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作为秦始皇心腹的蒙氏兄弟,结局为何那么惨?

作为秦始皇心腹的蒙氏兄弟,结局为何那么惨?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985 更新时间:2024/1/23 6:44:19

作为秦始皇心腹的蒙氏兄弟,结局为何那么惨?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近日,古装历史剧《大秦赋》在网上掀起了不少热潮,尤其华阳宫变这段戏,主要讲述了秦庄襄王重病奄奄一息之时,还没有来得及册立秦国太子。在此基础上,秦庄襄王被华阳太后挟持,而此时张鲁一饰演的嬴政,则被关在宫殿里,并且华阳太后派重兵阻断了与宫外的联系,任何人没有太后的指令都无法进出。

在这段华阳宫变的戏中,蒙恬和蒙毅是两个比较重要的人物。对于蒙氏兄弟来说,悄悄找到被关在宫殿里的嬴政,将秦国目前的情况告诉嬴政,也即华阳太后已经控制了整个王宫。对此,嬴政心急如焚,欲出去解救他们,硬要闯出宫外寻丞相吕不韦的帮忙。就在这时,蒙恬舍命想出狸猫换太子的计策,让嬴政换上自己的铠甲衣服,和蒙毅一起出去。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大秦赋》中,正是蒙恬、蒙毅兄弟的帮助,才让秦王嬴政逃出宫殿,有了反败为胜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历史上的蒙恬、蒙毅兄弟,堪称秦始皇的心腹,结局却非常凄凉!

首先,对于蒙恬、蒙毅兄弟来说,祖籍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故里在蒙阴县城西南7.5公里处的边家城子村。据考证,“蒙”以蒙山为氏。先祖为齐国人,战国时期,蒙恬、蒙毅的祖父蒙骜离开齐国,投靠了秦昭襄王。蒙骜历仕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朝,数次率军出征,屡立战功。在《大秦赋》中,正是因为蒙骜在秦国将士中的资历和威望,促使华阳太后、阳泉君抓住蒙恬之后,也不敢拿他怎么样。

换而言之,蒙氏是秦国功勋赫赫的武将家族。在《大秦赋》中,蒙恬、蒙毅被塑造为秦始皇嬴政的发小,虽然这一情况没有史料的佐证,不过,结合蒙氏家族的地位来看,蒙恬、蒙毅成为嬴政的玩伴,还是比较合理的情节。

对于蒙恬、蒙毅兄弟来说,父亲蒙武也为秦将,曾任秦内史,与秦将王翦联手灭掉楚国。因此,蒙恬、蒙毅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自幼胸怀大志,立志冲锋陷阵,报效国家。这两兄弟天资聪颖,熟读兵书,逐渐培养了较高的作战素养,从而最终成为秦始皇嬴政的左膀右臂。

一方面,就蒙恬来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打齐国,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对于内史来说,负责处理秦国都城咸阳的大小事务,这无疑是一个位高权重的官职了。换而言之,这凸显出秦始皇嬴政对于蒙恬的极度信任了。

在秦朝建立之后,秦始皇将注意力放在北方的匈奴上了。早在战国时期,匈奴就和秦国、赵国、燕国等诸侯国作战,比如赵国名将李牧,就因为击败匈奴而名闻天下。对于秦朝来说,一统六国之后,国力更加强盛,于是,秦始皇将30万大军交给蒙恬,命令他北击匈奴。对此,蒙恬没有让秦始皇失望,他率领大军击败了匈奴,攻占了大片的疆域,一下子设立了30多个县。并且,蒙恬还迁移百姓到秦朝的边境地区。

在此基础上,蒙恬最大的贡献,应该就是指挥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长城利用地形,藉着天险,设置要塞,有力地遏制了匈奴的南进。

