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代女性犯罪,在监狱中的待遇和男性一样吗?

古代女性犯罪,在监狱中的待遇和男性一样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812 更新时间:2023/12/25 7:07:44

中国历来讲究男女有别,这种“有别”不仅是生理上的差别,更多的是法律层面的两性价值取,社会规范,法律地位等方面不同的标准。女性犯罪虽然为社会所不容,但在“男女有别”思想支配下,中国的刑讯无论从刑具到施行方法等方面都渗透着男女区别的思想,充分兼顾了女性的生理特征、女性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及传统思想。因此女犯与男犯无论是刑讯还是囚禁的待遇上,都有着很大的区别。

由于女性本身的特殊情况,中国古代女性犯罪一般不拘禁或可不刑具。明清律法规定:“凡妇人犯罪,除犯奸及死罪收禁外,其杂犯,责付本夫收管;如无夫者,责付有服亲属、邻里保管,随衙听候,不许一概监禁,违者笞四十。”也就是说,女性除了犯了奸罪死罪以外,不能够监禁,所以一般案件更谈不上戴刑具了。

但是如果女性犯了重罪,沦为女囚,那她就要开始黑暗的人生了。沦为女囚的女性轻则在公堂上被裸体笞杖,即“杖臀”,重则被脱掉裤子游街示众,名曰:卖肉,而在大牢里被牢头玩弄、非法拷打更是家便饭。正是因为政府也知道这些原因,所以规定:“妇女有犯奸盗、人命等重情,及别案牵连,身系正犯,仍行提审;其余小事牵连,提子、侄、兄弟代审。如遇亏空、累赔、追赃、搜查家产,杂犯等案,妇女提审,用行禁止,违者以违制治罪。”

女性和男性生理特点不同,所以官刑一般不对女性施行笞杖,即便责罚,也允许她们和衣受杖,虽然这种制度并不能得到完全执行,但总算是对女性的一种保护。但是犯了淫罪的女性,被认为不知廉耻,官府惯常对她们褫衣笞杖,对她们进行羞辱,以警戒其他女性。比如清律中规定:“其妇人犯罪,应决杖者,奸罪去衣受刑,余罪单衣决罚。”

除了打板子外,拶指明清两代被广泛应用于女性身上的一种刑罚。《钦定大清会典》记载:“拶指用圆木五根,各长七寸,径围各五厘,妇人非犯重案不得实用之。”通常情况下女性的手指比男性的更加敏感,拶刑能使女性的手指变形残废,因此对女性施以拶刑对其心理的威慑力更甚男性。

如果是孕妇,一般不动刑,也不拘禁。《明律》规定:“若妇人怀孕犯罪,应拷决者,皆待产后一百日拷决。若未产而拷决,因而堕胎者,官吏减凡斗伤罪三等”,《大清律例》同样规定:“凡孕妇犯罪后,依律应拷讯的,须待产后一百日方可拷讯;如果司法官在孕妇未产时进行拷讯,因此而致使堕胎的,官吏减凡斗伤罪三等处罚;因此致死的,则要处杖刑一百,徒刑三年”。

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对一般的犯罪女性相对来说可以比较宽容,但是对于犯奸罪的女性,历代统治者对严厉打击,犯奸罪的女性不仅要亲自到堂受审,被关进监狱,而且还要去衣受刑。《大清律例》规定:“妇女有犯奸盗、人命等重情,及别案牵连,身系正犯,仍行提审;其余小事牵连,提子、侄、兄弟代审。”对于一般犯罪,女性是可以不收监的,但是犯奸罪及死罪的除外,这是封建社会根深蒂固的贞操观所决定的。

对于女犯的区别对待,是儒家思想“唯德是辅”的体现。女性由于其生理的特殊性以及体格软弱,经常被统治者施恩和法律“同情照顾”,显示统治者的“德政”。

中国传统化下的女性是相当保守的,妇女的身体是完全不能暴露的,如果在大堂上将女性的臀部裸露在那么多人面前,是不成体统的。所以对于女性和衣受刑的规定是出于封建社会对于女性身体的忌讳和受贞操观的影响,并不完全是统治者的善心。

封建社会的女性,必须遵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四德,她们如果有过失,往往被认为过在家长,责任由家长来承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女性是没有法律人格的。所以一般性犯罪,她们不用被收监,而由家长代为受过。

当然,规定是美好的,执行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封建社会是个人治社会,怎么处罚更主要的是看主官的意愿,因此历代都有很多女性不权在公堂受刑,还被投入与男犯混杂的监狱,遭受牢头甚至有势力的男犯的虐待凌辱。这在男权的封建社会是很正常的现象。

标签: 古代唐朝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豫妃:30岁才进宫,第二年就升妃,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豫妃,清朝,风云人物

