连司马家的皇帝都敢废,怎么会不为先祖昭雪,替桓范平反,来增加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况且桓温与桓玄从未提到过自己是桓范的后人,也从未以桓范后人自居,由此可知桓温、桓玄绝非桓范之后。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汉昭帝刘弗陵继位后有何作为?他为何只活了21岁-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百科

    刘弗陵是中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少年天子,英姿勃发,趣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四百年铁血汉朝,出现了许多雄才大略的帝王。若论历史功绩,汉高祖刘邦开大汉天下居功至伟,汉武帝刘彻、光武帝刘秀当仁不让位居两席,中兴之主汉宣帝刘询则是天纵之才。除此而外,有一位帝王很可能被大家所忽

  • 曹魏政权中,排行外姓武将第一之位是谁?为何是于禁-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于禁,字文则,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趣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曹操手下有五位将领,能征善战,战功赫赫,他们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被称为五子良将,在曹操时代,于禁是五子良将之首,也是外姓武将第一人,外姓中唯一的一个假节钺,也是当时的第一个假节钺。那么,于禁为什么

  • 刘禅在位时间长达41年 刘禅为何没有给刘备报仇-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刘禅和刘备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刘禅在位四十一年,为何一直不给刘备报仇?一提起刘禅,人们往往会想起“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这些词,认为他昏庸无能,断送蜀汉江山。事实上,刘禅是一位很有才能的君主,即使不如父亲刘备,也绝非人们印象中的一副痴呆模样

  • 古代宦官和太监有什么不同 两者是一样的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对古代宦官和太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宦官和太监根本不是一回事,为何两者常年被人混淆?“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因为宦官、太监在历史当中所扮演的极重要角色,因此史书上经常能够看到两者的身影。在纵观历史的时候不难发现,当一个王朝发展到末期的时候,很容易会出现宦官专

  • 古代后宫是不允许男性随意进出的 太医为何不成为第二个太监-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对古代太监和太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不允许男性随意出入后宫,为何古代没有把太医变成太监?中国古代是一个高度皇权专制的国家,在古代,后宫是皇帝的妃子所居住的地方,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后宫这个地方是不能随便进入的,尤其是除了皇帝以外的男子。因为久居深宫不得宠的妃嫔很

  • 古代太监为什么要娶老婆 古人有什么意义存在-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古代太监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的太监,为什么也要结婚娶妻?有何意义?说起古代的太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太监是古代封建王朝独有的产物,在历史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他们专为帝王服务,又叫宦官。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太监”这一封建特有的产物,也正是皇权的

  • 古代皇宫里边为什么有太监存在 皇帝是怕被绿那么简单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对古代太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为何会有太监存在?除了皇帝怕被“绿”之外,还有2个原因。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历史,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一群人在历史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这群人就是古代太监,很多人对太监的印象都是多样的,不过大多数都觉得太监不太好,这一点主要原因来自于太

  • 为什么老古话说“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老古话说“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这其中是有深刻的道理的,在“惊蛰”这天吃了梨,既能“驱离”了疾病,又止住了咳嗽,就代表身体健康了。山西一些民间地方,一直有在惊蛰这一天吃梨的习俗。相传,这个习俗是明清时期,一位山西的富商遗留下来的。在明朝洪武年间,有一位姓渠的晋商,居住在上党

  • 擂茶源自北宋历史悠久,那么擂茶的工具有哪些?-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擂茶源自北宋,至今已有千年历史。从选料、制作、冲泡,都别具特色。那么擂茶的工具有哪些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擂"茶的用具是擂棍和擂钵。前者取一根粗的樟、楠、枫、茶等可食杂木,长短2-4尺不等,上端刻环沟系绳悬挂,下端刨圆便于擂转;后者乃内壁布满辐射状沟纹而形成

  • 马谡究竟干了哪些事情?以至于刘备对他并不看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备临终前,为什么知道马谡不可重用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一,马谡的才能被其兄马良的光芒放大。马良有白眉毛,又有才,因此被称为“马氏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