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陈群为什么总和郭嘉过不去,还说其私生活不检点?

陈群为什么总和郭嘉过不去,还说其私生活不检点?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764 更新时间:2023/12/12 11:14:03

众所周知郭嘉,是曹操最欣赏、最信赖的谋士之一。他跟随曹操擒吕布、破袁绍、斩袁谭、定乌丸一路南征北战,屡献奇策。那么陈群为什么总和郭嘉过不去,还说其私生活不检点?

在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可谓是劳苦功高。遗憾的是这位军事奇才仅仅在曹营效力了十一年后就英年早逝。难怪曹操撕心裂肺的哭喊出“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曹操身边的大红人,却屡屡被陈群当廷检举“不治行检”。那么这郭嘉到底是犯了什么事,让人家陈群非跟他死磕到底呢?

陈群是建安三年吕布兵败后归属曹操的,给他委任的官职是:司空西曹掾属。用现在的职位等级衡量就是:曹操内府里的人力资源部副部长。理所当然,监督、考核干部的品行、业绩是他权利范围内的职责。而郭嘉是建安元年经荀彧推荐,弃袁绍投曹操,到建安十二年病故。理论上这两个人共事的时间不过八年,却让陈群对郭嘉有了这么深的成见,说他“不治行检”。

如果仅仅从这四个字字面理解来看,就是行为不检点的意思。但也恰恰是这样的理解,使后人只要提起郭嘉在生活方面的形象就成了:酗酒话多还爱撩妹,生活作风不好。

翻看陈寿的《三国志》以及裴松之的作注,基本上找不到有关郭嘉生活方面的评述,这其中可能会有三种情况:

1、史料不全,确实找不到相关的例证。《三国志》虽以言辞简约著称,但也留下了史料欠缺的遗憾。

2、事关帝王隐私,不足为外人道,不能写。《三国志》尊魏为正朔,当然要考虑到这个问题。曹操和郭嘉的关系非常好,“行同骑乘,坐共幄席”。而曹公的爱好是什么,想必世人皆知,郭嘉真的和曹操干过些什么,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不是所有史官都会像太史公那样愤世嫉俗什么都敢写。

3、芝麻小事,不足道哉。因为陈群数次当廷检举郭嘉,郭嘉的表现则是“嘉意自若”,而曹操的反应更是出乎意料“太祖愈益重之”。

然而这对君臣绝非是:一个肆意纵容下属而另一个则恃宠而骄。郭嘉是个军事奇才不假,但是他给曹操制定的策略都建立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下:完全参透对手的性格。在当时通讯极不发达的环境里,可以说,郭嘉看人的本事已经高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三征吕布直言“吕布有勇无谋……陈宫有智而迟……进急攻之,布可拔也。”黎阳击败袁氏兄弟后,在是否继续进攻的问题上,又进言“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官渡之战众臣都反对曹操东征刘备,唯有郭嘉明白刘备是真正的人杰,必早图之而坚决支持曹操。

郭嘉最神的当然是成功预言孙策之死“策轻而无备……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这段话简直堪比神棍,连死的方式都能完美命中。所以,这样一个工于心计、达于事情的人精怎么可能不了解他的主管领导的性格特征呢?就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犯得”这些事在他的主公眼里根本就不算是个事。陈寿在写《三国志》时,可能也觉得这些事根本不值得写在这么重要的史书上,干脆就不写了。

所以究其原因,笔者更倾向于后两种可能,第二种没有也不可能有足够的材料来佐证,我们后人更不能妄下结论,给古人抹黑。

那么第三种可能就非常关键了。现在的问题就是:到底曹操在乎哪些事?又有哪些事他不在乎呢?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北伐,水淹七军,斩庞德于禁,将曹仁围于樊城。曹操派徐晃去营救,曹植以南中郞将并代理征虏将军的身份随军队准备出征,临行曹操可能是要吩咐一些行军时的注意事项,叫他来参见。可是,这位才高八斗的公子哥儿竟然喝高了。

植将行,太子饮焉,偪而醉之。王召之,植不能受王命,故王怒也。——《魏氏春秋》

曹操也正是在这件事后,将曹植从立嗣的名单中彻底删除了。通过这件事也可以发现,曹操对于酒后误事是极为反感的,对于自己最欣赏的儿子都这样,何况别人呢?虽然这件事儿是郭嘉死了十二后才发生的,但是以郭嘉的能力参透曹操这样的性格简直是没有丝毫难度。

至于说到酒后撩妹乃至乱性,这个事就更小了。在东汉末年,女人的地位极低,基本等同于男人的附属品。刘备也算是一代人杰,打了败仗就把老婆扔了,而且扔了四回。所以,郭嘉就算酒后失德,最多也就是拉着美女的手说说:“妹妹,什么时候落了单儿,别忘了,在司空府你还有一哥”。如果曹公碰巧也在跟前儿,没准儿还会上前附和两句:“然也,然也!”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历朝历代的官场仅凭女人问题就能把一个帝王身边的高官法办是根本不可能的,陈群这种主管人力资源的干部深谙官场之道,不太可能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儿。

还有一个十分关键的细节:郭嘉在建安十二年病逝后,曹操痛哭不已,并对群臣说出了一番肺腑之言“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竟事,欲与后事属之……”,这意味着什么?托孤!

