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官渡之战后曹操没有消灭袁绍,为什么袁谭袁尚却内讧打起来了

官渡之战后曹操没有消灭袁绍,为什么袁谭袁尚却内讧打起来了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438 更新时间:2023/12/12 16:21:31

袁绍大举进攻曹操,在建安四年。当年八月,曹操出兵抵抗,两军在黎阳对峙。这场仗持续了一年多,一直到第二年,也就是建安五年的十月,曹操才完全击败袁绍军,斩首七万余人,并且袁绍和袁谭轻身归,曹操“虏其众”。也就是说,袁绍的十多万军队基本上全军覆没。

但袁绍并不是回去之后就死,而是到建安七年五月,才发病呕血而死。这时候离官渡之战战败,已经过去了十九个月。在这十九个月里,曹操也没闲着,做了不少事。

官渡之战过后,“冀州诸郡多举城邑降者”。冀州是袁绍的核心地盘,这时候也出现了郡县举城邑投降曹操的情况,而且还不少,显然形势对袁绍非常不利。但袁绍也不笨,很快就稳住了阵脚。

建安六年四月,曹操扬兵河上,进攻袁绍的仓亭军,并且击破了。但这时候袁绍也逐步稳住了阵脚,“绍归,复收散卒,攻定诸叛郡县。”也就是说,之前叛降曹操的郡县,袁绍又打回来了。

到九月,曹操退军回到许都,接着就开始进攻此时正在汝南的刘备。

官渡之战开始时,刘备还在曹操阵营。因为袁术在淮南站不住脚了,要北上青州投奔袁绍,袁谭接应,曹操就派刘备和朱灵去在路上邀击袁术。袁术死后,刘备袭杀徐州刺史车胄,再次占据了徐州。曹操派刘岱、王忠进攻刘备,被刘备击败。曹操放下前线的袁绍不顾,回师东征刘备,刘备逃奔袁绍,关羽被擒,投降了曹操。这是建安五年正月的事。

刘备到了袁绍阵营后,袁绍和曹操还继续在官渡相持,之后就发生了关羽解白马之围的事。到这年的四月,关羽听说刘备已经到了袁绍阵营,逃亡投奔刘备去了。也就是说,关羽在曹操这边生活了三个月时间。

建安五年八月,原来已经投降曹操的汝南贼刘辟叛归袁绍,一度骚扰进攻到了许都,袁绍派刘备去帮助刘辟,袭扰曹操后方。刘备到了汝南之后,曹操派曹仁进攻刘辟,击败刘辟,刘备逃脱。接着,汝南贼龚都又背叛了曹操,投降了刘备。曹操派蔡杨进攻龚都,却反而被龚都击败了。这也就是三国演义里说的关羽击鼓斩蔡阳的由来。

一直到建安六年的九月,曹操自将征讨刘备,才把刘备从汝南赶走了。也就是说,从奉袁绍之命南下汝南帮助刘辟,到最后被曹操击败逃走,刘备前后在汝南活动了一年又一个月。被曹操击败之后,刘备才投奔了荆州刘表。

建安七年春,曹操进军官渡,摆出要进攻袁绍的姿态。五月,袁绍病死,袁尚继位,袁谭自称车骑将军,屯兵在黎阳。九月,曹操进攻袁尚和袁谭,“公征之,连战。谭、尚数败退,固守。”也就是说,曹操进攻看上去是比较顺利的,连战皆捷,但并未突破袁谭和袁尚的防线。

建安八年三月,曹操又进攻袁谭和袁尚,并“大破之,谭、尚夜遁”。四月,曹操乘胜进攻冀州首府邺城,《三国志·武帝纪》没有提到胜负,但接着就说,到五月,曹操就退兵返回许都去了,留下贾信屯兵黎阳,显然是做防御态势。这就是说,曹操这次进攻虽然是第一次打到了邺城城下,但并没有取得什么突破性的进展。

八月,曹操已经准备南征刘表了,却突然接到了袁谭求救的信。曹操退兵之后,袁尚和袁谭争夺冀州,发生了内战,袁谭战败,退守平原。于是曹操放弃了南征刘表的计划,转而掉头北上,十月就到了黎阳,并和袁谭联姻。袁尚听到曹操北上的消息,也放弃了继续围攻平原,返回邺城去了。

