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代为什么喜欢围观行刑

古代为什么喜欢围观行刑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641 更新时间:2024/1/2 2:04:12

而经相关历史资料记载,这种古装剧围观砍头的情景确实存在,并非导演刻意安排。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古代的中国人都喜欢围观砍头?难道他们不会感觉害怕和恶心吗?

其实围观行刑都是人的好奇心驱使的,越是生活的压抑的人群,越喜欢看砍头之类的刺激东西。在古代信息封闭舆论缺乏,对死囚犯的罪行大都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在那时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大字不识一个,没有别的化生活。当政者的告示一贴大都围的水泄不通,个别识字者读出内容,才略知一二。

所以如有斩首杀人的告示,好比就是宣传广告,市井平民奔走相告,好比看大戏一样,商贾买卖人提早摆摊设位趁机赚钱,大多数市井平民就是为看热闹。对处决之人罪行都是从告示得知,其它功过是非皆无从知晓。更有遭凌迟之人,市民百姓也不知其功过。

而群众来看杀人,有一个前提性的共识,就是被杀之人,都是罪大恶极之徒,他们来拍掌叫好,扔菜叶,吐口水,都是正义的行为。一边观看砍脑壳,一边还可以宣扬道德与正义,乐不为?何况除了看热闹的,其中还夹杂了许多想吃人肉、吃人血馒头的!据史料记载明末大将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后,百姓都是争相食其肉!

古人在看热闹的同时,内心也会感到刺激。这种刺激东西有很强的心理压抑疏解作用。它的作用机制链如下:进入刺激氛围,肾上腺素升高看到刺激场景的瞬间,各种应激元素会升到顶点,人极端紧张人头落地,情绪渐渐平息,人会感觉舒畅。这一套身体反应下来,跟跑500米一样浑身舒畅,但不用跑步那样费劲。现在没有“砍头”了,取而代之的是“过山车”,“恐怖片”,“车祸现场”。(如果你喜欢以上这些,说明你生活压力有些大。)

而事实上,古代更邪性,杀人都在城市的最热闹所在。比如北京的刑场,就在宣武门外的西市,周围店铺林立,商旅如织。古代杀了人,还有“暴尸”“枭首”的习惯,前者就是把没了脑壳的尸体在原地放几天,后者则是将死囚的脑袋装一个小木笼里,高高挂起来(多挂在城门上,枭首往往是重犯,脑袋有挂几年甚至十几年的都有,以起到警示和震慑作用)。

古代杀人又称“弃市”。市是指市场,那何为“弃”呢?原来它关联着一种说法,即古代杀人,是“天子与臣民共弃之”。在闹市杀人,就是一种“共弃”的形式,就是要让老百姓都来看,相当于开一个法制教育的现场会。可以说是,公开行刑,是人类残酷司法的最为极端的仪式化展示。所谓仪式化,就是供人们来合法观瞻的,是政府允许,甚至是鼓励的。而且选时在秋后,一方面取秋天的肃杀之气,另外百姓都农忙完了,看的人才多。

最后小编要说的是,公开杀人,群众围观,集体狂欢,并非中国独有的现象,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如此。在法国国路易十六被砍头的时候,整个刑场人山人海,沸反盈天。还有很多人拿着手绢准备去沾国王流下来的血,还有法国的圣女贞德在被执行火刑的时候,围观者也非多!

可以说在喜欢围观砍头这个问题是古今中外的世界性问题,并不是中国古代的特例。只要是杀人,特别是官方行刑,只要不是密杀,都会出现“争先恐后”“先睹为快”的“盛况”。古代如此,外国亦如此。原因很简单,就是好奇使然,人在潜意识里也有寻找刺激的因素,不是不害怕,不是不恶心,只是好奇心和寻刺激占了上风罢了。看完以后其实多数人也都会有不适感。

标签:

更多文章

  • 古滇国有多大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古滇国东西宽约150公里,南北长约400公里。彼时滇国的东部为夜郎国,北部有邛都国,西部有以洱海区域为中心的昆明国。一个国度的存在,必然有一种具有地域典型特征的文化相伴而生。对于古滇国的疆域,至今仍无准确证据。专家只能综合文献记载、古墓群分布及出土文物特征推测,古滇国的领土主要位于滇池周围,东至石林

