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安史之乱"回纥帮助大唐延续国祚百年,为何后来唐朝要倒打一耙?

"安史之乱"回纥帮助大唐延续国祚百年,为何后来唐朝要倒打一耙?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693 更新时间:2024/1/19 9:18:18

“安史之乱”回纥帮助大唐延续国祚百年,为何后来唐朝要倒打一耙?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755年(唐朝天宝十四载)12月16日,唐朝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唐,“安史之乱”就此拉开序幕。

在“安史之乱”爆发初期,叛军势如破竹,仅用七个月时间就攻占了唐朝京师长安,大唐王朝命悬一线。在此危急时刻,太子李亨在众人的拥护下于灵武登基称帝,是为唐肃宗。新皇登基给忠于唐朝的文臣武将们多少带来了一点信心,此后近半年时间中,唐军和叛军互有胜负,战争进入了胶着期。

757年,唐朝得到了北方游牧部落回纥的帮助,从而大大加强了军队实力。这一年秋季,唐朝与回纥联军一举收复长安、洛阳。作为报答,唐朝赠给回纥人大量金银珠宝,双方完成了一次成功的合作。

然而,唐朝统治阶层却没能抓住叛军大举溃败的有利时机,反而在战略布局上出现严重失误,结果导致叛军卷土重来,洛阳得而复失。

762年,唐朝再度寻求回纥帮助,希望他们能一起出兵洛阳。此时的回纥人知道唐朝自身实力不足,急于想求得他们的帮助,因此态度极为傲慢。最后唐朝方面许以重金,回纥才勉强答应。之后在回纥骑兵的帮助下,唐朝再度顺利收复了洛阳。叛军首领史朝义逃遁,大批叛军将领倒戈向朝廷。事实证明,这次军事行动是“安史之乱”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叛军势力在此后迅速陷入一蹶不振的境地,最终在763年初自行瓦解掉了。

在“安史之乱”爆发期间,叛军也曾多次想拉拢回纥到自己这方阵营中,但回纥人最终还是选择帮助唐朝,并给叛军造成了沉重地打击。如果当时回纥选择了另外一条路,那“安史之乱”很可能就会出现另一番结果了。因此说回纥为唐朝续命百年其实并不夸张。

那么在“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和自己这位有着救命之恩的盟友关系如何呢?答案是面和心不和的共存了一段时间。后来回鹘(788年改“回纥”为“回鹘”)因无道统治导致国力衰落,于840年被属部黠戛斯打败,回鹘汗国自此四分五裂。

841年,回鹘中的一部分人在乌介可汗率领下南迁至唐朝天德军驻所一带游牧。最初阶段唐朝对南迁的回鹘人展开了人道主义救援,向他们提供食物和部分生活必需品。许多回鹘人在饱受战乱之苦后不想继续过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于是纷纷选择加入唐朝。然而这却导致唐朝和乌介可汗之间产生了矛盾。

乌介可汗要求唐朝交出招抚的回鹘部众,但接收和招抚南下游牧部落是唐朝历来的国策,不可能因为你一个落难可汗的要求就轻易改变。由于双方在这一问题上都没有商量的余地,于是矛盾很快激化,最终演变为乌介可汗率军攻击唐朝边境。不过此时已四分五裂的回鹘早就不是当年的回纥了,乌介可汗的军队迅速被击溃,他本人被迫逃往室韦,他所带领的回鹘十三部基本都被唐朝招抚,南迁的回鹘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看到这里许多人可能会觉得唐朝在此事上干得不地道。当年“安史之乱”的时候幸亏得到回纥人相助才能从叛军手里挽救大唐社稷。如今他们的后人回鹘落难,唐朝不但不给予帮助,还趁机倒打一耙。中国历来是礼仪之邦,大唐的风度去哪了?其实这事还真不能怪唐朝,要怪只能怪当年回纥人在帮助平叛期间把一件事情做绝了,所以即便有天大的功劳,也算是相互抵偿掉了。

原来在第二次收复洛阳期间,唐朝太子李适(后来的唐德宗)因为没有给予回纥可汗足够的尊敬,结果导致回纥人大发雷霆,好几位太子身边的唐朝高级官员被回纥人鞭打致死。这对唐朝来说是件极伤尊严的事情,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唐朝方面也只能忍气吞声。可是当唐朝和回纥联军收复洛阳后,回纥人却以此事为借口再度发飙,纵兵在洛阳烧杀掳掠。值得一提的是,唐朝军队在回纥军队的影响下,也加入了这场暴行中。手无寸铁的洛阳百姓在两伙暴徒面前如同待灾的羔羊,毫无反抗之力,数万人在这次浩劫中被屠杀。

