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绝世太监:历史上把皇帝卖给敌人的太监

绝世太监:历史上把皇帝卖给敌人的太监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晴天 访问量:3819 更新时间:2023/12/8 23:36:53

导读:在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误国的也大有人在,几乎涵盖了整个帝史的漫长历程。把皇帝卖给敌人的太监恐怕史上绝无仅有,然而历史上确实存在过把皇帝卖给敌人的绝世太监——王振

失败的教书先生王振自阉进宫后,得到了明英宗的宠幸。为获利,让死党私造兵器给敌国瓦刺,为讨好瓦刺,拿大明王朝的财富无偿赏赐其贡使。明英宗在“土木之变”中被俘,亦是王振的“杰作”。王振可谓把大明皇帝卖给敌国的绝世太监。史学家称明朝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太监帝国”,王振是明朝第一个专权的太监。他本来是一个失败的教书先生,却自阉进宫,得到了明英宗的宠幸,并逐步控制朝廷。后来王振败绩,籍没其家产时,仅金银就有六十余库,玉盘一百多个,珊瑚树高六七尺者二十余株,其它珍玩则不计其数,足见其贪污受贿的程度。

网络配图

王振曾经诱导英宗以重典治御臣下,他自己更是如此。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就是他的不二法门。有位工部郎中,名叫王佑,一天,王振问王佑说:“王侍郎你为什么没有胡子呀?”王佑无耻地回答说:“老爷你没有胡子,儿子我怎么敢有。”一句话说得王振心里甜滋滋的,立即提拔他为工部侍郎。正统八年1443年的一天,炸雷击坏奉天殿一角,英宗因遭此天灾,特下求言诏,要求群臣极言得失。翰林刘球上疏提出“皇帝应亲自处理政务,不可使权力下移”等项建议。王振见刘球的建议有侵己之处,立即下令逮捕刘球入狱。并把刘球的尸体肢解。

王振为了获利,让他的死党、镇守大同的宦官郭敬,每年私造大量箭支,送给瓦刺,瓦刺则以良马还赠王振作为报答。为了讨好瓦刺,王振还对其贡使加礼款待,赏赐增厚。因此,瓦刺为了获取中原财富,非常愿意到明朝来朝贡。按照原来规定,瓦刺每年到明朝的贡使不得超过50人。后来,瓦刺贪图明朝回赐的欲望越来越大,贡使人数日益增加。到正统初年,瓦刺贡使的人数经常增加到2000余人。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刺首领也先竟然派出2500多人的贡使集团,为了多领赏物,又虚报为3000人。这次,王振却一反常态,叫礼部按实际人数发给赏赐,又轻率地将瓦剌贡马削价五分之四,仅付给瓦刺索求诸物的五分之一。也先大怒,立即召集军队,以明朝减少赏赐为借口,兵分4路,大举攻明。明朝几次交战失利。根本不懂军事的王振便怂恿英宗亲征,让英宗效仿宋真宗亲征的榜样,以便青史留下美名。英宗听了王振的话,对众大臣的谏阻,一句也听不进去,并宣布两天后立即出发。

网络配图

王振和英宗在两天之内凑合了五十万大军,胡乱配些粮草和武器,就匆匆出发了。英宗把一切军政大权都交给王振一人专断。大军出发不久,军中已经乏粮,不断有人死亡,僵尸铺满了道路。再加上连日风雨,人情汹汹,还未到达前线,军心已经不稳。也先听说英宗御驾亲征,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引诱明军进入大同及其以北地区,然后一举击溃明军。不久,王振和英宗顺利进入大同,众将领深感途中未见瓦刺一兵一卒,未损一矢,提醒王振不要中瓦刺埋伏。王振不听。第二天,王振的同党、镇守大同的宦官郭敬把前几天前线惨败的情况密告王振,并说,如果继续北进,“正中瓦刺之计”。王振这才急忙传令,撤退回京。

最初,王振想从紫荆关退兵,以便途经他的家乡蔚州,让英宗驾幸他的府第,向家乡父老显示自己的威风。走了四十里以后,王振忽然想起,大队人马经过蔚州,一定会损坏他家乡的田园庄稼,于是,又改变主意,传令改道东行,向宣府方向行进。这时,瓦剌已整军来追,形势十分紧张。大同参将郭登和大学士曹鼐等向王振建议说:“自此趋紫荆关,只有四十里,大人应该从紫荆关回京,不应再取道宣府,以免被瓦刺大军追及。”王振不听,坚持折向宣府。明军迂回奔走,8月10日才退到宣府。这时,瓦刺大军已经追袭而来。13日,他们狼狈逃到土木堡。这里离怀来城仅二十里,随行的文武官员都主张进入怀来城宿营。可王振因一千余辆辎重军车没能到达,害怕自己搜刮来的东西受损失,便不顾英宗和数十万军队的安全,传令在土木堡宿营。

网络配图

第二天,英宗想继续行进,但为时已晚。英宗被俘后,英宗的护卫将军樊忠万分愤怒,一锤对准王振的脑袋,狠狠地砸了下去。王振连哼叫一声都没有来得及,就脑浆四溅,像一滩泥似的倒了下去。此行,明朝五十万军队差不多全部被歼,从征的一百多名文臣武将几乎全部战死沙场。这一消息传到北京,愤怒的人们当场打死了王振的两个死党宦官毛贵和王长。接着,王下令杀死王振的侄子玉山并族诛王振之党,把王振的死党马顺的尸首拖到街头示众,王振家族不分老少一律处斩,没王振家产。