三国历史上还有一次更为众人所熟知的托孤:刘备白帝城托孤。甭管他对诸葛亮说的多么冠冕堂皇“君才十部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这么相信孔明先生,也还要再立一位顾命大臣:李严。而且两人分属两个政治集团阵营。诸葛亮属于荆州集团,李严属于益州集团。这不摆明是为了互相制衡吗?

因此,如果说郭嘉达于事情,长于御人,那么曹操则有过之而无不及,郭嘉了解他,他也同样了解郭嘉。既然,曹操有对郭嘉托孤的心思,至少说明曹操认准一件事:郭嘉的权力欲望并不大,并不会取而代之,他绝对是一个合格的职业经理人。有了这一点就足够了,至于你是酗酒、贪财、好色这全都不是问题,要多少给多少。

标签: 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野史秘闻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据说赵飞燕出生后便被父母丢弃,三天后仍然活着,父母也觉得奇怪,就开始哺育她。稍大后,她同妹妹一同被送入阳阿公主府,开始学习歌舞。她天赋极高,学得一手好琴艺,舞姿更是出众。每当她纤腰款摆、迎风飞舞是,就好像要乘

  • 曹丕一心只有权力,为什么最后却放过了曹植?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野史秘闻

    根据历史记载,曹操一生有二十多个儿子,曹丕是次子,本不在继承人范围内,但他运气好,曹操本来属意的儿子都死了,只能轮到他或者是曹植。那么曹丕一心只有权力,为什么最后却放过了曹植?曹丕是曹操的第二个儿子,论年龄,论资历都是比其他的的兄弟要好的多,可是即便如此曹操也对他没什么好感,也不看重他,最开始的时候

  • 朱高炽历经重重坎坷上位,为何登基没多久便去世?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野史秘闻

    朱高炽,即明仁宗,明朝第四位皇帝,他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生母是仁孝徐皇后,在位共十个月,年号洪熙。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年少时期的朱高炽,是一个十分儒雅以及仁爱的人,所以深得父亲的喜爱。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朱高炽太胖了,胖到什么地步呢?自己走都走不动,一定要在

  • 一生专宠一人,重情义的朱见深与万贞儿的 "姐弟恋"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野史秘闻

    明宪宗痴爱年长17岁的万贵妃,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吧。说起明宪宗朱见深,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与万贞儿万贵妃的“姐弟恋”。其实,按照古人的生育年龄,万贵妃与朱见深17岁的年龄差,说是“母子恋”也不为过。但不管什么恋,朱见深当了皇帝后,没有“群花渐欲迷人眼”,而是不忘旧情,重情重义

  • 雍正王朝中"死鹰事件"的主谋到底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野史秘闻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被任命为大将军王的皇十四子胤禵在平定了西北叛乱以后,“九王夺嫡”的形势似乎已经明朗,这场历经数十年的夺嫡之争也似乎走向了终点,胤禵这位在当时继位呼声最高的皇子,似乎就等着康熙皇帝临终的那道传位诏书了!可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皇

  • 盘点历史上以"放荡"出名的四个女子,结局分别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野史秘闻

    你真的了解夏姬吗?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无数声名远扬、对时代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的人,他们因他们的行为而受到尊崇与怀念。但历史上同样有不少人,因为自身行为不检而受人指摘,甚至多少年过去,人们提起他们依然满怀不屑。在我国历史上有这样几名女子,她们本有着高贵

  • 户口本上写着"初中"溥仪,真实文化水平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野史秘闻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作为大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有机会接受皇家教育,学习汉文、满文和英文,他甚至聘请了英国名士庄士敦先生作为英文老师。庄士敦的教导打开了溥仪对西方文化的探索之窗,这也导致溥仪开始接触西方物品和观念,如剪辫子、穿西服

  • 胤祥是怎么死的?和雍正有没有关系呢?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野史秘闻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一些人质疑胤祥是否是因为雍正的行动而提前离世。毕竟,在雍正即位后,他开始对一些亲王进行清洗,包括囚禁老十四和打压功臣年羹尧和隆科多等人。然而,历史学家们认为,胤祥的死与雍正无关,因为胤祥是在雍正清洗八爷党四年后去世的

  • 姜子牙与鬼谷子谁厉害?两人孰高孰低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野史秘闻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慧,成为历史上最杰出的思想家和战略家之一。那么,究竟姜子牙与鬼谷子谁更厉害呢?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他们的成就和特点来进行比较。一、姜子牙简介姜子牙(公元前1156年-前1049年),名尚父,字子牙,是西周时期

  • 兵马俑的来历是什么?制作过程是怎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野史秘闻

    一、背景介绍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壮观的陶俑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它们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二、历史背景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秦始皇开始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