此事过后,唐朝高层大为震怒,但鉴于当时的形势,只好接受了这个事实。不过回纥人对唐朝的恩情也在这起事件中被一笔勾销了。因此后来回鹘落难,唐朝从自身角度出发,做出最符合唐朝利益的举动,自然也就情有可原了。

标签: 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奇皇后":外国美女成元朝皇后,还把自己母灭了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野史秘闻

    中国历史上出过500多位皇帝,皇后更是数不胜数。皇帝只有一个,皇后之位却是皇帝想废就废,想立就立,所以经常换人。北周宣帝宇文赟,还有过“五后并立”的神奇操作。但不管怎么样,立来立去皇后都是中国人,只有元朝的一名皇后是个例外。她就是被称为“奇皇后”的奇氏,朝鲜高丽王朝的贵族美女,1315年出生于幸州。

  • 李靖不是皇帝,哪吒为什么被称为"三太子"?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野史秘闻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剧中既顽皮又本领强大的哪吒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本事不在孙悟空之下。随着国产动漫《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大热,哪吒这个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让人不解的是大家都叫他“哪吒三太子”,对于

  • 古代最危险的一个官职,大多数都是"九死一生"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野史秘闻

    《尚书·周书》中说:“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中国历史上从秦朝的赵高开始,一直有“顾命大臣”一说。顾命大臣的“顾命”就是“临终遗命”,老皇帝临终前,会自己挑选一些德才兼备、经验丰富、做事稳重的大臣,来辅佐新上任的小皇帝。这些大臣有非常显赫的地位,也拥有着很高的权利,连新皇帝

  • 和珅"晒银子"退亲戚!亲戚帮和珅"晒银子"为什么半个月之后都走了?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野史秘闻

    和珅“晒银子”退亲戚!亲戚帮和珅“晒银子”为什么半个月之后都走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提起和珅,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贪官,而且是巨贪。据相关史料记载,和珅在当官的20多年间,所聚敛的财富,大致在八亿到十一亿两白银之间。再加上珠宝古玩、古董字画,财富甚至超过了清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因此当和珅

  • 清朝时期,为什么有些宫女会被称为"姑姑"呢?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野史秘闻

    清朝为什么有些宫女被称“姑姑”?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那一些稍年轻点的宫女则被称为姑姑,如《甄嬛传》里对甄嬛助益最大的就是崔槿汐姑姑了。那什么样的宫女会被称为姑姑呢?姑姑是一种职位名称吗?在《甄嬛传》里通常情况下必须是是掌事的宫女才能被称为姑姑。但实则上,根据宫中制度,一般

  • 明朝"朋党之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野史秘闻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明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同窗时间短,同学情意长。相较于毕业时分同学之间的难舍难分,同学会仿佛成了一份救赎,一个恒久的期待。其实,在古代也有同学会、同学情,同学之间的那种纯洁的感情更没丝毫的掺假和做作。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同学之间的情谊也变得庸俗了许多

  • 皇帝故事:赵匡胤早年因偷瓜一事,而幡然醒悟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野史秘闻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

  • 郭嘉和诸葛亮的师傅是谁?他们是同门吗?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野史秘闻

    郭嘉和诸葛亮都是三国时期的谋士代表,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那么这两位的师傅是谁?他们是同门吗?据野史记载,郭嘉跟诸葛亮师出同门,都是水镜先生的弟子。郭嘉是择明主而事,胸怀大志,他隐居等待可以施展才华的时机。他最开始跟随着势力庞大的袁绍,可是在短短的数十日之内,他便看出袁绍的为人,不足一成大业

  •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野史秘闻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会使人肌肤胜雪,双眸似星。传汉代赵飞燕姐妹对此药甚为依赖。后世盗墓者久闻大名,把配方从她们的坟里挖出来了,可惜已风化了一部分,只能看到基本成分是麝香。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据说这张

  • 曹野那姬:唐玄宗后宫的"洋人贵妃",她是怎么进宫的?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野史秘闻

    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曹野那姬。一首《长恨歌》,让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成为千古绝唱,但杨贵妃绝非风流天子的唐玄宗一生中唯一深爱的女人。三千后宫佳丽中,得到唐玄宗宠爱的嫔妃不计其数,比如武惠妃,就曾让唐玄宗长期拜倒在石榴裙下,为了讨她欢心,玄宗甚至不惜杀死3位皇子。除了杨贵妃和武惠妃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