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酷吏来俊臣被武则天处死,背后有何原因?

酷吏来俊臣被武则天处死,背后有何原因?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196 更新时间:2023/12/12 18:56:37

首先我们先来说下他这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来俊臣,至于他的来历,历史上着墨不多,据《新唐书》记载“来俊臣,京兆万年人。父操,博徒也,与里人蔡本善。本负博数十万不能偿,操因纳其妻,先已娠而生俊臣,冒其姓”,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来俊臣亲爹是一个姓蔡的赌徒,曾把自己的妻子和腹中的胎儿输给了一个姓来的赌徒,胎儿出生后就以便宜爹的姓氏来为姓。从来俊臣的第一份职业“无业流氓”来看,他这个便宜爹应该没有给他创造太好的成长环境。

来俊臣虽然出身有瑕疵,工作也比较不体面,但他仍然是一个有追求的人,他并没止步于基层,他通过诬告等方式获得了进身之阶,并获得了武则天的青睐,。武则天作为一代女皇智商肯定说得过去,之所以“以(来俊臣)为忠,累迁侍御史,加朝散大夫”,不是因为她真认为来俊臣有什么过人之能,而是因为此时的武则天需要一些打手,帮她做一些不太光明的事情,而来俊臣背景单纯,工作经验丰富,无事生非的个人能力也很突出,这些都符合当时武则天的需要。

所以来俊臣一跃来到了自己人生的巅峰,在酷吏的工作岗位上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致,“按制狱,少不会意者,必引之,前后坐族千余家”(来俊臣诬陷谁,谁就必须积极配合,否则他就把就把犯罪嫌疑人的七大姑八大姨都给牵连进来。)当时他负责的刑狱和貔貅类似,嫌犯只要进去基本就没有出来的可能,武则天要求他打压的士大夫,他会不折不扣的诬陷定罪,武则天没有要求的,他也积极主动去诬陷攀咬,他把诬陷官员和罗织罪名当作了自己最高的追求,工作起来不分寒暑不分假期。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他还积极组织编纂了一部《罗织经》,这本书以如何罗织罪名为基本思想,以心理学,政治学,权谋学等为辅助手段,并结合了来俊臣多年的一线工作经验,是一部内容详实,理论扎实,可操作性强的诬陷科普读物,在权谋机变方面也有其独到的个人见解。据说这本书一经问世,就让同行侧目、

忠臣

胆寒,就连一代女皇武则天看了,都为自己的心机担心,最后只好杀了他,但他的死真的只是因为“心机”过人吗?骆驼并不这样认为。

第一来来俊臣出身并不高贵,身后也没有什么庞大的势力做后盾,他的妻子是他应讹来的“俊臣先逼妻太原王庆诜女”,所以他妻子那边的势力应该有限,而且还未必愿意和他站成一队,所以来俊臣的根基很肤浅。

第二来俊臣的长处是诬陷官员,罗织罪名,他和朝中的大多数官员其实是对立面,少数站在他这一边的,目的也不单纯,所以他也没有让武则天忌惮的群众基础。

第三虽然武则天看了《罗织经》后,“夸奖”了来俊臣的心机,但是对于一个上位者而言,这种不经意的夸奖未必是真心话,武则天还曾经说过夸过骆宾王“宰相安得失此人?”,但是骆宾王没多久就兵败身亡了。

既然武则天并不是真心忌惮来俊臣,为什么要杀了他呢?据骆驼分析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来俊臣做的事情太过了,让他打压一下士大夫,他能牵扯出一堆人来处死,弄得整个士林都噤若寒蝉,不杀他不足以堵住天下悠悠众口。(想想曹操为什么杀厨子)

第二武则天通过前期的霹雳手段已经掌控了朝政,下一步她要带领大臣和子民一起发愤图强了,作为一个带头人,她需要一个良好的形象,和一支有真本领的官员队伍,而来俊臣再存在下去,就会影响内部团结了。(想想关于夜壶的说法)

所以骆驼认为,武则天之所以要杀来俊臣,和他的心机关系并不大,真正杀他的原因是他活着失去了存在价值,死了还能为武则天挽回一点颜面。《旧唐书》中也曾说“王德将衰,政在奸臣。鹰犬搏击,纵之者人。”今天就到这里,明天让我们接着聊唐朝的那些人和那些事。

标签: 来俊臣周兴唐朝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西汉一代车夫,夏侯婴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夏侯婴,西汉,风云人物

    夏侯婴,是沛县人,与汉高祖刘邦是老乡,其实,沛县是个出人才的地方啊!刘邦政治集团的许多大人物,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最早的时候,夏侯婴是在沛县衙门马房官吏马的,相比也是因此才练就了一身精湛的车技。每当夏侯婴驾车送走使者或客人返回的时候,总是会经过沛县泗水亭,找时任泗水亭长的刘邦聊天,二人一聊就是大半天

