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朱元璋火烧庆功楼成为一大污点 历史上真的有这件事情存在吗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成为一大污点 历史上真的有这件事情存在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176 更新时间:2023/12/16 16:27:21

很多人都不了解火烧庆功楼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冷酷无情是有世人皆知的,相传,他为了屠杀功臣,上演了骇人听闻的火烧庆功楼之举,成为其人生的一大污点。

据说朱元璋荡平群雄,建立大明,一统天下后,这一年的春天,他率文武百官来到南京城外的长江边春游。朱元璋见浩荡长江滚滚东流,江面上烟波浩渺,寥廓苍茫,风帆点点,又见长江岸边的燕子矶古渡口如铜浇铁铸般傲然屹立,气势如虹,不由脱口吟了一句诗:“燕子矶兮一秤砣”。

然而,朱元璋肚子的墨水毕竟有限,吟了一句后就卡住了,怎么接不下一句了。

他憋得面红耳赤,毕竟肚里墨水有限,第二句怎么都接不上龙。

他用眼角偷瞄众臣,只见大伙儿都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有人还脸带讥笑。只听几位开国将帅在小声议论:“这哪是诗,明明就在这时,刘伯温站出来帮朱元璋解围,他慢条斯文地说:“陛下把燕子矶码头比作秤砣很形象,微臣试着接一下后面的。“只见他略一思索,吟道:“燕子矶兮一秤砣,长虹作杆又如何。天边弯月是挂钩,称我江山有几多”。

刘伯温话音末毕,周边的文武大臣们异口同声称好。

刘伯温在关键时刻救了朱元璋的场,按理说朱元璋应该“嘉奖“他才对,然而,自尊心极强的朱元璋却觉得刘伯温”丢了“他的面子,更认为这些追随自己建功立业的文武百官自恃有功,根本不尊重他,于是一个可怕的想法在他心里诞生了。

几天后,朱元璋下令了一道命令:在南京鼓楼岗的山坡上修建一座“庆功楼”。

据说在朱元璋建造庆功楼的时候,开国功臣们都很高兴,毕竟这个楼是为他们而建立。

众人皆喜,一人独忧,这个人便是刘伯温。刘伯温见了这个楼之后忧心忡忡,茶饭不思。他心里很清楚,楼建造好的时候,就是他们这些功臣死亡之日。

刘伯温为了保命,便决定选择“走“为妙,于是向朱元璋提出告老还乡,理由是年老多病,不宜再在朝中为官。朱元璋当然不愿意放人,但刘伯温择机再辞,就这样反复几次,朱元璋见留不住他,只好批准让回乡。当然了对他的赏赐还是有不少的。

刘伯温逃过一劫后,也不忘一位好朋友——大将军徐达

他想救徐达,便趁着去和徐达辞呈的机会,对徐达说:兄弟,功臣楼建成之日,皇上必然宴请各位元勋功臣,到时你一定要寸不不离地跟紧皇帝,切记,切记。徐达不解,还要问由,刘伯温说:你只需按照我说的办就行了。说着扬长而去。

功臣楼竣工后,朱元璋果然在此宴请诸功臣,徐达暗中观察了一下当时的现场,敲了敲建好的楼板,听了听声音以及观察了朱元璋当时的表现,心里顿时凉了半截。

徐达于是牢记刘伯温的话,一直紧跟着朱元璋,酒过三巡,功臣们都已微醉,朱元璋趁机离开,刚走出几步,忽觉有人跟来,一看竟是徐达,便问:丞相为何跟来?徐达说:臣为皇上保驾。朱元璋摆手道:不用不用,你回去继续喝酒吧。

徐达无奈道:皇上真想一个不留吗?如若这样,臣只希望皇上能够善待臣的妻儿,臣万死不辞。

朱元璋长叹了一口气,没有再说话。二人刚出功臣楼不久,但见功臣楼突然火光四起,那些功臣们也随之飞灰湮灭,尸骸无存。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朱元璋火烧庆功楼。

种种迹象表明,朱元璋建庆功楼确有其事。宋濂的《张中传》中记载,朱元璋的确曾在南京修建了一座功臣楼,但是名字却叫忠勤楼,主要是朱元璋用来和文臣武将讨论军国大事,议政执政的地方。在汪广阳、陶安等人的诗集中也曾提到过此楼。后来因为失火,年久失修便废弃了。

当然,现代史学家通过种种发析认为,朱元璋火烧庆功楼是子虚乌有的事。之所以会被后人“杜撰”,是因为满清统治者黑了朱元璋。满清以一少数民族夺取了大明江山,对汉族人民来说是不正统的,为了黑化汉族皇帝,黑化朱元璋,他们于是编造这些野史传闻,来粉饰自己,为自己夺取汉族江山正名。

