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康熙年间"诈尸案"是怎么回事?诈尸的是谁?

康熙年间"诈尸案"是怎么回事?诈尸的是谁?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92 更新时间:2023/12/28 8:05:03

康熙年间“诈尸案”是怎么回事?诈尸的是谁?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我国古代浩繁卷帙的笔记小说中,记载有大量的奇案、诡案、悬案,囿于科学不昌,古人常常以“鬼怪灵异”作解,而本栏目则试图用现代科学结合历史考据,给这些奇案、诡案、悬案做出全新的合理解释,以便读者们了解到:诡非鬼,机巧万端终有解;谜莫迷,阅尽千帆道寻常。

子夜时分。

黑黢黢的刑部大牢,寂静如死,上百名囚犯关押在四间老监房里,“矢溺皆闭其中,与饮食之气相薄”,再加上六月的暑气蒸腾,到处都弥漫着难闻的臭味儿。

傍晚时分,刚刚绞死了一个囚徒,尸体就存放在隔壁预先备好的棺材里,准备后半夜拉出去埋掉。几个狱卒和监绞官早已熟络,便邀请他喝酒,杀杀“晦气”,有个腿快的还专门跑到前门外门框胡同买了复顺斋的酱牛肉下酒。正在微醺之时,突然,隔壁屋里传来了动静,几个人不禁停住了杯盏,面面相觑。那屋子除了装有尸体的棺材,别无他物,难道是老鼠在作怪?

他们提着油灯摸到了隔壁屋,灯光如豆,在四壁间照来照去,却哪里看到什么老鼠。

正在这时,声音又起,竟是从停放在屋子正中的棺材里发出的:先是极其痛苦的几声呻吟,接着是一声长唤:“人去矣,我可出也!”

油灯啪啦一声打落在地,黑暗中,能看到每个人惨白如纸的面孔……

这不是什么鬼怪故事,而是清代著名学者钱咏记录在《履园丛话》第一卷里的真实事件,事件发生在康熙五十三年六月二十日(公元1714年6月2日)。

“同乳兄弟”是国蠹

事情还要从康熙五十一年的“张伯行噶礼互参案”说起。

众所周知,康熙大帝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英主,不仅雄才大略,而且为人善良宽厚。清代礼亲王爱新觉罗·昭梿在《啸亭杂录》里这样写道:“(康熙)天资纯厚,遇事优容,每以宽大为政,不事溪刻。”

康熙平定天下后,对帮他获得巨大成就的明珠、曹寅等朋友和功臣极为“义气”,《啸亭杂录》提到康熙对枉法诸臣“苟可宥之,必宽纵之,如明相(明珠)虽贪擅,上念其筹画三逆之功,时加警策,终未置之极典”。所以到了康熙朝后期,政局未免文恬武嬉,贪污成风。

噶礼也是其中之一。

如果单纯看噶礼的履历,看不出什么究竟,只知道他在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帝亲征噶尔丹时曾督运军粮,在陛见时应答有度,得到康熙帝赏识,自此平步青云……其实这里面隐藏了一个重要的人际关系,那就是:噶礼的妈妈是康熙帝的乳母,噶礼和康熙是“同乳兄弟”,这份情谊使康熙帝势必会重用噶礼。

康熙三十八年,噶礼被实授山西巡抚,自此开始了贪污生涯,曾任嘉庆朝两江总督的梁章钜在《归田琐记》卷五中,记述了噶礼的不法行径:康熙四十二年他“贪婪无厌,虐吏害民,计赃数十余万”,康熙四十五年他将“通省钱粮每两银索火耗银二钱,除贴补各处亏空外,入己银共四十余万两”,而面对御史们接二连三的参奏,康熙帝始终没有派员往审,只是一次又一次下旨命噶礼明白回奏,等于是给噶礼狡辩的机会,最后连吏部都看不下去了,提出应差大臣察审,康熙帝不允,折腾来去,最后竟把参奏噶礼的御史给革职了。

康熙四十八年,噶礼被任命为户部侍郎,旋擢两江总督。正所谓小节不惩,必成大奸,贪污无度的噶礼竟然官运亨通,他就必然要犯下更大的罪行。

但是终于有个人挡住了他的去路,此人名叫张伯行。

下毒弑母天不容

康熙五十一年二月,时任江苏巡抚的张伯行疏劾噶礼于上年江南乡试中做手脚,“得银五十万两,徇私贿卖举人”,一时引起朝野震动。一来,科考上的舞弊最容易引起士子不满,引发大案;二来,张伯行是康熙朝有名的清官,对官场腐败深恶痛绝,又秉性耿直,是个人见人怕的“刺儿头”,他与噶礼开撕,不能不惹动天下人侧目。何况张伯行在奏疏中那句“督臣敢于欺皇上、负皇上,臣则断不敢顾念身家,畏避权势”,等于指着康熙的鼻子说“你管不好你的狗,我来管,而且我才不管他是不是你的狗”,此疏一出,“远近抄诵称快,一时纸贵”。

