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煮酒论英雄:三国时期十大神奇预言

煮酒论英雄:三国时期十大神奇预言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222 更新时间:2023/12/25 22:24:17

导读:三国时期的谋略师诸葛亮在民间传说中戴着“神机妙算”的闪亮光环,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的代表,还是德才兼备的人才。早在三国时期,人才济济,神人辈出。现在的算命先生多数是滥竽充数的,然而在三国时期,这些神人的预测可谓十分的精准!

NO.10曹操之煮酒论英雄

曹操有一段与刘备煮酒论英雄的佳话。酒至半酣,二人遥看天上变幻的风云,好像神话中传说的龙一样奇妙。曹操感叹地说:“龙这种东西,好比世上的英雄。使君啊,你来说说看,当今世上,有谁能够称得上英雄?”

刘备问:“袁术拥有淮南,兵广粮足,算得上英雄吗?”曹操摇了摇头。刘备又问:“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江东的孙策,以及张绣张鲁韩遂等人,他们算得上英雄吗?”

曹操不停地摇头。刘备又问:“袁术的堂兄袁绍,虎踞河北,麾下人才济济,应该算得上一个英雄吧?”曹操说:“袁绍看上去厉害,其实胆子很小。虽然他有很多聪明的谋士,可他自己却欠缺一个领导人应有的决断能力。像他这种人啊,干起大事来总是不愿意付出,见到一点小利益却又不顾危险,不算是什么真英雄。”

那么,究竟谁能够称得上当世英雄呢?曹操用手指向刘备,然后又指指自己,说了一句令人莫名惊诧的话,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他说:“当今天下的英雄,只有你刘使君和我曹操两个人罢了。”

曹操是当然的英雄,他身负多种才华,别的不说,光是知人之明就让人叹为观止。刘备,一个汉朝的破落宗亲,漂泊流浪了半辈子,让吕布给打的象狗一样到处逃窜。投奔到曹操这里的时候已经快四十的人了,加上故意装傻,谁也瞧他不上。曹操不这样看,偏偏单独设筵好好招待,端着酒杯把天下英雄骂了个遍,最后承认说我就服使君一个。

当时曹操左右好多人以为曹操在耍酒疯,谁也没当回事儿。果然短短二十年之后,刘备入川面南称孤,开创了蜀汉政权与曹魏分庭抗礼四十多年。

神奇指数:6

网络配图

NO.9刘琬预测孙权长寿

孙策平定了江东后,给汉朝进贡,汉朝派使者刘琬回来答礼,孙策的几个弟弟挨个拜见了刘琬,刘琬本来只想礼节性的点点头的。

可当他看到十五岁的孙权后感慨自己真的没白来,他回来后跟同僚说:“孙家的几个兄弟你看起来好象都不错,可是真正有福相的还得说是孙权,这孩子将来必定会大福大贵,而且还是个长寿的主儿,不信走着瞧。”

果然,后来孙权不但当了皇帝,还活了七十多岁,死了几个丞相,他那俩儿子怎么等他死他都不死,最后急的都谋了反。

神奇指数:6.5

NO.8匈奴使者论英雄

曹操灭了乌丸后,匈奴害怕,命令使者来媾和。曹操自己长的比较难看,担心被匈奴人笑话,就在大臣里找了个叫崔琰的冒充自己,怕崔琰说错话,就挂着把刀,在崔琰身边冒充卫兵。

匈奴使者见了崔琰说了点话就走了,曹操想知道外族人怎么看自己,就让人去匈奴使者的住处问问,说你见了魏王,觉得魏王怎么样啊?匈奴使者咧嘴一笑:“魏王也就一般人吧,长得挺漂亮,花架子。”

迟疑了一下,继续说(他真不该说这句话):“不过他旁边那个挂着刀的矬子,是个真正的英雄。”曹操听了吓一跳,匈奴里还有这么厉害的色,于是偷偷派人半路把这个使者给暗杀了。

