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什么古人的衣袖那么肥大?

为什么古人的衣袖那么肥大?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425 更新时间:2023/12/28 1:18:08

如果要问中国古代服装与现代服装的主要区别在哪里?那一定是袖子了。

中国古人的衣服上是没有装东西的口袋的,装东西的口袋都藏在了宽大的衣袖里。所以,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公子哥儿,总能从衣袖里变戏法似的掏出各种各样的物件来,诸如扇子、诗稿、银子、酒杯,亦或是从女人那儿拿来的汗巾儿、荷包儿甚至绣鞋儿。总之,无物不可以藏在袖子里。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之一,“怀橘遗亲”的故事说的是:东汉末年,有个神童叫陆绩。六岁那年去见南阳太守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他。不料,这孩子顺手牵羊偷了两个放在袖子里。当他准备回家,趴在地上给袁术磕头告辞时,没想到橘子从衣袖里滚了出来。袁术说:“陆郎到别人家做客还藏橘子吗?”陆绩回答:“我妈妈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几个回家给妈妈吃。”陆绩当年到底是自己嘴馋,想偷几个回家吃呢?还是真想拿回去孝敬母亲?今天己无法考证。但无论如何,陆绩机智利落的回答也足以证明,他是一个能言善辩的聪明孩子。陆绩长大后,还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出现过一次:当诸葛亮游说江东,为联合抗曹而舌战群儒时,陆绩站出来责问诸葛亮,说:“刘豫州织席贩篓之夫,又如何能与曹操抗衡?”诸葛亮回答:“你不是当年那个在袁术座上怀藏橘子的陆郎吗?请安坐,听我说一句。”诸葛亮一句话,让陆绩语塞。哎!扯远了,还是回到袖子里来吧!

还有两个皇帝大袖子的故事也可以说一说。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唐太宗李世民得到一只上好的鹞鹰。一天,太宗正把鹰放在手臂上把玩,忽然,远远看见魏徵进宫来了,太宗慌忙把鹞鹰藏到龙袍的大袖子中。等魏徵絮絮叨叨地说完话走后,袖子里的鸟儿早就憋死了。这个故事在《资治通鉴》中是这样记述的:“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徵来,匿怀中,徵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另一个就是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刚入宫时的故事。崇祯皇帝即位的时候,大太监魏忠贤权势熏天,号称“九千岁”,他连对新皇帝也有加害的可能。因此,朱由检入宫的当天,一夜未眠,不但带着佩剑防身,还牢记皇嫂张皇后的告诫,不吃宫中送来的食物,只吃龙袍大袖中藏着的麦饼。

看来,这宽大的袖子还真是用处非凡。如果换成今天的西装制服,无论是什么鸟儿,还是什么麦饼,恐怕都不能那么快捷而方便地藏匿起来。

明太祖朱元璋曾以袖子的宽窄来体现阶级的贵贱,只有贵人才能穿有宽大肥硕袖子的衣裳。有人认为,中国古人的大袖子,正是中国古人爱好闲适自如,不愿被衣服束缚的生活方式的体现。窃以为,这种认识只是在部分的意义上是正确的,因为,宽大的袖子和爱好安闲自在,基本上是上层社会的特权。而没有权也没有钱置办宽袍大袖的劳动阶级,一定没有这样的安闲自在,他们需要用劳作来糊口,而劳作的时候,宽大的袖子本身也是个累赘。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宽大的衣袖也是讲究含蓄,不把问题赤裸裸地拿到桌面上来,可以在其中云里雾里,藏着无尽的玄机的产物。譬如,古代官员得到了别人送来的好处,就能把好处非常方便地装在自己的袖子里,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似的。贪污盗窃公家的金银财物,也是用宽大的袖子囊括而去的。所以,形容干部为官清廉,至今还用“两袖清风”这样的成语。当然,官员的腐败,罪不在袖子。但是,宽大的袖子至少还是方便了那种藏着掖着、私相授受、暗箱操作的行为。因此,从东周列国时期起,就有了“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的说法。当然,在大多数的时候,“袖里乾坤大”还是用来形容神仙们的本事大,在他们仙袍飘飘的宽大袖子里藏着日月乾坤,藏着无限玄机的。

