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历史上有一位悲惨皇帝,喜欢的妃子都不能临幸

历史上有一位悲惨皇帝,喜欢的妃子都不能临幸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281 更新时间:2024/1/19 1:36:33

隋朝的开国皇帝是杨坚,杨坚的皇后叫做独孤伽罗,和杨坚并称“二圣”。

独孤伽罗的家族是北周贵族,他的父亲独孤信是北周太保卫国公。

这个独孤信有多会生女儿呢?

长女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的皇后。

次女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母亲,后被追封为元贞太后。

次女就是独孤伽罗,也就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皇后。

一门三后,还是三个朝代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有人说,杨坚应该是四川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杨坚是一个出了名的“耙耳朵”。

“耙耳朵”这个词很四川!

不过杨坚当然不是四川人,但他怕老婆倒是事实。

比如在他和独孤伽罗结婚的当晚就被逼着下跪。

话说杨坚当时与独孤伽罗成亲,当时独孤伽罗才14岁,并且独孤家族又是北周的豪门,杨坚只是一个小将。

当时独孤伽罗问杨坚能不能发誓,说此生只能娶她一个,只能爱她一个。

杨坚第一次结婚没有经验,认为不就是个耳听爱情的小姑娘吗?所以立马跪地:黄天在上,厚土为证,……”噼里啪啦把这个誓给发了。

洞房花烛夜,杨坚着急也是可以理解的。

杨坚和独孤伽罗一直都很恩爱,毕竟一起共过患难。可在杨坚晚年将隋朝治理成太平盛世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所谓饱暖思那个啥嘛!杨坚也不例外。

面对肤白貌美的小姑凉杨坚这样的人也是没有抵抗力的!

当时隋朝将军尉迟迥有个女儿,肤白貌美又是大长腿。所以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杨坚与这位美少女升级了一下“友谊”。

这件事第二天被孤独皇后发现,立马把尉迟的闺女给叫了过来。

这位美少女昨晚才刚刚梦想着做王的女人,现在立马就被独孤皇后给下令咔嚓了!

并且独孤氏还对杨坚说:你不管找谁,我都一样要把她给咔嚓掉!

杨坚虽然是皇帝,但对于独孤皇后毫无办法,被气得直接离家出走。

他的臣子找到他以后,看到郁闷加悲伤的杨坚正在山顶看落日,不得不劝解道:陛下,要不咱们哭一下,哭一下就算了!毕竟咱们做不了主!

听到这句话杨坚顿时眼泪流了下来,扬天长叹:我好难啊!我虽然是个皇帝,但是我却毫无自由啊!

隋朝的皇帝如此,那么唐朝的皇帝又如何呢?

各位亲们坐稳了,咱们“穿越之旅”的下一站是唐朝。

唐朝国风开放,在如何造就下一代的问题上,他们非常讲究!

唐朝的皇帝虽然能够决定我要娶什么妃子,但是在选择临幸那位妃子这件事上,对于他们来讲依旧是可谓是困难重重!

唐朝的皇帝要临幸一位妃子,他们有什么讲究呢?

要看天上月亮圆不圆。

比如说:十五的月亮圆又圆,那么皇帝便必须临幸皇后,半圆的时候就必须临幸贵妃,反正就是看月亮圆的程度来决定临幸各等级的妃子。

那么今晚要是没有月亮怎么办?那皇帝就只能洗洗早点睡了,这就是规矩。

就像孙悟空打妖怪一样,唐僧认为不能打,那孙悟空就算拿着铁棒也不能打。

唐僧一直认为妖怪不能打,那孙悟空就只能高唱:我要这铁棒有何用!

毫无办法!

各位亲们都知道,一年365天,月亮可不是每天都有啊!

并且在有月亮的时候,一看,挖槽,无情啊!这个妃子是我母后给我选的,不喜欢,没兴致,又得独守空房。

碰到自己喜欢的妃子,哎呦不巧,妃子的亲戚来了,于是只能又独守空房!

所以唐朝的皇帝也不是这么容易当的。

看月亮决定皇帝的夜生活够奇葩吗?明朝的皇帝们表示不服。

明朝的皇帝们临幸妃子有一个很奇葩的传统,那就是丢骰子。

后宫的妃子们一个个编好号,当皇帝吃完晚饭后,执事太监便会拿出骰子递给皇帝,丢到谁就是谁。

我们都知道,虽然是皇帝的妃子,但不是每一个都花容月貌,毕竟有些政治联姻,还有笼络大臣各种原因娶进门来的。

这种情况就是传说中的:生死存亡全靠赌。

丢到一些长相很励志的妃子时,大明的皇帝们只能选择眼睛一闭“赛杨幂”了。

所以大明有几个皇帝才直接罢工,宁愿去当炼丹师、木匠工、油漆匠也不愿当皇帝。因为真的太倒霉了,丢骰子总是丢不到自己满意的。

不过赌博影响不太好,从而清朝当家作主后,虽然承袭了许多明朝的文化,但在决定皇帝临幸妃子这一点,没有选择继续丢骰子,而是改为了翻牌子。

每晚由太监把刻着妃子名字的牌子端上来,由皇帝来翻,翻到谁就是谁。可清朝对于皇帝的个人生活约束更多。

比如皇帝不能再妃子的寝宫过夜,被翻了牌子的妃子必须先沐浴然后由太监抬到皇帝的龙床上,完事儿了以后再由太监抬回妃子的寝宫。

最重要的是,中间的时间是有限制的,皇帝在临幸妃子的时候,门外站着太监,超过了时间以后太监就会大喊:龙体为安,龙体为安,龙体为安!

