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罚俸一年官员的经济来源

罚俸一年官员的经济来源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567 更新时间:2023/12/12 10:15:47

罚俸一年对古代的官员基本没用影响,可以说除了惹皇帝不喜,没有其他不利,可以说是古代最轻松的惩罚。这是因为古代的官员,捞钱的方法真的不要太多。

对于地方官来说,官,和吏,有不同的捞钱方法,当然了,无论怎么捞,终究都是刮老百姓。吏的捞钱手段粗暴一点,在明朝居正改革之前,国家收税是收实物税的,也就是说对于大多数的纳税人——农民来说,纳税的方法是交粮食。当这些苦哈哈的农民带着自己的粮食来交税的时候,负责收税的衙役们会运足中气,倒退几步,对着装粮食的容器——斛,狠踹一脚。要看着一脚下去,斛里的粮食就少了一小半。

这时候你想捡??衙役们马上会拦住你:别动!那是损耗!那是运输的损耗~所以农民们只能回家再运粮食。而踹下去的粮食呢?就成为了衙役的收入。这招叫做“淋尖踢斛”,过去的衙役们专门练这种功夫,找一棵大树,以踹树之后树干不动而树叶尽落为高手。

高官厚禄,低官薄俸,官员之间最大的收入差距往往是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西汉九卿(相当于今天正部级干部)的俸禄与九卿之吏(相当于今天机关里的办事员)相比,相差66倍。东汉时九卿与九卿之吏、郡国从事等俸禄在钱数上的差额为11倍多。西晋一品官与九品官的月俸相差18倍。

隋朝的官俸,最高与最低也相差18倍。唐朝开元年间一品官的月俸为九品官的16倍。散官中最高与最低者每月的官俸相差17倍,职事官中最高与最低者相差18倍。明代正一品官的岁俸钞是从九品官的10倍。清代官员的俸银不同时期变化较大,以顺治年间汉官中文官的岁俸银为例,正一品官是从九品官的11倍。

至于其他的方法,比如调整实物和银两的比例啊等等,这都是小伎俩。

对于地方官来说,县太爷自然不可能亲自去踹你的粮食斛,人家吃相更好看一点。最早是收衙役们上的贡,后来张居正改革以后,地方收税一律收银子,这以后就诞生了一个新名词——火耗。

什么叫火耗呢?因为每个人交的税数目都很小。都是碎银子。可是地方的税收往朝廷交,不能交一堆碎银子,得熔成大银元宝。那么把碎银子熔成银元宝,中间肯定多多少少有一些损耗,这个损耗,就叫做火耗。地方官可以以此为名义多收钱,至于这个比例是多少,那就看地方官的良心喽,古代的老百姓对于火耗收的少的官,已经看做是清官了。连康熙也曾经说过,火耗收百分之一的官,不失为清官。

这只是地方官见的两种捞钱手段,如果赶上修水利工程,或者你这个地方产矿产盐,那油水更是没法说。所以对于地方官来说,自己那点工资根本不动。朝廷也心知肚明,整地方官,最好的是降级,罚俸没有意义。

而京官,相对来说收入就少多了。京官平时不管收税,大多数手里也没什么工程项目的,怎么搞钱呢?简单,谁有钱,就搞谁。谁有钱啊?地方官有钱呗!

标签: 官员

更多文章

  • 古人喜欢养的鸟类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人

    在中国古代,鸟被赋予很多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象征,进而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鸟文化”。除了喜欢用鸿鹄代表志存高远外,古人喜欢的鸟还有很多。比如,鹤在古人眼里被视为“一品鸟”;孔雀“开屏”被看成是祥瑞之兆;鸳鸯是代表夫妻情侣不离不弃、生死相依的“爱情鸟”;喜鹊则是一种“闻鹊声,皆为喜兆”的灵鹊……南朝