后来,蒙恬又被秦始皇调去修筑秦直道,从九原郡(今内蒙包头市西南)直达甘泉宫,截断山脉,填塞深谷,全长一千八百里,可惜没有修竣完工。对于蒙恬这位名将,驻守上郡十多年,威震匈奴。不过,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冬,秦始皇嬴政病逝,这直接改变了蒙恬兄弟的命运。

赵高担心扶苏继位,蒙恬得到重用,对自己不利,就扣住遗诏不发,与胡亥密谋篡夺帝位。他又威逼利诱,迫使李斯和他们合谋,假造遗诏。“遗诏”指责扶苏在外不能立功,反而怨恨父皇,便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自杀,蒙恬也在之后被逼自尽。其实当时的蒙恬,手握大军,完全可以起兵讨伐胡亥、赵高等人。当然,因为出于对秦朝的忠心,蒙恬还是不愿意起兵造反,从而只能接受自尽的结局。

另一方面,就蒙恬的弟弟蒙毅来说,

秦始皇非常尊宠蒙氏,信任夸奖蒙恬的才干,并且亲近蒙毅,蒙毅官至上卿,外出则陪秦始皇同乘一辆车子,居内则侍从在秦始皇的跟前。因此,相对于在外作战的蒙恬,蒙毅更偏向于秦始皇嬴政的谋士,起到为君主出谋划策的作用。

曾经有一次,中车府令赵高犯了大罪,秦始皇让蒙毅依法惩治他。蒙毅不敢枉屈法律,判定赵高死罪,剥夺他的官职。秦始皇顾念赵高平时做事很认真,就赦免并恢复他的官职。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因为这件事情,导致赵高对蒙氏兄弟怨恨不已。俗语有云,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而就赵高来说,显然就是这样的小人。秦始皇嬴政在位时,赵高不敢放肆,更不敢诬陷蒙恬、蒙毅兄弟。但是,年轻的胡亥,显然会受赵高的蒙蔽,从而被赵高借刀杀人。

最后,到了公元前210年,在秦始皇嬴政病逝后,赵高很受胡亥的宠幸,想要立胡亥来继承帝位,又怨恨蒙毅之前依法惩罚他,因而存有杀害蒙毅之心。在此基础上,赵高就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地谋划,立胡亥为太子。太子既已立毕,便派使者,捏造罪名,赐秦始皇长子公子扶苏和蒙恬死罪。与此同时,在赵高的谗言之下,秦二世胡亥派人将蒙毅囚禁起来。

在胡亥准备杀掉蒙毅的时候,子婴向秦二世进谏说:“我听说以前赵王迁杀良臣李牧,而改用颜聚;燕王喜暗用荆轲的计策,而违背秦国的条约;齐王建杀他的先世忠臣,而用后胜的谋议。这三位君王,都各自因为改变旧规而丧失国家,殃祸降到自身。现在蒙氏一族,都是秦国的大臣和谋士,君主却要在一时之内舍弃他们,除掉他们,我私下认为这不可以。”

对于子婴来说,虽然秦朝是在他手上灭亡的,但是,子婴却不是一位昏庸的君主,这从他对秦二世胡亥的劝说,就能看出来了。不过,秦二世胡亥还是受到了赵高的蛊惑,最终下令杀掉了蒙毅。对此,在笔者看来,蒙恬、蒙毅兄弟相继被杀,自然是秦朝的巨大损失,成为加快秦朝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蒙氏兄弟秦朝

更多文章

  • 探索尉迟敬德的情感生活,他临终前想起了谁?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尉迟敬德,唐初

    说到尉迟敬德,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高宗显庆三年十一月廿六日(658年12月25日),寒风凛冽,帝都长安城一片肃杀。天街行人步履匆匆,隆政里鄂国公府邸内,全府上下笼罩着悲风愁雾。74岁的鄂国公尉迟敬德曲卧在胡床上,多年炼丹养气使他看上去童颜鹤发。唯

  • 张廷玉被乾隆弄得晚节不保 张廷玉的儿子们又是什么结局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廷玉,清朝