我们知道,在传统中国的市场交易中,买卖双方就是在大袖子里面靠摸手指头来讨价还价的,这种交易方式叫“袖里藏玄机”。不明确地开口要价,却藏在袖子里摸捏指头,据说,这是因为国人讲求含蓄、内敛、爱面子,怕大声说出来,谈不成,不好看;也怕价格被第三者知道后,抢了自己的生意,于是,宽大的袖子就派上了用场。在我国的戏剧表演中,常常有剧中人因为羞愧、哭泣或饮酒、喝茶,而以袖掩面的动作,宽大的袖子此时就成了遮掩难堪或不想以此示人的好道具。

当然,袖中的交易也不都是为了照顾脸面或怕生意旁落。在古代的交易市场中,很多交易是由中介人参与撮合的。这些经纪人被称为牙子,他们的作用就是促成交易、签订合约。一桩买卖成交后,牙子从交易中得到手续费,顺便也给政府征收契税,他们其实就是古代的兼职税务人员,所以政府需要这样的牙子。然而,这些牙子往往却是一些横行不法、欺行霸市的泼皮无赖,他们分别和买卖的双方在衣袖中捏手指头,利用这种暗箱操作的方式来欺骗买卖双方,自己就在其中吃差价、得好处。

正因为宽大的袖子中暗藏着无限玄机,袖子也就成了法力或权力的隐喻。在《西游记》中,当不知天高地厚的孙悟空偷吃了镇元子的人参果后,想一走了之。可谁曾料到,纵使猴头有一个跟头翻十万八千里的本事,但仍然被镇元子那法力无边的大袖子乖乖地装进了袖子里。东方镇元子非常中国化的宽大袖子,正如西方如来佛非常西方化的肥大手掌一样,都是现实官场中高超政治手腕的象征物。

俗语说:“多钱善贾,长袖善舞”。在戏剧表演中,据说看一个演员的水平高低,只要看她出场时水袖甩得如何就行了。其实,如今所说的“长袖善舞”,早己不再是单纯指演员的舞蹈水平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在拥有了金钱、策略、阴谋、暗箱操作、人脉关系等等资源后,经过出神入化,扑朔迷离的运筹谋划,在政治斗争或经济争斗中,表现出来的出奇制胜和无往不胜的本领。所以,中国古代官场中的官员们,大多精通“袖中术”,他们就像演戏的伶人一样,总是要想方设法,把那飘飘的水袖舞得天花乱坠,以显示他们的袖中乾坤。但对于如何把那些已经制定出来的明确规则,放到阳光之下,用人人可见的方式去运作,他们则往往是嗤之以鼻的。因为,在他们的大袖子中藏着无限玄机,藏着暗箱操作,藏着“潜规则”。

标签: 他们古代中国袖子因为橘子还是宽大

更多文章

  • 在古代“老公”可不是随便叫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喊话,凶恶,古代,儿子,称呼,老公,老爹,高昂

    《南北史续世说》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大意是:高昂兄弟4人,凶恶残忍,平日里没少干打家劫舍的事。于是,他们的老父亲向人诉苦,说儿子凶恶,坏事做绝,自己将来死了,恐怕连“一丘土”都没有。后来,真的死了,高昂为老爹建了个大墓,对着墓里头的老爹喊话,说生前怕“一丘土”都没有,如今墓这么气派,该知足了吧!令人

  • 《古文化》——“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有一,小白,齐国,自己,时候,后来,母亲,一个

    一、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管仲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投资的,可是,当赚

  • 对女人不主动不拒绝,他才是真正的渣男!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不负,姑娘,越来越,自己,不是,拒绝,一生,主动

