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元朝版本的“赤壁之战”,朱元璋是如何“借东风”的?

元朝版本的“赤壁之战”,朱元璋是如何“借东风”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690 更新时间:2023/12/26 18:49:05

朱元璋陈友谅的鄱阳湖大战,就是一场惊天赌局,胜者荣登九五,败者死无葬身之地,接下来听听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元末朝廷腐败,民不聊生,豪杰揭竿而起,大浪淘沙,经过战火的洗礼,最后剩下最大的四股势力,一是北方的元朝,二是南方左部分的张士诚,三是南方右部分的陈友谅,四是南方夹在中间的朱元璋,其中陈友谅和朱元璋更为强大。朱元璋和陈友谅都清楚,若想自己称霸天下,必然要踩着对方的枯骨。

1363年张士诚攻打驻守安丰的刘福通,刘福通不敌,派人向朱元璋求救,朱元璋认为张士诚实力较弱,拿下张士诚后,可集中力量对付陈友谅,决定出兵增援。军师.刘伯温认为张士诚不足为惧,现在大军支援刘福通会造成自身防御空虚,陈友谅可能会趁虚而入,朱元璋仍一意孤行,3月发兵安丰。

恰如刘基所料,陈友谅听闻朱元璋发兵安丰,4月他挥师攻打洪都(南昌),朱元璋在得知陈友谅出兵顺江而下之后,命他侄子朱文正、大将赵德胜和邓愈率他4万人马,镇守洪都,挡陈友谅的大军。

最终朱文正以区区4万兵马坚守洪都85天,成功的将陈友谅控制了鄱阳湖附近,成功地保护了城防空虚的应天城,为朱元璋稳定后方,完成战略和兵力部署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6月,朱元璋率领二十万大军抵达鄱阳湖,陈友谅也调整了策略,率六十万大军到鄱阳湖准备和朱元璋决一死战,一举消灭朱元璋,称霸江南。

陈友谅有60万人马,数百艘战舰,最大战舰长十五丈,宽两丈,高三丈,船分三层;朱元璋只有20万人马,只有带桅杆小船,双方的力量对比十分悬殊。而且最为致命的一点是,陈友谅是携百万雄师顺江而下,主动出击,朱元璋迫不得已倾巢出动,并且最为尴尬的是张士诚和帖木儿随时可能袭击朱元璋,让其背腹受敌,后半部中国历史很可能就要改写了。

朱元璋到达鄱阳湖之后便开始研究地形地利,分析双方的优势劣态,朱元璋经过分析认为陈友谅的大船铺满湖面,自己的小船根本不可能靠近陈友谅。于是朱元璋便将陈友谅引诱到湖面狭窄的河道之中,交锋数次,惨烈到如何程度,仅举一例,丁普郎身被十余创,首脱犹直立,持兵作斗状!何其骠悍,何其悲壮!

没文化真可怕,陈友谅竟学三国时曹操,为保证集群突击步调一致,竟下令把船只用铁索连起来。

也许是天助朱元璋,一股强劲的东北风刮来,

朱元璋立即命令七条船装载火药,组织敢死队去火攻!瞬间陈友谅的无敌舰队成为火海!

战船难以活动,几乎全部葬身于火海,他智勇双全的弟弟陈友仁战死,陈友谅在突围中被一箭贯穿头颅,朱元璋获得了这场战役的完全胜利。

鄱阳湖一战奠定了朱元璋在起义军中的声望和势力,极大的拓展了朱元璋的军事力量和地盘,为朱元璋最终从众多的起义军之中胜出,并且将元朝的残余势力赶至长城以北打下了基础。因此鄱阳湖之战关系到朱元璋的生死存亡,但是其中的凶险也只有朱元璋知道,自己稍有不慎,粉身碎骨的就是自己。

多年后,朱元璋想起此战,还感后怕,嘴里念着:“不听先生的话,而有安丰之行,假如友谅趁我军之出,应天空虚,顺流而下,我进无所成,退无所归,大势去矣”。

标签: 元朝朱元璋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吕布“辕门射戟”在历史上有多难完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吕布“辕门射戟”在历史上有多难完成?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群雄纷争、天下四分五裂。“时势造英雄”,三国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人才辈出的年代之一。三国的武将名将不少,关羽、张飞、徐晃、孙策、赵云等,因为影视改编、游戏改编的原因,时常会拿武将相互对比看一看谁是最厉害的武将。

