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皇帝头你敢动:古代理发师如何给皇帝剃头

皇帝头你敢动:古代理发师如何给皇帝剃头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562 更新时间:2023/12/28 7:53:52

民间的说法:因为正月里不准剃头,所以大家都期待着“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刘超说,在所有理发的人中,清朝皇帝的头是最难剃的。你完全可以想象,谁敢在皇帝的脑袋上动刀?

清朝的剃头匠谁敢给皇帝剃头

清朝皇帝剃头的讲究特别多,剃头的时间要选在太阳升到东南角时,意为:如日之升。清宫还特别给为皇帝剃头的人定了几条硬性戒律:剃头师每次当差,进宫时必须要经过检查,脱掉自己的衣服,换上皇家特制的服装,然后被太监领到皇帝面前叩头,请刀子。皇帝专用的剃头刀用一个檀木盒盛着,外套黄云龙套,由皇帝的侍卫捧到剃头师手上。在给皇帝剃头过程中,侍卫站在旁边要死死地盯着剃头师拿刀的手。

宫里还规定,剃头师只许用右手持刀挨着皇上的头皮,绝不允许用左手按皇上的任部位。也就是说,右手要悬空干活,左臂下垂不能动。若用手捏了龙头,那就是犯下了大罪。如果给皇帝剃头时不小心割个刀口,流一点血,立刻交给内务府慎刑司拷打。无论给皇帝剃头还是刮脸,只许顺刮,不许逆刮。剃头师要屏住呼吸,绝不许皇上头上喷秽气……可以说,凡是给皇帝剃头的人,每次当差都要吓得战战兢兢,一不留神就会大祸临头。每剃一次头下来之后,两条腿都会发软吓个半死,几天也缓不过劲来。当然,如果皇帝满意,给剃头师的赏钱也相当多。

民间有一个故事说,有一年刚出正月,清乾隆皇帝去江南游山玩水,农历二月初一路过天津卫,住在北马路五彩号胡同的龙亭里。第二天清早起来,乾隆问随从太监:“今天是什么日子?”太监说:“禀皇上,今儿个是二月二。”乾隆听了很高兴:“今天是龙抬头啊!我要剃头、整容,取个吉利儿,一路平安。”

于是,太监急忙请来当地一位手艺最好的剃头师,先教他一套参拜皇上的礼法剃头的规定,然后才领他面见乾隆皇帝。这个剃头师,听说要给皇上剃头,早就慌了神;再听了几条规定后,更吓得六神无主。想不剃,可又怕犯了杀头的“抗旨”罪。剃头师心里发慌,手就越哆嗦,结果,没剃两下,手一抖在乾隆皇帝的后脑勺上划了一个口子,立刻被拉出去砍了头。

乾隆把太监骂了一顿,命令再请一个手艺高的剃头师来。第二个剃头师心里也怕个不行,剃了没三下,又在乾隆的脑门子上拉了一个口子。乾隆更恼了,护卫们又把这个师傅砍了。太监慌里慌地跑进剃头棚,再想找剃头师时,几乎所有的人都逃走了,只剩下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徒弟,太监只好带着他去交差。由于小徒弟的基本功扎实,手头灵巧,动作轻快,干净利索,不大会儿工夫就给皇帝剃完头,刮完脸,梳好了辫子。乾隆皇帝拿起镜子一照挺高兴,不由地称赞:“真不愧是剃头的小神童!”这时,小徒弟才敢接话:“启禀皇上,其实那两位师傅都比我手艺高,他们害怕给您剃坏了,手就哆嗦,才伤了您的龙头。”

乾隆听了这话,后悔把剃头师错杀了,只好命地方官办理了善后。为此,乾隆还封小徒弟为五品随驾官,专给自己剃头整容。

标签: 皇帝

更多文章

  • 女儿国艳遇:唐玄奘在女儿国究竟遇到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僧,女儿国

    女儿国曾给世人留下过不少扑朔迷离的浪漫的幻想,单一个《西游记》就引得世人羡慕死了唐僧。女儿国究竟在什么地方?女儿国的国王真的是貌美如花吗? 究竟是谁在女儿国邂逅过艳遇?女儿国究竟在什么地方?有关“女儿国”的记载史料上也众说不一,有关“女儿国”的记载,《隋书·女国列传》是记载最明确且时间最早的。《隋书

  • 古人为了研究春药,也是费尽心思尝遍百草……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春药,古代春药

