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如何评价晋文公的妻子季隗?史籍是如何记载的?

如何评价晋文公的妻子季隗?史籍是如何记载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18 更新时间:2024/2/9 21:31:54

季隗,春秋时期历史人物,赤狄部族的一支廧咎如的公主,隗姓,和晋文公重耳共同生活了十二年。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夷吾派人刺杀重耳的时候,重耳匆匆逃离狄国,临行时候告诉季隗希望能抚养好孩子,等自己回来,并且说二十五年后如果回不来,就让季隗改嫁。对于季隗来说,自然不舍得他离开,但出口的话语却让人吃惊,她不但安慰重耳好男儿志在四方,又说道二十五年之后,自己已经是行将就木,还嫁什么人。言外之意就是我会抚养好孩子,也会等你回来。言语之中饱含着深情款款。这段“不复成嫁,请待子”的历史典故也在后世传为佳话。

历史评价

季隗是柔情似水,对丈夫忠心耿耿,能保持理性的女性形象。她愿意牺牲儿女私情,成全重耳的国家大事。季隗支持重耳的计划,不仅对重耳“将适齐”没有丝毫的阻扰,而且还忠心耿耿地表示等待重耳而不另嫁他人。

季隗的出现,给失魂落魄的重耳带来了温暖和重新生活的勇气。季隗不但在生活上、爱情满足了重耳的要求,而且对重耳忠贞不二。重耳奔狄,只是为了以近易通,姑且休足而已,而季隗无微不在狄国至的体贴,抚慰了重耳心灵的创伤。重耳与随从在狄生活了12年,后由于晋惠公继位,惧怕重耳返国,便派人刺杀重耳。为寻求大国的帮助,重耳决定去狄及齐,这夫妻离别的场面颇为感人,《左传》中写道: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

这段话很短。重耳要走了,他舍不得妻子。但这一走,不知能否再来。他的内心是很矛盾,季隗是狄人之女,在婚姻上没有像中原人那样有严格的约束,非得从一而终,丈夫走了,她是完全可以改嫁的。因此,他跟她约定,等他二十五年,二十五年不来再改嫁。这好象是夫妻恩爱,不忍分离,实质上是重耳自私自利的表现。据《史记》记载,重耳亡国时已43岁,在狄12年,离狄时当为55岁,再等上25年,已经80岁了,而季隗这时只有25岁,要作长期守活寡的准备,这对她来说是颇为严酷的。再者,重耳奔齐,还可再娶,季隗在狄,要忍受长期的分离之苦,这实在是个严重的考验。而此时的季隗,真是百感交集,满腹辛酸,自己国家破亡,由一个尊贵的公主而沦为阶下囚,被迫嫁给年长自己许多,又在外流亡寄人篱下的重耳。本欲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可如今唯一可以依靠的重耳又要远走他乡,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相见。对重耳依恋不舍,但为了顾全大局又必须理智地让重耳继续流亡,去寻求大国的帮助,回国夺取政权。于是,季隗的回答就像开玩笑似的:“我已经25岁了,再等25年才改嫁,也快进棺材了,请让我等你吧。”从这话中,我们听到的是面对突发事变的无奈,对丈夫的顺从和对不可预见的未来的抉择,这艰难的抉择反映了季隗识大体、顾大局和对感情的忠贞不渝。表面上轻松幽默,细细品味则意味无穷。既然我已下决心不再改嫁,立志等你,你就不要有后顾之忧,一心一意去完成复国大业,一个弱女子尚能在异国他乡苦等你二十五年,难道一个男子汉就没有勇气去建立大业吗?她的勇气和信心对重耳来讲,真是莫大的鼓舞。季隗话语不多,却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妇女善良、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牺牲自我的崇高献身精神,为了成就男人事业不惜放弃自己应得的幸福。假如季隗目光短浅,为了自己和儿子的幸福着想,采用各种手段阻止重耳离开狄国,默默无闻地度过他的一生,那么在中国历史上就不会有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了。可见季隗对帮助重耳将来登上霸主的宝座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正是季隗无私地奉献和牺牲才换得了重耳后来的成功。

史籍记载

《史记 卷三十九 晋世家第九》

狄伐咎如,得二女:以长女妻重耳,生伯鯈、叔刘;以少女妻赵衰,生盾。居狄五岁而晋献公卒,里克已杀奚齐、悼子,乃使人迎,欲立重耳。重耳畏杀,因固谢,不敢入。已而晋更迎其弟夷吾立之,是为惠公。惠公七年,畏重耳,乃使宦者履鞮与壮士欲杀重耳。重耳闻之,乃谋赵衰等曰:‘始吾奔狄,非以为可用与,非翟可用兴起,故奔之也。以近易通,故且休足。休足久矣,固原徙之大国。夫齐桓公好善,志在霸王,收恤诸侯。今闻管仲、隰朋死,此亦欲得贤佐,盍往乎?’於是遂行。重耳谓其妻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乃嫁。’其妻笑曰:‘犁二十五年,吾冢上柏大矣。虽然,妾待子。’重耳居狄凡十二年而去。