皇帝如果还没有解决战斗,太监就开始背祖训。

人家这边还想着再开二宫,梅开三度,结果偏偏不让。这是正常人干的事儿?也对,太监也不算正常人。

比如像乾隆这种战斗欲望很高昂的皇帝,内心要有多绝望就有多绝望。

所以说,在古代当皇帝也是件苦差事啊!

标签: 杨坚隋朝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蒙毅、蒙恬将军手握重兵,却不扶持太子扶苏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公子扶苏,秦朝,风云人物

    秦始皇死后,赵高、李斯秘而不宣,以皇帝名义下旨赐死公子扶苏,扶苏过于懦弱,在没有确定圣旨真伪的情况,自杀而亡。蒙恬、蒙毅两兄弟虽然有所质疑,但苦于扶苏大气旗已倒,胡亥又已经登基,无力回天,只能束手就擒,被逼自杀。蒙氏家族一直都是秦国后期的重要氏族,而且历代都手握重兵,是整个大秦帝国的国之柱石,到了秦

  • 朱祁钰成为皇帝是名正言顺的,为什么朱祁镇这么容易复辟?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明朝正统十四年,发生了历史上较为著名的“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军给俘虏了,于是为了避免大明江山的丢失,原本只是监国的朱祁钰在朝臣以及皇太后的请求之下,成为了新帝,是为明代宗。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朱祁钰成为皇帝是名正言顺的,为什么朱祁镇这么容易复辟?要想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朱祁镇被瓦剌军

  • 宋辽幽州之战,为什么会以北宋的失败告终?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史风云

    古装电视剧《燕云台》中大量情节都与真实历史不相符,其中关于辽宋幽州之战这段剧情尤其夸张。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历史上真实的辽宋幽州之战,和大家一起分享。辽宋幽州之战的正式名称叫“高梁河之战”,它发生在公元979年。当时宋太宗赵光义率30万精锐宋军在攻克北汉(今山西中部和北部)后挥师东进,打算一举收复“

  • 明太祖朱元璋月饼起义夺天下的故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月饼起义,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又到了每逢佳节胖三斤的中秋节啦,中秋节是我国除了春节外的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习俗众多,其中吃月饼就是最为广泛的中秋习俗,在我国,关于吃月饼的神话和历史故事有嫦娥奔月、杨贵妃为月饼起名、朱元璋月饼起义夺天下,前面两个故事估计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或许明太祖朱元璋月饼起义夺天下的故事就没有那么了解

  • 揭秘:皇太极最喜欢的是大玉儿还是海兰珠?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皇太极,清朝,野史秘闻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可怜红颜总薄命,最是无情帝王家。”都说帝王无情,其实不然,后宫佳丽众多,他却只执着于那一个罢了。皇太极,他是政治上的野心家:与贵族抗衡,突破八旗制度局限性,建立国家统治机构。他是国家发展的先见者:废除汉奴身份,缓解社会矛盾,促进满族文

  • 相士遇到一将军,女儿嫁给将军,将军最后成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明朝,风云人物

    朱元璋与郭山甫之间的故事,未免有些太神秘,神秘得让人难以置信。话说,朱元璋还未发迹时,有一次路过郭山甫家,郭山甫一见朱元璋的相貌,便大惊失色,硬将女儿嫁给他。郭山甫为何会有如此“偏激”的举动呢?据《明史》记载,“太祖微时过其家,山甫相之,大惊曰:公相贵不可言”,原来,这郭山甫给朱元璋相了面,认为他面

  • 伏寿是汉献帝的皇后,他为何最终会死于曹操的手里?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伏寿,曹操,文史百科

    伏寿是汉献帝的皇后,她最终死于曹操的手里,两个儿子也被曹操毒酒赐死,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曹操要对这个看似无害的女子下此毒手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伏皇后的家族势力,恰恰是汉末仅存的一股与曹操不合拍的力量,必须加以剪除。从案子侦办过程与结果来看,大概情形也能反映他的这种心

  • 揭秘北宋与越南李朝的熙宁战争,最终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史风云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熙宁战争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国与国之间的冲突很常见,有胜有负,胜了就得到各种好处,败了就受尽屈辱,这种事情很常见。可让人无语的是,有些战争,明明是打胜了,最后却还是受到了战败的“待遇”,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北宋时期的熙宁战争就是一

  • 纳土归宋发生于什么时候?有何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纳土归宋,宋朝,历史解密

    "陈桥兵变"后赵匡胤继位,南征北战,统一了北方,而当时东南一隅的吴越国国力强盛,有抗衡之资。吴越国王钱镠(liú)之孙钱弘俶,遵循王祖钱镠"善事中原,维护一统"的家训,为了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不受大的损失,避免生灵涂炭,做了一次伟大的放弃--取消吴越王位,尊赵氏为帝,舍别归总,将所部十三州、一军、八

  • 唐朝科举“作弊”成风,王维考前勾搭公主是真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汉朝,野史秘闻

    刚刚过去的2019年高考成绩已经公布了,各位学子几家欢喜几家愁,考上了心仪大学的同学也算是光耀了门楣,父母脸上有光,学生这个假期也能彻底放松自己了。没考好的同学也没必要灰心,来年再战嘛!在中国古代,也有“高考”,那时候叫做科举制度,如果从隋炀帝设进士科算起,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被废除,科举因其相对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