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魏徵去世后,李世民为什么下令把他的墓碑砸毁?

魏徵去世后,李世民为什么下令把他的墓碑砸毁?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593 更新时间:2024/1/1 17:53:55

唐太宗李世民是古代中国英雄造时世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亲手缔造的“贞观之治”,历史评价是一个千古治世的光辉典范。魏徵(现作“魏征”)生前是他最倚重的谏臣,为啥死后,李世民将他亲手为魏徽撰文的墓碑砸毁了呢?

(一)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

李世民经历了隋朝盛世、隋末动乱和灭亡,深深知道安生利民才是国家稳定富强的基础。他登临御座后,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发展生产,让人民休养生息,使国家户籍增加,人口不断增长。

他重视法治建设,命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在原有法律的基础上制订《贞观律》,明确了刑罚制度,同时制订死刑复奏制度,以示对人命的重视。自己以身作则遵守国家法律,不纵容包庇犯法的亲属。他重视对老百姓的教化,进一步完善了科举考试制度。注重选拔和任用官员,求贤纳才,知人善任,涌现出了魏徵、房玄龄、杜如晦、马周刘洎褚遂良等一大批治国良才。

在国家安全方面,派出李靖等大将率重兵大破东突厥军,俘获了颉利可汗。北部边境安定后,又相继派兵收复了吐谷浑、高昌、焉耆、龟兹等地,重新恢复了对西域地区的统治,重开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原地区与西域和中亚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一言蔽之,实现了内外和安,社会经济文化大发展。这就是贞观之治的盛况。

(二)谏臣魏徵功不可没

在贞观之治中,谏臣魏徵功不可没。

魏徵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谏语,成为了李世民虚怀纳谏的指导思想。由于他善于纳谏,从而涌现出一大批敢于直谏的大臣。魏徵去世后,李世民伤感地说: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今魏徵殁,朕失一镜矣。

魏徵原来是太子李建成的重要谋士,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询问被俘的魏徵:你为啥与我作对?魏徵神色自若地说:如果太子早听我的劝谏,就不会有今天之死。李世民没有怪罪魏徵,还委以重任。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魏徵从此做到知无不言,竭诚辅佐李世民。据史载,魏徵对李世民犯言直谏达200余次。

有次李世民准备对关中地区16到18岁的男子大规模征兵,魏徵极力反对,他说:如果把水抽干捕鱼,今年可以捕到很多鱼,明年就很难捕到鱼了。这样干,不仅以后兵源枯竭,还会造成劳动力减少、农田荒芜、赋税无源、财政空虚的后果。李世民认真考虑后,认为魏徵说得完全正确,就终止了这个计划的实施。

在群臣的怂恿下,李世民准备到泰山去封禅祭天,炫耀自己的德行。魏徵明确地劝告李世民:隋末以来,全国战乱频繁,大片土地荒芜,各地受到的破坏迄今还没恢复过来,如果陛下去封禅,必然要带大批官吏和卫队,要给沿途的老百姓造成很大的负担。李世民由此想到了隋朝灭亡的教训,取消了封禅计划。

魏徵经常劝告李世民要居安思危,自始自终要保持兢兢业业的治国态度。有段时间,魏徵觉得李世民不像过去那样勤于治国了,还专门写了一份谏书呈上。李世看后觉得他说得很好,就把他的谏书贴在墙上,时时观看,以便提醒自己处理政务不能松劲。

(三)魏徵死后李世民态度变了

魏徵刚死时,李世民十分悲痛,亲自给其起草碑文和撰书,给予了极大的哀荣。

然而不少史书只说前半段,不说后半段。魏徵死后不到一年,李世民就下令砸毁这位贞观名臣的墓碑。

历世流传的公认看法是,魏徵生前在推荐人方面出现了大失误。魏微生前曾向李世民密荐中书侍郎杜正伦和吏部尚书侯君集有宰相之才。李世民对魏徵的建议深信不疑任命杜正伦为太子右庶子,太子李承乾不听杜正伦的招呼,杜正伦就说你不听招呼我就向皇上报告。李世民认为这是杜正伦在泄露天机,一气之下就把他贬官外放。

