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

“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029 更新时间:2023/12/28 16:40:59

“三纲”,是指封建社会的一种道德规范。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合称“三纲”。

纲,是提网的总绳,即居于支配地位的意思。就是臣要绝对服从君,子要绝对服从父,妻要绝对服从夫。这套封建社会君臣、父子、夫妇之道,最先由汉代董仲舒提出,后经历代封建统汉者加以系统化,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一套封建教条。

“五”,也叫“五伦”。是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关系,这些人伦关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道德观念。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五常”,也指仁、义、礼、智、信。

标签: 绝对父子朋友封建社会君臣服从封建夫妇

更多文章

  • 道教上帝和佛教上帝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道教,不可思议,没有,佛教,上帝,众生,天尊,玉皇

    上古时期就有上帝之说,还有五方上帝,是指分管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的神,而上帝则是众神之首。不过在历史的河流中,各宗教信奉的上帝也有一定的差别,关于上帝的起源和故事也有些差异。道教、儒教中,祭祀上帝是天子的特权。普通人只能矮天子一截,所以普通人祭祀太上老君(老子)和玉帝,把这两个人物是为道教之神,而这也

  • 张爱玲:一口任由各路人士尽情来淘的古井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话剧,电影,玫瑰,张爱玲,舞台,观众,自己,小说

    生前死后,被李碧华比作“一口任由各界人士四方君子尽情来淘的古井”的张爱玲,迎来过包括李安、许鞍华、田沁鑫、关锦鹏、林奕华、但汉章等影视戏剧名导在内的“淘井者”。她一如李碧华的形容,“大方得很,又放心得很。古井无波,越淘越有。”“祖师奶奶”冷眼写尽男女在两性关系上的自私与算计,笔下人物一面受制于俗世层

  • 儒家五圣是哪五个?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学派,简介,孔子,重要,十二,思想,儒家,孟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颜子、曾子、子思和孟子的合称。儒家五圣在儒家学派中占重要地位,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儒家五圣是哪五个?孔子简介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

  • “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三宝殿”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也就是说,无事,佛教,三宝,是不,教义,这句,地方

    人们常说:“无事不登三宝殿”。三宝,佛教指佛、法、僧。佛指释迦牟尼,法指佛所说的教义,僧指继承和宣扬教义的僧众。而“三宝殿”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清代学者王有光解释说:“三宝殿是指佛教的‘佛、法、僧’三大活动场所。”“佛”是指佛教徒登场办事的地方;“法”是指佛家珍藏经书的楼阁;“僧”是指和尚睡觉的禅房。

  • “签字画押”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签名,人们,草书,于是,署名,由于,这就是,文书

    在文书、字画、契约上署名或作私记,古时谓之作“押”,今则称“签名”、“签字”,这在三国时就有了。唐初,由于唐太宗曾下令不许群臣在奏折上以草书署名,而其他文书上多有草书的。草书形体花哨,谓之“花押”。到了宋代,人们在进呈公文或与人书牍时,文末多不署名,仅书本人的字,谓之“押字”或日“草字”。签名或押字

  • 近八千万的宋代建窑油滴天目盏美在哪儿?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追求,审美,艺术,美学,宋代,不同,天成,自然

    9月15日纽约佳士得“古韵天成——临宇山人珍藏(二)”专场拍卖会上拍,一只宋代建窑油滴天目盏,最终以1170.3万美元成交价,以当日汇率折合约7807万元人民币。这是迄今为止,建盏拍卖的世界纪录,艺术品讲究的是一个“美”字,那么,这只近8000万的宋代建盏究竟美在哪儿?要读懂这只建盏的审美哲学,不得

  • 《红星照耀中国》的第一位读者竟然是她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帮助,长征,斯诺,宋庆龄,陕北,了解,中国,红军

    “送给勇敢的革命家宋庆龄同志,你是中国第一位鼓励我写作此书的人,而且是此书的第一位读者。书中的不妥之处请见谅。”在上海淮海中路的宋庆龄故居中,陈列着一本埃德加·斯诺送给宋庆龄女士的1937年版《红星照耀中国》,它记录了斯诺的陕北之行,首次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成为铭刻于中国革命史

  • “凌迟”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身上,封建社会,一块,所谓,十分,正式,凌迟,反对

    凌迟,又叫“陵迟”,是封建社会一种最残酷的死刑,始于五代。行刑时执刑人把犯人身上的肉用刀一块一块地割光,十分野蛮。在封建社会里,有两种人常处以凌迟,一种是反对朝廷的所谓谋反大逆的人;另一种是“罪在十恶”的人。“凌迟”在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正式被废除。

  • 民国留学潮:哪国货币贬值学生就涌向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马克,贬值,生活,德国,留学生,便宜,中国,法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民生凋敝,马克大幅贬值,掀起一阵留学德国热。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法、美、日也经历过大幅经济波动,这些国家的货币的升贬,影响了中国留学生决定去什么地方留学。占德国便宜的赴德潮在留学热潮里,德国不是热门留学地,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是战败国,马克滥发,大幅贬值,通胀剧烈,去餐馆吃

  • 揭秘中国各省省名的由来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江南,西路,民国,将军,开始,至今,台湾,得名

    中国文化博大深远,很多广泛流传的俗语至今还在被人们提及。然而,有一些常用俗语,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在被大家误传,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中国地大物博,时而扩张,时而割让,地名也随着各朝代的行政区依循演进,反而看行政单位的变化比较有趣,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山东:以在太行山之东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南道;宋设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