先是东平的吕旷、吕翔背叛了袁尚,叛归曹操。到建安九年二月,袁尚离开邺城,进攻袁谭,留下苏由、审配留守邺城,曹操乘机进攻邺城,苏由投降,审配固守。七月,袁尚回救邺城,被曹操击败,袁尚逃往中山。即便邺城已经没有援军了,但曹操仍然无法攻破邺城,一直到八月,审配的侄儿审荣投降了曹操,曹操才攻破了邺城。

趁着曹操围攻邺城的机会,袁尚回救邺城,袁谭也转而掉头北上,先后攻占了袁尚原来的一些地盘,如安平、渤海、河间等地。但到十二月,曹操已经攻破了邺城,转而进攻袁谭,袁谭就退守南皮。建安十年正月,曹操才击败袁谭,斩了袁谭,算是彻底平定了冀州。

袁绍原来的地盘包括冀州、青州、幽州和并州。袁谭镇守青州,袁绍的外甥高幹守并州,袁熙守幽州。击败袁谭之后,高幹投降,曹操算是平定了冀州、青州和并州,袁尚和袁熙则退保幽州。建安十年正月,也就是袁谭败死的这个月,袁熙的大将焦触、张南反戈进攻袁熙和袁尚,袁熙和袁尚只能投奔三郡乌丸。

建安十一年,高幹在并州先降后叛,曹操进攻并州,围攻了三个月,才平定了并州。到八月,就向东进攻海贼管承。一直到建安十二年二月,曹操才又回到邺城,准备北征乌丸。这一年五月出兵,八月击败乌丸,并斩乌丸单于塌顿。袁尚袁熙于是接着向东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公孙康主动杀了袁尚、袁熙兄弟,传首给曹操。这样,袁绍势力才算是彻底消灭了。

也就是说,从袁绍死时的建安七年五月算起,到最后建安十二年九月击败乌丸,曹操用了五年多时间,才真正消灭袁绍势力。而在这个过程中,即便是袁绍已死之后,曹操主动进攻,虽然击败了袁尚、袁谭,但也并未能完全突破袁尚、袁谭的防线,双方对峙的要点仍然是在黎阳。而曹操也在这时候准备放弃进攻袁尚了,想先南征刘表,再回头来打袁尚。结果,袁谭和袁尚兄弟阋墙,曹操才真正有了机会。

这就是说,在袁尚和袁谭兄弟阋墙、相互攻击之前,曹操其实也没找到什么更好的机会,正面进攻并没有什么完全取胜的把握,从而只能暂时放弃进攻,去进攻实力弱一些的刘表去了。这就意味着,袁尚袁谭兄弟阋墙、袁谭引狼入室是曹操消灭袁绍势力的真正转折点。那么,如果袁绍不死,不发生兄弟阋墙的事情,曹操自然也没有什么机会了。

标签: 官渡之战三国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衮代皇后:清朝最凄惨的皇后,还给弟弟生三个子女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衮代,清朝,野史秘闻

    皇后在古代是国家的象征,她们享受到至高无上的荣耀,一般来讲,结局会比较不错的。然而,如果皇后得罪了帝王,抑或是卷入了政治斗争,她们的下场就会比较凄惨了,比如说乾隆第二任皇后那拉氏,因断发而被打入冷宫,落得一个“不废而废”的结局,而清朝历史上还有一位更加凄惨的皇后,她就是卷入政治斗争的衮代皇后。衮代皇

  • 高洋:历史上最禽兽的皇帝,把妃子杀了做成琵琶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高洋,南北朝,野史秘闻

    北齐的建立者高洋,历史上说这个人的时候都直接说是疯子。他在位前期可以说励精图治,北齐国力上升非常快。不过后期就比较残暴,或者说不正常了。高洋曾经看到自己宠爱的妃子和昭武王高岳有过暧昧关系,一时妒心大发,抽出匕首把薛嫔杀了,然后把尸体揣在怀里,又醉醺醺地去找人喝酒。酒过三巡,高洋忽然从怀里把尸体掏出,

  • 皇子由乳娘抚养长大,皇子登基后乳娘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武帝,汉朝,野史秘闻

