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清朝才子纪晓岚:尽其一生编撰《四库全书》

清朝才子纪晓岚:尽其一生编撰《四库全书》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436 更新时间:2023/12/12 10:54:43

说到纪昀大家可能都不知道是谁,但是一提纪晓岚大家肯定会想起来,在《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由张国立老师扮演的那个拿着大烟袋,拥有着三寸不烂之舌的纪晓岚,纪先生。其实纪昀就是纪晓岚。

纪(jǐ)昀(1724年7月26日-1805年3月14日),字晓岚,又字春帆,晚号石云,又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河间才子,谥号文达,直隶沧县(今河北沧县崔尔庄)人。在文学作品、通俗评论中,常被称为纪(jǐ)晓岚。清乾隆年间的着名学者,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影视剧形象的纪晓岚,有铁齿铜牙,三寸不烂之舌,身材高瘦,但根据史料记载,因纪(jǐ)晓岚本人肥胖,近视,患有轻度口吃,所以颠覆了常人对他的印象。其实我们看古人不是看长相而是看他的才华。

纪晓岚以才名世,号称“河间才子”。一生精力,悉付《四库全书》。

编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200卷,收正式入库书3461种;存目书6819种,93500余卷。乾隆三十八年(1773)开始纂修,初稿成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因《总目》卷帙浩繁,翻检不便,又删节编成《四库全书简明目录》20卷。《四库全书总目》着录其进献之书有105种,入存目者41种。藏书钤有“春帆校正”、“心与古人会”、“校书天禄”、“河间纪昀”、“瀛海纪氏阅微草堂藏书之印”等。

话说当时纪先生的《阅微草堂笔记》当时每脱一稿,即在社会上广为传抄,同曹雪芹之《红楼梦》、蒲松龄之《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经久不衰,至今仍拥有广大读者。鲁迅先生对纪晓岚笔记小说的艺术风格,给予很高的评价,称其“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

除此之外还编撰了十卷《评文心雕龙》、六十三卷《历代职官表》、三十六卷《河源纪略》、《镜烟堂十种》、《畿辅通志》、《沈氏四声考》二卷、《唐人诗律说》一册、《才调集》、《瀛奎律髓》评、《李义山诗》、《陈后山集钞》二十一卷、《张为主客图》、《史氏风雅遗音》、《庚辰集》五卷、《景成纪氏家谱》等。此外还包括应子孙科举之需的馆课诗《我法集》,总之多系应酬之作。另外,二十岁以前,在京治考证之学,遍读史籍,举其扼要,尚着有《史通削繁》四卷,为学者掌握和熟悉中国史典提供了方便。

在作者看来,编着《四库全书》只是咱们乾隆皇帝一时兴起,因为当时并没有写《四库全书》的必要,只是咱纪先生所在的翰林院那是比较闲,而因为一个管事无意说翰林院工作比较清闲,乾隆皇帝听了之后便让纪昀主持编着《四库全书》。

更多文章

  • 王汝玉父子相对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小时候,看看,下联,房屋,参加,父亲,太阳,永乐

    王汝玉,本名王燧,明代书法家,永乐年间任翰林五经博士,参加修《永乐大典》。王汝玉小时候博闻强记,有神童之称。7岁那年,他随父亲到屋外观赏雪后的景色。太阳一照,房屋上的积雪融化,雪水从屋檐沟里往下滴,如同下雨。他父亲即景吟出一联:日晒雪消,檐滴无云之雨;他让儿子对下联。王汝玉朝四外看看,只见远处有风,

  • 古代官员上班常识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点名,官员,机关,时间,参加,上班,古代,制度

    历史的细节远比今天的电视剧精彩。《中国式官场回望千年潜在规则》一书,通过史料碎片缀织拼接的方式,复原了古代官场的些许风貌和具体细节,读来饶有趣味且意味深长。鸡鸣即起古代的上班下班时间,和现代相似,也是晨聚昏散,但具体时辰上又比现代一般机关之朝九晚五的通例要提前,与农业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作息习惯相适应。