  • 折扇不是中国人发明的?扇子是怎么演变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野史秘闻

    扇子,最早称为“霎”,与羽毛有关。据西晋崔豹的《古今注》记载,最早的扇子出现于商代,是用五光十色的雄雉尾羽制成的,故称之为“翟扇”。东晋王嘉的《拾遗记》则称扇子是周昭王时发明的,据说当时有个叫孟夏的人取鹊翅羽做成了扇子。但那时的扇子并不是用来拂凉驱暑的,而是用来遮阳挡风的,插在车上也是一种仪仗。考古

  • 杨师道:唐朝时期宰相,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风云人物

    杨师道,字景猷,唐朝时期宰相,隋朝观德王杨雄幼子、中书令杨恭仁之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师道出身弘农杨氏观王房。为人纯粹善良。隋朝灭亡后,投奔唐高祖,迎娶桂阳公主,拜上仪同、驸马都尉。出任灵州总管,多次击退突厥入侵。历任吏部侍郎、太常卿,册封安德郡公。贞观十年(636年)

  • 国子监作为古代的最高学府,它具备了哪两种功能?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国子学或国子监作为古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它具备了两种功能,一是国家管理机关的功能,二是国家最高学府的功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国子监”出现后,“学”与“监”不同的含义说明了二者在承担两种功能上的不同分工,“学”是传授知识,指向教育和最高学府的功能;“监”是督查监管

  • 长勺之战结果如何?又有哪些历史影响呢?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春秋,长勺之战,战史风云

    以静制动,以弱胜强的不朽典范长勺之战,发生于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春天,它是春秋初年齐鲁两个诸侯国之间进行的一场车阵会战,也是我国历史上后发制人,以弱胜强的一个著名战例。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起,我国历史进入了诸侯兼并、大国争霸的春秋时代。齐国和鲁国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重要诸侯国,又互

  • 解析:曹庄公及之后的曹国历代国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庄公,春秋,历史解密

    曹庄公,姬姓,曹氏,名射姑(一作夕姑),曹桓公之子,曹国第十三任国君,在位三十一年。曹庄公四年春,鲁桓公入曹,曹庄公赠给他祭祀用的牲畜。同年夏,郑厉公入曹,同鲁桓公、曹庄公盟好。曹庄公二十二年春,庄公同齐桓公、陈宣公、周王室一并起兵攻宋。同年夏,单伯领兵同庄公等会和,与宋国讲和后各自回国。曹庄公二十

  • 明朝灭亡衍生多个南明朝廷,为何没能反清复明”?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吴三桂开门清兵入关,李自成进城崇祯自杀。到了公元1644年,明朝灭亡后中原大地浮现出3个朝廷政权,首先是李自成建立大顺朝廷,清兵入主后开创清朝,还有一个就是明朝剩余的官员们辅佐朱由崧续建南明朝廷。从此南明依然跟清兵顽强抗争到底,一共斗了三十六年才灭亡,那么在几十时间里清朝为何让南明存活着?这到底是什

  • 桓玄到底有多胖?史上最胖的皇帝,连找妃子伺候都要人帮忙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桓玄,晋朝,风云人物

    在中国长达5000多年的历史中,有最成功的皇帝,也有最残忍的皇帝,还有最长寿的皇帝,诸如此类的说法都有,古代很多能人志士长相都很是奇异,刘备双手过膝,项羽目生双瞳。名人们总会有些不同于常人之处。今天,小编就要为大家介绍一位皇上,他的特别之处是他的体型。就在今天来讲,全是以瘦为美,但古时候,大部分的人

  • 袁术为何会在乱世中称帝?他真像文学作品中那样不堪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袁术,称帝,文史百科

    东汉末年,皇权衰微,群雄逐鹿。在众多诸侯中,袁术是很特别的怪咖。在《三国志》中,名士孔融评价袁术“冢中枯骨”,以此表达不屑。袁术如果只是争地盘,那他只不过普通的军阀而已。可这位怪蜀黍偏偏不走寻常路,居然公开称帝了。他这么干,哪来的底气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袁术(?-199

  • 什么是亚罗号事件?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亚罗号事件,清朝,战史风云

    亚罗号事件算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英国用清政府侮辱英国旗的理由直接开战。实际上这也只是一个借口而已,因为之前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交涉,但是被拒绝所以一直想找个机会在捞点油水。所以就发生了亚罗号事件,至于说亚罗号事件是不是英国方面一手策划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其中的理由非常牵强,令人难以接受。晚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