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正史中的杨六郎能力如何?镇守三关,大战辽兵是真的吗

正史中的杨六郎能力如何?镇守三关,大战辽兵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893 更新时间:2024/1/25 0:47:58

正史中的杨六郎能力如何?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杨家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杨六郎更是贯穿《杨家将》的重要人物,镇守三关,身边还有“哼哈”二将,也就是孟良、焦赞。

在北京一带,留下许多与杨六郎有关的故事与遗址:颐和园北面有座山叫望儿山,据说是辽宋争战期间,杨六郎一直带兵打仗,其母佘老太君常常登上此山向北瞭望,还擂鼓助阵,希望儿子杀敌打胜仗,于是,后人便叫此山为望儿山(杨延朗之母佘太君,据考证当作“折太君,因晋北方言中“折”与“佘”谐音,是宋初将领折德扆之女。折家乃河东府州世家,八代为将守边,战功卓越,人呼“折家兵”,杨业战死后,折太君曾上书宋太宗述说杨业战死沙场的原因,迫使宋太宗下诏褒恤,惩罚了潘美等将领)。

据说北京西郊有六郎庄,杨六郎在此练兵驻扎,还有一个地名挂甲屯,说是杨六郎在此晾晒过染血战袍而得名。然而,在辽宋时期,北京地区属于辽国,是辽国的南京,杨六郎怎么可能在辽国境内留下这“遗址”呢?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杨六郎是怎样的?

杨六郎,不是《杨家将》中的杨延昭,叫杨延朗,是宋朝血战陈家谷口的勇将杨业的长子,也不是六子,出任高阳关路副都部署是宋辽签定澶渊之盟的第二年,宋辽自澶渊之盟后,几乎没有打仗,偶尔边境发生点小磨擦,人们习称的三关是指瓦桥关(今河北雄县)、益津关(今河北霸县)、淤口关(今河北霸州东),就隶属于高阳关(今河北高阳东)路都部署。杨延朗“在屯所九年”,于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死于任上。

二、自小随父征战

可以说杨延朗自从军以来,始终镇守于河北抗辽前线,于是,当地留下了许多有关杨六郎的传说故事与遗迹(其中大部分都是随着杨家将故事的广为传播,后人附会的),杨延郎镇守高阳关(也就是人们说的三关)时,宋辽已经休兵止戈,几乎没有发生战事,偶尔发生点小摩擦,所以说,无论民间传说也好,乡邦文献中所载,都不必当真。

据《宋史》记载:杨业确实有七个儿子,除了与杨业在陈家谷口战死的杨延玉以外(有可能是二子),其余六子依次为杨延朗、杨延浦、杨延训、杨延瓌、杨延贵、杨延彬。因杨业“死于王事”,宋太宗赵光义擢任杨延朗自供奉官迁崇仪副使,从此从上战场,而其余的儿子或迁供奉官,或录为殿直,未见其事迹,更没有抗辽战迹,而人们眼中的杨七郎其实是与杨延朗抗击辽军的保州刺史、缘边巡检杨嗣,与杨延朗齐名,边人称之为“二杨”,根本不是杨延朗的兄弟,也是后人演义出来的杨七郎叫杨延嗣

留意史料,梳理一下杨六郎(杨延朗)的事迹:杨延朗自小沉默寡言,喜欢行军打仗之类的游戏,杨业见了,感慨地说:“此儿类我!”看来继承杨家尚武的风气,年纪稍大一点,就随父杨业出征打仗,颇有建树,勇冠三军。

宋太宗雍颐北伐,三路伐辽,以忠武军节度使为云、应、寰、朔等州行营都部署,西路军统帅,杨业为西路军副都部署,杨延朗随父出征为先锋,在朔州城下激战中,臂上中了流矢,依旧带伤奋战,攻下朔州。因伤势严重,没有随父转战陈家谷口。

杨业死后,杨延朗由供奉官升迁为崇仪副使,知景州,随后短暂出任江淮都巡检使,不久改崇仪使,知定远军(即景州,今河北东光)。

三、冰冻遂城退辽兵

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七月,宋真宗获知辽兵将大举南下,便任命马步军都候傅潜出任镇、定、高阳关行营都部署防御辽兵入侵,杨延朗也调任保州缘边都巡检使,负责守备保州(今河北保守)、梁门(今河北徐水)、遂城(今河北徐水西)一带,当时杨延朗驻守遂城、杨嗣驻守保州、魏能驻守梁门,三将相互支援。