  • 清朝皇帝一天的饮食起居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寝宫,处理,大臣,活动,清朝,政务,每天,皇帝

    皇帝穿什么衣服清朝皇帝的服饰既保留了满族服饰中的风俗,又沿袭了中国历代皇帝“崇尚黄色、衣纹云龙”的传统,在黄色龙袍上缀有象征皇权的日、月、星辰、山、龙、火等12个图形。清朝皇帝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衣服:大典祭祀和朝政时穿礼服,即朝服和衮服,年节喜庆的日子穿吉服,又称龙袍,平时穿常服又称便

  • 媒人的别称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冰上,如何,别称,还有,婚姻,保山,媒人,老人

    我国自古就称婚姻介绍人为“媒人”,如(《孔雀东南飞》:“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但媒人除了这一俗称外,还有不少别称。伐柯(《诗经·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中庸》:“执柯以伐柯。”后来,便称媒人为“伐柯”或“伐柯人”。称做媒

  • 古人留下来的八个小故事惊醒意义深远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一个,国君,点评,渔人,没有,老鼠,有一,老者

    《猫头鹰搬家》西汉·刘向《说苑》猫头鹰碰见了斑鸠。斑鸠问:“你到哪里去啊?”猫头鹰说:“我打算搬到东边去住。”斑鸠又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西边的人们都讨厌我的叫声,所以我想搬走。”斑鸠说:“如果你能改变自己的叫声,搬走是可以的。不然的话,迁到东边,那里的人一样会不喜欢你的叫声啊。”点评:对于

  • 古人常吃哪些蔬菜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品种,我国,种植,蔬菜,传入,原产,现在,印度

    蔬菜自上古时代便已成为人类的食物。《诗经》里提到的132种植物,其中作为蔬菜的就有20余种,随着时代变迁,其中部分品种已退出蔬菜领域,成为野生植物,如荇、苕、苞之类。战国及秦汉时期,我国人民食用的主要蔬菜有5种。葵,称为“百菜之主”,现在有的地方称冬寒葵或冬寒菜,植物分类学上称冬葵,因口感及营养欠佳

  • “不求甚解”的本意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先生,有时,自然,一个,读书,陶渊明,提醒,喜欢

    陶渊明,晋代诗人,喜欢随其自然。他穷得有时吃饭都成问题,有时冬天还穿着单衣,却怡然自乐,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当过一个小县令。一次郡守派人来视察。县吏提醒他要去迎接,他正在饮酒赏菊,有些不情愿。县吏又提醒他要穿官服,系冠带,不可违了体统。陶渊明长叹道:“我怎么能为了五斗米的俸禄,而屈身呢

  • 元旦节的由来与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太阳,新年,决定,正月,农历,正月初一,元旦

    "元旦"最早的由来最早的元旦由来大约在公元前五万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为农耕,定居在尼罗河两岸,他们的农业收成与尼罗河是否发生洪水有很大关系。古埃及人从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尼罗河泛滥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他们就把这个时间每次都记录在竹竿上,从中得知两次泛滥时间之间大约相隔365天;同时还发现,当尼罗河

  • 烟雨楼台:南朝简史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东晋,南方,公元,建立,统治,武帝,发展,文帝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自公元420年东晋王朝灭亡之后,在南方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国家,而它们存在的时间都相对较短。其中最长的不过九十五年,最短的仅有二十三年,是我国历史上朝代更迭较快的一段时间。此时,中国正处于南北分裂的时期,在我国历史上南朝与

  • 三寸金莲 缠足始于南唐后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性感,不可,男子,还有,今人,一个,女子

    中国古代对女子实行性禁锢和性压迫的一个表现是女子缠足。此风始于五代(公元6世纪)时南唐后主的宫妃娘,她的身体十分纤细,以绫缠足,能作掌上舞,李后主十分宠爱她。以后此风就逐渐由宫廷传入民间,宋朝有些女子已开始效仿,到了明、清两代就越来越普及了。实行女子缠足的目的有三:一是使女子不便出远门,只能在家乖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