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信口雌黄的由来

信口雌黄的由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679 更新时间:2023/12/9 7:36:59

计大家对“信口雌黄”这个词不陌生,看到不合事实,随意或妄自的评论,一句”信口雌黄“,言简意赅,却准确犀利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不过,这一说法的缘由就就鲜为人知了。它源于《晋书·衍传》。一提到魏晋时期,人们总会想到魏晋风度,在那个战乱的时代——鼎立的魏蜀吴三国间的硝烟尚未消失殆尽,多国的战乱又紧跟其后,在经世和玄谈之间,很多学者往往选择后者,造就了大批的名士,东晋王衍就是其中一位。

年少气盛之时,王衍喜欢连横合纵的游说之术,然而在各国纷争造成的尖锐矛盾的时势下,这位名士渐渐不再谈论世事,只是吟咏诗赋,每天谈论老庄的学说以避世,然而,一人之力,又怎么避得开?最终他没逃过死在石勒的铁骑之下的命运,当然这是后话。

这位有名的清谈家,最喜欢清谈玄说,每天都在谈。但是经常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即使当别人指出他的错误或者提出质疑时,他也满不在乎,常常不假思索便随口更改。于是当时人说他是“口中雌黄”。这就是这则成语的来源。

那为什么形容一个人胡说八道,会提到雌黄这两种矿物呢?

雌黄,也称鸡冠石,是一种黄色的矿物,常常用作颜料。古时候的人习惯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的时候就会用雌黄涂抹盖住有误之处,然后再改正。与此对应——信口雌黄有”随意更改不正确或者不恰当的言论“之意。这就解释得通了。

除了”涂改液“的功能,雌黄还有药用功能:不但可以研磨成粉末状,用以外敷,还可以内服,制作成药丸或者散服。雌黄一般用来对付疥癣,恶疮,如果遇到蛇虫咬伤,也能拿雌黄来应付伤口。

和”阴阳“一样,”雌雄“也是难分难舍的一对,说到雌黄,就不得不提一下雄黄。据记载,雌黄常与雄黄共生,因为被称为“鸳鸯矿物”。要知道,它们两者一旦结合,可以提取出一种剧毒——砒霜。和雌黄一样,雄黄也是一种矿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

在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发现雄黄和雌黄的功效并加以利用。最早的记载当属《淮南万毕术》,“夜烧雌黄,水虫成列”,大意就是点燃雌黄烧起来之后冒出的烟可以使虫子致死。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一点,让古人觉得雌黄、雄黄可以辟邪、预防瘟疫。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从前在长江流域流行着“五月五”端午节,有”雄黄烧酒过端午”的习俗。大家都期冀这一做法可以驱灾保平安,成为劳动人民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

另外,在《白蛇传》中,将白娘子逼出原形的也是雄黄酒,由此看来,雄黄酒被大家赋予了另一延展功能——驱妖辟邪。看到这里,大家不免想一睹雄黄面目了,这么多功效,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神物”?其实一点都不神秘,牛黄解毒片,这个我们大部分人都用过来治疗内火过盛的黄色小药片中就有雄黄。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雄黄有毒性,即使服用其治病的时候也要注意,换一种说法,吃雄黄就是吃砒霜,所以服用含有雄黄、雌黄的制剂必须要严格遵照医嘱,不可过量。就像民间端午节时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者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一般都没有饮用纯雄黄酒的。所以,大家要注意,在临床使用含有雄黄的制剂时要严格掌握适应症、按照说明书的剂量、疗程服用,切不可滥用、久用、超量用。

标签: 黄酒可以就是或者注意这个大家功能

更多文章

  • 杯弓蛇影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酒杯,坐在,蠕动,怎么,影子,观看,墙上,饮酒

    杯弓蛇影出处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杯弓蛇影解释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误把映入酒杯中的弓影当成蛇。比喻因错觉而疑神疑鬼,自已惊扰自已。杯弓蛇影的典故有一年夏天,县令应郴请主簿(办理文书事务的官员)杜宣来饮酒。酒席设在厅堂里,北墙上悬挂着一张红色的弓。

