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三国历史上赵云为何坚决不娶赵范的嫂嫂樊氏?

三国历史上赵云为何坚决不娶赵范的嫂嫂樊氏?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晴天 访问量:4841 更新时间:2024/1/9 17:31:40

赵云兵不血刃,拿下了桂阳。要说这桂阳太守赵范,对赵云是真不错。他不单降了赵云,还和赵云结拜了兄弟。结拜兄弟也就算了,他还要将自己的寡嫂樊氏许配给赵云。结果,三国史上的“道德完人”赵云不干了,他勃然大怒,当时就和赵范翻了脸。这一下,不光亲没有结成,兄弟也没得做了。一张热脸贴了赵云的冷屁股,赵范心里,那叫一个憋屈呀。赵云为什么坚决不娶樊氏?是樊氏不漂亮吗?

非也,樊氏不但漂亮,还相当漂亮。《三国演义》上说此女有“倾国倾城之貌”,可见,不是一般的漂亮。是赵云已经有妻室了吗?不是,据史考,这个时候,赵云都一把年纪了,比刘备好大好几岁了,还尚未娶妻。再说,那个年代,男人三妻四妾的,也不是个事儿。这条理由更不能成立。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赵云坚决不娶樊氏呢?还是让子龙将军自己说吧。

子龙给出了三条理由。理由一,赵范既已某结为兄弟,今若娶其嫂,惹人唾骂;理由二,其妇再嫁,使失大节;理由三,赵范初降,其心难测。这三条理由,义正词严,铿锵有力,看上去很有说服力,但却经不起细细推敲。理由一,就因为赵范是结义兄弟,就不能娶她的嫂嫂吗?赵云和赵范是兄弟,又不是和赵范他哥是兄弟,再说,他哥都死了,赵范又很愿意,她嫂子也没话说,谁会唾骂?

理由二,其妇再嫁,使失大节。谁说寡妇就不能再婚?谁说娶寡妇就是让寡妇失节。当然,古代封建礼教对妇女有这样的道德约束,但三国时候,这种道德约束已经很模糊了。看人家曹操,非寡妇不娶,他的女人,有一大半是别人的女人。刘备是谦谦君子吧,夺了刘璋的西川,还顺带把刘璋的寡嫂据为己用,而且还封为了皇后。可见,三国时这样的道德约束已经很模糊了。不光娶他们的男人不在乎,寡妇们自己不在乎。理由三,这是赵云三条理由中,最站得住脚的一条理由。

这三条理由是赵云的心里话吗?我只能说,又是,又不是。赵云为什么不娶樊氏?其实,除了上述三条理由之外,还有一条很重要的理由,只是赵云不好明说而已。萧常的《萧氏续后汉书》上说:云虽虎臣,其所建明,通达国体。如还田宅以系民心,留军资以须冬赐,赦吴而专事魏,有诸葛亮念所不到者。若其不纳赵范之兄嫂,律己之严如此。方时诸将。其最优乎。可见,赵云对自己的道德约束异常严格。

赵云是三国武将中公认的道德完人。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挑张飞的错,挑马超的错,甚至挑武圣关羽的错,但挑来挑去,就是挑不出赵云什么错来。赵云是个有道德“洁癖”的人。他的这种道德“洁癖”,决定了他身上必然有很浓的处女情结。在他的潜意识里,只有娶一个黄花闺女才配得上他纯洁的道德操守。

樊氏再漂亮,再倾国倾城,可惜她是个寡妇。曹操可以不在乎,刘备可以不在乎,甚至关羽也可以不在乎,(史考,关羽还和曹操争秦宜禄的老婆杜氏)但赵云不能不在乎。因为赵云是道德完人。

标签: 三国赵云五虎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一场别出心裁的春晚 让天下人颂声一片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资治通鉴,唐太宗,刘仁轨,李世民,唐,春晚

    一、据《资治通鉴》记载,有一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唐太宗李世民也来了兴致,办了一场别出心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春晚,送给了时人以及后人一份值得深思的新年礼物。他传旨将牢里的所有死囚都释放回家,让这些死囚能在处斩之前和家人过个团圆年,并且订了一个君子之约。到了第二年事先约定的时限,所有的死囚都按时回到牢

  • 历代皇帝为何大多短命?穷奢极欲纵欲亡身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皇帝,纵欲,壮阳,伟哥,嘉靖,隆庆