标签: 朱元璋庆功楼

更多文章

  • 秦武王死后,他把王位传给了谁?是秦昭襄王,还是宣太后娇诏?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武王,战国

    秦武王死后,他把王位传给了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前307年,年仅23岁的秦武王嬴荡,在周王宫与大力士孟说比赛举代表秦地的龙文赤鼎,不慎砸断双腿,失血过多而亡。秦武王举鼎的孟浪行为,在许多人眼中是不自量力的愚蠢行为,而秦武王本人也因此被嘲笑

  • 严世蕃被人称为“鬼才” 严世蕃到底有多厉害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严世藩,明朝

    还不知道:鬼才严世蕃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朝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五月的一天,罪恶累累、贪婪无比的严世蕃将被在西市斩首。人们兴奋地前往观看,只见一个肥头大耳的中年人被绑赴刑场,随着一声令下,严世蕃成了刀下之鬼。消息传到江西分宜,老百姓欢欣鼓舞,只有嘉

  • 创造出永明之治的萧赜,南北朝不可多得的明君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萧赜,南北朝

    永明七年(489年),齐武帝萧赜的第四子萧子响因被告发所用服饰超出规格而直接处死了告发者,萧赜大怒,命萧子响认罪,结果萧子响率百余人击退前来劝说的朝臣,意图造反。萧赜出兵讨伐,并于次年赐死萧子响,还除去了他的属籍和爵位。后来萧赜思及此事总是又痛又悔,一次游园时望见猿猴对子鸣啸,不由涕泪横流,追封萧子

  • 乾隆不仅喜欢作诗,而且还很喜欢绘画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清朝

    乾隆非常喜欢画画,尤其雅好山水,清代书画著录《石渠宝笈》中就保留了不少他的画作。近代李放的《八旗画录》中说:“(乾隆)用笔中锋法兼草隶,古秀浑逸,天机洋洋。老劲过于沈周,清隽驾于宋元,赵孟頫、王冕、陈淳无足道也。”这番吹捧显然过于夸张,但乾隆在诸多吹捧中产生幻觉,认为自己真是画坛天才。接下来中国历史

  • 孙策为东吴做了什么贡献?探索孙策传奇的一生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孙策,东吴

    孙策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提起东吴,大家可能印象最深的是“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吴帝孙权,但是其兄孙策文治武功比起孙仲谋可是犹有过之。江东自古多才俊,人称“小霸王”的孙策,其勇武可想而知,其父孙坚死后,正是他打下江东六郡81县,奠定了东吴基业。如果不是英年早逝

  • 北燕末代皇帝冯弘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好运气始终会用完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冯弘,晋朝

    每当一提起北燕末代皇帝冯弘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公元407年,冯跋发动政变杀了后燕皇帝慕容熙,之后拥立惠愍帝慕容宝的养子高句丽人高云为帝,定都龙城,史称北燕。可是高云只做了两年皇帝,409年就被宠臣离班、桃仁杀害。此时冯跋再次挺身而出,平定了动乱,其后被众将领

  • 魏忠贤当初只是一个小小的太监 魏忠贤是如何逆袭的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魏忠贤,明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魏忠贤,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历史烟云,扑朔迷离,忠奸善恶,是非难辨。今天我们聊一下明朝末年的九千岁魏忠贤。很多人都说,明朝是出了名的太监当权有什么好说的?确实,有明一朝,太监弄权的事屡有发生,在明武宗朱厚照的时

  • 魏忠贤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魏忠贤真的是一个大奸臣吗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魏忠贤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朝魏忠贤,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魏忠贤是个怎么样的人物呢?政治不是我们这些老百姓懂得,也没有资格经历。老百姓只知道居家过日子,老百姓对一个政权的评价也是从过日子着手,一个政权下百姓安康,小日子过舒坦了,国家的政权领导和官员们就在百姓心中有好的口碑。反之就会出现动荡和不

  • 李林甫如果还在世的话 安禄山还敢造反吗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林甫,安禄山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林甫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引言就中国古代的政治体系而言,良臣猛将的作用性有时还强于皇帝。而在众多臣子中,权臣、能臣、奸臣、忠臣、清官、污吏,官场众生相各有不同。而事实上,大多数奸臣也是能臣。权臣。如果不是具备很强的能力,那么他们也

  • 安史之乱为什么要杀杨贵妃 这事情和杨贵妃的关系有多大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安史之乱,杨贵妃

    你真的了解安史之乱和杨贵妃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杨玉环作为传统的四大美人之一,有着羞花的容貌,同时,这位也是历史中死的最冤的一个美女。称为李隆基的贵妃之后,她从不干涉朝政,也不问朝中政事,有的只是平常小女人都有的吃醋之心。那为什么,杨贵妃会因为安史之乱的爆发死在马嵬坡呢?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