  • 名落孙山成语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录取,乡人,没有,同乡,儿子,才子,考试,举人

    名落孙山出处出自宋·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名落孙山解释用以比喻投考未中,或选拔时未被录取。名落孙山的典故在我国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孙山的才子,

  • 成语周公吐哺的寓意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朝,天下,武王,辅佐,成王,自己,文王,周公

    周公吐哺,成语,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典出《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周公吐哺”等指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

  • 成语抱薪救火的故事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魏国,救火,南阳,土地,秦国,不断,公元前,许多

    抱薪救火的意思是: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出自《史记魏世家》)【近 义 词】火上浇油、饮鸩止渴、引足救经、适得其反、南辕北辙、负薪救火【反 义 词】雪中送炭、根除祸患、釜底抽薪战国后期,秦国渐渐强大,它取用远交近攻的策略,不断向邻近的国家扩张。从公元前276年到公元前274

  • 这30个有意思的历史故事解答你的疑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姓氏,而且,来历,自己,所以,习惯,中国,为什么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男装纽扣在右而女装在左?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十二生肖到底为什么没有猫?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本文为你解释这些为什么,30个有意思的历史缘由。1、为什么男装纽扣在右,而女装纽扣在左呢?纽扣最初问世时,只有富人的外套才钉纽扣。按当时的风俗,男士自己穿衣服,

  • 不知道吧,“香草美人”一词在古代竟是赞誉男子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离骚,屈原,美人,意象,比喻,忠贞,作为,香草

    电视剧《香草美人》想必很多人都看过,说的是中共美女特工凌烟以“香草”为代号,在上海滩与日本特务机关、汪伪特务、军统、黑帮等各大势力巧妙周旋,伺机获取敌方绝密情报的传奇故事。其实,“香草美人”原本与女人毫无瓜葛,它的本义是喻指男人。其一,汉语中的“美”字,除指容貌仪表外,还指人的才德与品行。《孟子·尽

  • 古代的“行走”是一种什么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可以,上行,官职,上书,官员,机构,行走,军机

    看《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等这一类历史剧时,时不时的应该可以听到一个词儿:上书房行走。乍听之下,以为干的是在上书房里端茶递水的差事呢,事实上是这样吗?这“行走”到底是个官职吗,如果是,又是个什么样的官儿呢?“行走”一词确实是个官职。最初凡是有本来官职而另外受派到其他机构办事者,称行走。说起来,倒有

  • “暴虎冯河”刺客刺杀刘备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故事,不过,此人,之后,刘备,这个,刺客

    刘备能成功,不得不说是汉末社会的一个奇迹。虽说是帝王之后,但年代久远,等到了刘备的上两代,家道早已中落,其实也就是一草根。父亲死后,刘备只能与母亲一起卖草鞋度日,连读书都需要族人资助。可见早年过的并不如意。或许就是因为长期处于社会的底层,刘备也得到了各种各样的磨练,无论是待人接物、为人处世都有自己的

  • 白龙微服的历史成语故事,你了解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白龙,变成,清冷,射中,饮酒,化为,天帝,微服

    白龙微服意思是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贵人微服出行,恐有不测之虞。那白龙微服有着怎么样的历史故事呢?白龙微服的历史故事传说白龙下到清凉的深渊里,变成一条鱼。渔人豫且用鱼叉射中它的眼睛。白龙负伤,去向天帝告状。天帝问他当时在何处是什么样的状态,白龙回答自己在深渊里歇凉时变成鱼的形状受伤的。天帝说鱼本来

  • “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往往,收割,帮助,时间,西天,人们,不要,地头

    这两句谚语的意思其实是一样的,都是说做好事、帮助人不要半途而废,而要“完全彻底”。人们总是把这两句话连在一起来念,可是你知道吗?它们产生的背景却不一样。“帮人帮到底”,来自于农业劳动。过去由于没有机械,农民的劳动全靠简单工具和繁重体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尤其收割季节,更是累得头昏眼花。在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