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明朝一代名臣:揭秘项忠的生平经历

明朝一代名臣:揭秘项忠的生平经历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319 更新时间:2023/12/28 10:57:59

项忠,明朝中期名臣,浙江嘉兴人。他的一生哪些经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兵败被俘虏

正统七年(1442年),考中进士。授于刑部主事职,晋升员外郎。追随明英宗北征瓦剌,兵败被俘虏。瓦剌人命令项忠养马,项忠乘敌方不留意劫持二匹马往南逃窜。马走不动了,项忠弃马,赤脚步行了七天七夜,才抵达宣府。

主要功绩

景泰中,项忠由郎中提升为广东省副使。天顺初期(1457年),任陕西省巡察使。没多久因母丧,辞官回家服孝,陕籍军民陆续到朝廷要求留任。获得英宗同意。天顺七年(1463年)因陕西省年年遭灾,项忠命令开仓,以180万石谷物救济灾民,并奏请免陕西省税粮91万石。天顺七年(1463年)十一月,朝廷以大理卿召项忠上京,陕西省父老又一次要求朝廷挽留项忠,英宗将项忠提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省。

没多久,居住在洮(洮州,属甘肃)、岷(岷州,在甘肃省南边)的羌族起兵。项忠上疏说:“羌族入侵,目地在抢掠钱财,假如将他们所有杀尽有伤仁慈,仅仅抚慰则不可以凸显大明朝的威武,请让我视机行事。”英宗同意后,项忠率陕西子弟兵到边境线占据险要之处,摆放阵仗,要征讨羌族,实际上仅仅装腔作势。羌族头领见项忠声势浩大,吓得一一撤兵,项忠的机智用计,使边境线老百姓安居乐业。

明成化元年(1465年),项忠为整顿纪律及选拨武官,上疏说:“三边大将遇敌逗留,虽云才怯,亦由权轻。士卒畏敌不畏将,是以战无成功,宜许军法从事。”又说,“庙堂选拨良将,一年多来沒有一人应诏。陕西民风民俗强悍,古多位将,难道说现如今就沒有优秀人才吗?其缘故取决于将领不能答策罢了。现如今学校中的生徒擅于答策者千人当中也但是一二,为什么要为此规定武人呢?”宪宗觉得项忠的建议恰当,容许项忠在具体工作中选拨将领,而项忠的属下却墨守陈规不能改革。

明成化年间(1465年)七月,鞑靼毛里孩扰榆林,八月扰延绥(治所在今陕西绥德),项忠与彰武伯杨信协力抵御,大败。毛里孩深入六州县,抢掠而去,兵部因此劾项忠,但获得宪宗原宥。

抵挡满军

明成化四年(1468年),满俊反叛,满俊别名满四,满俊的先祖巴丹,自明朝初期带领下属归顺朝廷,世世代代统领千户的游牧部落。沿用以往俗规,无捐税徭役。其地在开城县的固原里,接着边境。满俊蛮横无理,向来收藏坏人盗贼,经常出现边境线抢掠。正好有纠纷案拖累满俊,有关部门跟踪赶到他的家,多方面索求,满俊发火,因此扇动部众造反。守臣外派满俊侄子指挥满王寿前去抓捕。满俊干掉满王寿的仆从,劫持满王寿反叛,进入石城据守。

项忠就与巡抚都御史马文升分兵七路,到达石城外,与满军对战,杀敌和战俘敌人许多,伏羌伯毛忠乘胜攻其西北山,几乎攻克,突然中箭而死。刘玉也被包围。诸军想退,项忠斩一千户长示众,部队士兵竭尽全力拼战,刘玉终能得救,因此项忠布兵围住敌方。项忠每日出兵迫近城外,焚烧处理牲口饲草,断决其引水的方式。叛贼无路可走想撤兵,就邀约与项忠、马文升相见,项忠同刘玉两个人骑着马见面,马文升也带上几十骑兵队到,叫喊满俊、满王寿快速投降。叛贼远远的望到罗列而拜,项忠单骑往前挟制满王寿回到,满俊十分沮丧,犹豫着不出来。项忠指令士兵将木头扎成桥,用土袋补平环城河和濠沟,以铜炮发石块进攻,叛贼死伤更为惨痛。项忠领兵快速占领石城,将城里余寇全部虏获。端掉这座城,在石块上印字记下军功。在固原西北西安市废城增加一个卫所,留有部队戍守后,项忠率军而还。由于军功,升为右都御史,与林聪协同负责院事。

白圭已经平定刘通,荆州市、武汉地域的流民集聚如故。刘通党羽有叫李胡子的人,名称叫李原,伪称平王,与小王洪、王彪等打劫南漳、房县、内乡、渭南各县市。流民归顺李贼的已到上百万人。明成化六年(1470年)冬天,朝廷下谕旨任项忠为总督军务,与湖广总兵官李震一同征讨李原,项忠上奏折请调永顺、保靖士兵。项忠命令副使余洵、都指挥李振进攻,在竹山两军相逢,溪水增涨,乘贼过河过去了一半进行截击,捉拿李原、小王洪等,贼被溺亡许多。项忠将部队迁移到竹山,捕获余孽,又招来流民五十万,斩首六百四十,俘获八百多敌人,家眷人口数量三万余人。每一户选一男丁,守护湖广边境线,其他的回归户籍地分田耕地。项忠上疏阐述善后处理十件事,朝廷统统准许推行。

驱逐流民

项忠下令驱逐流民,相关部门则一律逼迫驱逐。如不走,就杀掉。流民中有自洪武年间就自异地迁来,已变成有户口的本地住户,也在被遣返中。守边的流民坐船中途病亡许多。给事中梁王景借着朝廷由于星相转变

