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人喜欢养的鸟类

古人喜欢养的鸟类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567 更新时间:2024/1/1 22:42:39

在中国古代,鸟被赋予很多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象征,进而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鸟文化”。除了喜欢用鸿鹄代表志存高远外,古人喜欢的鸟还有很多。比如,鹤在古人眼里被视为“一品鸟”;孔雀“开屏”被看成是祥瑞之兆;鸳鸯是代表夫妻情侣不离不弃、生死相依的“爱情鸟”;喜鹊则是一种“闻鹊声,皆为喜兆”的灵鹊……

鹤,古人眼里的“一品鸟”

南朝梁殷芸《小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对鸟的喜好,不同人群有不同的选择,古代官宦眼中最尊贵者是鹤,称之为“一品鸟”。明清官员所着朝服前后饰有一块方形图案,称为“补子”,文官中最高的一品官补子就是一只鹤,“一品鸟”由此而来。

为什么最高的文官要用鹤?古人认为鸟中地位最高的是凤凰,鹤仅次于凤凰,有“一鸟之下,万鸟之上”之称,正合乎君臣之道。鹤被如此尊崇,其实与鹤本身亦有关。鹤本来就是珍禽,名贵稀少。清陈淏子《花镜·附录·养禽鸟法》“鹤”条称:“鹤,一名仙鸟,羽族之长也。有白、有黄、有玄,亦有灰苍色者。但世所尚皆白鹤。”

世人所崇尚的白鹤,就是俗称的丹顶鹤,历来被视为吉祥鸟。古人认为,得道之人成仙时乘骑的工具就是鹤,故鹤被视为仙禽,有“仙鹤”美名,骑鹤也因此成了古人的最大梦想。南朝梁殷芸《小说》中有一个故事,几个客人同路,路上闲聊各人志向,有的想当扬州刺史,有的想发财,有的想骑鹤成仙。有一个什么都想要,希望“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仙人都高寿,仙人所骑之鹤自然也是长寿鸟。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称:“鹤寿千岁,以极其游。”《花镜》还称:“鹤生三年则顶赤,七年羽翮具……一百六十年则变止,千六百年则形定,饮而不食,乃胎化也。”

在古人眼里,鹤与龟、松一样,都是长寿的象征,称长寿者为“鹤寿”,形容老人经历丰富、人老体健叫“鹤语年”、“鹤发童颜”等,也都因此而来。老人逝去,则称“驾鹤西归”。

鹤是鸟中君子,所谓“鹤立鸡群”就是基于这个说法,寓意风度卓然,异于寻常。宋苏辙《次韵子瞻感旧见寄》诗称:“君才最高峙,鹤行鸡群中。”古人还以“琴操”与“鹤德”来比喻才德出众、品高行洁者,文人画中的“琴鹤图”便是此意。

鹤常长幼相随、雌雄比翼,因此又被用来表示父子、夫妇之道。传统吉祥图案“五伦图”,即用鹤代表父子之道。古乐府琴曲《别鹤操》则因夫妻离别而起:“将乖比翼隔天端,山川悠远路漫漫,揽衾不寝食忘餐。”夫妻分离,天各一方,称为“别鹤”,即由此而来。

孔雀,古人眼里的“文禽”

西汉扬雄《太玄经》:“孔雁之仪,可法则也”

鹤是古人眼里“一品鸟”,孔雀则是“鸟中之王”。孔雀羽毛有圆形眼状斑,如同“孔”,故名,又称“孔鸟”,还有“越鸟”的别称。“越鸟”之得名,是因为当年南越国盛产。《汉书·南粤传》称,汉文帝时,南越王赵佗曾献一批珍禽宝物,其中有“孔雀二双”。

古时岭南富贵之家有畜养孔雀的风俗,采其金翠羽毛为扇拂,或全株截其尾以为方物。据清陈淏子《花镜·附录·养禽鸟法》“孔雀”条,岭南人捕捉孔雀很有经验:“(孔雀)雨久则尾重,不能高飞,南人因而往捕之。或暗伺其过,于丛篁间,急断其毛,以为方物。若使回顾,则金翠顿减。”

孔雀有雄雌之分,以其美艳的形与色取悦于人,以雄孔雀开屏最为惊艳。民间认为,“孔雀开屏”是一种祥瑞之兆,过去富贵之家多畜养孔雀,即希望家里常有“祥瑞”。此外,孔雀也是“官身”,明清官员帽冠所饰花翎,就是孔雀羽毛。冠饰花翎有三眼、双眼、单眼之区别,以此表示不同的品级,五品以上官员才可以饰戴单眼花翎。而且,朝服补子图案也有孔雀。明清文官朝服中,一品补子是鹤,二品补子是雉,三品补子便是孔雀。鹤、雉、孔雀分别代表协台、道台、府台,吉祥图案“位列三台”遂由此而来。