    俗话说得好,不想当春药的植物不是好毒药。在植物的世界里,最高的地位莫过于成为春药,正所谓,饮水思源,我们先看看春药祖师爷是怎么混饭吃的。早期的原始人类需要首先解决温饱问题,那么大地丰饶这一项则非常重要,地母的生育力和这一年的粮食收成直接挂钩。生殖崇拜在这个时候起了重要的作用,在信仰系统尚未成熟的时期

  • 唐朝皇位继承问题多:太子想去突厥当干部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太子,突厥

    继承权之痛李世民本人获得皇位继承权的过程靠的是暴力,是通过玄武门政变杀掉哥哥太子李建成之后从父亲李渊那里生抢过来的。到考虑皇位传承问题时,李世民就没有了当年打天下时的英雄气,不走豪放路线,转为优柔寡断。主动争取上岗和为了随自然规律被动下岗而预选接班人,李世民在上台下台两回皇位交接时都没有起什么好的榜

  • 历史上的吃货国君 竟然因为一锅王八汤丢了命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郑桓公,郑灵公

    在古代中国这个皇权至上的国家,皇帝的话对臣民来说便代表着绝对服从,没有其他。所以有很多词都是这样形容的,金口玉言、一言九鼎、君无戏言等等,表明皇帝的话是不能朝令夕改的,皇上做任何决定以后都没有回头的机会,否则便会给国家带来无穷的灾难。郑国是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最后的一个诸侯国。郑国建国于公元前806年

  • 失街亭的马谡是一位“匡世奇才”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马谡

    马谡是三国有争议的人物。刘备认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诸葛亮评价为“匡世奇才”。后马谡刚愎自用,街亭失守,使得一向倚重马谡的诸葛亮对其有所疑惑。在人们心目中,马谡几乎成了“言过其实”“纸上谈兵”代名词。而真实的马谡,其实是一个难得的高级…马谡是三国有争议的人物。刘备认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 赵武灵王竟是因美女被活活饿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武灵王

    公元前295年,从赵国传出的一则消息,震惊整个天下,实际统治赵国四十年的赵武灵王竟然被自己的亲生儿子禁闭在沙丘宫中,最终活活饿死。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通过推行的胡服骑射的政策,使赵国成为当时的第一军事强国,连秦国都畏惧三分。那么第一雄主的赵武灵王为什么会被自己的儿子活活饿死?赵

  • 蔡琰的人物生平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蔡琰

    蔡琰,陈留郡圉人,博学多才而又精通音律,早期嫁给河东卫仲道,卫仲道早亡,二人又没有子嗣,于是蔡琰回到自己家里。兴平二年(195年),中原先后有董卓、李傕等作乱关中,匈奴趁机劫掠,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蔡琰在北方生活了有十二年之久,并生下两个儿子。建安十一年(207年),曹操向来喜爱文学、书法,常与蔡

  • 北魏中书侍郎高允的担当 宁可被杀头也不污蔑他人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北魏,高允

    高允像北魏太武帝当政时期,司徒崔浩奉旨率领众位史官编修国史,太子的老师、中书侍郎高允也参加了国史的编辑工作,因为这些史官把北魏朝廷的许多丑事都不加避讳地写在了史书上,还把这些文字刻在了石碑上,因而惹怒了那些皇族人员,他们认为此史官给皇族丢了面子,就向太武帝告发,要求太武帝追究崔浩等人的责任。太武帝大

  • 史上最幸运最智慧的二婚女人 汉武大帝刘彻的母亲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娡,汉武帝

    封建社会皇帝的女人,历来都是要求比较高的,要么是容貌出众,要么是家世显赫,要么是机缘巧合,但不论是哪种情况,皇室一般都要求皇帝的女人,必须是处女或者至少是来历清楚的女人。但在西汉时,却有一位特别幸运、特别智慧的女人,她在与前夫生了一个女儿的情况下,不但以二婚女人的身份顺利嫁给皇帝,后来还逐渐登上了皇

  • 扒一扒西游记中小肚鸡肠的神仙:佛祖也上榜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西游记,如来

    在一般人的眼里,神仙是最自由、最无私、心胸最开阔的。应该像济公一样“无烦无恼无忧愁”。事实上,神仙道貌岸然的,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神仙也很龌龊,有时也很下流,甚至也有几分无奈。神仙小肚鸡肠起来,有时也显得很无耻。其一,玉皇大帝的小九九。玉皇大帝就因为奉先郡的郡守把自己的斋饭打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