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朱元璋把徐达放龙床上睡觉,背后目的是什么?

朱元璋把徐达放龙床上睡觉,背后目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718 更新时间:2023/12/18 19:48:52

孙子在其兵书中曾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徐达绝对是智勇双全的将领,而且对朱元璋的小脾气,那也是摸得透透的,所以,徐达能够摆脱杀身之祸,并非偶然。而我们要想了解徐达如何摆脱困境的,那就要先了解朱元璋。

朱元璋为了稳固大明江山,可谓是费劲了心机。他为了防止大臣们造反,制造了明初有名的胡惟庸案、蓝玉案,史称“胡蓝之狱”,将大批开国功臣诛杀。即使是这样子,朱元璋还是不放心,又设立了锦衣卫,全天候监视每位大臣的一举一动。

朱元璋判断臣子是否忠诚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此人是否谦恭,凡是倨傲不逊、不知感恩的基本上都被朱元璋给拿下了。

比如李善长,朱元璋念及他的功绩,即使查明了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父子是胡惟庸一党,还是下诏赦免了李存义父子的死罪,仅仅是流放崇明。可是,李善长并没有去跟朱元璋表示感谢,惹得朱元璋怀恨在心。

后来,李善长的亲戚丁斌又因罪被发配边疆,李善长就去找朱元璋求情。这下彻底惹怒了朱元璋,直接把丁斌治罪。

朱元璋通过丁斌坐实了李善长、李存义勾结胡惟庸意图谋反的证据。其他人一看,也开始纷纷举报李善长的不法,最终,李善长被朱元璋下诏赐死,并诛杀了其妻女弟侄共七十余人。

相反的,汤和跟朱元璋可是真正的同乡,从小一起长大,而且,还是汤和举荐朱元璋加入了郭子兴的起义军。论在郭子兴军中的地位,一开始汤和可是绝对高于朱元璋,但是,每次跟朱元璋一起出行,汤和总是跟在朱元璋身后。这种谦恭,让朱元璋很满意。

当然,汤和也有犯错的时候,因为一次请求没有得到朱元璋给予的满意答复,就酒后口出怨言。这件事让朱元璋得知后,大为光火,后来找了各种借口,数落汤和,不给汤和封公爵。这朱元璋的小脾气也是够古怪的了。

好在,汤和醒悟得快,跑到朱元璋面前,顿首谢罪,痛哭流涕,皇上呀,我知错了。然后,汤和是更加的谨小慎微,而且一受赏赐,就赶快跑去谢恩。即使是到了晚年,卸甲返乡之后,每年还要亲自上京朝见朱元璋一次。

李善长建造府邸,从汤和处借了数百士兵,汤和也悄悄的汇报给了朱元璋。正是汤和的这种谦恭与感恩,才让汤和活到了最后,得以善终。

徐达呢,可是朱元璋钦定的开国排名第二的功臣(第一是李善长),在明朝的开国之战中,居功至伟,武功第一。徐达曾经在郭子兴与孙德崖的争斗中,前往孙德崖大营,换回了被扣为人质的朱元璋,可以说对朱元璋是有救主之恩。朱元璋自然会对徐达格外的恩宠,也格外的留意。

朱元璋为了施恩徐达,分别让自己的三个儿子四子朱棣、十三子朱桂、二十二子朱楹娶了徐达的三个女儿。同时,还加封徐达右丞相之职,授予魏国公的爵位。朱元璋觉得还是不够,还一直想着怎么赏赐徐达。

有一次,朱元璋故意装作漫不经心的状态,跟徐达说,你的功劳很大,可是看你还没有合适的府邸,朕就赐你一座旧宅吧。徐达一听,赶快叩头谢恩。可是,徐达看了所赐的宅第之后,发现朱元璋赐给他的宅子,竟然是朱元璋称吴王时的旧邸。

徐达了解朱元璋的秉性,立刻就明白了朱元璋这么做的用意,这是在试探他呀。如果自己住了,那就是有了先做吴王,再做皇帝的不臣之心。徐达不由惊出了一身冷汗,转身就去求见朱元璋,跪在地上,坚辞不受。

朱元璋哪有这么容易就消除了对一个人的疑心,他还要再试徐达。于是,就设宴款待徐达,把徐达灌了一个酩酊大醉。然后,朱元璋命人把徐达送到吴王府,安放在了自己曾经睡过的床榻之上休息。朱元璋同时还安排人,在暗中观察徐达的一举一动。

徐达酒醉,一直睡到了天要破晓之际。徐达睁眼,就问周围的人自己在哪里。旁边侍奉的人说,这是旧内(就是朱元璋原来的住处吴王府)。听闻此言,吓得徐达一骨碌从床上跳了下来,俯身跪在地上直呼死罪、死罪。

徐达此举,很快被人报告给了朱元璋。这时候,朱元璋才总算松了一口气,对徐达放心多了。然后,又命人在旧邸前,新修了一座府邸,给徐达居住。并且,亲自手书两个大字“大功”,让人刻写在了新府邸前的牌坊之上。

徐达呢,到了晚年,更是不敢懈怠,每年都是春天率军出征,到了冬天就返回都城南京。而且,一回京,徐达立刻就会将调兵的印信交还给朱元璋。这让朱元璋更加的高兴,竟然以“布衣兄弟”称呼徐达。

徐达呢,朱元璋越是对他客气,自己越是谦恭。而徐达在生了背疽之后,朱元璋更是让徐达长子徐辉祖,带着他的亲笔信前往北京慰问徐达。然后,召徐达返回都城。徐达在第二年,因为背疽发作,病逝,也是善终。

