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交白卷也能中状元?科举史上奇葩事件

交白卷也能中状元?科举史上奇葩事件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641 更新时间:2023/12/10 18:17:59

你们知道交白卷也能中状元?科举史上奇葩事件吗?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

唐玄宗天宝二年,发生了一桩匪夷所思的考试营私舞弊案。当时大字都不识一个的安禄山给唐玄宗打了个小报告,说今年考试录取的新状元有点问题,外面议论纷纷。

唐玄宗闻言当即下令,亲自接见被录取的考生,进行复试。复试的结果让人目瞪口呆:新科状元,一位叫张奭的人,手持试纸,冷汗直流,最后居然连一个字都没填上,交了白卷。当时的人们送给这位交白卷的状元一个称呼,叫做“曳白”。

这个事件发生在唐玄宗刚刚将年号由“开元”改为“天宝”的第二年,事件背后的黑幕是这样的:李林甫以宰相的身份兼领吏部尚书,即一边干总理的事情一边兼职官员选拔工作,因为忙不过来将官员选拔工作(即本次科举)交给两个手下去干。

这两个手下看到有个叫张倚的人近来特别得玄宗的青睐,刚好张倚的儿子张奭也参加了这次科举考试,为了巴结张倚,于是将他儿子张奭列为第一名。

结果出来,自然天下哗然,因为当时科举录取率奇低,整个大唐帝国的科举考生一万多人但只录取六十四人,淘汰率之高堪比如今的特种兵选拔,连我们的诗圣杜甫、大历十才子之首的钱起都曾有过落第的经历,名不见经传的张奭何德何能能得第一呢?

但是不满归不满,却没有人有机会对唯一能够公正裁定此事的皇帝大人申述,因为当时满朝文武在李林甫的专权下噤若寒蝉,所谓的“诤臣杜口为冗员,谏鼓高悬作虚器”就是唐人在形容这种局面的。

但是这件事后来让安禄山知道了,当时正处心积虑希望取得玄宗信任的安胖子当即将人们的这种不满情绪告知了唐玄宗,这才有了那次处理结果,揪出一个千古罕闻的“白卷状元”。

这个事件看似跟李林甫没有多大关系,可是,事实上若不是李林甫长期以来压制言路堵塞圣听,他那两个手下无论如何也不敢作出如此明目张胆之事的。

从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的转折,李林甫可谓关键人物!

李林甫在相位上一呆十九年,比唐玄宗时代的任何一位宰相都长。在他登上宰相之位后,做的相当有名的一件事就是处心积虑地防止人才被挖掘,以免对他的地位形成威胁。于是,当玄宗的年号由“开元”改作“天宝”之后,很多事渐渐变了。

先是大唐守边的领兵大将渐渐成了胡人的天下,因为胡人大多不识字(所谓“生年不读一字书,但知游猎夸轻越”),不识字就没办法像之前那样,由边将的身份“出将入相”,入朝担任宰相,也就不会威胁到李林甫的相位。这也为后来安禄山掌握数个节度使的兵力以至有实力发动叛乱埋下了祸根。

诗圣杜甫也让李林甫给坑过,天宝二年的科举舞弊只是一个开始,杜甫参加了天宝六年的一次人才选拔考试,就在他怀抱“致君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一腔热血进京赶考之时,李林甫却大手一挥,让全天下的学子都打道回府:一个都不录取!

李林甫给玄宗报告说这是因为“野无遗贤”,这些人都不中用,所以就让他们都回家了!

好个“野无遗贤”,这个“口蜜腹剑”的大奸贼就是这么忽悠玄宗皇帝的,而玄宗也是这么稀里糊涂就相信的。玄宗大概忘了,他所敬仰的曾祖父唐太宗当年在参观考场之后,看见新被录取的进士们进进出出的样子,曾开心地说出那句名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你现在一个都没录取,天下英雄,怎能入你彀中呢?或者,此刻的唐玄宗,大概认为他确实早已做到将天下英雄都收入囊中了,所以“野无遗贤”也就不足为怪了。

李林甫的手段十分了得,成果也是十分丰硕,我们可以为他列一份成绩单:

自开元二十二年拜相以来,李林甫略使小计便搞掉了先后同朝为相的张九龄李适之,又于开元二十五年以“潜构异谋”之罪将唐玄宗的三个亲生儿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人废为庶人,旋即赐死。