侯君集的事就更麻烦了。就在魏徵去世那一年,侯君集因参与太子谋反案被杀。魏徵密荐的两个人都出现了问题,李世民就提高到忠诚方面进行分析了,认为魏徵生前在背着朝廷搞政治小集团。这时另一个重臣褚遂良来火上加油,说魏徵生前曾把他的进谏言论拿给自己看过,这完全是谋取自己名望的做法嘛,李世民越想越气,不仅取消了与魏徵生前共同商定的“衡山公主嫁给魏徵之子的婚约”,还派人把魏徵的墓碑砸毁了。

笔者从史料分析,魏徵的墓碑被砸毁的原因,前面所述事情无讹,但不全面。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就是李世民在其生命的最后十年里,他的身体越来越差,精神状况与以前相比完全是南辕北辙。

曾经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首功的尉迟敬德在放外任时,李世民突然问他,有人说你打算谋反,这是为什么呢?尉迟敬德大怒,脱下衣服让李世民看自己满身的伤疤,意思嘛这么忠心为陛下效力,有谋反的心吗?李世民流出了眼泪。但尉迟敬德的心从此凉了,关在屋里“自污、自娱”,不与外人交往长达十六年之久。

越到晚年,李世民猜忌功臣的心越来越重,岑文本、房玄龄等朝廷重臣,都多次因为小事被贬、起用、再贬、再起用。李世民在去世前四年,有人告密,说宰相刘洎对旁人说皇帝生病了,习惯了当“万岁”的李世民就赐刘洎自尽。因有人诬告大唐第一战将李靖“谋反”,李世民不管青红皂白,大骂李靖一顿。还说只是骂骂,没有杀头,算给足了面子。

李靖有自知之明,史载他从此“阖门自守,杜绝宾客,虽亲戚不得妄进”,才躲过劫难,求得善终。

早年李世民曾经嘲笑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术,认为人的寿命长短要顺其自然,不能人为改变,但晚年随着身体的每况愈下,他对金石丹药和长生不老术的兴趣却越来越高涨。

据史载,在生命的最后四年,关于他服食金石丹药的记载一直不绝于书。贞观二十三年四月,李世民专程前往终南山上的翠微宫,服用天竺方士那迩娑婆寐进献的长生不老药,最终暴毙。

(四)评述

一般人都从帝王为了驾驭众臣,玩弄权术方面来分析李世民的所作所为,笔者还从其身体状况进行分析。

因为帝王也是人,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历史地分析历史人物。实话实说,笔者估摸李世民在晚年得了偏执、多疑和抑郁等方面的精神类疾病,且越来越严重。

标签: 魏徵唐朝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刘克明:历史上唯一的假太监,还敢杀皇帝最后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克明,唐朝,野史秘闻

    说起假太监这三个字,相信大家会立马想到我们看过的电视剧《鹿鼎记》。在《鹿鼎记》中的韦小宝就是一名假太监,而且在阴差阳错之下认识了当时的康熙皇帝,两个人成为了好朋友,还帮康熙皇帝除掉了当时朝中最大的势力鳌拜,之后在宫中混的风生水起,还勾搭上了皇帝的妹妹建宁公主,最后韦小宝还娶了七个老婆,真的是过上了众

  • 李世民称帝后,李渊的妃子们结局怎么样?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唐朝,野史秘闻

    玄武门之变,想必只要是了解历史的人都会知道这一段历史,因为它实在是太出名了。属于中国历史上极其少见的一个血腥政变之一,为什么说这段历史十分少见,并且是血腥的政变呢?因为这其中的主角李世民,实在是太过于惨无人道了,他为了争夺皇位和权利,居然亲手杀掉了自己的亲兄弟,以及几十个侄儿。不得不说这要是放在民间