康熙刚开始还想维护噶礼,但是偏偏有个最该维护噶礼的人,站出来支持张伯行了。

这个人就是噶礼的母亲、康熙的乳母。

《啸亭杂录》卷十有言,噶礼的母亲“不喜礼之所为”,张伯行弹劾噶礼的时候,有一天老太太正好去孝惠章皇后处问安,遇到康熙,康熙“询其子所为,何以与张龌龊,其母乃言其子贪状,且言张之冤谴”,康熙帝动容道:“其母尚耻其行,其罪不容诛矣!”

古时的乳母,往往真的会把感情倾注在自己哺育的那个并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身上。噶礼的母亲这一举动,可以理解为不允许自己的一个孩子祸害另一个孩子的天下。噶礼得知此事,不但不思悔改,还犯下了一件骇人听闻的罪行:指使家人在饭菜里下毒,想毒死这个“多嘴多舌”的老娘!

老太太命大,没死成,踉踉跄跄地跑到都察院告状去了。

前两年,个别地区出现打骂父母、或因为财产问题把父母告上法庭的新闻,其实这类事情搁在古代处理起来特别简单——死刑。别说当面骂父母了,背地里骂父母都一样。因为古人是把“不孝”列入“十恶”大罪的,而“十恶不赦”。可想而知当朝野得知噶礼毒杀母亲时的哗然。康熙气得差点把龙案掀了,立刻将噶礼下了刑部大牢,然后又查出噶礼贪腐之巨,合计“房产七十五处,地一百余顷,当铺十三所”。

看到这份“查抄清单”,康熙帝厉声责问满朝文武:“噶礼赃银甚多,如此恣行贪污,婪赃累累,何竟无一人劾奏?!”这话便有些不讲理了,从噶礼贪污开始,前前后后弹劾他的奏章就没停过,要不是皇上维护,何以养虎成巨?

不过,也有历史学家考据,认为噶礼的被诛实则是因为“党附太子”,策划让太子“早谋继位”。按史料所载,查抄噶礼家产与再次废太子胤礽相隔只两个月,皇朝惯例,这么短的时间,不可能连续掀起两起完全无干的“大案”,此二者必有联系,甚至可以理解为“查噶礼”是“废太子”的前奏,是剪除胤礽羽翼的举措。

“诈尸”其实是未死

《履园丛话》里记载,都察院对噶礼下毒弑母一案“奉旨廷讯”,核实案情无误之后,“发部议凌迟处死”。康熙恨极了噶礼的辜恩,“命先将噶礼眼珠打出,又割其两耳,籍没其家,妻子同谋,法皆斩首”。

康熙的处置是前所未有的残酷与可怖,但是细细追究,噶礼的“犯罪升级”,始作俑者恰恰就是康熙本人。设想,假如康熙不以人情取代法制,坚持依法治国,噶礼贪污伊始就加以惩处,顶多流放边陲或坐几年大牢,绝不会落得如此下场吧。

不过,康熙绝对没有想到的是,由于他的一丝善念,噶礼依旧找到了逃生的机会。

《履园丛话》对此事的记载十分详细:行刑之前,康熙突然下旨“赐帛”,改斩首为绞刑,让噶礼落个全尸,噶礼立刻给监绞官行贿,让他在“帛系未绝时,即行棺敛”,也就是没有绞死,刚刚昏厥就装入棺材。

按照噶礼的计划,应该是等棺材移出刑部后,监绞官再想办法将他救出,谁知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也许是挖眼割耳的极痛,噶礼在午夜时分“提前”醒来,在棺材里自言自语,“闻者大骇,劈起棺”,噶礼“遽起坐,因耳目俱无,不知所之”。

深更半夜,棺材里坐起一具“尸体”,眼睛和耳朵里还挂着血,这一幕吓坏了刑部的狱卒,更让监绞官肝胆俱裂,倘若被皇帝知道自己收了噶礼的钱,救他一命,岂不要人头落地?监绞官急中生智,“惧事泄,一斧劈倒,连棺焚化,始行覆命”。

这等于把噶礼当成僵尸处置了。

而康熙帝得知噶礼“诈尸”一事之后,颇为惊诧,苦笑着说了一句“这奴才真烧坯也”。所谓烧坯,是制造陶器的一道程序,指经过燃烧使坯体变得坚硬,所以,把康熙的话翻译成通俗语言就是:“这奴才还挺命硬的啊!”