    张无忌是个渣男。金庸古龙小说所有男主,好姑娘最不能碰的,就是张无忌。不是每一位男主,都有资格成为渣男。韦小宝一生无赖,混迹庙堂江湖,娶了七个老婆,他是渣男吗?不是。韦小宝尊师、重友,嬉皮笑脸之下,有一颗敢担当的心。敢担当,是姑娘们区分渣男与否的必要条件。小说和现实中的渣男共同的特点是:不主动、不拒绝

  • 你常说这些话,但你不知道这些话竟出自这里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自己,春秋,译文,这些,没有,左传,国家,公元

    生活中我们常常脱口而出一些富有哲理的经典名句,然而很多人只是知道这些话的大概意思,并不知道这些语句的出处和原本的意思!其实,这些富有哲理的经典语句大多出自《左转》:《左传》多行不义必自毙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译文]多干坏事,一定会自取灭亡。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古代老百姓是如何打官司的?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检察,时期,制度,案件,介绍,老百姓,清朝,古代

    在我国,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对重大犯罪案件,行使检察权;对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犯罪案件进行侦查;对于公安机关等侦查机关侦查的案件进行审查、监督等职权。那么,在没有检察制度的古代,官员如何审案?老百姓又是如何打官司的呢?古代老百姓打官司击鼓不为鸣冤是县太爷下班铃“我们经常在影视剧中看到击

  • 将房事称作“云雨”,古人的表达真隐晦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巫山,房事,高唐,一大,成为,云雨,游览,小说

    看《红楼梦》的时候,记得有一回是“宝玉初试云雨情”,然后往下一看。哎呀辣眼睛啊!这云雨情说的原来是宝玉和丫鬟袭人的房事。其实,我们经常会在一些古代的小说里看到作者会把房事叫做“共赴巫山云雨”,那为什么古人会这么称呼呢?有人说,房事就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所以古人的房事称“云雨”。是谁?谁这么说的,简

  • 道教的撒豆成兵用的是什么豆?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所以,豆子,黄豆,而且,什么,黑豆,绿豆,变成

    中国有一个历史典故叫“撒豆成兵”。传说中道教有一种很神奇的魔法,把豆子撒在地上就能能变成士兵甚至军队帮人打仗。世人大多听过撒豆成兵这个典故,却很少有人知道撒豆成兵的真相是什么。所谓“撒豆成兵”并不是将豆子变成士兵,而是以豆子为载体,每一粒豆子承受施法者一息灵气,告祭天地之后画符召请地府阴兵现身阳世,

  • 历史名城南京差点改名“中山城”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先生,收藏,南京,孙中山,报纸,中山,改名,纪念

    朱军华是扬州高邮一位知名的收藏爱好者,热衷收藏孙中山先生的专题老报纸多年。近日,朱军华从家中收藏的老报纸中,整理出许多有关孙中山先生报道的老报纸,大量内容还原了孙中山先生逝世前后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中山城收藏爱好者买下1925年3月的老报纸朱军华是我省知名集报家,收藏报纸已有26年。朱军华介绍,九

  • 清朝满清女人为何爱穿花盆底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花盆,成为,自己,女子,中国,满族,小脚,宫中

    在中国古代,女子以小脚为美,就这是人们口中的“三寸金莲”。据说这种扭曲的审美来源于南塘后主李煜的特殊嗜好,当时李煜的一位妃子为了能得到李煜的宠幸,于是用帛缠足,屈上作新月状,以完成一种在金莲高台上跳动的舞蹈。时间久了,李煜迷上了这样的小脚,于是宫中妃嫔竞相模仿,成为风气。花盆底鞋原因二、满族妃嫔喜欢

  • 古代有翻译官这种职业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职业,翻译,记载,语言,工作,北方,中国,古代

    荧屏上有一部《亲爱的翻译官》热播。翻译官而今是高大上的职业,那么古代有没有这种职业呢?翻了下资料,发现翻译官还真是一古老职业。关于翻译官最早的记述出现在周朝,那时的“译”专职从事北方民族语言的翻译工作。《礼记·王制》如是记载:“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