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朱元璋为何把日本列为永不攻打的十五国之一

朱元璋为何把日本列为永不攻打的十五国之一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87 更新时间:2023/12/6 2:29:57

朱元璋以日本支持胡惟庸造反为由,于洪武二十年(1387年)果断地断绝了跟日本的往来。把日本列为“不庭之国”,永远不准日本来中国贸易,并把这写入了传给后世子孙万世不变的《皇明祖训》中。正是在这同一本《祖训》中,日本还被列入了永不攻打的十五国之一。

中国与日本在地理上一衣带水,自古以来就是唇齿相依的邻邦,历史上有过漫长的蜜月期,如汉唐。也有过水火不容的时候,后者最典型的莫过于元朝时忽必烈的两征日本,其声势浩大,规模可谓空前。但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在明初建国的时候,雄才大略的朱元璋也有过进攻日本的打算。

网络配图

“倭寇”是明朝的关键词之一,“倭患”一直贯穿了整个大明王朝。尽管在后期有诸如戚继光俞大猷等名将的一力抗击,但是一直要到德川幕府17世纪,连续三次发布锁国令的时候,“倭寇”才真正意义上在我国东南沿海绝迹,“倭患”也才真正解决。

早在朱元璋统治的洪武时期,倭寇就长期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骚扰。据统计,洪武年间有记载的倭寇入侵达44次之多,而且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洪武十四年之前,平均每年超过两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元璋可谓殚精竭虑,绞尽脑汁。

洪武元年,他派永嘉侯朱亮祖镇守广东,在沿海要地设置卫所,派兵防守,同时发国书给日本诸国(当时日本正处于分裂的“南北朝”时期)表达了自己希望与日本诸国建立睦邻友好关系,一起消灭倭寇,共享太平之福的愿望。但当时的日本幕府将军足利义诠以“倭寇乃九洲海贼所为,日本政府根本就不知道”为由予以搪塞。洪武二年,着眼于长远利益的朱元璋又派杨栽等七人出使日本,并亲自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威胁“倭寇”。接到信后,日本国的怀良亲王大怒,斩杀明使五人,其他的悉数扣留,朱元璋的这一次交涉毫无成果可言。洪武三年三月,不死心的朱元璋又派莱州府同知赵秩等再次出使日本。赵秩经过一番惊险的周旋和唇枪舌剑后,终于软化了怀良亲王的立场。

网络配图

怀良亲王派和尚祖来捎带了大量的贡马和土特产向明朝“奉表称臣”,而且还送还了七十多个被倭寇抓去的中国人。朱元璋十分高兴,在皇宫设宴款待日本来使,并赏赐了大量的财物。考虑到日本人普遍信仰佛教,朱元璋还派了八个和尚护送祖来回国。但是朱元璋对当时的日本缺乏最起码的认识,他高估了怀良亲王的影响力,怀良亲王只是一个亲王而不是国王,他的意志并不能代表整个日本国的意志,那么当时最有势力的日本国王是怎么想的呢?说来还真是凑巧,这位仁兄的想法正好与怀良亲王相反,他并不认为跟中国交好是一件多么急切而急需解决的事。于是这次曾给朱元璋带来希望的交涉就这样再次搁浅。

后来日本国也有一些零零散散的朝贡,但因为这些多是地方实力派官员贪图大明朝的赏赐而搞的私人活动,没有正规的表文和印信,所以朱元璋都不怎么搭理。洪武十三年,日使再次来贡,情况同前几次一样也是没有表文,但带了一封日本征夷将军源义满的奉丞相书,文章写得极其嚣张,朱元璋看后很不开心,便拒绝了日本的朝贡。洪武十四年日本再次来贡,朱元璋又一次推却,并让礼部写了一封信责备日本国王和他们的那个征夷将军:“王居沧溟之中,传世久长,今不奉上帝之命,不守己分,但知王环海为险,限山为固。妄自尊大,肆毁邻邦,纵民为盗。上帝将假手于人,祸有日矣。吾奉至尊之命,移文与王。

王若不审巨微,效井底蛙,仰观镜天,自以为大,无乃构嫌之源乎?”。日本不甘示弱,也回了一封极其强硬的信,而且文采斐然:“臣闻三皇立极,五帝禅宗,惟中华之有主,岂夷狄而无君。乾坤浩荡,非一主之独权,宇宙宽洪,作诸邦以分守。盖天下者,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臣居远弱之倭,褊小之国,城池不满六十,封疆不足三千,尚存知足之心。陛下作中华之主,为万乘之君,城池数千余,封疆百万里,犹有不足之心,常起灭绝之意。夫天发杀机,移星换宿。地发杀机,龙蛇走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昔、舜有德,四海来宾。汤、武施仁,八方奉贡……”

网络配图

朱元璋看了这封表文大怒,史载“帝得表愠甚”,但考虑到元朝两次出征日本损兵折将的前车之鉴,朱元璋忍住了这一口恶气。虽然如虎将李文忠者也曾建议朱元璋征日本以雪前恨,但朱元璋在深思熟虑之后还是没有率领大明朝的舟师东渡。

不过这一件事后,朱元璋改变了以往企图交好日本的策略,而改为在内部积极设防,在沿海各地加强防守和卫所建设等,尽量减少倭寇造成的损失。最后他以日本支持胡惟庸造反为由,于洪武二十年(1387年)果断地断绝了跟日本的往来。把日本列为“不庭之国”,永远不准日本来中国贸易,并把这写入了传给后世子孙万世不变的《皇明祖训》中。正是在这同一本《祖训》中,日本还被列入了永不攻打的十五国之一。