中国历史故事网点评:有关“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太监帝国”是在明朝,王振是明朝第一个专权的太监。本来只是一失败的教书先生,却自阉进宫,得到了明英宗的宠幸,开始擅权,干涉朝政,揭开了太监帝国的序幕。毫无作战经验的王振怂恿皇帝亲征,导致皇帝做了俘虏,自己也搭上了性命,真是害国害民害己。

标签: 太监

更多文章

  • 美女皇后被诬陷写色情诗惨遭暴君处决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皇后

    导读:萧观音,不是神不是仙,是大辽国的第一人皇后,却被诬蔑遭暴君处决。萧观音曾因为一时的容貌和聪慧过人的才气,成为皇帝“红颜知己”,集千般恩爱于一身,宠逾众妃。又因为一首色情诗遭人诬陷被勒令自尽,命丧黄泉,可惜了一代才女。网络配图她萧观音(1040—1075),契丹族,生于今辽宁省阜新县塔营子古城,

  • 唐太宗制造的冤案:谋反罪缺证据就说“欲反”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被称作“千古一帝”,除了他抵抗外来侵略、拓展中华版图、促进民族融合、开创盛世局面的丰功伟绩外,还在于他实行了“慎刑宽法”的清明政治。李世民在位期间,朝廷每处决一名重囚犯,他都要求“三覆五奏”,并把死刑的终审权收归中央,以免出现冤假错案;他还一再告诫大臣们说:“死者不可复生,用法务在

  • 明朝宫女命运悲惨 所受提铃和板著是啥刑罚?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宫女

    能羞花、容能闭月的明朝宫廷美女们,她们所背负的性虐待、杀戮和殉葬等等痛苦,于中国的历朝历代来说,应该算是最为深重的了。网络配图几十万里挑一的顶绝美女明朝宫廷的大型选美,一般是在全国各地物色出13岁至16岁的淑女几千人,通过层层选拔,最后选中的不超过一百人。这真是几十万里挑一啊,宫女们肯定是人间绝顶美

  • 古代女子与情郎偷情为何要带上自己的枕头?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女子偷情

    古代小说诗词中总是会出现这样的描写,女子与情郎偷情,却要带上自己的枕头。古代男女幽会偷情的绯闻事件经常可见诸史料,但是人们仔细翻阅这些史料后就会发现,古代的女子不论是大家闺秀,还是皇室公主,她们之中的一些人经常是带着自己的枕头前往与情人幽会偷情的。图片来源于网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细细分析一下,

  • 宋都之危:赵匡胤提出迁都绝非一时心血来潮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匡胤

    大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三月,宋太祖赵匡胤西巡洛阳。洛阳夹马营是太祖出生之地(时为后唐禁军兵营),也是他度过童年时光的地方(民间一说其十二岁出游,另一说他曾在此生活二十余年),数十年戎马,一直难有机会故地重游。网络配图此时大宋已经统一了中原以至整个南方,实现了自晚唐以来二百多年间中原王朝最接近于

  • 惊!康熙竟然娶了4个小姨子 开创后宫先河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

    康熙,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他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这是康熙在政治上的成就。不说前无古人,但不失为一个好的君主,但是,康熙虽然在政治上称不上前无古人但在某一方面绝对是

  • 古代女子的月事 揭古代月事没有卫生棉用啥?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一般人在形容女子善变和女子发脾气的时候,总会用女人一个月总有那么几天的,这里的今天是指女子每个月的例假。但是,小编这里想了下,现在女子来月事的时候还有卫生棉,那古代女子来月事是用什么的吗?现在,请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古代女子在没有卫生棉的情况下来月事是怎么办的吧。揭古代女子的月事。网络配图揭古代没有卫生

  • 清代敬事房如何安排妃子侍寝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侍寝

    侍寝说白了就是陪着皇帝睡觉,这也是后宫嫔妃们梦寐以求的事!想要获得皇帝恩宠,就一定先从侍寝开始。但是皇帝只有一个,皇宫中嫔妃何其多,所以为了争得侍寝的机会,便发生了许多颇为奇葩的事!而这里敬事房是最不可功默的。下面来看看“敬事房”如何安排妃子侍寝?网络配图先是顺治皇帝用做反面教材开展正面教育,子孙必

  • 清宫趣闻:生育子女最多的妃子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妃子

    康熙帝的荣妃在整个清后宫嫔妃中并不是一个带有很多传奇色彩的人,她却是整个清王朝后宫嫔妃中生育子女最多的人。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丧子之痛,而她却要经历四次,这是应该怎样的一个女人啊?她剩下的一儿一女的命运又将怎样呢?荣妃马佳氏是员外郎盖山之女,进宫后封为荣贵人,于康熙十六年八月被封为荣嫔

  • 朱元璋为何把日本列为永不攻打的十五国之一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以日本支持胡惟庸造反为由,于洪武二十年(1387年)果断地断绝了跟日本的往来。把日本列为“不庭之国”,永远不准日本来中国贸易,并把这写入了传给后世子孙万世不变的《皇明祖训》中。正是在这同一本《祖训》中,日本还被列入了永不攻打的十五国之一。中国与日本在地理上一衣带水,自古以来就是唇齿相依的邻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