神奇指数:7

NO.7崔谈论司马懿

崔谈不光能冒充曹操,自己也是全挂子本事,看人就是其中之一。当时有个人叫司马朗,这个人老自以为是,成天作诗吟对的玩名士派头,眼睛里没几个人(不过当时确实名气不小),家里外头充大头,还就瞧的上崔谈,俩人没事凑一块儿喝酒。

一天崔谈去司马朗家,司马朗把家人介绍给崔谈。崔看了一圈后没怎么说话,司马朗让家人退下继续跟崔喝,崔喝了一会郑重其事的跟他说:“你弟弟司马懿聪明果断,绝对是个人物,将来的成就必定会大大的超过你这个哥哥。”

司马朗根本没当会事儿,以为他醉了。(“朗深不以为然”——《晋书。宣帝纪》)后来怎么样,大家介绍司马朗的时候总会在前面加上“这是司马懿他哥。”

神奇指数:7.5

NO.6诸葛亮隆中对

这个就不用说了,就算没有三国演义的渲染,诸葛亮就凭这一篇洋洋洒洒的战略预测也足以光耀千秋。能把后五十年天下走势预测的这么准的寥寥可数。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后来关羽丢掉了荆州,刘备疯狂扩张的势头被遏制了,后来还不听诸葛亮的话非要伐吴,刘关张哥仨把个好好的战略部署给搅和个乱七八糟。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就以《隆中对》的方式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诸葛亮的“隆中对”就是这样一个宏伟的战略计划。

这个计划大致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占据荆州,建立属于自己的根据地;第二步,进取四川的益州,三分天下,进一步扩大势力范围,积蓄足够的军事实力;第三步,从荆州、川渝两个方向发动对曹操的反攻,平定天下,最终实现大汉王朝的复兴。

刘表在世的时候,刘备始终不忍心谋图荆州。刘表去世以后,刘备也不忍心与他的儿子反目成仇。没想到,曹操在占据荆州之后,却意外遭遇到赤壁大战的惨败。这就为刘备趁机抢夺荆州,进而三分天下提供了战略上的机会,“隆中对”也因此有了实现的可能。

神奇指数:8

网络配图

NO.5邓艾之五必出之论

蜀汉延熙十八年,邓艾跟随当时的征西将军陈泰一起解救了洮西之围,姜维匆忙逃走。当时魏国在西部的兵力得到了加强,而且跟羌部已经媾好。西部战线呈现了稳定态势,很多将领都认为姜维不会再来了。邓艾发表了着名了五必出之论,而且命令在西部筑起了城堡,把粮食都搬进来,等待姜维的进攻。

后来姜维果然命令镇西将军胡济和自己分兵两路对凉州发动钳行攻势,早有准备的邓艾巧妙的打了个时间差,迅速行军向姜维指挥的这一路冲来,打败了姜维。

这次战役彻底扭转了两方的形势,改变了魏国在西部战线败多胜少的局面,从此蜀再也没有力量发动象洮西大捷那样的战役了。邓艾的预测精彩绝伦,是冷兵器时代战略谋划的典范。

五必出内容如下:“蜀兵虽退,终有乘胜之势;吾兵终有弱败之实:其必出一也。蜀兵皆是孔明教演,精锐之兵,容易调遣;吾将不时更换,军又训练不熟:其必出二也。蜀人多以船行,吾军皆在旱地,劳逸不同:其必出三也。狄道、陇西、南安、祁山四处皆是守战之地;蜀人或声东击西,指南攻北,吾兵必须分头守把;蜀兵合为一处而来,以一分当我四分:其必出四也。若蜀兵自南安、陇西,则可取羌人之谷为食;若出祁山,则有麦可就食:其必出五也。”

神奇指数:8.5

NO.4刘元起长线投资刘备

刘备小时候特别穷,只好学点小营生干(大家都知道的织席子,卖草帽),经常入不敷出。当时有个本家亲戚叫刘元起的,家里也不富裕,但是经常接济刘备。

时间一长,元起的老婆就有点不乐意:“自己过自己的日子,这样哪儿是个头啊,再说刘备那孩子本来就不学好,老跟着小流氓乱混,给他点钱都用来买漂亮衣服和出去喝花酒去了。”