  • 为什么妈祖会成为海神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妈祖”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前些年也有过以妈祖为主角的影视剧出现,简单地说,妈祖就是东南沿海一带的海神。她有很多称呼,而且这个人物据说也是有过真人真事,慢慢演变成了妈祖海神的传说。那么,她的人物原型又是谁?为什么妈祖会成为海神呢?对于妈

  • 孙殿英盗墓为什么不选明十三陵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军阀,孙殿英,盗墓,民国

    孙殿英早年贩卖烟土起事,再,又因军阀割据互斗而立,故而黑白两道通吃,做事心黑无义。为此,为财而甘为盗墓贼! 先是挖了慈禧墓,后又掘了乾隆陵。甚至为了财宝,扒了慈禧裤子,撬掉乾隆牙口,盗得巨颗夜明珠、翡翠白菜、西藏黄珠、九龙宝剑等大批稀世珍宝。古语说的贴切,“一入红楼,再难从良”。孙殿英从挖了慈禧墓那

  • 诸葛亮死后口含七粒米是什么意思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诸葛亮也算是为蜀国鞠躬尽瘁了,无奈蜀国人才不济兵力也没多少,诸葛亮多次北伐都没能取得效果。不过诸葛亮以后也想了很多计谋,但是为什么要口含七粒米呢?司马懿为人谨慎,而且自认为斗不过诸葛亮,所以采用的都是拖延战术,诸葛亮作为进攻一方也没那么多时间等,所以这场战役从开打基本

  • 关羽真的用过青龙偃月刀吗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说到关羽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人也还是很有意思的,别看他他毕竟的粗犷吧,但是他还是很有能耐的,最近不少的网友也说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关羽虽然很厉害,但是怎么没见过他用青龙偃月刀啊,那么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说起三国时的关

  • 乾隆和刘墉的媳妇是什么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乾隆

    乾隆风流成性,虽然这段故事有夸大之嫌,但乾隆一生艳遇不断却是不争的事实。在《宰相刘罗锅》中,六王有一个女儿名叫霞儿,长得天生丽质,说多好看有多好看,乾隆就看了一眼就迷恋上了她,于是将六王请了过来,准备就此提亲。六王风趣幽默,老油条一根,从辈分上算是乾隆的叔叔,特别擅长装疯卖傻,打太极能力一流。当乾隆

  • 曹操为什么小名叫阿瞒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在阅读《三国演义》的时候,我们都知道枭雄曹操有一个小名叫做阿瞒,有些标题也会直接拿“曹阿瞒”来代替曹操。“瞒”这个字听起来可没有那么好,毕竟代表着欺骗、隐瞒的意思,那么为什么曹家会给曹操取一个这样的小名呢?这个名字到底是

  • 《隆中对》是否泄露了天机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说到隆中对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说法也还是很有意思的,这个其实写得很好,但是有的人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好像写出了非常多的秘密,也就是泄露了非常多的天机,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隆中对的战略精华就在于“待天下有变&rdqu

  • 清朝故宫乾清宫轶事典故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故宫

    南书房轶闻乾清宫的南庑房有一南书房,据载,年少的康熙皇帝就在这里去除了鳌拜。少年玄烨8岁就继承了皇位,年龄尚小,按清世祖顺治皇帝的遗命,由鳌拜等四大臣辅政。性格强悍的鳌拜逐渐取得了对朝政的控制地位。排除异己,操持朝政,即使到了玄烨该亲政的年龄后,他还是不肯交出实权。在

  • 千金一笑说的是什么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西周末期,周幽王即位后,根本不理朝政,整天吃喝玩乐,醉心于女色。周朝有个诸侯国叫褒(bāo)国,其国君见天子如此荒唐,就来规劝,幽王根本不听,反而把褒国国君关进大牢。褒国国君的儿子洪德见父亲被关,非常焦急,就与母亲商量如何营救。他们听说幽王非常喜欢美女,就用重金买下一年轻漂亮的少女,取名&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