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曹操建铜雀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真的是是为了享乐吗

曹操建铜雀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真的是是为了享乐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274 更新时间:2024/2/16 18:28:24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曹操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三国时期是有名的乱世,正所谓乱世出枭雄,曹操就是三国之中的枭雄,可是他建铜雀台的这件事却一直被世人所争论,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曹操建铜雀台的真正目的,并非是为了享乐,锁住大乔小乔

首先我们来说说曹操为何被称为枭雄。

曹操被称为一代枭雄是有依据的,他没有出身皇室贵族,完全凭借的是自己的才能成就伟业,曹操的生平,他最开始是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他把割据的局面统一,然后统一了北方,并且开始实施政策,进行改革,建立起强大的魏国,从“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曹操就逐步的走向皇帝的宝座,到蜀国大将关羽死后,孙权向曹操称臣。

那么试问如此人物,有怎么会因为享乐而大费周章建造铜雀台呢?而且从曹操品质上也不肯能。

“铜雀三台”,铜雀台居中,高达十丈,差不多相当于今天的24米。南北拱卫的金虎台和冰井台也高达八丈。每座高台都有上百间房屋,雕梁画栋个,不仅当时无与伦比,而且此后相当长时间也是罕见的。

众所周知,修建“铜雀三台”的建安年间,是一个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悲惨年代。“铜雀三台”宏伟壮丽,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情景,形成极大的反差。同时,曹操生性节俭,大力提倡朴素生活。比如曹植的妻子因为穿的华丽,被曹操发现后,立即将其赐死。可见曹操是多么的崇尚节俭。既然如此崇尚节俭,那么,曹操为何还要耗费巨资,修建如此豪华的“铜雀三台”呢?显然不符合曹操的性格,也不是明智之举。

人们对于“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误解,一个是由于杜牧的诗,另一个则是由于小说中的典故。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曾描写了一段诸葛亮智激周瑜的故事。为了连吴抗曹,诸葛亮修改了铜雀台赋的几个字,其中一句改成“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由此引得周瑜大怒,诸葛亮顺利连吴。

但根据史书考证,曹植于公元210年作《铜雀台赋》,此时周瑜已经去世,赤壁之战也已经过去两年了,因此这个典故显然是杜撰的。

那么曹操修建铜雀台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呢?据史学家分析,大概有以下两个:

第一、彰显自己的壮志

众所周知,曹操是一代枭雄,拥有匡扶天下的壮志。他虽然也爱美色,但并没有因此丧志。曹操有气魄但又不缺乏谨慎,因此不可能为了两个美女发动一场战争。

随着曹操年龄越来越大,但是却始终不能统一天下,壮志未酬的曹操需要一个东西来表达自己的抱负与雄心,铜雀台便应运而生。

第二、招揽天下文人贤士

铜雀三台的确是“建安文学”的发祥地。当年铜雀台建成的时候,曹操带领儿子们一同登台作赋,成为文坛盛事。

曹操既是政治家、军事家,又是开一代风气的文学家。聚集在他身边的那些文人,被称为“邺下文人集团”。他们的聚集,主要是由于曹操对文学的热爱。他们的活动方式,则有游铜雀台欢宴时的吟诗作赋,如“建安七子”中大量的《公宴》诗,又有命题创作、同题共作、互评诗作等。这种有组织的文学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的文学繁荣。曹操的《登台赋》、王粲的《登楼赋》、曹丕的《典论》、曹植的《洛神赋》、蔡文姬的《悲愤诗》等,至今仍深受世人的喜爱。而这些作品,大都是在邺城铜雀台所作。造就了著名的“三曹”与“建安七子”,也为后世留下了辉煌的“建安文学”。

当然,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但发展文化,也没有必要建造一座台子。因此,无论是生活享乐还是搜罗天下人才,都不能说明曹操修建“铜雀三台”的真正目的。要想了解真正目的,我们必须搞清楚“台”的意义和曹操的政治意图。

首先,建造高台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悠久的国粹文化。因为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意义。《五经异义》上说:“太子有三台,灵台以观天象。时台以观四时施化、囿台以观鸟兽鱼鳖。”

由此可见,三座高台是天子至高权威的象征,而非一般性的享乐。诸侯也可以建高台,三仅限于两座。所以,曹操的政治意图,不言而喻。

其次,我们在考究曹操建造“铜雀三台”时一系列的政治举措也可以得出来。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曹操宣布扩大自己封地魏郡的辖地,将邻县的十五座县城划归自己辖地,为建立封国做准备。同年,铜雀台落成,曹操带一帮文人,登高赋诗,抒发心中豪情。

不久后,曹操找了了借口将荀彧除掉,荀彧是东汉的重要支持者,也是曹操的心腹。东汉的首席辅佐荀彧被曹操除掉后,朝中再也没人敢反对曹操夺位篡权。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曹操晋升为“魏公”。紧接着,他在自己的魏国封地,比照皇家礼制,建立社稷、宗庙,还参照汉朝朝廷官制,设置尚书、六卿。表现出了明显的取汉朝而代之的意图。同时,曹操本人也开始在邺县铜雀台旁魏宫发号施令,直接绕开了许县的东汉朝廷。许县的汉家朝廷和汉献帝完全被边缘化。

同年,曹操又开始建造金虎台和冰井台,正式运用“天子三台”。

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三月,曹操将自己的政治地位,提高到东汉宗室亲王之上,并且佩戴宗室亲王才能使用的金玺、远游冠,开始为自己当魏王做准备。十一月,他有废除汉献帝的皇后,诛杀伏皇后的兄弟和宗族,以此来震慑那些对自己心存不满的人。