  • 夏姬为何被称第一妖后?九个丈夫都被克死了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夏姬,春秋,野史秘闻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夏姬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夏姬,是春秋时期的郑国公主。夏姬的第一个男人是自己的庶兄公子蛮。而公子蛮在与夏姬私通三年之后,就突然暴毙,之后她被许配给陈国株邑的大夫夏御叔。在嫁给夏御叔不到九个月的时候,就生了一个儿子夏徵舒。

  • 朱棣登基,为何要将宫中女子尽数杀光?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朱棣,野史秘闻

    朱棣登基,为何要将宫中女子尽数杀光?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众所周知,明朝第三位皇帝永乐帝朱棣靠篡位夺权。不过,与其说是篡位,倒不如说是被逼无奈。因当时建文帝刚刚即位,便采取了一系列削潘政策,不仅监视朱棣,还欲调走他的军队,所以朱棣才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后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坐

  • 玶常在:咸丰曾最宠爱的女人,最后连降三级死于冷宫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玶常在,清朝,野史秘闻

    清文宗咸丰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七位皇帝,他20岁登基为帝,31岁病逝于热河行宫烟波致爽殿,在位仅十一年。咸丰执政的十一年,几乎是清朝最动乱的时期,内有太平天国起义,外有英法联军入侵,咸丰也在经历了执政初期励精图治无果后,而陷入声色犬马之中。据相关统计,咸丰后宫一共有18位妃嫔,潜邸时期仅有两人,分别为孝

  • “一代妖姬“先后嫁了七次,夏姬最后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夏姬,春秋,野史秘闻

    在历史长河中,夏姬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她的故事吗?一般形容女人漂亮,多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两句成语,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这两句词语和历史上公认的“四大美女”有关,即我们熟知的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其中,“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落雁”,指的是“昭君出塞

  • 准提道人为什么主动帮着元始天尊打通天教主?准提道人和通天教主有什么恩怨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准提道人,封神演义,野史秘闻

    西方教副教主准提道人的到来,犹如想睡觉有人送枕头,老子与元始天尊大喜,将其接入。准提道人为何会在此处出现?在准提道人收马元时,我们就分析过西方教的境况。西方教人才稀少,又想大规模扩张,于是想趁着东方仙界大战的时候,直接带走一批人。只是,东方仙界乃是鸿钧老祖的地盘。要想从封神大战中分一杯羹,就必须为封

  • 重庆现恐龙化石群是真的吗?重庆为何恐龙密集?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现代,野史秘闻

    在我国重庆市发现恐龙化石群,这长达150米的恐龙化石墙让不少学者惊喜。这是次恐龙化石群的发现是重庆最近的一起重大发现。据了解,这一出地区在很久以前的一瞬间同时埋葬了相当多的恐龙尸体,这实在是让人惊讶。那么到底为何这一块区域那么多的恐龙被埋葬呢?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的技术工

  • 揭秘:年羹尧临死前为什么要将手串还给雍正?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年羹尧,清朝,野史秘闻

    清朝的皇帝,特别是康熙以后的皇帝,基本上朝珠是不离身的。清代皇室对于佛珠的偏爱有别于其他朝代的帝王。清朝皇帝佩戴的佛珠来源于藏传佛教,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已经有皇帝赐予臣子佛珠的先例,各级官员也会将稀有的佛珠当做礼物上贡。所以佛珠的往来代表着清朝君臣之间的一种情感交流,虽然雍正赠送给年羹尧佛珠之时,他

  • 孝和睿皇后:清朝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后,育有两子一女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孝和睿皇后,清朝,野史秘闻

    今天来说说一位善始善终的皇后,钮祜禄氏,即孝和睿皇后。这位是清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一位皇后,一生算是过得平静美满,她身上最大的争议,就是在有两个亲生儿子的情况下,让先皇后的儿子登上了皇位。钮祜禄氏出身礼部尚书恭阿拉家,家世不算顶级富贵,所以在14岁那年被指婚给还是皇子的嘉庆帝,只是个侧福晋,一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