广开言路之机,弹劾项忠随意杀人,白圭也说流民早已立业的,应随所在地落户口,又反驳项忠所报功的等次相悖,明宪宗都不听,升项忠为左都御史,荫庇儿子项绶为锦衣千户,对诸将按等级记录贡献。

要求回乡

汪直开西厂,放纵蛮横无理,项忠频繁遭受汪直的污辱不堪承受,恰好大学士商辂等弹劾汪直,项忠也领着九卿弹劾汪直,皇上将罢免汪直的奏折留到宫里不加处理,可是西厂还是停办,汪直心里十分憎恨项忠等,不久,西厂又恢复,汪直用吴绶为亲信,吴绶心揣前仇,更为迫不及待地找寻项忠的错漏,以资对付。项忠心里躁动不安,要求回乡看病,还未成行,而吴绶教唆侦探的人诬陷项忠犯法。给事中郭镗、御使冯贯等又上奏折弹劾项忠,事情拖累项忠的儿子项经、太监黄赐、兴宁伯李震、彰武伯杨信等。宪宗下诏由法司会与锦衣卫在朝廷审问,项忠大声争论一点也不妥协,然而许多人了解这一切源于汪直的意向,没有人敢为他辩解,竟将项忠削职为民,黄赐与李震等也被判罪。汪直倒台后,项忠恢复官衔,后辞官返乡,在家居二十六年,到弘治十五年(1502年),过世,寿终八十二岁。追授太子太保,谥号襄毅。

标签: 项忠明朝

更多文章

  • 历史探索:明朝官员俸禄低的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明朝

    明朝官员俸禄低的原因有哪些?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小编看来有几个因素,首先就是朱元璋他本身的问题,朱元璋的出生想必大家都十分的清楚,朱元璋自己本身就是一个乞丐,对于他来说朱元璋对于贪官可以说是恨之入骨令人,所以他觉得作为一个官员如果给他们过多的物质保障只会带来奢靡之风,官

  • 荆州刺史刘表的后代分别是哪些人?他们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琦,汉朝

    作为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的刘表在少时便知名于世,名列“八俊”。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光和七年(184年),刘表被大将军何进辟为掾,后为荆州刺史,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为辅。李傕等入长安,刘表遣使奉贡,被任命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假节,封成武侯。自此之后,刘表割据荆州,成为东汉末年

  • 曹操的儿子为什么都才华横溢?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冲,曹魏

    曹操和刘备,可以说他们的争斗贯穿了整个三国,二人最后去世,可他们的儿子依然在争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我们不难发现,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儿子都是才华横溢的人才,比如七步成诗的曹植,七岁称象的曹冲,忠义过人的曹昂等等,而刘备的儿子和他们相比起来都黯然失色。这是为什么呢?小编认为

  • 贾士芳是个什么样的人?雍正帝为何要处死他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雍正帝.清朝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清朝第五位君主(1722年—1735年在位),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

  • 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杀功臣的开国皇帝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匡胤,宋朝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每一个开国皇帝好像都会杀功臣,以便自己能够坐稳江山。历史上唯一一个不杀功臣的开国皇帝是谁?他登基后请功臣们吃了一顿饭,换来了300年的太平江山。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他就是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他打下江山后,也和别的开国皇帝有一样的顾虑,那些功臣功劳都很大

  • 古代宫女进宫时需要净身吗 净身手段究竟有多残忍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宫女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代宫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常闻男子进宫做太监都要净身,那么宫女进宫之前需不需要净身?宫女净身又是怎么处理的?在电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类独特的人,他们就是宦官。这些人说话阴阳怪气,而且还散发着怪味,但却时常陪伴于皇帝与妃子身边,有的甚至还成为祸国之殃。老实说

  • 司马懿的五丈原之战,李世民为何评价不高?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马懿,三国

    李世民对司马懿的五丈原之战评价不高,这是为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元234年春,诸葛亮经过了三年的准备后,决定再次出兵北伐,他率兵由汉中出发,穿过秦岭,进驻五丈原。当时司马懿为魏军主帅,率兵阻挡诸葛亮,他占领了渭水南面的阵地,部署防线,使蜀军无法东进,又派郭淮抢占渭

  • 鸿门宴上项羽到底是怎么想的 项羽为什么没有杀刘邦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项羽,刘邦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项羽和刘邦,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期间具体经过是什么样的?项羽到底在顾虑什么事情?鸿门宴如果当时项羽杀了刘邦,也就没有后来的楚汉之争了,项羽很可能雄霸天下。很多人都说项羽有勇无谋、妇人之仁。也有人说当时项羽之所以不杀刘邦,是因为他

  • 龙且一死,项羽就失去了最后翻盘的机会 龙且对项羽真的很重要吗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项羽,龙且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龙且和项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龙且对项羽到底有多重要?龙且一死,项羽为什么知道灭亡不远?龙且的实力如何?龙且对项羽而言,确实很重要,但更重要的不是龙且,而是龙且手中的楚军主力部队。龙且的死,意味着楚军主力部队的覆灭,更意味着,项羽失去了最后

  • 初唐四杰:推动唐朝文学发展,但他们的命运却十分悲惨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初唐四杰,唐朝

    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其形式多种多样、其风格丰富多彩,留下许多冠绝古今的诗篇。能拥有这样的成就与地位,唐朝诗歌的发展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唐朝初期还保留着宋齐梁陈以来的靡靡之风,语句华美但苍白无力的宫廷诗十分流行,王勃、杨炯、卢照龄、骆宾王四人为扭转这样的文学风气做出杰出贡献,他们被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