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玉器在古时候都有哪些用途?

玉器在古时候都有哪些用途?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425 更新时间:2023/12/13 8:21:44

说到玉,我们往往会莫名地产生一种敬畏心理,因为人们常常会说“玉是有灵性的”。古往今来,玉都是象征着高贵的身份和特殊地位。《礼记·学记》中有记载:“玉不琢,不成器。”《周礼》中也有言:“共其玉器而奉之。”由此看来,这两处记载是“玉器”一词最早的来源了,最早的玉器据我们有着八千年的历史。虽然现在玉器的用途以赏玩居多,家家户户视若珍宝,但在古时候,玉器可以说是一种生活基础必备品,且尤以汉代为甚。

那么玉器在古时候都有什么用途呢?

第一,制作成生产工具或武器。听起来真是奢侈至极,但这种情况一般是在玉器发展的初始阶段。春秋战国时期的风胡子有言:“至皇帝之时,以玉为兵。”所以很多学者进而认为这是一个“玉兵时代”。但是这种说法也遭到了学术界的一番置疑,直到红山等墓葬群出土了一批玉器,多为刀戈,并且有些厚薄不均,坑坑洼洼,明显有使用过的痕迹,所以这一历史物的出土,更加证明了玉器曾经以武器或生产工具的身份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第二,“玉养人”的说法直到现在都存在,但这其实是玉作为装饰品的一种衍生说法。玉器作为装饰品从新石器时代就有,一直延续到清朝。作为装饰品的玉器还更细致的分为三种类型:配饰品、服饰品和镶饰品。这三者有什么区别呢?配饰品就是最普通的,像古人的玉珏、玉镯等;服饰品就是用来装饰衣服的玉器,比如玉环、珠璜等;镶饰呢就是把玉镶嵌在其他材质的器物上用作装饰的功用,比如商朝将绿松石镶嵌在柄形饰上,还有那些将玉嵌入黄金里面做成玉扳指的例子。

第三,玉器为千古以来一直以一种正面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得到人们的崇敬和赞美呢?这与玉器作为礼仪器这一身份密不可分。 玉器作为礼仪器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可分为五类:祭祀器(以六瑞的琮、璜为例);权利象征器(如圭、璋、戈等);财富象征器(如玉璧);礼乐器(玉磐)等。

第四,实用。谁用这么奢侈的玉用具呢?——社会上层人士。常常将玉器做成梳子、盘子、碗之类的使用。

第五,观赏用。把上好的玉摆在室内,赏心悦目,表示尊贵的身份,还有大型玉雕,不仅玉料要选上等的,做工细看也是一流的。

第六,丧葬用。这类用途是继观赏佩戴之外的另一大用途,也是为人们所密切关注的一大用途,毕竟玉下墓,这里面往往带有很多玄妙。所以,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仔细论述下玉器在墓中都以什么功用存在。

玉随死人进墓,我们俗称之为“葬玉”,最常见的就是玉衣、玉琀、玉握等,下面我们依次来看一下。

大家都知道金缕玉衣,没错,就是玉衣的一种。关于穿着玉衣,根据史料记载,玉衣的使用是有等级的,皇帝使用金缕玉衣,诸侯、列侯始封、贵人、公主使用银缕玉衣,大贵人、长公主使用铜缕玉衣。在汉代,这种等级制度是非常严苛的,如果有些郡县豪家违法使用玉衣下葬,就要受到严厉惩罚。人死后穿上玉衣的制度一直延续到东汉末年,直到魏文帝曹丕当权后,下令禁止使用玉衣,原因大概是害怕穿玉衣会被盗墓人趁机盗墓,另一方面大概是常年战乱,民不聊生,入不敷出的情况下还殉葬玉衣,国家经济恐怕会承担不起,所以殉葬玉衣的制度被废除了,在考古中也未曾发现过汉代以后的玉衣。

还有一种非常神奇之玉:玉九窍塞。因为古人都认为“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所以通常有权使用玉衣的死者,往往都带有玉九窍塞,这属于高级丧葬习俗,比如中山靖王的玉九窍塞。

除了玉九窍塞,还有一种随葬玉称为玉琀。玉琀的形状多种多样,西汉以前,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是自西汉中期后,玉琀开始流行蝉状造型的。有史学家分析汉代为什么流行以玉蝉形状作为口晗,是因为汉代人看到蝉的一生,周而复始的循环,似乎生生不息,幼虫在地下生活多年后又钻出地面蜕变成虫,所以将口晗做成蝉的形状,寄托一种美好的希冀,象征死者的灵魂得以蜕变和复活。

除了穿的含的戴的,古人还发明了玉握,就是死者手中所握的玉器。最常见的握玉大概就是玉猪,盛行于西汉,直至南北朝时期。富贵多金者除了玉猪,还会选择龙形玉握和凤形玉握,以此来显示尊贵的身份和地位。

