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楚王好细腰"是怎么回事?楚王为什么喜欢细腰的男人?

"楚王好细腰"是怎么回事?楚王为什么喜欢细腰的男人?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731 更新时间:2023/12/27 4:52:30

“楚王好细腰”是怎么回事?楚王为什么喜欢细腰的男人?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楚王好细腰是古代的一个典故,讲的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君主,非常喜欢细腰的男人,并不是说是有情爱的那种喜欢,只是一种偏好,就像现在很多人喜欢自己瘦一点,而不是胖一点是一个概念。不过在这句话的后面,一般都还有一句“宫中多饿死”,为什么楚王喜欢细腰,宫中就会有饿死的人呢?这句话说的又是哪位楚王呢?一起来看看吧。

楚王好细腰,出自《墨子·兼爱中》。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jī)年,朝有黧黑(黧:lí)之色。

“楚王好细腰”一事记载在众多古籍中。其中,《战国策》和《墨子》的描述得比较详细,比较像一个原始的故事。

《战国策》楚一《威王问於莫敖子华》篇记录了楚威王和大臣莫敖子华的一段对话。威王听了莫敖子华对过去五位楚国名臣光辉事迹的介绍,羡慕不已,慨叹道,“当今人材断层,那里能找得到这样的杰出人物呢”。

于是莫敖子华讲了如下的故事:“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要,楚士约食,冯而能立,式而能起,食之可欲。忍而不入;死之可恶,就而不避。章闻之,其君好发者,其臣抉拾。君王直不好,若君王诚好贤,此五臣者,皆可得而致之。”

翻译成白话文后,这句话的意思是:从前,先帝楚灵王喜欢读书人有纤细的腰身,楚国的士大夫们为了细腰,大家每天都只吃一顿饭,所以,饿得头昏眼花,站都站不起来。坐在席子上的人要站起来,非要扶着墙壁不可,坐在马车上的人要站起来,一定要借力於车轼。谁都想吃美味的食物,但人们都忍住了不吃,为了腰身纤细,即使饿死了也心甘情愿。我又听说,君王好射箭的,那他的臣子都佩戴扳指和臂衣。大王一直没有特别的爱好,如果大王真心诚意喜欢贤人,引导大家都争当贤人,楚国不难再岀现像五位前贤一样的能臣。

《墨子》兼爱(中)篇讲了相同的故事,但另有“晋文公好恶衣”和“越王好勇士”两个故事,强调说明同样的道理:

“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为之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昔越王勾践好士之勇,教训其臣,和合之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

翻译成白话就是:从前晋文公喜欢士人穿不好的衣服,所以文公的臣下都穿着母羊皮缝的裘,围着牛皮带来挂佩剑,头戴熟绢作的帽子,(这身打扮)进可以参见君上,出可以往来朝廷。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下就这样做。从前楚灵王喜欢细腰之人,所以灵王的臣下就吃一顿饭来节食,吸一口气然后才系上腰带,扶着墙然后才站得起来。等到一年,朝廷之臣都(饥瘦得)面有黄黑之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下能做到这样。从前越王勾践喜爱士兵勇猛,训练他的臣下时,先把他们集合起来,(然后)放火烧船,考验他的将士说:“越国的财宝全在这船里。”越王亲自擂鼓,让将士前进。将士听到鼓声,(争先恐后),打乱了队伍,蹈火而死的人,近臣达一百人有余。越王于是鸣金让他们退下。

在其他古籍中,“楚王好细腰”的陈述明显地浓缩自《威王》篇或《兼爱》篇。如《韩非子》二柄篇的“故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晏子春秋》外篇(上)的“越王好勇,其民轻死。楚灵王好细腰,其朝多饿死人”,《尹文子》大道篇(上)的“昔齐桓好衣紫,阖境不鬻异采。楚庄爱细腰,一国皆有饥色”,和《管子》七臣七主篇的“夫楚王好细腰,而美人省食。吴王好剑,而国士轻死”,都类同于《兼爱》篇。已经不再叙述“楚王好细腰”故事的细节,而是一句话轻轻带过,不愁读者不能理解。可见在写作这些章节时,这个故事已经家喻户晓,无须多费笔墨,也就是说,这个故事已经成为人人皆知的典故。

