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李自成是如何从一个银川驿卒逆袭成为农民起义领袖的?

李自成是如何从一个银川驿卒逆袭成为农民起义领袖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054 更新时间:2024/1/5 1:24:47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闯王李自成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耀眼京师

北京城,自元世祖忽必烈定“元大都”作为全国政治中心以来,摇身一变,一改往日的边陲地,身份变得尊贵无比,后来明清两朝在此定都更是成了北京的“高光”时期。数百年来,使得无数的英雄豪杰为之向往,

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是夹杂在明清之际李自成的“大顺”王朝,这个仅仅在北京存在了四十二天的政权。当时李自成虽然轻松攻下北京,但也很快便不复存在,可谓是在北京极为仓促地经历了大起大落。

1644年4月29日,李自成攻入北京一个月后,在紫禁城的武英殿匆忙登基,宣告新朝的建立。但是,此时的他已经从山海关败退,由于吴三桂和清军联合,李自成自知不敌,于是在北京登基仅一天之后便从京城撤军,回防或者说败走西安。

又仅仅一个月后,李自成便死在了一位农民手里,结束了他的一生。李自成,崇祯年间一个小小的银川驿卒,他是如何从“失业下岗员工”华丽转变为大将军乃至大顺皇帝的呢?这与当时的大背景有着无限的关系,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开局形势

李自成,原名李鸿基,陕西米脂人,世代居住在米脂县怀元堡李继迁寨,家境贫寒,因此曾经被家人舍弃在寺庙,唤为黄来僧。和大多数贫困人家一样,没在寺庙吃几年饭便到地主家放羊了,成年以后应募银川驿卒,如果一切正常,李自成可能会以这个身份为生一直到死去。但是明末天下大乱,各地无论是饥荒导致农民起义还是难以忍受官府压迫起义的普通民众都是只有一个目的,推翻这个横征暴敛的王朝,虽然崇祯三年裁撤驿站,李自成参与义军在当时看来的影响也只不过是导致充满了边军、农民、马匪、游牧民等群体的义军中,又加入了几个驿卒罢了。但崇祯皇帝不会想到,这个毫不起眼的驿卒在未来将会成为大明王朝的掘墓人。

同一时代其他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农民起义还有如定边镇逃兵王家胤率领饥民起义,不沾泥张存猛等人也在洛川等地的起义。十月王和尚、混天王、闯王高迎祥起义。陕北明军兵变,汉南王大梁起义等,这些起义军都将成为颠覆明王朝的主干力量。

闯将李自成

李自成首先带领的军马都是本村走投无路的农民,部队名刚开始叫做八队。崇祯二年(1629年),李自成跟随起义军转战山西,推高迎祥为首,为最初的“闯王”,而李自成以战功显著,称“闯将”,部队最初实力式微,但很快与张献忠,罗汝才回合在山西,大量的破产农民也加入起义队伍,部队日益实力壮大起来。

刚开始由于起义军装备质量和兵员素质参差不齐,与官军的战斗是属于猫和老鼠级别的,几百训练有素的官兵可以击溃上千起义军。但是明末的千疮百孔根本无力完全消灭起义军,可以说,起义军就如潮水一般,击退一波再来一波,何况如李自成这样的首领们更是狡猾的很。每次击败后便寻不到踪迹,只能任由他们卷土重来。

初露锋芒

崇祯五年,李自成经过三年的战斗已经成为山西各路起义军的重要首领,这一年冬天,李自成等部从河南、山西两省交界处的大口攻入河南,河南乡绅惊慌失措,联名上疏请救。朝廷急忙调昌平镇副总兵左良玉,带领二千官军赶赴河南,明宣大总督张宗衡各部官军也追至而来。但李自成等人不与官兵交战,又突然袭入山西,攻克辽州。

明总兵尤世禄只得追至辽州围攻,但起义军据城展开了顽强的抵抗。尤世禄和他的儿子副将尤人龙都被射伤。后来,李自成等为避免据守孤城为官军所歼,决定夺门而去,且战且走地摆脱官军的追击。崇祯七年(1634年)春,陈奇瑜以五省军务总督的身份,檄调各路官军齐集于河南陕州,然后移师进剿。但陈过于相信起义军,被李自成的诈降,损失极大,因此,崇祯将其下狱问罪,后提升洪承畴为兵部尚书,代替陈奇瑜之职,总督山西、陕西、四川、湖广、河南军务。这时,西宁驻军发生兵变,洪承畴就又亲自率兵赶往当地。起义军趁机分陷关陇,等洪承畴平兵变回击起义军时,起义军又四散开去,分道进入河南,集于荥阳地区。

荥阳大会

崇祯八年(1635年)正月,起义军召开了著名的“荥阳大会”,会上接受了了李自成的建议,将十三家七十二营各义起义军组织起来,协同作战,分为五路,东、西、南、北四路各自出击,另一路来回策应极助集中力量打击官军。