徐达正是因为看透了朱元璋,应对得当,躲过了睡龙床的杀身之祸,直到晚年还颇受朱元璋信任。否则,徐达早就被朱元璋撤去兵权了。徐达临死前一年,还在带兵驻防北京,防御北逃的元军,已经足见朱元璋对他的信任。即使是汤和,都没有这份幸运。而传言中所说的徐达被朱元璋赐烧鹅,导致背疽崩发而亡一事,根本就不足信。

标签: 朱元璋明朝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刘伯温临死前留下遗言,最后句句应验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伯温,明朝,野史秘闻

    中国历史上历经数百位帝王,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略显特殊,他是名副其实的“草根皇帝”,白手起家建立起大明王朝。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在此期间无数能臣武将不断涌现而出,朱元璋贫苦出身,最终能够夺得天下,离不开身边的能人相助。与汉高祖刘邦相似,朱元璋的身边有许多有才能的人,如神机妙算的.刘伯

  • 偌大的紫禁城没有茅房,皇帝上厕所怎么办?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古代,野史秘闻

    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这是旧时的紫禁城,它为朱棣在永乐年间所建造。据《宫女往谈录》里说,紫禁城的宫里头有两大怪事。第一件,成千的房子没有烟囱;第二件,偌大的宫里没有厕所。没有烟囱,那是怕失火。要知道,紫禁城的历史是一部火灾史,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火灾,稍微不注意,就火灾;而没有厕所,

  • “气补”是什么?从历代皇帝的寿命来看到底有没有作用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唐朝,野史秘闻

    “民以食为天”,人活就离不开食物,因为食物是维持人的生命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之一。其次,良好的食物营养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起决定性作用。再者,食物也是维持健康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一旦缺少某种食物营养成分,人体就要生病,比如缺少维生素丙(即维生素c),人会患坏血病;缺少铁,人会患缺铁性贫血等。难怪人们都很重

  • 安定公主嫁了三任丈夫,最后竟不知与谁合葬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安定公主,唐朝,野史秘闻

    安定公主是唐中宗的第三个女儿,不过她是庶出,不是韦皇后所亲生,所以和后来闹出大风波的安乐公主相比,地位要差得很远。但不管怎么说,这样的女子并不愁嫁,当时她的父亲是太子,武则天就将时为郡主的安定公主嫁给朝散大夫、典膳郎王同皎。王同皎是一个世家子弟,家世显赫,他也不是庸碌之辈。当武则天病危时,宰相张柬之

  • 古代女子是怎样化妆的?一般有几个步骤?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唐朝,野史秘闻

    中国女子化妆的历史说起来已经很久了。秦汉的质朴,魏晋的雅逸,唐代的奢靡,宋代的淡雅,都是说的女人的化妆。看李清照《丑奴儿》可以知,李清照弹琴向丈夫倾诉,之后对着菱花镜子化了淡淡的妆。可见,宋代的化妆最高境界应该是“淡淡妆”。那么问题来了,古代没有化妆品,古代女子是如何化妆的呢?唐朝诗人元稹在《恨妆成

  • 都是刘恒的女儿,馆陶公主备受宠爱,绛邑公主却无人问津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馆陶公主,汉朝,野史秘闻

    馆陶公主之所以“权倾天下”,并不是因为她是刘恒的女儿,而是因为她是窦太后的亲生女儿,是汉景帝一母同胞的亲姐姐。汉文帝死后,汉景帝即位,他的母亲窦太后和窦氏家族的实力是不可低估的。尽管窦太后并没有像当年吕后那样,试图自己掌权,甚至直接凌驾于皇帝之上。然而,窦太后对汉景帝的影响仍然相当的大。作为窦太后唯

  • 第一次国共合作为何会失败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民国,共产党,国民党,文史百科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之在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和共产党的首次合作,此次合作的主旨是为了对抗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改善中国当时的政治局面,可是,好景不长,第一次国共合作就历时了三年半就宣告失败而终止,那么,知道第一次国共合作为何会失败吗?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且听小编为您道来。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分析第一

  • 铁莲花:一种专为女子发明让女子生不如死的酷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酷刑,铁莲花,文史百科

    酷刑,顾名思义是指残酷的刑罚,翻开中国的历史,刑罚俨然伴随着中国的整个历史,自夏商周开始,一直到明清时期,什么剥皮,腰斩、车裂......等等,多到数不胜数,尤其是清朝时期,这里的刑罚又有满清十大酷刑,据说这十大酷刑不论哪一种但是说出了都能让小儿夜哭,但是,记住这个但是,以上这些酷刑都是针对男主的,

  •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主人公是谁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出自哪个成语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故事,文史百科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什么意思?比喻一切都已然都具备,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这事就能成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还和一场战役有关,那就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壁之战。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主要人物是:诸葛亮、曹操、刘备等三国人物。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故事怎样?故事: 公元208年,曹操率领80方大军驻扎在长江中游的赤壁

  • 钮钴禄氏有后人吗 满族八大姓之一钮钴禄氏现在姓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钮钴禄氏,满族八大姓,文史百科

    钮钴禄氏,满族八大姓氏之一,据说,在清朝,这个姓氏出现了好几位后妃,其中皇后有七位,可是这个显赫的家族在清朝灭亡之时就不见踪影,比之皇族的爱新觉罗氏还要难寻,那么,钮钴禄氏有后人吗?满族八大姓之一钮钴禄氏现在姓什么?以下见分晓。钮钴禄氏有后人吗钮祜禄是清朝时期满族姓氏,后来改为汉姓,一般是&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