有一些死者为了在死后保护自己的形象,还发明了一种叫玉覆面的东西,是覆盖在死者脸部的缀玉织物。

除了人身上的这些玉葬品,有钱的死者往往还会在生前为自己打造玉棺材,因为当时有人认为将尸体置于玉棺之中可以使灵魂升天,而且还可以保得尸身不朽。

古往今来,历史上从不缺乏对玉器的研究,但是无论何种说法,玉器一直以来,都是美好、通灵的象征,并且还能给佩戴使用者带来灵运,有些妙玉还能够入药,治疗顽疾。虽说玉的很多功用现在都是一个谜或者说还未探究到底,但无疑的是,玉所象征的美好永远不会被抹去。

标签: 就是使用玉器身份作为所以死者象征

更多文章

  • 鸣礼炮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英国,庆典,大炮,美国,采用,十一,盛大,十八

    鸣礼炮起源于英国。据说400多年前英国海军用的是火炮,当舰船进入另一国港口之前,或在公海与外国舰船相遇时,便自动放空炮,以示无敌意;对方也相应以鸣炮回敬。久而久之,鸣炮便成了国际通例,成为盛大庆典和隆重的迎宾仪式上经常应用的一种礼节和礼遇。以前最大的战舰只装有大炮二十一门,全部鸣放作为对国家元首的礼

  • 三国人物的绰号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这个,知道,吕布,一流,绰号,孙权,三国,爸爸

    想必大家知道,水浒传上面108条好汉个个都有绰号,其实名副其实的没几个,打仗厉害的也就那几个人,其他的用吓人的绰号唬唬敌人。还是看看老前辈三国人物的绰号!刘备(大耳儿贼)三国中仁者无敌的人物,可是总有一些人对其不满,直呼其讳。曹操就屡叫不爽。吕布临死还大骂:大耳儿,是儿最无信也。这不,让曹老大记住了

  •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指南针,造纸,世纪,我国,火药,印刷,发明,开始

    指南针: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指南针大约出现于我国战国时期。最初的指南针是用天然磁石经人工用琢玉的办法琢磨成的,状如勺,底圆,放在铜制的方形“地盘”上便自由旋转,“地盘”四周刻有二十四向,当指南针静止时,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司南”。元代,指南针已改进到

  •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回报,好像,不争,老子,厚德载物,万物,帮助,不要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厚德载物”是《易传》中的话,原文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至于厚德载物,什么是“德”,其实很简单。帮助别人要求回报,叫做交易。帮助别

  • 妙联三出定终身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一句,上联,形象,白色,看见,于是,书生,姑娘

    从前有一位才女,自幼聪明伶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自五六岁起家里便聘请了一位饱学的先生教她读书识字。这女子天资过人,再加上有良师指点,不到几年工夫就熟读四书五经,吟诗作赋无所不能了。有时甚至连一些男子也比不过她。光阴荏苒,不觉十余年过去了,姑娘这时已经十八九岁,不但出落得如花似玉,而且满腹文才。官宦之

  • 十个被误传的俗语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君主,卫国,不通,因为,一个,这句话,孔子,小人

    中国文化博大深远,很多广泛流传的俗语至今还在被人们提及。然而,有一些常用俗语,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在被大家误传,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10个被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了解原句的真相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

  • “三教九流”指的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流派,学术,时代,孔子,各种,宗教,说法,人们

    “三教九流”的意义曾经是颇为高雅的。“三教”的说法起自三国时代,指的是儒、释、道三种教派。儒,本孔子所创,并非宗教,而汉儒为了抬高孔子的地位,把儒家学说渲染得像宗教一样,就被人们看做宗教了。释,指东汉时传人我国的佛教,以其为印度释迦牟尼所创而简称为释。道,是东汉时创立的一种宗教,讲究炼丹修道,寻求长

  • 百年前的香港曾是人贩子的“天堂”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工作,时间,所有,慈善,没有,不是,香港,他们

    我很感激记者这份工作,逼迫我在很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穿梭于香港的大街小巷,在最短的时间内,用脚丈量这座城市的长与宽。有时候信息量太大,以至于我会忘记一些细节。比如,我忘记了那天是去干什么,只记得是在一个炎热的下午,汗流浃背,匆匆地走在铜锣湾的街道上,于某个红灯前低头躲避刺眼的阳光。不经意间抬望眼,

  • “女大十八变”中“十八”指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十八,倍数,中国,师父,之意,文化,很多,变化

    俗话说:“女大十八变”,那么“十八”是指“女孩子长到十八岁时会有变化”还是指“女孩子长大后会有十八个变化”呢?显然,这两种解释都不正确。这里的“十八”,即非专指年龄,也非确指十八个方面的变化,而是用“十八”泛指很多的含义。类似日常生活中众多含有“十八”的词语也没有具体数量指代之意,如酒有“十八里红”

  • 为什么称“鬼月”“鬼节”?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这个,认识论,农历,开始,阴阳,七月,正月,对应

    农历七月十五,道教的中元节。上元节是天官赐福,中元节是地官赎罪。地官掌管地狱。七月为什么俗称“鬼月”?因为一年中,这个月阴气最重。阴气为什么最重?因为按古人物极必反的阴阳关系说,农历正月阳体成,阳最强盛。到农历四月对应乾卦时,已经盛到极点,农历五月阴就开始蚀阳,阴阳关系开始出现变化,到七月阴体成,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