不久,起义军发展到数十万人。一支起义军甚至攻下安徽凤阳,焚毁了明王朝的皇陵。崇祯下令追查责任,并调湖广巡扰户家开总理直隶、河南、山东、四川、湖广等处军务,带领总兵祖宽、祖大乐、副将李重镇所统关辽兵和当地驻军围剿,而留洪承畴于陕西应付,明廷划分了明的职权范围:“洪承畴督剿西北,卢象升督剿东南”。崇祯九年(1636年)七月,高迎祥在整屋被俘,在北京杀害。起义军推举李自成为闯王。李自成部向汉中进军遇阻,则又只得率部入川。进军成都,七日不克。

起义受挫

崇祯十一年,起义军连连遭挫,李自成只得藏入山林,转至陕西、湖广、四川三省交界的大山区,避免同大股官军正面交锋。自此后两年,李自成部战果甚少,官军也主要是与张献忠、罗汝才、老回回等部作战。

崇祯十三年(1640年),灾荒严重,遍及全国,饥民大量加入起义军,使李自成等部起义军规模得以很大发展。第二年夏天,李自成率兵入河南境内,有兵数万人。

与此同时,牛金星、宋献策等地主知识分子也投入起义队伍。知识分子的加入,一下子提高了起义军整个的素质水平。同时,李自成为了笼络人心,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牛金星。他的这一举措,进一步提高了自己在军队中的威望。

自成并将已女嫁与牛金星为妻,宋献策献图谶云:“十八子,主神器。”自成大喜,逐拜为军师。李岩宣传“迎闯王,不纳粮”,使起义军发展壮大。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十九日,李自成都抵洛阳北门攻城,第二日晚,总兵王绍禹部卒在城头起义,义车占领全城。福王朱常洵被捉,世子朱由崧(后弘光皇帝)趁机逃脱。随后,李自成亲自在殿上审问朱常洵,命令左右打四十大板之后,将朱常洵枭首示众。

三围开封

崇祯十四年二月九日,李自成率精兵三千,部卒三万,到达开封。并准备攻城,河南官府众志成城,一方面紧急联络援兵,一方面加固城墙,加紧制造防御器械。

明河南地方长官周王朱恭枵则将府中银子搬出:“下今民间,有能出城斩贼一级者赏银五十两,能射杀一贼者赏三十两,射伤一贼或砖石击伤者赏十两。”

果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官军在城墙上射中李自成左眼,使得李自成萌生退意,加之明朝援军即至,起义军遂以撤军撤围告终。

十二月下旬,李自成部在项城附近大败明军,扩大兵马之后,二围开封。不料炸城的火药引爆后不仅未炸开城墙,反击伤许多义军,攻城二次失利。崇祯十五年(1642年)五月,李自成部三围开封,九月间,明守军见外无救兵,内无粮草,便决开黄河大堤,淹没了开封城,大批居民溺死,义军冲走达万人之多。至此,河南全境也基本上落入起义军之手。同年十一月,起义军攻克汝宁府,明崇王朱由埙等投降,保定总督杨文岳被捕后,被李自成缚至城南用火炮轰毙。

崇祯十五年十一月,李自成等各部主力四十万人由河南南阳入湖北,向襄阳进军。守军左良玉部因在当地搜刮甚剧,当地居民响应如沸,左良玉只得拔营东遁。义军连攻襄阳、荆州、承天、汉川等地,至黄州挺进途中,李自成颁《剿兵安民檄》,直数崇祯罪行。至此,各部起义军除张献忠外,已统一于李自成麾下。他本人更是被推举为“奉天倡义大元帅”,罗汝才为“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但随后不久,起义军诸领袖间发生内讧,李自成秘密杀死了实力最强的罗汝才与贺一龙。两个月后,又杀死河南一带起义军主力首领袁时中,加速了起义军的统一进程。

始立政权

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改襄阳为襄京,建立了“新顺”政权。李自成自称“新顺王”。中央机构设丞相一人,以牛金星任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政务。接着,正式考试诸生,题为《三分天下有其二》。在军制上也做了调整,把起义军划分为担负攻城野战的五营和镇守要地的地方军。由刘宗敏充自成左右手,并指挥总部的直辖部队。

经济上宣布“不催科”,“三年不征粮”及恢复生产等。是年八月,新任督师的陕西总督孙传庭奉旨出关,并占领洛阳。李目成采取诱敌深入的办法,放弃了一些地盘。官军孤军深入,粮草接济不上,又值大雨滂沱,孙传庭无计可施,只得率兵撤退。义军乘势发起总攻,官军大乱,全线崩溃,死亡四万余人。李自成、刘宗敏率起义军追至潼关,由于城外官兵急于入城,用刀劈开了南水关栅拦,义军便尾随而进,占了潼关。十月十一日,李自成军又占领了西安,活捉秦王朱存枢。接着又攻占陕北各地、固原、宁夏、兰州、西宁等地,西北地区的官军据点全部拔除。