这年冬天,辽军兵临弹丸小城遂城,此时杨延朗刚刚进驻遂城不长时间,城小兵少,杨延朗一面派人飞报主将傅潜,请求支援,一面布置守城,而这个傅潜胆怯不发救兵,小小的遂城被辽国大军四面合围。

杨延朗手下不到三千兵马,见辽军如潮水般涌来,众心危惧,但杨延朗临危不乱,从容指挥守城,把城中所有壮丁都组织起来,被甲执刃,上城守卫,一次次击退攻城辽军。

辽军没想到一个小小遂城屡攻不克,辽国承天太后萧燕燕亲临城下,擂鼓督战,辽军发起一波又一波的攻击,矢如雨下,情况危机。

恰在这时,天气骤降,寒潮来袭,傍晚,有民夫送水洒到地上,刹那滴水成冰,杨延朗灵机一动,迅速令军民取水浇到城墙外表上,一夜之间遂城城墙包上了一层透明光滑的坚冰。

辽军来攻城,都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这又滑又坚的城墙,根本无法攀爬,箭射上去就滑落了,什么云梯呀,撞车呀,都失去用武之地,只好从遂城撤兵。

杨延朗早有准备,见辽军撤退,打开城门,亲率精锐乘机追杀,缴获辽军甲仗器械无数。

杨延朗奇计守遂城,以弱胜强,英名震边陲,被擢任为莫州刺史。当时宋将魏能也坚守梁门挡住辽军,时称“铜梁门”“铁遂城”,并且与杨嗣一起屡胜辽兵,边人呼为“二杨”,宋真宗亲自接见杨延朗,并对左右说:“此即杨延朗也。延朗父杨业为前朝名将,延朗治兵护塞,复有父风,深为可嘉!”

四、与杨嗣并称“二杨”

宋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春天,杨嗣奉召入朝见圣,宋真宗升任杨嗣为团练使,杨嗣上奉曰:“臣久与杨延朗联职,今一旦骤然居于其上,故愿且守旧官。”杨嗣好样的,难怪后人把他写成杨七郎!

宋真宗听了,十分常识杨嗣的谦让,便同时命保州刺史杨嗣、莫州刺史杨延朗为本州团练使,并且欣慰地对宰执大臣说:“杨嗣及杨延朗并出于疏外,以忠勇自効,朝中忌嫉二人者众,朕力为保庇,乃及于此。”

这年冬天,辽军南侵,其前锋在长城口被宋北面前阵钤辖击败,随之辽军大至,张斌退守威虏军(即遂城),辽军绕过遂城南下,杨延朗与杨嗣、秦翰、李继宣为前阵将领,各统本部兵马分屯静戎军(即梁门)、威虏军一线,会师迎敌,杨延朗与杨嗣事先率领精锐埋伏于遂城西北的羊山西麓,李继宣与秦翰分为左右两队继进。

为了诱敌,杨延朗率百余骑兵自北面向辽军挑战,且战且退,将辽军引入羊山西,刹那伏兵四起,李继宣与秦翰率部合围,辽军措手不及,与宋军争夺羊山制高点未果,大败而逃,四将挥兵掩杀,当辽军大部队赶来增援,杨延朗四将率部撤离,退保威虏军,此乃史料中的“羊山之伏”,此战后当地老百姓改羊山为“杨山”,亦叫“藏兵山”。

宋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春,辽军又攻保州,杨延朗与杨嗣率军增援,被辽军击败,损失严重,宋真宗念二杨素以忠勇闻名,并没有处分他们。

次年,杨延朗改任宁边军部署,宋真宗诏增杨延朗部兵员万人(以前一直是三五千之众,绝对不是小说中的边关大帅),指示“如契丹骑入寇,则杨延朗部屯静安军之东,令莫州部署石普屯马村西,以守护屯田,且断黑卢口、万年桥敌骑奔冲之路”并且杨延朗不受定州都部署王超节制,可“便宜行事”,拥有用兵自主权。

宋辽签定澶渊之盟后,契丹兵马北返,杨延朗请战“邀其归路”,宋真宗诏止。

后人有诗曰:

拒马河边古战场,土花埋没绿沉枪。至今村盲鼓词里,威震三关说六郎。

这诗实是对一代名将杨延朗的敬仰之情,不是史实。

标签: 杨六郎宋朝

更多文章

  • 窦惠在成为李渊的皇后之前,她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窦惠,李渊

    公元581年,在杨坚的进逼下北周静帝把皇位“禅让”给了这位北周的外戚,按辈分应该叫外公的权臣。伴随着周静帝的禅让,标志着北周的覆亡隋朝的建立。北周发展到这个时候说实话也该灭亡了,杨坚受禅取代北周也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就在杨坚受禅称帝之时,在京都的一处官员宅邸内,一个初长成的妙龄女子却愤慨的大哭道:“恨

  • 朱棣登基前,他是怎么处理后宫那些妃子的?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棣,明朝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皇帝作为一国之君,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甚至可以掌控他人的生死。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有如此之多的人为了争夺皇位而大打出手,枉顾手足情谊和父子之情。有趣的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一个非常神奇的皇帝,此人篡夺了侄子的皇位,但是攻入皇宫的时候却不着急登基,反而先将宫中的美女都杀光

  • 郭德成作为朱元璋的小舅子 面对赏赐他为何称病推辞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明朝

    对朱元璋和小舅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而朱元璋从平民一步步走上来也深谙此道,但是在他分封功臣的时候,面对赏赐,有人却称病推辞,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出言拒绝这份赏赐的人名叫郭德成,他的身份其实是朱元璋的小舅子。如果将朱元璋从草根到皇帝的晋升之路,比喻成升职的话,

  • 黄忠的真实水平是怎样的?小说又是如何描写他的战绩?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黄忠,战绩

    三国那段历史是很精彩的,为了让这个时期的故事变得更加精彩,类似于三国演义之类的书籍在编写过程中可是用了不少写作手法。所以三国演义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一本艺术作品,它其中所描写的有些东西并不真实。由于三国时期的历史离后面那些朝代有一段时间,所以为了让故事更加有意思以及填补一些缺少逻辑的地方,三国演义作者就

  • 武则天晚年选男宠的条件有多高 男宠需要符合什么条件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武则天,男宠

    很多人都不了解武则天男宠,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而女性也都仿佛是男性权力地位的附属品,皇帝可以拥有后宫佳丽三千,女性仿佛就像物品一样。但历史总是有例外的,说到中国古代历史上权倾天下的女性,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应该就是武则天了。武则天毫无疑问是一位神奇女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完全颠

  • 汉宣帝刘病已是如何恢复皇权的?关键性的只有一步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宣帝,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宣帝刘病已是如何恢复皇权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病已,是汉武帝的曾孙,卫皇后所生的太子刘据之孙,从小就受连累而陷于囹圄,刘据被平反后他也出狱,在民间长大。在武帝之子昭帝刘弗陵年少早夭、无子继位的情况下,权臣霍光先立刘贺为帝,不久后废为海昏侯。皇位就

  • 太子朱标为什么会被活活吓死 这事情和朱元璋有关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朱标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标之死,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明朝建国初,太子朱标去劝说父皇不要乱杀人,这时朱元璋命人把一根长满刺的树棍扔到地上。让太子前去拾起来,结果一伸手抓住刺棍,扎破了手鲜血直流。并大声呼喊好痛,这时朱元璋大骂我杀人都是为了你,除掉上面这些刺,避免日后扎破你的手。但是太子仍然向

  • 楚怀王当初为何会被骗到秦国 楚怀王最后是怎么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楚怀王,秦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楚怀王和秦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楚怀王掌权,楚国综合国力强胜,是“战国七雄”之中数一数二的大国。楚国东征西讨惨败列国世界各国,为世界各国所惧怕。楚国变成那时候和秦国、赵国所相争的三强之一。就算是“虎狼之国”秦国在早期也害怕应对楚国,

  • 朱元璋是怎么解决贪污问题的 铸币时仅仅加了一个字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钱币,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元璋铸币,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惩元政废弛,治尚严峻。——《明史》古代社会的官场往往非常容易腐败,而当朝廷里的官员从上到下,都开始被金钱和其他东西所吸引,那整个国家的运转就会出现问题,如果皇帝也不够精明,那么这个朝代就离灭亡不远了。细看很多朝代的灭亡也都是如此,自

  • 蒋济是谁?为何说他像司马懿的孪生兄弟?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蒋济,三国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并得以成功,有一个人给了他很大的帮助,这个人就是蒋济。蒋济这个人有时候就像是司马懿的影子一样,总是跟随着司马懿忽明忽暗地出现,又因为两人的见解、立场大多相同,所以这蒋济又像是司马懿政治上的孪生兄弟一样。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蒋济这个人最早出名是在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