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曹操取得原本属于皇帝的封拜诸侯、郡国守相特权。

公元216年,建安二十一年,曹操戳升为魏王。

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将自己的仪仗设置成天子才能享用的。至此,曹操除了名称这一点上不同于皇帝之外,曹操已经享有了皇帝所拥有的一切,完全成为事实上的皇帝。曹魏取代东汉王朝的政权机器,至此已经完全打造完毕。而“铜雀三台”依次修建的计划和实施,完全跟曹操一系列的政治举措是相当的,同时进行的。

所以,曹操修建“铜雀三台”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向世人宣示他的政治意图,直指皇帝宝座,就是想当皇帝,“铜雀三台”成功修建也表明了曹操的成功。

标签: 曹操汉朝

更多文章

  • 赵飞燕汉朝第一美人,宠冠后宫,却输给了自己的亲妹妹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飞燕,汉朝

    大家好,说起赵飞燕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纵观汉成帝的一生,他的感情生活是非常丰富的,可以说是男女皆可,但他至死不渝的爱情只给了两个人,一个就是他的表兄弟张放,另一个就是他的妃子赵合德。而赵飞燕只得了汉成帝一段时间的宠爱,就像汉成帝过去宠爱的妃子一样,都没逃脱喜新厌旧的命运,赵飞燕也不可避免的成

  • 李泌是如何稳定中唐政局的?真相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泌,唐朝

    唐朝政治家李泌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三字经》中有一段劝少儿勤学的句子: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这句里提到了两个小神童,一个是祖莹,八岁时就能写诗;另一个是李泌,七岁时就能作以棋为主题的赋,以此两个神童为例,他们不仅天资聪颖

  • 朱祁镇如果狠下心杀掉哥哥和儿子的话 朱祁镇的下场会不会更好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祁镇,朱祁钰

    对朱祁钰和朱祁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祁钰要是真有那个本事把他哥哥、侄子给杀了,那他就不叫朱祁钰!朱祁钰与朱祁镇最大的区别在于嫡庶,嫡庶导致他们的成长环境与培养方式大相径庭。前者是按照皇子培养,学习的是诗书礼仪;后者是按照帝王培养,掌握的是帝王心术。按照朱

  • 历史上秦桧到底是什么身份?他真的是金人的内奸吗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秦桧,宋朝

    历史上秦桧到底是什么身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秦桧是大宋第一名相,独政十九年,在宋朝一直都是评价最高的忠臣,秦桧死后高宗皇帝亲笔提赐“决策元功,精忠全德”,封申王,赐谥号“忠献”。实情是,建炎三年,金兵南侵时,秦桧作为挞懒的随军转运使同行。临行前,秦桧不想把老婆丢下,又怕

  • 此女从宫女一路做到太皇太后,这个人究竟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窦漪房,汉朝

    大汉开国,刘邦做了皇帝,他的妻子吕雉就自然而然当了皇后。这吕后不仅为人颇有心机,而且政治欲望强烈。为了实现自己登上历史舞台的愿望,她用宫中的美女去收买刘邦的所有被封为王的儿子。当然,吕后担心分配不公,反而会引起这些儿子们的反对,弄巧成拙,因此,她给这些为王的儿子每人均送去五名美女,以显得母后对儿子们

  • 康熙最不受待见的儿子,结果成了人生赢家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雍正,清朝

    在历史上有很多朝代,每个朝代都是由皇帝把持朝政,国家的一切事物都是听从皇帝的安排。在古代皇帝就是最好权力的象征,人们都非常的尊敬皇帝。在历史上康熙是一个很受到大家爱戴的一位皇帝,他在位的期间为百姓们谋划了很好时光。他一生中有一共有35个孩子,但是能活下来的孩子只有24个,在众多的孩子中有一个是最不受

  •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历史上是什么地位?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太宗李世民,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历史上是什么地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直追尧舜禹三王,他统治时期的贞观之治更是被后世称颂了一千多年,尤其是在贞观四年,当年全唐只有二十九人被官府执行死刑,更是从侧面证明了唐朝的政治清明,律法完备,所以作奸犯科的人少,

  • 明朝开国功臣陈遇是什么人?朱元璋把他比作诸葛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陈遇,明朝

    明朝开国功臣陈遇是什么人,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能够成就大事业的人,他们都很看重人才。三国时期的刘备就是一位这样的人,他曾经三次拜访诸葛亮,给了诸葛亮足够的面子,最终让诸葛亮出山,为自己打江山出谋划策。在他拿到了诸葛亮的支持之后,天下人都

  • 俗话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崇祯为什么会用一个杀一个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崇祯,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崇祯用人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一句老话讲得好,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意思就是既然要用他就要信任他,如果你不能信任某人,那就不要用它,但是古代皇帝对于那些有缺陷,反过错误,甚至可能怀有二心的人,那么是该疑而不用还是用而不疑呢?大明帝国的崇祯皇帝是一位亡国之君,但他却

  • 太平天国的名将之一:韦昌辉最后怎么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韦昌辉,清朝

    明末清初,韦昌辉的祖先从广东避难至广西,定居金田,家里很有钱,但是在封建社会中,权力才是至高无上的,有钱,有卵用!而到了韦昌辉这一辈,更是经常受到当地的大户人家联合当官的欺负与敲诈,这激起了韦昌辉的反抗情绪。恰好,跟洪秀全一起传教的冯云山路过他家,经过冯云山的一番说辞,韦昌辉立马加入拜上帝教。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