崇祯十七年(

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国,国号大顺,称“大顺王”,改元永昌。正月初八,李自成率大顺军主力由西安出发,进军北京,意在彻底推翻明王朝。行前,命田见秀留守西安,丞相牛金星、军师宋献策等随军行动。渡过黄河后,直指太原,并发布了著名的“永昌元年诏书”。接着,大军浩浩荡荡地朝京师挺进,开始了推翻明王朝的最后决战。

总评

李自成是被时代裹挟的悲剧人物,前期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与腐朽的封建统治作斗争,虽然几次失败,但依靠广大农民的信任总是可以从头再来,但是在占领北京后开始了享乐主义并开始对人民群众进行搜刮,使得百姓苦不堪言,引得民怨沸腾,最终在外有强敌,内有动乱的情况下败退陕西,可以说是一位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

标签: 李自成农民起义明末

更多文章

  • 三藩之乱中吴三桂病死之后 其他两位藩王又是什么结局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藩之乱,吴三桂

    很多人都不了解三藩之乱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藩王之乱是比较常见的事情,比如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明朝时期的靖难之役,当然,到了清朝初期,又爆发了“三藩之乱”。对于清朝初年的“三藩”是指三个割据一方的藩王,即云南平西王吴三桂、广东平南王尚可喜

  • 贾复是什么人?看看他的待客之道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贾复,汉朝

    说到贾复,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说起汉光武帝刘秀,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他平定了西汉的群雄割据战乱,一手建立了东汉。可助他一臂之力的文臣武将,很多人或许不知一二。有这样二十八个人,愿肝脑涂地追随于汉光武帝刘秀左右,为刘秀重兴汉室江山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他们分别是高密候邓禹,广平侯吴汉,胶东侯贾复等……。因为

  • 嘉庆亲征第一件事情 为何着急的处死和珅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嘉庆,和珅

    还不知道:嘉庆杀和珅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和珅,原名为善保,属满洲正红旗。和珅的父亲做过福建副都统,他虽然没有什么成就,却对和珅的教育非常重视。所以,和珅从小就接受了满、汉、蒙古文化的熏陶,并对儒家经典了然于胸。据史料记载,和珅其实是一个聪明果断、多才多艺

  • 骑马比坐轮椅快得多了 诸葛亮为什么要坐轮椅托慢队伍速度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轮椅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做轮椅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提到三国时期的谋士,相信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蜀国的诸葛亮,无论是正史还是在《三国演义》中,他的聪明才智鲜有人能比。虽然诸葛亮隐居在隆中,但他依旧对天下形势了如指掌。应刘备之邀出山之后,打的第一仗就用数千人击败曹仁十万精兵,在赤壁

  • 曹操选择曹丕真的是无奈之举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操,曹丕

    对曹操和曹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晚年的时候,对于自己的继承人问题颇费了一番心思,他有很多选择,曹丕最初并不是第一选择,他在很多方面并不突出,论长幼有序不如曹昂;论文学方面造诣不如曹植,论军事能力不如曹彰,论聪慧机敏不如曹冲,他到底凭借什么最后得到了曹操

  • 胤祹为什么没有参与九子夺嫡?真正的超级大赢家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胤祹,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胤祹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雍正帝意气风发地从诸多兄弟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大清王朝的第五位皇帝。当初,在太子胤礽再次被废后,康熙帝的众多皇子闻风而动,彼此之间开始了激烈的争斗。当时,十四阿哥胤禵手握兵权,屡立战功,朝野中支持他的人不在

  • 历史上真正微服私访的皇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微服私访

    看电视剧,似乎皇帝非常喜欢微服私访,闲着没事就离开皇宫四处走走,要么视察民情,要么寻花问柳,总得搞出点花样来。其实这种场景在历史上很难出现,大部分出现在戏曲小说影视剧中,是民间的戏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也很好理解,皇帝之所以居住在深宫之中,一方面是为了体

  • 刘据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为什么最终输给了刘弗陵?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据,汉朝

    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刘据为什么最终输给了刘弗陵?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治武功卓然超群的皇帝,奠定了大汉王朝强盛的基础。然而,汉武帝晚年,宫中发生了一场牵连数万人的巫蛊之祸,而这也直接导致了戾太子自杀。关于巫蛊之祸,历史上存在很多的争论

  • 唐睿宗李旦妃嫔,莘国公窦诞孙女:昭成顺圣皇后窦氏生平简介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旦,窦氏

    李隆基的生母是窦德妃,本名是窦氏,别称昭成皇后、昭成顺圣皇后。她一生遵守礼节,温顺大方,但是却死的凄惨,因被告发怀疑背地里使用巫术诅咒武则天被陷害致死。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昭成顺圣皇后窦氏(?—693年),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人。唐睿宗李旦妃嫔,莘国公窦诞

  • 同样是藩王作乱,汉景帝为什么就能一战定乾坤?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汉景帝,汉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汉景帝。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后,为了避免出现“春秋战国”之混乱局面,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皇室子弟一律自食其力,成为庶人,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稳定。但是,中国是一个宗法观念深厚的国度,血缘关系对政治的影响非同一般。所以,就算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