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肝肠寸断成语背后悲伤的故事

肝肠寸断成语背后悲伤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425 更新时间:2023/12/7 15:35:20

我们有句成语叫“肝肠寸断”,肝肠断成一寸一寸。形容一个人伤心到了极点,连内脏和肠子都断了。

这个说法似乎有些夸,再怎么伤心,吐血的有,脑溢血的有,眼睛哭瞎的也有,但是要说活活将肠子哭断,恐怕有些匪夷所思。

但是,这个事情却真的有历史记载!

在《世语新说》中,有这么一个故事。

桓温讨伐成汉时,大军途径蜀地。

我们都知道,巴蜀多山,盛产猿猴。

古诗说“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说的就是巴蜀之地。

桓温的军队从水陆西进,进入巴蜀腹地。

大军前行,在大军一侧却有一个“不速之客”始终尾随。

这个“不速之客”乃是一只母猿。

母猿为要一直跟随桓温的战船呢?因为它的孩子被一名军士捉走了,它是来找孩子的。

要说起来,这只母猿也够凄惨的。它一路追,一路悲伤的哀嚎,竟然足足追了一百多里的路程!

最后,母猿跳上战船,结果当时就死了。

桓温军队的士卒剖开母猿肚腹,竟然发现,母猿的肠子已经一寸寸断裂!

原来,它是伤心自己的孩子,因此“肝肠寸断”!

桓温听说这件事后,严惩了捉小猿猴的军士。

《世语》记载:“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

巴蜀猿猴传奇,除了桓温这个事情外,还要三国时代的邓芝

邓芝是蜀汉名臣,他喜欢射猎,巴蜀多猿猴,有一次,邓芝便射伤了一只猿猴,猿猴用树叶自己包裹伤口。

邓芝叹息自己命不长久。结果邓芝不久之后便死了。

读史每到此处,不免叹息:人之无情,尚不如一猿猴。

世间万物皆有灵性,“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肝肠寸断的悲剧往往是人一手酿成的!

标签: 伤心肝肠寸断这个孩子巴蜀大军自己肠子

更多文章

  • 蛛丝马迹中的马指的真是马?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留下,可以,痕迹,蛛丝马迹,就是,关系,明显,应该

    “蛛丝马迹”是人人皆知的成语,比喻事情留下来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一般的辞典的解释全是说,“马迹”就是马经过后留下的痕迹或马脚印。可是,仔细一推敲,你就会发现 ,这样的解释是很难成立的。从事理来说,蛛丝是很不明显的,那么与之并列的马迹也应该是很不明显的,可是,马是个庞然大物,在没有水泥路、柏油路的

  • 成语一不作二不休的出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不作,二不休,长安,到底,投降,作乱,朝廷,意思

    一不作,二不休,干就干到底。这是我们下决心干什么事的时候常说的话。可是,你要知道了这个“作”原本的意思,可能要出一身冷汗。一不作,二不休,出自一个故事。唐德宗时,一支军队在长安叛变,拥立原卢龙节度使朱泚(读cǐ)为皇帝。朱泚自称大秦皇帝,任张光晟(读shèng)为节度使兼宰相。唐德宗命令李晟领兵讨伐

  • 成语杞人忧天的主人公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杞人忧天,问题,有一,担心,一些,怎么,这个,下来

    杞人忧天出处战国·列子《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杞人忧天解释杞:周代诸侯国名,杞国,是中华大地上一个古老的方国,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初年。西周末杞为宋灭,杞武公十一年(公元前740年)杞国从雍丘(今河南杞县)迁都至齐、鲁之间的淳于一带,重建杞国。忧天:担心天会掉下来

  • 成语门可罗雀的主人公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宾客,形容,他们,担任,拜访,十分,后来,曾经

    门可罗雀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汲郑列传》:“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门可罗雀解释原指门外可张网捕雀。后形容为官者休官失势后,门庭冷落车马稀少;或形容事业由盛而衰,宾客稀少之况。门可罗雀的典故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曾经为汉武帝手下的、两位大臣合写了”一篇

  • 古人喝的啥酒,为何千杯不倒?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好汉,知道,糯米,现在,什么,小说,问题,古代

    喜欢看武侠的都知道,丐帮帮主乔峰可谓千杯不倒,不论是拜把子还是绝先交,不管是大事临头还是日常饮食,总之是无酒不成欢。这种古代好汉气势如虹的喝酒架势让人十分震撼!动辄一句“在下先干为敬”,然后就只剩空坛子了!联想到现在,谁人能这么喝?那为什么现代人在喝酒这事上竟跟古人有这么大的差异嘞?大家要知道,古代

  • 马首是瞻成语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指挥,行动,方向,马头,命令,十二,将领,全军

    马首是瞻出处《左传·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马首是瞻解释本意是古代作战时,士兵要看着主将的马头决定行动的方向。现在用来比喻服从指挥或乐于追随。瞻:往上或往前看。马首是瞻的典故战国时,晋淖公联合了十二个诸侯国攻伐秦国,指挥联军的是晋国的大将荀偃。苟偃原以为十二

  • 成语三阳开泰的寓意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认为,解释,正月,三阳,中国,古代,易经,开泰

    “三羊开泰”是中国羊年春节人们互致问候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但如何解释“三羊开泰”却少有人知。一位腰缠万贯的老板2月1日农历大年初一拜年时一口一个“三羊开泰,万事如意”,但当问起“三羊开泰”的本意时,他竟然说:“是三只羊朝着太阳奔向泰山,这当然是大吉大利了。”其解释不禁令诧异,令人感到不得要领。于

  • 为什么古人的衣袖那么肥大?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他们,古代,中国,袖子,因为,橘子,还是,宽大

    如果要问中国古代服装与现代服装的主要区别在哪里?那一定是袖子了。中国古人的衣服上是没有装东西的口袋的,装东西的口袋都藏在了宽大的衣袖里。所以,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公子哥儿,总能从衣袖里变戏法似的掏出各种各样的物件来,诸如扇子、诗稿、银子、酒杯,亦或是从女人那儿拿来的汗巾儿、荷包儿甚至绣鞋儿。总之,无

  • 在古代“老公”可不是随便叫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喊话,凶恶,古代,儿子,称呼,老公,老爹,高昂

    《南北史续世说》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大意是:高昂兄弟4人,凶恶残忍,平日里没少干打家劫舍的事。于是,他们的老父亲向人诉苦,说儿子凶恶,坏事做绝,自己将来死了,恐怕连“一丘土”都没有。后来,真的死了,高昂为老爹建了个大墓,对着墓里头的老爹喊话,说生前怕“一丘土”都没有,如今墓这么气派,该知足了吧!令人

  • 《古文化》——“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有一,小白,齐国,自己,时候,后来,母亲,一个

    一、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管仲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投资的,可是,当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