    古代的女子们,是对自己的年龄把关非常严格的,甚至于到了20岁如果还没有出嫁的话,她就已经成了别人眼中的剩女,只会被别人所冷嘲热讽。等到了清朝的时候,皇帝后宫的女子大部分都是在刚10岁左右的年纪便开始了伺候皇帝的生活,等到十三四岁已经就生育过孩子们,所以就很少会有那些在20几岁之后还可以进宫的女子,即

  • 北宋生产技术发展以后,各种手工业作坊如何超越前代?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北宋各种手工业作坊的规模和内部分工的细密程度,都超越前代。生产技术发展显著,产品的种类、数量、质量大为增加和改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北宋的瓷器,不论在产量还是制作技术上,比前代都有很大提高。当时,烧造瓷器的窑户,遍布全国各地,所造瓷器各具特色。官窑、钧窑、汝窑、定窑和哥窑

  • 元朝版本的“赤壁之战”,朱元璋是如何“借东风”的?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元朝,朱元璋,战史风云

    朱元璋与陈友谅的鄱阳湖大战,就是一场惊天赌局,胜者荣登九五,败者死无葬身之地,接下来听听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元末朝廷腐败,民不聊生,豪杰揭竿而起,大浪淘沙,经过战火的洗礼,最后剩下最大的四股势力,一是北方的元朝,二是南方左部分的张士诚,三是南方右部分的陈友谅,四是南方夹在中间的朱元璋,其中陈友谅

  • 吕布“辕门射戟”在历史上有多难完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吕布“辕门射戟”在历史上有多难完成?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群雄纷争、天下四分五裂。“时势造英雄”,三国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人才辈出的年代之一。三国的武将名将不少,关羽、张飞、徐晃、孙策、赵云等,因为影视改编、游戏改编的原因,时常会拿武将相互对比看一看谁是最厉害的武将。

  • 折扇不是中国人发明的?扇子是怎么演变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野史秘闻

    扇子,最早称为“霎”,与羽毛有关。据西晋崔豹的《古今注》记载,最早的扇子出现于商代,是用五光十色的雄雉尾羽制成的,故称之为“翟扇”。东晋王嘉的《拾遗记》则称扇子是周昭王时发明的,据说当时有个叫孟夏的人取鹊翅羽做成了扇子。但那时的扇子并不是用来拂凉驱暑的,而是用来遮阳挡风的,插在车上也是一种仪仗。考古

  • 杨师道:唐朝时期宰相,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风云人物

    杨师道,字景猷,唐朝时期宰相,隋朝观德王杨雄幼子、中书令杨恭仁之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师道出身弘农杨氏观王房。为人纯粹善良。隋朝灭亡后,投奔唐高祖,迎娶桂阳公主,拜上仪同、驸马都尉。出任灵州总管,多次击退突厥入侵。历任吏部侍郎、太常卿,册封安德郡公。贞观十年(636年)

  • 国子监作为古代的最高学府,它具备了哪两种功能?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国子学或国子监作为古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它具备了两种功能,一是国家管理机关的功能,二是国家最高学府的功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国子监”出现后,“学”与“监”不同的含义说明了二者在承担两种功能上的不同分工,“学”是传授知识,指向教育和最高学府的功能;“监”是督查监管

  • 长勺之战结果如何?又有哪些历史影响呢?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春秋,长勺之战,战史风云

    以静制动,以弱胜强的不朽典范长勺之战,发生于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春天,它是春秋初年齐鲁两个诸侯国之间进行的一场车阵会战,也是我国历史上后发制人,以弱胜强的一个著名战例。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起,我国历史进入了诸侯兼并、大国争霸的春秋时代。齐国和鲁国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重要诸侯国,又互

  • 解析:曹庄公及之后的曹国历代国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庄公,春秋,历史解密

    曹庄公,姬姓,曹氏,名射姑(一作夕姑),曹桓公之子,曹国第十三任国君,在位三十一年。曹庄公四年春,鲁桓公入曹,曹庄公赠给他祭祀用的牲畜。同年夏,郑厉公入曹,同鲁桓公、曹庄公盟好。曹庄公二十二年春,庄公同齐桓公、陈宣公、周王室一并起兵攻宋。同年夏,单伯领兵同庄公等会和,与宋国讲和后各自回国。曹庄公二十

  • 明朝灭亡衍生多个南明朝廷,为何没能反清复明”?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吴三桂开门清兵入关,李自成进城崇祯自杀。到了公元1644年,明朝灭亡后中原大地浮现出3个朝廷政权,首先是李自成建立大顺朝廷,清兵入主后开创清朝,还有一个就是明朝剩余的官员们辅佐朱由崧续建南明朝廷。从此南明依然跟清兵顽强抗争到底,一共斗了三十六年才灭亡,那么在几十时间里清朝为何让南明存活着?这到底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