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害群之马的本意

成语害群之马的本意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679 更新时间:2024/2/7 19:58:13

危害集体的人,就叫害群之马。可是,追根溯源,现在的害群之马与原始的害群之马意思竟然是反的。

成语害群之马出自《庄子·杂篇·无鬼》。

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黄帝要到具茨山去见大隗,却迷了路。正巧遇上一位牧马的小孩子,就小马倌问路,黄帝问:“你知道具茨山吗?”小马倌答:“知道。”黄帝又问:“你知道大隗居住在什么地方吗?”少年回答:“是的。”黄帝说:“奇怪了,这么个小孩子,不但知道具茨山,而且知道大隗居住的地方。请问怎样治理天下。”小孩说:“俺不懂。”黄帝又问,孩子才说:“这治理天下,跟放马有什么两样吗?也不过是除去一切对马群有害的东西罢了!也就是去除过分、任其自然罢了!”黄帝行了大礼,口称“天师”。

这个牧马的小孩子说的害马,本指损伤马的自然本性。

刘安世《应诏言事》:“盖此等行为巇崄,若小得志,则复结朋党,恣其毁誉,如害群之马,岂宜轻议哉!”这时才有了“害群之马”,但意思跟庄子说的已经不一样了。

我自己曾经牧过马,也问过年长的牧民,他们认为,马有优劣,但并没有一种能够对马群造成危害的害群之马,烈马恰恰是好马,驽马不好,但对马群并无危害。

不但没有害群之马,也没有害群之牛、害群之猪、害群之羊,只有害群之人。人自己不好,却用马来说话。

标签: 小孩子黄帝小童知道天下危害牧马没有

更多文章

  • 成语沉鱼落雁本意和美女无关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美丽,庄子,沉鱼落雁,标准,意思,人们,这些,女子

    现在,成语“沉鱼落雁”常和“羞花闭月”连用,是形容女人美丽的。意思是说,女子美丽得让鱼儿都沉入水下,让大雁都落下来,让美丽的花朵儿都羞得不好意思开放了,让月儿都躲藏了起来。明朝汤显祖《西厢记》惊梦中就有“沈鱼落雁鸟惊喧,羞花闭月花愁颤”。其实,在汤显祖之前,《朝野新声·太平乐府·采莲女曲》中已有了“

  • 成语为虎作伥指的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老虎,传说,和尚,一个,还要,变成,住在,他们

    为虎作伥出处《太平广记》四三零卷引唐·裴铏:“此是伥鬼,被虎所食之人也,为虎前呵道耳。”为虎作伥解释比喻帮助恶人作恶,帮坏人干坏事,帮凶。为虎作伥的典故唐穆宗长庆年间,传说有个处士马拯,听说衡山祝融峰人住着一个伏虎长老。他带了一个童仆,上山去拜访那位长老。他登上祝融峰,见到一座佛寺里,果然有个须发皆

  • 信口雌黄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黄酒,可以,就是,或者,注意,这个,大家,功能

    计大家对“信口雌黄”这个词不陌生,看到不合事实,随意或妄自的评论,一句”信口雌黄“,言简意赅,却准确犀利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不过,这一说法的缘由就就鲜为人知了。它源于《晋书·王衍传》。一提到魏晋时期,人们总会想到魏晋风度,在那个战乱的时代——鼎立的魏蜀吴三国间的硝烟尚未消失殆尽,多国的战乱又紧跟其后

  • 杯弓蛇影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酒杯,坐在,蠕动,怎么,影子,观看,墙上,饮酒

    杯弓蛇影出处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杯弓蛇影解释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误把映入酒杯中的弓影当成蛇。比喻因错觉而疑神疑鬼,自已惊扰自已。杯弓蛇影的典故有一年夏天,县令应郴请主簿(办理文书事务的官员)杜宣来饮酒。酒席设在厅堂里,北墙上悬挂着一张红色的弓。

  • 名落孙山成语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录取,乡人,没有,同乡,儿子,才子,考试,举人

    名落孙山出处出自宋·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名落孙山解释用以比喻投考未中,或选拔时未被录取。名落孙山的典故在我国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孙山的才子,

  • 成语周公吐哺的寓意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朝,天下,武王,辅佐,成王,自己,文王,周公

    周公吐哺,成语,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典出《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周公吐哺”等指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

  • 成语抱薪救火的故事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魏国,救火,南阳,土地,秦国,不断,公元前,许多

    抱薪救火的意思是: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出自《史记魏世家》)【近 义 词】火上浇油、饮鸩止渴、引足救经、适得其反、南辕北辙、负薪救火【反 义 词】雪中送炭、根除祸患、釜底抽薪战国后期,秦国渐渐强大,它取用远交近攻的策略,不断向邻近的国家扩张。从公元前276年到公元前274

  • 这30个有意思的历史故事解答你的疑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姓氏,而且,来历,自己,所以,习惯,中国,为什么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男装纽扣在右而女装在左?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十二生肖到底为什么没有猫?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本文为你解释这些为什么,30个有意思的历史缘由。1、为什么男装纽扣在右,而女装纽扣在左呢?纽扣最初问世时,只有富人的外套才钉纽扣。按当时的风俗,男士自己穿衣服,

  • 不知道吧,“香草美人”一词在古代竟是赞誉男子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离骚,屈原,美人,意象,比喻,忠贞,作为,香草

    电视剧《香草美人》想必很多人都看过,说的是中共美女特工凌烟以“香草”为代号,在上海滩与日本特务机关、汪伪特务、军统、黑帮等各大势力巧妙周旋,伺机获取敌方绝密情报的传奇故事。其实,“香草美人”原本与女人毫无瓜葛,它的本义是喻指男人。其一,汉语中的“美”字,除指容貌仪表外,还指人的才德与品行。《孟子·尽

  • 古代的“行走”是一种什么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可以,上行,官职,上书,官员,机构,行走,军机

    看《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等这一类历史剧时,时不时的应该可以听到一个词儿:上书房行走。乍听之下,以为干的是在上书房里端茶递水的差事呢,事实上是这样吗?这“行走”到底是个官职吗,如果是,又是个什么样的官儿呢?“行走”一词确实是个官职。最初凡是有本来官职而另外受派到其他机构办事者,称行走。说起来,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