细腰既写出了楚灵王的不良嗜好,也映照出了满朝臣子的谄媚之态。

标签: 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孙尚香睡觉有个习惯,法正建议他们"分而居之"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野史秘闻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孙尚香的故事。刘备屡丧嫡妻,在赤壁之战后,他连小妾甘夫人也去世了。这时,孙权为了加强和刘备的联盟,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双方结成了秦晋之好。这位就是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孙夫人,正史上并没有记载她的名字

  • 揭秘:清朝"宗人府"是干什么的?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野史秘闻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清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清宫剧里一般都少不了这样的桥段。皇帝大怒:“把某某妃子押送宗人府,严加审讯!”妃子吓得花容失色,不停地磕头:“皇上饶命啊,不是我干的,不是我干的。”给我们的印象,似乎宗人府就是囚牢,进去了就要遭受严刑拷打,遭受非人折磨和屈辱,一辈子

  • 穷亲戚们投奔和珅,和珅说:帮我"晒银子"吧!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野史秘闻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和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提起和珅,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贪官,而且是巨贪。据相关史料记载,和珅在当官的20多年间,所聚敛的财富,大致在八亿到十一亿两白银之间。再加上珠宝古玩、古董字画,财富甚至超过了清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因此当和珅被扳倒后,清朝国

  • 唐朝为什么有"脏唐"的说法?看唐朝一女子怎么破?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野史秘闻

    唐朝为什么有“脏唐”的说法?看唐朝一女子怎么破?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唐朝时期,尤其是武则天做了女皇之后,女子就相对比较开放了。《旧唐书》中记载了很多关于公主改嫁、三嫁的历史,如唐中宗第三女定安公主,最初嫁给王同皎,后改嫁韦濯,又再嫁崔铣。除了公主改嫁,唐朝还出现多起皇室乱伦事件,

  • 皇帝故事:汉武帝外出游玩、蹴鞠,巧做月老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野史秘闻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

  • 皇帝故事:武则天观看蹴鞠,创建女子蹴鞠队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野史秘闻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

  • 明朝皇帝不管宫女和太监"对食",到了清朝却明令禁止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野史秘闻

    宫女和太监的“对食”,这在明朝的宫廷里就是很普遍的一种现象,但是为什么明朝时期皇帝都不管的,到了清朝时期却明令禁止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对食这个词出现在历史上,其实刚刚开始并不是单单指代宫女和太监,而是指的宫女之间相互排解寂寞的行为。我们可以查证到的最早的资料是在汉书之中,官婢道房和曹宫

  • "一代妖姬"先后嫁了七次,夏姬最后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野史秘闻

    在历史长河中,夏姬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她的故事吗?一般形容女人漂亮,多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两句成语,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这两句词语和历史上公认的“四大美女”有关,即我们熟知的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其中,“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落雁”,指的是“昭君出塞

  • 唐朝著名女诗人鱼玄机,她是怎么堕落到"色尼"的?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野史秘闻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鱼玄机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自古以来,就有“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的说法,现在来看,也依然不会过时。两情相悦,终成眷属自然是一段佳话,可是,当女子多情,男子却无心的时候,那就是爱情悲剧了,不知有多少好女子错付了真情,最后,都是凄惨的度过一生。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

  • "行火真君"说的是谁?他在哪儿哪儿就着火!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野史秘闻

    “行火真君”说的是谁?他在哪儿哪儿就着火!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俗话说‘水火无情’,这句话说的很好,前不久,世界人民的骄傲——巴黎圣母院,不就是惨遭火灾了么?稍微远一点的,还有巴西国家博物馆,大兴安岭等地。在科学比较发达的今天,依旧存在着这种现象,更别提古代了,那么古代人又是怎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