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不知道吧,“香草美人”一词在古代竟是赞誉男子的

不知道吧,“香草美人”一词在古代竟是赞誉男子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679 更新时间:2023/12/27 18:59:56

电视剧《香草美人》想必很多人都看过,说的是中共美女特工凌烟以“香草”为代号,在上海滩与日本特务机关、汪伪特务、军统、黑帮等各大势力巧妙周旋,伺机获取敌方绝密情报的传奇故事。

其实,“香草美人”原本与女人毫无瓜葛,它的本义是喻指男人。

其一,汉语中的“美”字,除指容貌仪表外,还指人的才德与品行。

孟子·尽心下》有曰:“可欲之谓善,充实之谓美。”这儿的“美”显然不是指外表的美丽,而是说一个人的德行。故古人往往将德高望重的喻为“美人”。

其二,香草本义为具有芳香气味的草类。古人以此比喻高洁,进而以之比喻忠贞之士。

“士”在古代只有男子才能享用,故“香草”一词原本与女子不沾边。所谓“十室之内,必存忠信;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喻指的皆系忠贞之士或曰君子。

其三,屈原《离骚》中以“美人”专指君,以“香草”泛指君子。

屈原辞赋中喜好以“香草”、“美人”作比喻,有时是指代他人,有时则是自喻。

汉代王逸在《离骚经章句》中说:“《离骚》之,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君王。”

《离骚》中的“美人”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或比喻君王,或是自喻。前者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后者如“众女嫉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这里的“美人迟暮”,后世辗转引用,以致望文生义,解作女子年老色衰,其实是千古误解。屈原当时担忧会“迟暮”的美人,是专指楚怀王这个地道的须眉男子。

《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这些香草作为映衬,极大地丰富了美人的意象。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既喻指品德与人格的高洁,又与恶草相对,象征着权力斗争的双方。

“香草美人”作为诗歌象征手法,是屈原的创造,它是楚辞中最典型的象征性意象。

之后,人们常以“香草美人”比喻忠贞贤良之士。

标签: 离骚屈原美人意象比喻忠贞作为香草

更多文章

  • 古代的“行走”是一种什么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可以,上行,官职,上书,官员,机构,行走,军机

    看《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等这一类历史剧时,时不时的应该可以听到一个词儿:上书房行走。乍听之下,以为干的是在上书房里端茶递水的差事呢,事实上是这样吗?这“行走”到底是个官职吗,如果是,又是个什么样的官儿呢?“行走”一词确实是个官职。最初凡是有本来官职而另外受派到其他机构办事者,称行走。说起来,倒有

  • “暴虎冯河”刺客刺杀刘备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故事,不过,此人,之后,刘备,这个,刺客

    刘备能成功,不得不说是汉末社会的一个奇迹。虽说是帝王之后,但年代久远,等到了刘备的上两代,家道早已中落,其实也就是一草根。父亲死后,刘备只能与母亲一起卖草鞋度日,连读书都需要族人资助。可见早年过的并不如意。或许就是因为长期处于社会的底层,刘备也得到了各种各样的磨练,无论是待人接物、为人处世都有自己的

  • 白龙微服的历史成语故事,你了解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白龙,变成,清冷,射中,饮酒,化为,天帝,微服

    白龙微服意思是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贵人微服出行,恐有不测之虞。那白龙微服有着怎么样的历史故事呢?白龙微服的历史故事传说白龙下到清凉的深渊里,变成一条鱼。渔人豫且用鱼叉射中它的眼睛。白龙负伤,去向天帝告状。天帝问他当时在何处是什么样的状态,白龙回答自己在深渊里歇凉时变成鱼的形状受伤的。天帝说鱼本来

  • “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往往,收割,帮助,时间,西天,人们,不要,地头

    这两句谚语的意思其实是一样的,都是说做好事、帮助人不要半途而废,而要“完全彻底”。人们总是把这两句话连在一起来念,可是你知道吗?它们产生的背景却不一样。“帮人帮到底”,来自于农业劳动。过去由于没有机械,农民的劳动全靠简单工具和繁重体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尤其收割季节,更是累得头昏眼花。在共

  • 三国英雄赵云“偃旗息鼓”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偃旗息鼓,安全,营地,刘备,时间,一面,赵云,怎样

    成语偃旗息鼓,指放倒军旗,停止击鼓,做出不准备战斗的假象。那偃旗息鼓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和三国英雄赵云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在三国时期蜀汉的军事集团中,赵云是少有的智勇双全的将领,他凭着大智大勇,为刘备的蜀汉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大英雄。赵云品性谦逊,性情冷静,自从跟随刘备,千难万

  • 四个一诺千金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承诺,孩子,强盗,范式,他们,一个,回去,母亲

    下面是古代的4个一诺千金的故事,惊呆现代人。诚信感动强盗 得以保全性命汉朝时代,世道混乱,刘平扶着母亲逃难。一天,他出去找食物,却不幸遇上一班饥饿的强盗,强盗抓住他,商量着要把他煮熟吃了。刘平向强盗们叩着头说:「我今日出来,是为母亲找些野菜吃的,希望你们先让我回去,把野菜给母亲吃了,回来任由你们处置

  • 肝肠寸断成语背后悲伤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伤心,肝肠寸断,这个,孩子,巴蜀,大军,自己,肠子

    我们有句成语叫“肝肠寸断”,肝和肠断成一寸一寸。形容一个人伤心到了极点,连内脏和肠子都断了。这个说法似乎有些夸张,再怎么伤心,吐血的有,脑溢血的有,眼睛哭瞎的也有,但是要说活活将肠子哭断,恐怕有些匪夷所思。但是,这个事情却真的有历史记载!在《世语新说》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桓温讨伐成汉时,大军途径蜀地

  • 蛛丝马迹中的马指的真是马?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留下,可以,痕迹,蛛丝马迹,就是,关系,明显,应该

    “蛛丝马迹”是人人皆知的成语,比喻事情留下来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一般的辞典的解释全是说,“马迹”就是马经过后留下的痕迹或马脚印。可是,仔细一推敲,你就会发现 ,这样的解释是很难成立的。从事理来说,蛛丝是很不明显的,那么与之并列的马迹也应该是很不明显的,可是,马是个庞然大物,在没有水泥路、柏油路的

  • 成语一不作二不休的出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不作,二不休,长安,到底,投降,作乱,朝廷,意思

    一不作,二不休,干就干到底。这是我们下决心干什么事的时候常说的话。可是,你要知道了这个“作”原本的意思,可能要出一身冷汗。一不作,二不休,出自一个故事。唐德宗时,一支军队在长安叛变,拥立原卢龙节度使朱泚(读cǐ)为皇帝。朱泚自称大秦皇帝,任张光晟(读shèng)为节度使兼宰相。唐德宗命令李晟领兵讨伐

  • 成语杞人忧天的主人公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杞人忧天,问题,有一,担心,一些,怎么,这个,下来

    杞人忧天出处战国·列子《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杞人忧天解释杞:周代诸侯国名,杞国,是中华大地上一个古老的方国,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初年。西周末杞为宋灭,杞武公十一年(公元前740年)杞国从雍丘(今河南杞县)迁都至齐、鲁之间的淳于一带,重建杞国。忧天:担心天会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