  • 世界上有哪些口味的西红柿?为何现在的口感却变了?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现如今的很多食物的口感都和我们小时候吃到的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西红柿。在小时候,很多人吃到的西红柿都是松软多汁,掰开之后有时还能够看到明显的沙瓤。有些西红柿的口感偏酸甜,而有些则更为甜一些,不管是哪种口味的西红柿,吃起来都要比现如今的西红柿可口许多。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那么

  • 历史上很多朝代都进攻过缅甸,为何很多都是铩羽而归?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史风云

    历史上,在清朝之前,进攻中南半岛的历代王朝大多没捞到什么实际好处,比如:宋朝征交趾、元世祖忽必烈三征安南、明朝经略安南,最后都是铩羽而归。载,乾隆曾四次出征缅甸,前三次号称清军依旧是走的前朝老路。首先,武器太弱。清军士兵的武器是弓箭、刀、鸟枪。虽然配备了2000至3000斤铜炮、九节炮、劈山炮,但这

  • 揭秘:曹操为什么杀杨修而留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杀司马懿可除曹魏政权的长远威胁,杀杨修可除曹操父子交接班的短期隐患。历来在讨论杨修之死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常常被忽略,这个事件就是曹操立嗣事件及其结果。曹操长子曹昂早年随征死于宛城,曹氏政权逐渐做大之后的继承人问题,便成为曹氏内部两大势力集团斗争的焦点。在立嗣事件中,杨修和司马懿是两个焦点人物,

  • 刘裕为何43岁都没有儿子?后来真找了个寡妇?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刘裕,南朝,野史秘闻

    或许人们并不知道刘裕就是南宋时期的一位皇帝,他出生在一个比较穷困的家庭,他的母亲生下他以后,就离世了。由于家里穷,并没有钱给他请乳娘。他父亲当时就把他给了一户有钱人家。刘怀敬的母亲抚养了刘裕,这才让他有幸活了下来。他长大以后长得很是强壮,他也因为孝顺继母,而被众人所知晓。他后来长大就去参军了,在战场

  • 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后 安禄山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安禄山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其最终的结局是怎么样的呢?安史之乱是一件影响唐代乃至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由安禄山发动的这场叛乱使得唐代由强盛走向衰落,并且导致了此后延绵不绝的藩镇叛乱,终有唐一代都没能完全的终结藩镇割据的乱象。安禄山是胡人,原

  • 知遇之恩究竟有多重要?不然赵匡胤又怎会有僭越之心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知遇之恩,赵匡胤,文史百科

    “知遇之恩”是指在你还没有成功或者展现自我之前,第一个赏识并提拔你的人给予你的恩情。能带给你知遇之恩的人,就是你的人生“贵人”。如果你能体会这种恩情,那么你就能够理解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能在“陈桥兵变”取得成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赵匡胤本是一个将门世家子弟,年轻时估计是犯了

  • 薛万彻选择“围魏救赵”帮助李建成解困,他到底成功了吗?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薛万彻,战史风云

    历史上都知道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夺皇位杀害手足,足见他为了利益可以不顾一切的狠。当然李世民之所以能成功全靠帐下的猛将誓死追随。这一点也充分体现了他非常重视人才,善弄心计。李建成帐下有一员大将薛万彻曾随李建成到李世民家中做客,遭到程咬金的挑衅,各为其主的切磋武艺,然而不到3个回合薛万彻便败下阵来

  • 历代皇帝生前有年号,为什么死后还要谥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庙号分祖与宗两种,祖代表开创事业,一般开国皇帝称祖;宗表示继承并发展事业,一个皇朝的后续之君多数称宗。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庙号是宋太祖,赵构重建南宋后为了表达他是北宋正统,所以庙号为宋高宗,而不是宋高祖。清朝的皇帝有几位被称为祖,比如努尔哈赤被称为清太祖,顺治被称为清世祖,康熙皇帝庙号清圣祖,雍正皇帝

  • 刘曜:西晋最牛将军,垂涎皇后美貌于是就造反称帝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曜,西晋,野史秘闻

    历史上一位皇后只能是一个国家的皇后,是不可能出现一个皇后当了两个国家的皇后的情况的,这不是乱套了,毕竟要说她当了这个国的皇后然后这个国灭亡了又跑到另一国当皇后可没那么简单,不说会不会让自己没命,这哪个女子这么大胆?不过这也确实没人敢怎么做,但被逼无奈那就不一样了。历史上还真就有这么一例,在西晋时期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