再借新太子“与大臣交通”案,不但先后两次逼得新太子李亨与妻子离婚,令其以三十几岁的年纪因心力完全憔悴而两鬓斑白,更借机剪除了户部尚书裴敦复、刑部尚书韦坚、陇西节度使皇甫惟明、北海太守李邕、户部侍郎杨慎矜等等一干不听话的异己。

甚至,那位从小与太子一起长大的名将王忠嗣也被李林甫搞下马,王忠嗣此人为大唐镇守边疆,最巅峰时曾配挂四颗将印,身兼四个节度使之职,在边疆的权势之大,就是后来的安禄山也难望其项背。但是,这样的人一样被忌才的李林甫陷害去职,后不明不白死去。王忠嗣之死,成为大唐朝政彻底失去根治的标志。

在持续的人才压榨下,帝国的英才纷纷流落人间,朝堂渐成尸位素餐者的聚集地。在李林甫权倾朝野的近二十年时间内,大唐帝国的人才被压榨到难以维续的地步。

李林甫死后,接替他担任帝国宰相的杨国忠,据说最多的时候身上居然同时兼了四十个职位。

“当政府头目感到人才枯竭,少数人非大肆卡位、猛兼其差不可之时,也就是人才大量倒流到反抗阵营,准备随时颠覆政府之日。用来观察治乱,屡试不爽。”(《柏杨曰(三)》之《杨国忠有四十余兼职》)

安史之乱爆发后,当国家需要有人来应对这场大动乱的时候,发现几乎找不到现成的人来,蠢笨如杨国忠,只会给老糊涂的唐玄宗出丢下子民独自逃跑的主意。没有现成的人才那怎么办?只好优先提拔那些看起来忠心耿耿的人吧!因为这个缘故,太子李亨在动乱中即位后,只好将千里追随而来的房琯提拔为宰相。

但是房琯等人忠心是挺忠心的,打仗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在大唐打响对叛军的绝地大反击之后,房琯战前放话:“贼军虽多,安能敌我手下的某某”,结果仗打下来,损兵折将,一败再败,害得我们诗圣杜甫的眼泪一直没停过,刚刚哭完战死陈陶的四万义军——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悲陈陶》);又要祭奠在青坂之战中惨死的大唐将士——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悲青坂》)。

尽管李林甫如此十恶不赦、作恶多端,然而作为领导者的唐玄宗却始终认为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在逃到蜀中之后,悔恨无极的唐玄宗还念念不忘李林甫的才能,对身旁的人道:“李林甫之才不可多得。”

虽然他随即又加了这么一句:“但这个人妒贤嫉能,以此至败。”

旁边的人不解地问:“陛下既然知道这些,何故久任之?计今日之事,林甫所也。”

据说,听完这话后,唐玄宗的反应是“愀然不乐”,长久地说不出话来,不知道,这其中饱含了多少悔恨呢?

由此,我们应该看到,在这场由盛世到乱世的转变中,尽管李林甫算个关键人物,然而动乱的根源,正是帝国的拥有者——唐玄宗。

倘若不是唐玄宗对于国事的不闻不问,试问作为臣子的能有多大能耐将一个原本好端端的超级大帝国折腾得鸡犬不宁呢?

我们从上述那个白卷状元的事件即可瞧出一些端倪!

按照日后通常的做法,科举学子们在考场上答完试卷被录取仅仅是通过初试而已,决定名次的还要在金銮殿上接受皇帝大人亲自考核,也即通常所说的殿试。通常状元探花榜眼都是由皇帝亲自评选出来,即“钦点”。

但是从上述那个案件来看,如果不是安禄山将这个事情捅出来,玄宗可能连过问都不过问一下,直接将底下汇报过来的人员名单照单全收。试问,留下如此大的空挡,可以给底下人多少营私的空间?

可以说,“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才是帝国衰弱真正的祸乱之源!