(确实是这样,三国志上说“先主不爱读书,喜声色,犬马,美衣服。”)刘元起不屑一顾:“傻娘们懂个啥,这可不是个一般的孩子,以后肯定要发达,你等着瞧吧。”一个市井的老百姓有如此的见识,真是让人感慨三国时代处处有人才。

神奇指数:9

NO.3诸葛瑾知子莫如父

诸葛恪打小聪明,孙权特被喜欢他,把他当自己的孩子一样,老在诸葛瑾面前夸他有个好子。并且从小栽培,年纪轻轻的就命令他带领数万人马去攻打山越。

诸葛恪干的确实漂亮,连威逼带讨伐,最后来了个困山,山越人不出来就饿死。把困扰了东吴几十年的山越连根拔掉了,整个一个东吴后起之秀。

孙权越来越喜欢他了,很多吴国大臣都羡慕诸葛瑾,诸葛瑾却越来越发愁,经常跟人唠叨:“这个畜生啊,家里人跟他沾不了光,将来肯定受连累。”

当时很多人以为诸葛瑾不是老年痴呆就是高兴糊涂了说反话。结果诸葛恪后来被灭了族,连个根都没留下。

网络配图

神奇指数:9

NO.2刘晔孟达反叛

孟达背叛刘备投靠曹魏后,特别受曹丕的宠信,马上命令他当太守,还担心他受委屈。把新城,上庸和金城三个郡合并到一起,让他当一个大郡的太守。

这个地方很关键,控制着吴蜀通往长安和洛阳的咽喉要道(要不然后来诸葛亮听到孟达造反高兴的跳脚呢。),可见其受到的信任。

刘晔却说:“孟达这个人啊非常有才华,是个喂不饱的狼羔子,你给他这么重要的位置,没准他还看不上眼呢。我看这个人很难控制,将来一定会造反。”当时人们觉得他跟蜀汉已经结下了大仇,没有了退路,魏国对他这么好,怎么会呢?后来果然……

神奇指数:9.5

NO.1乔玄识曹操

曹操小时候也是个混蛋(大概英雄小时侯都这样。),他叔叔是个老实人,看不惯他天天捣乱,告诉曹操的父亲好好管教他。曹操特别恨叔叔,一次看叔叔来,马上装做犯病,口吐白沫。

他叔叔吓坏了,赶紧告诉他父亲,他父亲过来一看儿子这不是挺好的嘛,就问。曹操马上装做委屈:“叔叔一直不喜欢我,所以巴不得我死才好呢,我根本没事儿。”曹操父亲一听大为光火,从此对弟弟不大理睬了。

曹操得以为所欲为。还抢劫过人家的新娘子。这么个混帐,当时人们都鄙视他,但是后来乔玄看到曹操大惊:我活了大半辈子,没见过你这样的人物,将来安定天下的,必定是你,如果我的家人以后有什么过的不好的地方,让他们来投奔你,希望你收留啊。“

后来曹操发达了一直不忘乔玄的嘱托,一定要收留乔玄的两个女儿大小乔,结果被好心的孙策和周瑜收留了。曹操不干,一定要帮乔玄这个忙,于是带了几十万人去东吴要人……

神奇指数:10

这些就是三国历史上的十大神奇预言,在当时看来,这些语言确实是可笑、荒唐,但是到最后却都实现了,不得不说,三国时期的人物各个都是神人啊。

标签: 三国

更多文章

  • 狄仁杰宁自杀也不诬告 血流满面吓住酷吏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狄仁杰宁自杀也不诬告

    前面说过,狄仁杰从小性格执拗,一生坚持原则不动摇。这是他成功的要素之一。他引起皇帝关注的第一件事情就和他的性格有关。有两位将军,一个叫权善才,一个叫范怀义,误砍了昭陵的柏树,高宗知道后勃然大怒。你到人家老爸坟头上砍树,人家能不愤怒吗?何况还是皇上的老爸。高宗下令,一定要严办这两个人。案件交给狄仁杰,