标签: 朱元璋

更多文章

  • 诸葛亮耐不住寂寞?所以才引发三顾茅庐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

    刘备与诸葛亮第一次是如何相见?《三国演义》里是绘声绘色啊——三顾茅庐,关羽、张飞失了耐性,只想把这不识相的家伙绑了来。刘备慌忙阻止,再次造访,终于见到了这个被称为卧龙的大才子。得到了三分天下的计策。从此如鱼得水,比起从前投了一个又一个主公来,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之类……网络配图不得不说,罗贯中确实是个写

  • 曹操临终遗言无军国大事 嘱咐妻妾另行改嫁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操

    一个人的一生会说很多话,有些重要,有些不重要。 一般说来,遗言当然都是最重要的话,甚至是一生所悟出来的道理。但有些人也会在遗言中说些“不重要的话”,这里还不乏名人,甚至是曾经很“重要”的人。曹操,三国时的大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一生致力于统一国家,追求和维护自己的最高权力。但他的遗言与之毕生的事业

  • 见而奇宠:北齐淑妃冯小怜的邀宠秘术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冯小怜

    这是一个中国历史上典型的妖精,古来都说红颜祸水,男人都愿意把亡国之祸往女人身上推——可这一个却并不冤枉,她一个人其实足可以抵得上二十万大军,说是北齐亡之其手一点都不夸张。纵观历史,把男人迷得死去活来的女人也很多,她们或出于庙堂纵横天下施展抱负,或*媚主让君王荒废朝政,但是小怜显然是个异数。网络配图有

  • 古代没有验钞机 用哪些手段对付制造假币者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假币

    从古至今,只要有巨大利益的地方就有冒险罪恶伴随发生。我国古代自宋朝发行纸币开始,制造假币的行为就更加猖獗。例如南宋查获的一起伪钞案中,一次性起获假 币30万元,参与造假者53人,犯罪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明显呈规模化、团伙化倾向。元代铅山州(今江西铅山县)素以制造假钞闻名,吴友文所造假钞远至 江淮、

  • 慈禧为何要杀死亲自为光绪帝挑选的妃子?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慈禧

    光绪皇帝的一生不仅在政治上不得志,他的婚姻也同样的不幸。他在选皇后的时候,并没有选到自己看上的女子,而是被慈禧太后做主挑选了一后二妃,他的皇后隆裕是慈禧的亲侄女,光绪帝是慈禧的外甥,慈禧此举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控制和操纵光绪,达到自己继续把持朝政的目的。网络配图不过幸运的是二位妃子中,有一位博得了光

  • 后宫秘史:独得皇帝恩宠是种怎样的体验?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皇帝

    古代后宫被皇帝宠爱的妃子不计其数,但若以皇帝对其宠幸度与专一度来看,只属明宪宗朱见深的万贵妃。这个生活在明朝英宗和宪宗时期谜一样的女人,独得明宪宗宠爱二十年,堪称绝对的传奇。后宫里的女人之间拼的是无非就是青春颜值,想必她一定拥有倾国倾城之貌。恰恰相反,历史上说万贞儿“貌雄声巨,类男子”。就是说她相貌

  • 古代“黄花闺女”的初夜权到底给了谁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在中国古代的稻作民族地区,尤其是南方一些少数民族部落,有一种让人颇为诧异的怪俗,即男人“只与黄花闺女谈情,不与黄花闺女洞房”。人们视破坏女子童贞为最大禁忌,从内心深处忌惮与“黄花闺女”洞房,通常心甘情愿地将新娘的“初夜权”拱手让给巫觋、部落首领等。网络配图这一现象,在世界各地的原始部族中均有不同程度

  • 地球上最后的猎鹰部落:神奇的柯尔克孜族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一个神奇传说中的民族,他们的来历和他们驯养的猎鹰一样的神秘,这个和现在文明不断撞击的猎鹰部落,尴尬的生活在昆仑山的高原之上。是传统还是夹缝。图片来源于网络鹰是鸟类王国里最高贵冷艳的猎手,也是蒙古人的图腾崇拜,尤其是居住在阿尔泰山脉的哈萨克人,他们不仅传承了祖先驯鹰的习俗,而且至今仍保持着

  • 西游记变态法宝 件件令孙悟空叫苦不迭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西游记

    第一:八卦炉八卦炉,是太上老君摆在兜率宫里的炼丹炉,别看不起眼,但论变态程度,我把它排到第一位。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猪八戒的九齿钉耙,还有紫金铃等等兵器法宝,全部都是从八卦炉里炼制出来的,几乎可说,整个西游记里大部分的装备,都来自八卦炉,它是那些变态法宝的生身之父,老牛逼了。网络配图还有,孙悟空被扔

  • 水浒传中绝色美女:潘金莲未进前三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水浒传,潘金莲

    潘金莲相貌描写: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风情月意。纤腰袅娜,拘束的燕懒莺慵;檀口轻盈,勾引得蜂狂蝶乱。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网络配图潘金莲的香艳之名凭借《水浒传》,特别是《金瓶梅》的深度力捧而红遍天下,以潘美人为主角的影视作品、艳文野史更是层出不穷,成为千秋万代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