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慈安太后的突然去世真的和慈禧有关吗?慈安太后的真正死因是什么?

慈安太后的突然去世真的和慈禧有关吗?慈安太后的真正死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786 更新时间:2023/12/18 19:37:50

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当年并成为两宫太后,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太后一般只会有一个。但是后世更为出名的很明显是慈禧太后,慈禧把持朝政,对国家大事更是有决策的权力,却从来不见慈安的身影,因为慈安在很早的时候就死了。难免会有人猜测,慈安的死会不会是慈禧造成的,那么今天就来揭秘看看慈安的死到底和慈禧有没有关系?

慈安太后暴亡之谜是清廷的又一谜案,由于慈安太后去世极为突然,加之其去世后慈禧获利最大,故野史将其暴毙的责任加在了慈禧身上。不过慈禧害死慈安之说大多见于野史,其实并不可信,而根据慈安和慈禧交往三十多年的情况和《翁同龢日记》记载推测,慈禧害死慈安的可能性极低,慈安应当是死于脑血管疾病。

慈禧害死慈安之说大多见于野史,可信度不高

关于慈禧害死慈安,主要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说慈禧逼死慈安,其二则说慈禧毒死慈安。但两种说法均来自于民间野史记载,可信度并不高。

1、逼死慈安说。这种说法来源于《清稗类钞》,根据其中所载,咸丰帝死后,慈安与慈禧共同垂帘听政,但慈禧权力欲极重,而慈安却少闻外事,并不与其争权,因此前期双方相安无事。但在光绪七年初,慈禧患病,卧床不起,不能管理政事,因而这段时期内的朝政主要由慈安负责,这令慈禧大为不悦,“诬以贿卖嘱托,干预朝政,语颇激”,导致慈安气愤异,但因木讷不能与之辩,恼恨之下,“吞鼻烟壶自尽”。

2、毒死慈安说。这种说法则来源于《崇陵传信录》,根据记载,当年咸丰帝临终时,由于深知慈禧权力欲望极重,因而为慈安留下一份遗诏,要其监视慈禧,若慈禧“安分守己则已,否则汝可出此诏,命廷臣传遗命除之”。但老实的慈安却将此事告诉了慈禧,并当着慈禧的面将遗诏烧毁。而阴险毒辣的慈禧虽然表面对慈安感激不尽,但实际上却已经暗起杀机。因此,不久后便借慈安进献点心的机会,在点心中暗下毒药,将其毒死。

这两种说法虽然都有出处,且记载的均较为详细,前因后果倒也令人信服。但却未免有些太过真实,毕竟这种宫廷秘闻外人是不可能知之详细的,例如遗诏内容、烧毁遗诏这种事情。再加上均是民间野史所载,极有可能是天马行空推测而来,因此可信度极低。

慈安的真正死因,或许是死于脑血管疾病

对于慈安之死,《翁同龢日记》中也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与野史比起来,《翁同龢日记》的可靠性就要大很多了。根据《翁同龢日记》记载,“慈安发病于光绪七年三月十日(1881年4月8日),这一天,“东太后感寒停饮,偶尔违和,未见军机”。

而且在慈安太后死后,翁同龢还记下了其脉案、药房和病情,大致可以从中了解到慈安发病的过程“晨方:天麻、胆星;(脉)按云类风痫甚重。午刻一(脉)按无药,云神识不清、牙紧。未刻两方虽可灌,究不妥云云,则已有遗尿情形,痰壅气闭如旧。酉刻,一方云六脉将脱,药不能下。戌刻(晚八时前后)仙逝。”

现代中医专家根据记载的病情特点和临床表现,推测判断慈安多般死于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与《翁同龢日记》中记载的“类风痫甚重”相吻合。

而且,慈安太后的脑血管疾病极有可能是旧疾,《翁同龢日记》中还曾记录了慈安太后的两次病史。

第一次是在同治二年二月九日(1863年3月27日),慈安二十六岁时,“慈安皇太后自正月十五日起圣恭违豫,有类肝厥,不能言语,至是始大安”,此次犯病共计二十四天,而根据有类肝厥,不能言语”的表现,依据现代医学解释,应当属于中风前兆,不过病症较轻,加之慈安年轻,因此恢复较快。

第二次则是在同治八年十二月四日(1870年1月5日),时慈安三十三岁,“昨日慈安太后旧疾作,厥逆半时许。传医进枳实、莱菔子”,这其中说的“厥逆”依然是由于脑供血不足引发,不过由于及时治疗,因此没有造成后遗症。

从《翁同龢日记》的记载来看,慈安太后应当有脑血管疾病的病史,而根据《述庵秘录》记载,慈安太后发病前一天“两颊微赤”,已经是高血压的表现,再加上病发突然且迅疾,最终诱发脑中风,甚至是脑出血而亡。

标签: 清朝慈安太后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揭秘:清朝皇妃都是在抚养其他妃子的儿子?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雍正,清朝,野史秘闻

    看过《雍正王朝》的朋友一定非常奇怪一件事,为什么雍正跟自己的亲弟弟十四阿哥胤禵不是一伙的。胤禵作为四阿哥胤禛的亲弟弟,居然跟八爷党混在一起,共同对付自己的亲哥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里涉及到一个清朝皇家的制度问题,那就是皇妃不能抚养自己儿子的习惯。01胤禛和胤禵是比较特殊的情况,胤禵是乌雅氏自