古人认为孔雀为“文禽”,有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九德”。孔雀行则有仪,飞则有次,动不失法,故古人还将其与大雁一样作为“礼”之化身,此即古人社交场合所谓的“孔雁之仪”。西汉扬雄《太玄经》释“礼”时称:“孔雁之仪,可法则也。”而在民间,孔雀则另有寓意,不仅是美的化身和吉祥的预兆,还是爱情和美好的象征,汉末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便借“孔雀”来表达夫妻间的眷恋,唐高祖“雀屏中选”的佳话也流传至今。故新婚用家具、器物、妆饰常用孔雀纹饰。

标签: 古人

更多文章

  • 民间的传说中韩琦死后为什么会成为阴间阎罗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明人谢肇淛在《五杂俎》中提到:“人有死而为阎罗王者,如韩擒虎、蔡襄、范仲淹、韩琦等,皆屡见传记。”民间传说、故事以及相关的民间信仰,定然包含百姓的价值与情感诉求,民间的阎王信仰以及包公等清官为阎王的传说,除了表现出百姓对清官的肯定与敬仰,以至崇拜,显然还表现了百姓对彼时人间的官僚体制,对贪官横行,正

  • 古人寄信的方法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信件”这种东西,对于现在的很多人来说,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极其古老的传递信息的方式,可能有一部分人小时候,或者年轻时候还接触过写信,还写过一些信,但是随着时间段推移,信息技术的发展,恐怕很多人连写信的格式都已经忘记的一干二净了吧?但是在没有即时通信的古代,仍然还是要靠书信才能传递消息,那么他们是怎样把信

  • 古代女子在家打发时间的方式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现在生活节奏快,越来越多人不喜欢出门,都喜欢宅在家里,变成了“宅男”“宅女”,但是小编今天不想给大家介绍男神女神,小编想给大家扒一下古代女子宅在家里是如何打发时间呢?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就听小编扒一扒吧!在古代,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电视机,所以古代那些深闺女子,肯定也是没法追剧追星了。在古代,很多

  • 古代千里马的真实性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就和现代民间卧虎藏龙一样,没有慧眼独具的人存在的话,千里马也只是拉车的废材!英雄无用武之地,如果是人最起码还可以发发牢骚,如果是马,它只能被埋没,真是有苦说不出!在古代,被埋没的千里马命好的还好说,命差点的就成了拉车拉磨的,命最悲惨的就是被殉葬的,

  • 古代人喜欢养的宠物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宠物可不是只在现代存在,中国人养宠物的历史由来已久,那么古代人都喜欢养什么宠物呢?1,狗从古至今,狗都是人们最喜欢养的宠物。几千年前我国就有家养狗的历史,汉朝时贵族养狗已经非常兴盛于民间了。贵族子弟养名贵的猎犬,用于狩猎,平民百姓养普通的狗用于看家护院。清朝时期的慈禧太后,就非常喜欢养狗,而且还特意

  • 古代人洗衣服的东西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我们现代人洗衣服的时候,都可以用到各种清洁用品。比如洗衣粉、洗衣液或者洗衣皂等,甚至还都不用手洗,直接把脏衣服丢进洗衣机里清洗就行,可以说是非常方便了。可是在我国古代的时候,洗衣机这种东西并未被发明出来,洗衣粉和洗衣液这样的清洁用品也都并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洗衣服的时候不仅要用手洗,而且还没办

  • 古时候炒菜用的油介绍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我们人类一生下来就不能少了要吃油,当然不是说直接吃油,而是我们在炒菜的时候是必须用到油的,只有用油来炒菜才会让菜更好吃,口感更丰富。在现代,食用油非常的多种多样,而在古代,没有发达的科技,能吃到的油肯定是有限的,那么,在古人的时候,他们是用什么油炒菜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索一下。我们国家的美食数不胜

  • 朱瞻基真的擅长斗蟋蟀吗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明宣宗是历史上并不多见的好皇帝之一,他从小就表现的十分出色,而且开创出了仁宣之治的盛世景象,被人们称为是难得的守成君王。明宣宗非常的有文化素养,他的丹青十分出众,同时他还爱好各种好的诗词,但是曾经有人说过他还是一个喜欢蟋蟀的人,或许是因为这些事情和他皇帝的身份不相符,所以正史上的记载非常少。那么明宣

  • 古代未出嫁的公主的住处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在看很多电视剧的时候,剧中会有不少公主出现,而她们大多数也都有自己的府邸名为公主府,不过出嫁之后的公主,还是住在驸马家的,那么在出嫁之前呢?还没出嫁的公主是住在什么地方的?她们身为皇帝的女儿,会不会都是住在宫里的?还是说会给她们修建公主府,让她们搬出去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秘看看吧。还要看公主的地位

  • 古代火折子的制作方法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随着人类的发展,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人们不断的发明创造出一些简单实用的工具,这些工具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如锯子、梯子、镰刀等的发明就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这些工具中都蕴含着老祖宗的智慧,闪耀着劳动人民的光芒。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古代一种照明工具的运用,也就是火折子。在影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