    对张廷玉下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朕即位十一年来,朝廷之上近亲大臣中,只和你一天也没有分离过。朕和你义固君臣,情同密友。如今相隔月余,未免每每思念。——雍正皇帝雍正十一年,时任“保和殿大学士监管吏部、户部”、“领班军机大臣”的张廷玉回乡省亲。临行之际,雍正皇

  • 雍正的兄弟那么多 雍正为什么和老十三关系最好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清朝,雍正

    很多人都不了解雍正和十三关系,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雍正帝即位后,在众兄弟中,与皇十三子胤祥的关系最铁,史家称之为“亲密无间”。胤祥从雍正帝那里得到的荣耀非常高,从清代整体来看也是超一流的水平。雍正帝将自己与胤祥两个人表述为千百年一遇的“圣王贤臣”的关系,足见雍正帝对胤祥的认可程度,

  • 身体健康强壮的明武宗朱厚照,一次落水就身亡?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厚照,明朝

    明武宗朱厚照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大明正德十五年,明武宗朱厚照亲率大军南下,讨伐不臣宁王朱宸濠,威武大将军朱厚照平定叛乱之后返京,路过清江浦(现今江苏淮安市),一时兴起驾一叶扁舟下河捕鱼,不慎跌入水中呛水,当时正是秋天时分,江水微凉,加上惊吓,回京之后久治不好

  • 刘禅为什么要处死刘琰 刘禅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禅,蜀汉,刘琰

    你真的了解刘禅杀刘琰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多枭雄趁势而起,咸多良才应运而生,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那段历史才变得精彩纷呈。然而就算那个年代,汲尽了中华大地的灵气,也不可能将众生全部滋养成大才,所以三国时期,也出现了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庸才,例如蜀汉后主刘禅

  • 张嫣为什么被称为“花神”?她的一生经历过哪些磨难?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嫣,西汉

    对张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张嫣,吕雉的外孙女,鲁元公主的女儿,汉惠帝刘盈的侄女,也是刘盈的妻子。十一岁嫁给自己的亲舅舅,张嫣的心情我们无法得知,但想必张嫣自己心里清楚,她被选中做皇后,无非是因为自己和外祖母吕雉血缘亲近,这也就避免了未来储君偏向自己亲娘一方

  • 李邈为何要在诸葛亮死后上书诬告他?具体是什么事情呢?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邈,三国

    你真的了解李邈为何要在诸葛亮死后上书诬告他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三国时期,曾出现了许多名流千史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事迹也诞生了许多的成语,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成语是“狼顾虎视”。这个成语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一位官员李邈提出的,他甚至还因为这句成语而送了命。如此得不偿失的事情,居然真

  • 宁死不做官的司马直,最后是什么结局?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直,东汉

    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河内郡人司马直被朝廷任命为钜鹿郡太守,按理说,这事儿无论放在什么时候都应该是名利兼收、光耀门楣的大喜之事,可对司马直来说,却成了避之不及的烫手山芋。不是司马直不想升官,而是这官偏偏要在这个时候做。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宁死不上任在司马直被任命太

  • 历史上的朱由检到底是什么样的 明朝灭亡和他的关系有多大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由检,明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朝朱由检,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京城,走投无路的崇祯皇帝朱由检,来到皇宫后山,寻了一棵歪脖子老树,挂了上去。堂堂一国之君,就这样了却一生,此时的他,年纪不过三十三岁。本该是正值壮年的大好年纪,却国破家亡,成为历史上又一个亡国之君。纵观朱由检这

  • 李世民曾放过了一位奸臣,最后毁掉了江山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唐朝

    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千古一帝,在其在位期间,不仅让唐朝出现了贞观盛世,还将唐朝的威名响彻大江南北,无人不服。对于李世民取得的这个伟大成就,有人说他是为了弥补玄武门之变留下的坏名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但是也就是从玄武门开始,李世民开始重用有贤之人,连前太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