标签: 奇闻异事

更多文章

  • 唐朝科举"作弊"成风,王维考前勾搭公主是真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奇闻异事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刚刚过去的2019年高考成绩已经公布了,各位学子几家欢喜几家愁,考上了心仪大学的同学也算是光耀了门楣,父母脸上有光,学生这个假期也能彻底放松自己了。没考好的同学也没必要灰心,来年再战嘛!在中国古代,也有“高考”,那时候叫做科举制度,如果从

  • 龙生九子为什么没有一条是龙?看这九子的母亲就知道了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奇闻异事

    大家好,今天不讲三国,也不聊爱情,我们来谈谈这个龙的故事!我们都知道龙是一种很尊贵的生物,以前的皇帝都称自己是龙变来的,所以叫他们是真龙天子!龙可以说是很威猛的一种生物了,可是你知道么,龙生的九个孩子却没有一个长的龙的模样!这个不难猜到,如果龙交配的不是龙,那么生下的就未必是龙了吧!那么我们来看看它

  • 揭秘:秦汉时期官员迁升途径的"尚主"之制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奇闻异事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秦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不少男子因婚姻而为官甚至升迁,秦末汉初的张耳、汉末诸葛亮以及那些“尚公主”的男子借助女方财力、声誉和社会影响力步入仕途获得升迁。张汤后代,“临尚敬武公主,薨,子放嗣。放以公主子开敏得幸。放取皇后弟平恩侯许嘉女,上为放供张,赐甲第,充以乘舆

  • 朱三太子到底是谁?"折磨"了清朝三位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奇闻异事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经常看清朝电视剧的朋友,或许对一个说法不会陌生,那就是朱三太子。在清朝的历史上,朱三太子的传说就如同一个幽灵一般,困扰着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直到乾隆时期,仍有一些人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起义。那么,朱三太子为何有这么大

  • 清朝的"宗人府"是干什么的?宗人府最早出现于什么时候?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奇闻异事

    为什么妃子只要听见宗人府的名称,就会吓得屁滚尿流,甚至宁愿当场死去,也不愿意进入宗人府呢,这到底又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首先我们必须要了解,宗人府到底是干什么的?清朝时期的宗人府,主要就是负责管理皇家事务,也就是说这些人的生老病死,以及婚丧嫁娶都是由宗人府负责的

  • 古代青楼有"暗语"?如今成了不少白领的口头禅!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奇闻异事

    古代青楼有“暗语”?如今成了不少白领的口头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现代人的生活可谓是多姿多彩,KTV、酒吧等娱乐场所应有尽有,提供了不少打发时间、放松身心的地方。古代同样存在消遣的场所,那就是青楼了。说到青楼,想必大家都觉得那是进行肉体交易的地方,但小编要说一句,古

  • 宇文柔奴:名动北宋的歌女,怎么变成"神医"的?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奇闻异事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宇文柔奴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说起宇文柔奴这个名字,可能知之者真少,但若提起点酥娘来,人们便会恍然大悟,此乃当时名动北宋京城的歌舞伎,艳名远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在远离繁华大都市,地处偏僻的岭南一带,如果问及柔娘来,人们则会争相称赞她的医术高明,当地的老百姓,

  • "男降女不降"?靠"缠足"获取优越感的民族注定不长久!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奇闻异事

    “男降女不降”?靠“缠足”获取优越感的民族注定不长久!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缠足,古时候的陋习。以布紧缠双脚,使畸形变小,以为美观。缠足历史悠久,祸害了无数中国女性,直至共和国建立,才基本算是完全禁除。据相关学者考证,缠足大抵上兴起于宋朝。笔者认为,这与宋代的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关

  • 历代王朝更替都会出现"怪相"?是什么样的"怪相"?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奇闻异事

    历代王朝更替都会出现“怪相”?是什么样的“怪相”?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古人常说,君王受命于天,是天子,代表上天的意志,为什么这么说?夏朝夏后启破坏禅让制传统,继承大禹的帝位之后,有扈氏不服,夏后启就在《甘誓》当中说:“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上天要让有扈氏衰败,所以,我只能奉

  • 古代骂读书人为什么骂"穷秀才"?这还是一种带尊敬的骂?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奇闻异事

    古代骂读书人为什么骂“穷秀才”?这还是一种带尊敬的骂?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古代,读书人自然都是想要考取功名,有的人成功进入朝堂,流芳百世,但是大多数其实还是籍籍无名,就算是考中了状元也不例外,那些真正成为国家栋梁的,基本上没有几个是状元出身。而古人面对读书人,也不都是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