    对于盛行“一夫多妻”制的古代来说,男人身体可谓是至关重要。从古至今,古代各个时期的君主们,大多都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因此,皇帝为了自己的子孙昌盛,天天都要消耗精力,以身体健康作为渲淫的资本。长年累月,积劳成疾。纵然每天山珍海味,各种营养滋补,恐怕都难以应付。一旦性功能减弱,势必要在壮阳上大做文

  • 太上老君唯一嫡传弟子霞瑞 其门下弟子都是牛人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太上老君,霞瑞

    据神话传说,作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比姜子牙还要神秘,关于他的故事,从出生开始,也更具神秘色彩。商朝时期,首都朝歌城王庄有一王员外,其妻怀孕三年未生。突然有一日,一火球从天而降,坠其家中,受惊之余,妻子怀了三年的孩子出生了,是个女孩。奇怪的是,孩子长的奇丑无比。这可吓坏了王员外一家,个个唉声叹

  • 揭秘:明清时期有多少未婚少女被迫殉夫而死?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清朝

    一个少女,在未婚夫死后,她也千方百计要跟着一起死去,如果今天的人们遇到这样的事情,一定会认为她是疯了。但是在明清时期,这样的事情不但经常发生,而且还被认为是“从一而终”“不事二夫”的至上美德,受到热烈的追捧和崇拜。待字闺中的少女为死去的未婚夫殉死,并非由来已久。早期的历史并无记载,或许是本来没有这样

  • 解密:一直不甘心人后的沙僧为何愿意做三师弟?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沙僧,取经,和尚,

    古时候形容宰相,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宰相贵为首辅,尚有下属之份,况乎芸芸众生?每一个头头都是从下属升迁而来,每一个头头的上头都有或多或少的头头,本身也是下属,这或许就是官场之宿命。如何做下属,窃以为需要向《西游记》里的沙和尚借鉴几招。小说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可以看做是沙僧再次步入“仕途”的前

  • 跟东晋谢安学育儿:如何把孩子培养成有用之才!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谢安,育儿,辛弃疾,谢道韫,荀子,支道林

    东晋名士谢安在东山隐居期间,兄弟谢奕、谢据、谢万等人的子女都归他教养。他善于教育,经常以身作则,淳淳善诱,将谢家的一群小子辈培养成杰出的人才。对这一大家子的谢氏儿女,宋朝大词人辛弃疾曾不无羡慕地填词赞叹称:“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

  • 北宋野史:让欧阳修贬官的绯闻是与外甥女通奸?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野史,北宋,欧阳修,贬官

    欧阳修活了66岁,做了42年的公务员,一生三次被贬,两次与范仲淹有关,还曾两次遭遇绯闻。第一次被贬是在1030年5月。当时范仲淹上《百官图》,批评宰相结党营私,任人不唯贤,结果反遭诬陷,贬至饶州。欧阳修对范仲淹主张改革、为政清廉向来尊重,公开发表言论表示支持,结果也被贬到湖北夷陵。第二次被贬是在10

  • 天庭的“蟠桃宴”为何不是仙苹果宴、仙橘子宴?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西游记,蟠桃宴,天庭

    迄今为止,也听了不少的神话故事,但只听说过“蟠桃宴”,却未听闻过有“仙苹果宴”、“仙橘子宴”等等,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传说中的仙果并不少,不但外形奇特,而且效用无穷,为什么唯独仙桃能够举办宴会,另外的仙果就没有此殊荣呢?难道这是个巧合吗?当然不是,实际上桃子在神仙们的心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地

  • 解密:孙悟空为什么用“犀牛角”给天庭和佛教送礼?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孙悟空,佛教,西游记,

    孙悟空是一个正直的人,他不送礼,不求人,凭自己本事吃饭。可是,《西游记》第九十二回“三僧大战青龙山,四星挟捉犀牛怪”中,孙悟空送礼了,原著道:“少顷间,八戒发起性来,掣出戒刀,将辟尘儿头一刀砍下,又一刀把辟暑儿头也砍下,随即取锯子锯下四只角来。孙大圣更有主张,就教:四位星官,将此四只犀角拿上界去,进

  • 《连城诀》之情淡如菊:丁典随霜去可叹逝于阴谋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连城诀,丁典

    他是大侠客,为了她甘愿身陷牢中,只为每天看到她的菊花,为情,甘愿付出所有,为她等待许久,却引来了阴谋,最后终于毒计之中,可悲可叹,却是情人已逝,君自不能活,愿与你相守天地间,哪怕沦落阴阳之中,刀自血中留,爱自心中留,典愿与霜去,奈若何。月明秋来,蝉鸣吟晚。烛尽泪收语难断。刀痕人面映狰狞,君来妾意仍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