《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

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娶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处狄十二年而行。

……

狄人归季隗于晋而请其二子。

标签: 季隗晋国

更多文章

  • 在政治与文化方面,努尔哈赤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努尔哈赤,后金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即清太祖,他是建州女真首领、后金第一位大汗、清朝实际奠基者、八旗制度的创建者,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主要成就政治努尔哈赤制定了厚待功臣的重要国策。对于早年来投、率军征战、尽忠效劳的“开国元勋”,如费英东、额亦都、何和里、扈尔汉、安费扬

  • 孙策和周瑜关系那么好 孙策为什么不挑选周瑜作为托孤人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孙策,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策托孤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孙策临死前,为什么挑选张昭托孤而不是周瑜?孙策人称小霸王,是长沙太守乌程侯孙坚的儿子。他们一家是吴郡富春人,这在三国是一个小地方,不过他们的子孙后代却在他们的努力之下割据江东,三国乱世建立了吴国史称东吴

  • 努尔哈赤执政期间,在军事与民族方面有哪些作为?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努尔哈赤,后金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即清太祖,他是建州女真首领、后金第一位大汗、清朝实际奠基者、八旗制度的创建者,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主要成就军事军事才能努尔哈赤戎马生涯长达44年,史称他“用兵如神”,是一位优秀的军事统帅,在军事谋略上,在指挥艺术上,集中兵力、各个击

  • 刘备在位时压制诸葛亮等人的权力 刘备为什么要这么做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三国

    还不了解:刘备用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在位之时,为何要压制诸葛亮等人的权力?刘备用人以积累工资,这句话也不是没有根据的:蜀汉开国,诸葛亮是荆州的宰相,而武将的首领是从益州投降的领凉州的马超,还有一群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其中地位最高的,就是张飞,也就是

  • 对于用人来说 刘备和诸葛亮为什么相差那么大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诸葛亮

    刘备喜欢的人,诸葛亮看不上,诸葛亮喜欢的,刘备却要杀,为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一、魏蜀吴,三国特征魏、蜀、吴三国争锋,那么这三国最突出的特征是啥?也就是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什么?调侃来言,曹操带领的曹魏,基本上是看谁不顺眼上去就揍。就算没理,也能

  • 张柬之为什么能当武则天的首席宰相?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柬之,唐朝

    张柬之为什么能当武则天的首席宰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唐朝(武周)宰相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算是为旧主复仇。不过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既然张柬之早年是武则天的反对派,那么武则天为什么会让以前的反对派张柬之当自己的首席宰相呢?首先要说明的是,史书没有记载武则天任用张柬之的真实心

  • 乾隆禅让后还活了三年时间 乾隆在这三年里都做了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乾隆

    对乾隆太上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做了三年太上皇,这期间都在干什么?1769年农历大年初一,就在这一天乾隆皇帝下诏禅让皇位。乾隆皇帝的第15个儿子颙琰登基,史称嘉庆皇帝,乾隆皇帝被尊为太上皇。此时中国封建王朝达到顶峰。清代经过了康雍乾三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

  • 霍去病真的是病死的吗 霍去病死亡的真相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霍去病

    对霍去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朝大将霍去病,究竟是怎么死的?真的是病死的吗?公元前117年,年仅24岁的霍去病在征讨匈奴的战争中去世,汉武帝伤心不已,下令停止对匈作战。将霍去病接回长安,风光大葬。可非常奇怪的是,汉武帝一改仪制,允许霍去病陪葬茂陵,还为他亲

  • 赵飞燕当初将皇帝迷得神魂颠倒 最后为什么会输给自己的妹妹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赵飞燕,汉成帝

    对赵飞燕和妹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飞燕曾迷得汉成帝神魂颠倒,为何最后输给了天真烂漫的妹妹?很多人都了解“燕瘦环肥”是形容赵飞燕和杨玉环的,能和杨玉环相提并论,足见赵飞燕的美貌。如此倾国倾城的人间尤物,又心机深沉,为什么在贵为皇后以后,却输给了自己的妹妹,

  • 乾隆在位时间长活得又久 乾隆到底是明君还是昏君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乾隆

    对清代乾隆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皇帝身为活的时间最长的皇帝,到底是昏君还是英主呢?一个皇帝是否称职取决于他的职业。各个朝代都有两派贤臣和奸臣。皇帝是明是暗取决于他对这两类人的态度,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准。英主是一个亲近贤吏,远离恶棍的人。如果你感到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