  • 唐高宗娶了两个日本女子,看见她们化妆后吓得半死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野史秘闻

    日本这个国家离我们国家十分的近,所以他们在历史上曾跟我国有着许多次的交流,其中以唐朝时期最多。唐朝那会,我们是天朝上国,而日本却是蛮夷之地,他们便会派人来中国觐见皇帝,送上一些宝物。唐朝皇帝也会表现出自己的慷慨,给予他们远超过他们礼物的回礼,所以来觐见唐朝皇帝,实际上是一个稳赚不亏的买卖。与此同时,

  • 揭秘:如果古代妃子不想殉葬下场会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明朝,野史秘闻

    其实并不是皇帝的全部妃子,都要一同陪他而去。举个例子,太子的母亲,也就是皇后,在皇帝去世后由太子继位,这时皇后也荣升成为了皇太后。有个皇帝儿子罩着,谁敢动她啊?更不用说是让她一同陪葬了。所以说,这些有实力有靠山的妃子,都是不用陪葬的,除非皇帝亲自点名了。还有一些生了皇子的妃子,也是不用担心这一点的,

  • 郭暧打了升平公主之后怎么样了?升平为何因此改了性格?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升平公主,野史秘闻

    升平公主,歌舞升平,联想起来都是美好的,愉快的,这个公主想来很得皇帝老爸的宠爱。 大家对这位公主最早的了解源于应该是越剧《打金枝》,后来这个故事被改成电视剧《醉打金枝》,升平公主和他的夫君郭暧那点事就基本普及得家喻户晓啦。我们可以想象:在嫁给郭暧之前,升平公主的生活养尊处优自由无比。每天都是一觉睡到

  • 咸丰喜欢一小脚女人,慈禧为什么把她杀了?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咸丰,清朝,野史秘闻

    根据一些资料显示,咸丰皇帝喜欢汉族女子,不为其他,只是喜欢汉人女子的三寸金莲。为了得到脚足够小的女人,咸丰让人四处打听,最后得知扬州的女子缠足缠的小,是所谓的“上品”,于是悄悄派了身边一个太监前往扬州为自己物色缠足的美女。太监没有辜负皇帝的期望,在扬州找到了当地的四春之一,是最具艳名的小家碧玉凌波。

  • 历史上的秋香在当时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伯虎,李秋香,野史秘闻

    电影《唐伯虎点秋香》想必大家都看过,秋香是一位貌美如花的姑娘,深的唐伯虎的欢心。大家难忘周星驰扮演的唐伯虎,通过搞怪博得大家的欢喜,同时也揭露了当时社会的弊端和现状。赏花赏月赏秋香,这句子也被大家当成口头。历史上真有秋香这个人物存在么?她在社会上扮演什么角色?说起唐伯虎,人们眼前多会浮现出:才华横溢

  • 古代公主和亲,为什么宁愿死都不愿去?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代,汉朝,野史秘闻

    不管是什么时候,结婚都是一件比较神圣的事情,通过两个人一桩婚姻,把两个毫无瓜葛的家庭联系在一起,这一点不管是什么年代都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尤其是在古代的时候,很多时候两个人的婚事都是家里做主,而他们都是为了双方的利益着想,尤其是在古代的皇室和帝王之间,他们为了能够稳固政权,把自己的孩子的婚姻贡献出去,

  • 湘东王妃徐昭佩不得皇帝喜爱,最终被逼自杀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徐昭佩,南北朝,野史秘闻

    在今天,我们形容一位女子已到中年还尚有风韵,就会说她“徐娘半老,风韵犹存”。作为在中华流传下来的成语,这里的“徐娘”并不只是指中年妇女这一类人,从相关资料中,我们可以得知,这个成语有着一个独特的典故,关于一个叫做徐昭佩的女子的故事。徐昭佩是南朝时期梁元帝萧绎的妻子,家世显赫,在年轻的时候也是一名以美

  • 有人在飞机上拍到龙是真的吗?飞机上拍到龙的图片分享!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现代,野史秘闻

    说到有人在飞机上有拍摄到真龙,其实这个说法小编觉得有可能,毕竟世界这么大也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呀,所以这个在飞机上拍到真龙的图片也是正常的呀,但是说到后来其实还是说的关于这个龙存在不存在的问题了,下面有一张关于飞机上拍到的真龙图片,下面我们一起看看真假!我们先看一张图片如下:图片上左下角黄色圈圈的位置,

  • 司马炎可以尊司马师为皇帝,为什么反而容不下自己的亲弟弟司马攸?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晋朝,司马炎,野史秘闻

    司马炎是司马昭的儿子,那么司马师就是他的伯伯,司马炎称帝之后,可以尊称司马师为皇帝,然而面对自己的亲弟弟司马攸,他却根本不能容忍,而是对他下了杀手。的确,如果要依常理来看,司马攸和司马炎的关系才更近,可为什么他反而把皇帝的称号给了司马师?其实也不难理解,主要就是看谁更可能对自己的皇位造成威胁了。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