标签: 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后清朝处于"同治中兴"!为什么赵烈文断言50年必亡?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野史秘闻

    太平天国后清朝处于“同治中兴”!为什么赵烈文断言50年必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1864年,清朝灭掉了太平天国后,曾经出现了一段难得的稳定时期。在这段时期里,清朝统治者降低赋税,鼓励农民恢复生产,休养生息,又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代表启动了洋务运动,国家实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国家财

  • 古代"四大美女"都有缺陷,她们是如何掩盖的?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野史秘闻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杨玉环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世界本就是人无完人的,古代四大美女虽然长得好看,但身体的其他地方还是有缺陷的,就比如西施是个大脚女,王昭君是个削肩,貂蝉耳小,杨玉环有狐臭,这些缺陷还是很尴尬的,不仅在现代还是古代都是不讨人喜欢的那种,西施正好喜欢跳舞,她

  • 为什么说"贞观之治"是一场骗局?难道"贞观之治"是假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野史秘闻

    为什么说“贞观之治”是一场骗局?难道“贞观之治”是假的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贞观之治作为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时期,唐太宗开创的一个盛世,也是很多人向往中的大唐,也许很多人都想象过,贞观之治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吧,也会有很多人幻想着穿越回到的大唐,也正是贞观之治的年代,毕竟谁也不希

  • 曹操真的是"摸金校尉"的祖师爷吗?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野史秘闻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操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曹操是“摸金校尉”的祖师爷,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因为曹操曾亲率领人马,公然盗梁孝王墓。据《三国志》载:梁孝王,先帝母弟,坟陵尊显,松柏桑梓,犹宜恭肃操率将校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水经注》也对曹操的这

  • 吕布杀一个人,就会喊出这"3个字",还流传至今?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野史秘闻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要说的就是当之无愧的三国首席猛将吕布。吕布字奉先,是现在的内蒙古包头人,先是依附袁绍,但袁绍猜忌心很重,遂依附张扬,后面拜倒在貂蝉的石榴裙下,被戏弄后投奔了刘备,但却抢夺了刘备的城池,最后跟刘备互掐,死于曹操之手,令人唏嘘。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不停的在依附他人和独立之间徘徊,爱美人也

  • 朱元璋虽然出生底层,据传出生时也有天降异象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野史秘闻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古代帝王成就前,都会有一些奇异的现象产生

  • 古代小妾地位卑微,但是有一个"特权"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野史秘闻

    大家都知道,现在我国的法律是只允许一夫一妻的,不过在古代,一些有钱人娶几个老婆都是正常的,甚至国君可以有三千个老婆,如今很多男性都向往古代一夫多妻的生活。在古代,男子要纳妾,即使正妻表面上表现得有多么大方,同意夫君纳妾,但心底里还是很不舒服的,自己爱的男人要和别的女人一起共享,这种事情想想就生气,但

  •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不选择"八贤王"为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野史秘闻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宋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宋太祖赵匡胤于后周显德七年,即公元960年,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继位之后,是为北宋开端。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6年,50岁去世。那么,在回答“请问在宋朝的时候为什么不选择“八贤王”为皇帝?请详细作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下列问题;一

  • 美国屠牛事件是怎么回事?"屠牛事件"真的是外星人所为?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野史秘闻

    美国屠牛事件是怎么回事?“屠牛事件”真的是外星人所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2004年的8月25日,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法纳姆的牧民们早早的就起床去草原上放牛了,然而一个可怕的发现突然震惊了这个安静的小城镇。朱尔延斯农场里的一头母牛死在了一个离农场较远的一处山谷之中,这头母牛的舌头没有了,

  • 葬礼"瓦罐坟"的习俗是怎么样的?哪些地方有这个习俗?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野史秘闻

    葬礼“瓦罐坟”的习俗是怎么样的?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看过《皇帝二大爷》的人,一定对剧中的“瓦罐坟”印象深刻,儿子亲自送60岁的老母亲入坟,每送一餐砌一块砖,直至坟墓完全封死,而老人只能在狭窄的墓中等死,每吃一顿饭就意味着离死亡更进一步,其残忍程度不亚于活埋,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