    皇子生下来就会由乳娘抚养长大成人,这样的做法有利有弊,一些皇子可能都见不到自己的亲生母亲,而乳娘则成了他们唯一的依靠,皇子登基成皇帝后,都会报答乳娘,因为他们是皇帝小时唯一的陪伴人。汉武帝登基后采用董仲舒的治国方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开疆扩土,奠定汉朝版图,并且加强中央集权制,反击匈奴。可以看

  • 武则天墓前有61无头石人是什么?其中有何含义?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则天,唐朝,野史秘闻

    武则天墓前的六十一个无头石人是六十一位王。武则天时代也是唐朝比较繁荣的年代,不少外国使臣经常前来拜谒。唐高宗李治驾崩的时候,六十一个国家地区的国王或者使臣都前来吊谒。武则天的61个无头石人就以他们的形象作为标本制作出来的,算是用来满足武则天虚荣心的精心之作。有人说,在昔时八国联军进军华夏的时辰,看到

  • 曹芳是怎么被废的?司马家为什么要废黜魏齐王曹芳?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曹芳,野史秘闻

    司马氏兄弟知道曹芳不愿听他们摆布,就决定废黜他。九月十九日,司马师以太后的名义,公布曹芳的罪状,说他荒淫无度,宠幸歌舞艺人,无法承担帝王重任,把他贬为齐王。曹魏中书令李璺颇有清雅的名声,海内人士提起他都赞不绝口。太常夏侯玄威望很高,因为他和曹爽是亲戚,自然受到排挤。张皇后的父亲张缉因为是皇戚,不能参

  • 汤若望是康熙恩人,他最后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汤若望,清朝,野史秘闻

    汤若望是德国贵族,在天文学、数学、物理学等学科上都很有研究。不过他的本职工作却是一个广传福音的传教士。汤若望在神学院学习时,对曾在中国宣传天主教的利玛窦极为崇拜。因此,在成为神父后,汤若望漂洋过海抵达中国,希望能成为像利玛窦一样的传教士。当时正是明末乱世,再加上当时在中国的传教士非常激进,他们不允许

  • 宋徽宗被掳走后,“汴京才女”李师师去哪儿了?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师师,宋朝,野史秘闻

    李师师是宋朝汴京的一位名妓,当时在王孙贵族、文人雅士中,拥有极高的声望,是他们竞相争夺见面的对象。宋微宗可是历史上少数的几个风雅文人皇帝,都闻其大名,想一亲芳泽。但是宋徽宗被掳走以后,朝廷大乱,李师师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不知所踪。李师师本姓王,父亲是汴京的一个小布商。由于母亲很早就去世,父亲只能用

  • 朱元璋作诗到一半,秀才随口吟两句,从此平步青云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明朝,野史秘闻

    人生的幸运,有时候来得就是那么突然。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一个落魄秀才的幸运事,他路过寺庙见有人写诗犯难,随口对了两句解围,从此便平步青云。因为被他解围的不是别人,正是微服私访的朱元璋。事实上,明太祖朱元璋,也是上天的宠儿。贫寒出身的太祖,最终平定了天下。对于太祖朱元璋,很多文献记载是气宇不凡,有帝王相

  • 揭秘:西厂厂公汪直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汪直,明朝,野史秘闻

    汪直这个太监,实在是个很有意思的家伙,后世把他列入如刘瑾,王振,魏忠贤一般著名的祸国殃民的当权太监之列,但与他们不同的是,汪直在远离权力中心后,又能安然度过一生,即便在皇位更替之后,面临汹汹如潮的朝议清算,仍然能够得到皇权的庇佑,终老于南京。在诸多的影视作品中,明朝的太监形象,用一黑到底来形容,恐怕

  • 明宪宗专宠23年的万贵妃,到底有多貌美?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见深,明朝,野史秘闻

    明朝第八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从小受到宫女万贞儿的照顾,即使年龄相差17岁,两人却深爱着对方。早在朱见深两岁的时候,父亲明英宗在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中就被瓦剌俘虏了。此时明英宗在北京的弟弟朱祁钰趁机暂代了皇位,成为了明代宗,历史上又把他称为“景泰帝”。不久之后,景泰帝找了个理由便废掉小太子朱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