  • 民间的传说中韩琦死后为什么会成为阴间阎罗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明人谢肇淛在《五杂俎》中提到:“人有死而为阎罗王者,如韩擒虎、蔡襄、范仲淹、韩琦等,皆屡见传记。”民间传说、故事以及相关的民间信仰,定然包含百姓的价值与情感诉求,民间的阎王信仰以及包公等清官为阎王的传说,除了表现出百姓对清官的肯定与敬仰,以至崇拜,显然还表现了百姓对彼时人间的官僚体制,对贪官横行,正

  • 古人寄信的方法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信件”这种东西,对于现在的很多人来说,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极其古老的传递信息的方式,可能有一部分人小时候,或者年轻时候还接触过写信,还写过一些信,但是随着时间段推移,信息技术的发展,恐怕很多人连写信的格式都已经忘记的一干二净了吧?但是在没有即时通信的古代,仍然还是要靠书信才能传递消息,那么他们是怎样把信

  • 古代女子在家打发时间的方式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现在生活节奏快,越来越多人不喜欢出门,都喜欢宅在家里,变成了“宅男”“宅女”,但是小编今天不想给大家介绍男神女神,小编想给大家扒一下古代女子宅在家里是如何打发时间呢?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就听小编扒一扒吧!在古代,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电视机,所以古代那些深闺女子,肯定也是没法追剧追星了。在古代,很多

  • 古代千里马的真实性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就和现代民间卧虎藏龙一样,没有慧眼独具的人存在的话,千里马也只是拉车的废材!英雄无用武之地,如果是人最起码还可以发发牢骚,如果是马,它只能被埋没,真是有苦说不出!在古代,被埋没的千里马命好的还好说,命差点的就成了拉车拉磨的,命最悲惨的就是被殉葬的,

  • 古代人喜欢养的宠物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宠物可不是只在现代存在,中国人养宠物的历史由来已久,那么古代人都喜欢养什么宠物呢?1,狗从古至今,狗都是人们最喜欢养的宠物。几千年前我国就有家养狗的历史,汉朝时贵族养狗已经非常兴盛于民间了。贵族子弟养名贵的猎犬,用于狩猎,平民百姓养普通的狗用于看家护院。清朝时期的慈禧太后,就非常喜欢养狗,而且还特意

  • 古代人洗衣服的东西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我们现代人洗衣服的时候,都可以用到各种清洁用品。比如洗衣粉、洗衣液或者洗衣皂等,甚至还都不用手洗,直接把脏衣服丢进洗衣机里清洗就行,可以说是非常方便了。可是在我国古代的时候,洗衣机这种东西并未被发明出来,洗衣粉和洗衣液这样的清洁用品也都并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洗衣服的时候不仅要用手洗,而且还没办

  • 古时候炒菜用的油介绍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我们人类一生下来就不能少了要吃油,当然不是说直接吃油,而是我们在炒菜的时候是必须用到油的,只有用油来炒菜才会让菜更好吃,口感更丰富。在现代,食用油非常的多种多样,而在古代,没有发达的科技,能吃到的油肯定是有限的,那么,在古人的时候,他们是用什么油炒菜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索一下。我们国家的美食数不胜

  • 朱瞻基真的擅长斗蟋蟀吗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明宣宗是历史上并不多见的好皇帝之一,他从小就表现的十分出色,而且开创出了仁宣之治的盛世景象,被人们称为是难得的守成君王。明宣宗非常的有文化素养,他的丹青十分出众,同时他还爱好各种好的诗词,但是曾经有人说过他还是一个喜欢蟋蟀的人,或许是因为这些事情和他皇帝的身份不相符,所以正史上的记载非常少。那么明宣

  • 古代未出嫁的公主的住处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在看很多电视剧的时候,剧中会有不少公主出现,而她们大多数也都有自己的府邸名为公主府,不过出嫁之后的公主,还是住在驸马家的,那么在出嫁之前呢?还没出嫁的公主是住在什么地方的?她们身为皇帝的女儿,会不会都是住在宫里的?还是说会给她们修建公主府,让她们搬出去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秘看看吧。还要看公主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