  • 明朝野史:首辅张居正死于纵欲过度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居正

    明朝万历帝十岁登基,张居正当了十年首辅,辅助皇帝处理朝政。他虽然不是皇帝,却肩负国家重任,以天下为己任。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甚至说:“明代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但野史却说张居正死于纵欲过度……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梁启超(1873-1929)曾点评:“明代有种种特点,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要知道,明朝

  • 揭秘大唐猛将苏定方战史:一人竟然灭掉三国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苏定方

    大唐盛世,名将如云,要评选第一猛将,很多人有不同的选择,比如尉迟恭、秦叔宝、薛仁贵……但我今天要说的是另一个人,即苏定方。熟悉《隋唐演义》的人,对“苏定方”这个名字肯定不陌生,不过可惜的是,这位猛将在演义中被丑化成了一个大反派,尤其是设计害死了大众偶像罗成,更让人切齿痛恨。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

  • 盘点:中国历史上被“冤枉”的十大名人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名人

    导读:我们一直都在探索历史的真相,但是历史的真相往往和我们看到的不一样。我们知道历史上的刘禅是个昏庸无为的人,但是,你错了。历史真正的刘禅其实并不昏庸。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历史上被“冤枉”的十大名人,看看哪些名人被我们误解了。1、刘禅——刘禅其实不昏庸!刘禅,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之子,

  • 揭秘乾隆皇帝亲生母亲真的是民间低贱汉女吗?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

    根据《清实录》等官方书籍档案的记载,乾隆皇帝弘历的父亲是雍正帝胤禛,母亲是四品典仪凌柱之女钮祜禄氏。但是,很早以来,尤其是清亡之后的一段时间,野史、文人评述和民间传说,不少是说乾隆并非雍正帝妃的儿子,而是汉人汉女之子。最为流行的一种传说是说,弘历是汉官陈阁老陈世倌的儿子。陈世倌是浙江海宁人,康熙年间

  • 揭秘诸葛亮离皇位只差一步 为何不夺权称帝?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刘备的军师,在刘备死后诸葛亮离皇位只差一步了,但诸葛亮却丝毫没有夺权称帝的意思,令世人感到不解,诸葛亮究竟真的是没有野心,还是有别的打算呢?下面小编带你看。网络配图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的权力可谓是达到了人生的顶峰,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隔。但是令人称奇的是,诸葛亮并没有想要夺权称帝的打算。

  • 立冬这个节气为何出嫁的女儿不能回娘家?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立冬这个节气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作为干支历戌月的结束以及亥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此时,太阳位于赤纬-16°19‘,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仅有33°47’。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立冬期间,汉族民间以冬至为冬季之始,

  • 现实生活中的古人轻功到底是怎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人轻功

    古人的轻功,并没有像大家想的那样,可以一跃数米到达屋顶或者是高空,这些都是因为现代的武侠片为了效果而特定的情节。那么真实中的古人轻功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图片来源于网络古人所谓的飞檐走壁其实,飞檐走壁在古人的理解,大概就是能在半空的墙壁上快速的移动,然后依靠身体的灵敏而迅速转换位置。而绝不是想象中的能从

  • 古代指甲剪:现代人剪指甲功夫还不如古人吗?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指甲剪

    今天呢,小编摸摸自己的小手,看了看自己的长长的指甲,然后脑子一动,突然又想到一个好玩的问题,那就是古代人是怎么剪指甲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小编真的十分好奇古代的人用不用剪指甲呢。在那个制作工艺没有那么精湛的年代里,古代人是靠什么来剪指甲的呢?在没有开始查阅相关资料之前,小编的脑袋里出现的古代人剪指甲的场

  • 出人意料 中国历史上唯一女同性恋原来是她!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薛素素

    中国古代同性恋秘闻,本书作者为老报人老作家,长期浸淫中国历代笔记,从中发掘爬梳大量有关同性恋的资料,整理成书,有助读者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同性恋现象。奇闻异事,另人感叹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真真假假,至今也无从辨别了。时至今日,对同性恋者的歧视已属政治不正确。古人则没有这种禁忌,本书编写过程中,已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