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朱元璋问责陈汶辉之后为什么又后悔?还亲自发文祭奠?

朱元璋问责陈汶辉之后为什么又后悔?还亲自发文祭奠?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278 更新时间:2024/2/11 17:09:09

历史上朱元璋曾经降旨叛张某极刑,后来陈汶辉查实冤情后封还御旨,惹得老朱大怒,直接问罪,那么朱元璋问责陈汶辉之后为什么又后悔,亲自发文祭奠陈汶辉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陈汶辉是明朝初期的知名文臣,出生在福建诏安县梅岭人,是唐朝时期大臣陈元光的二十四世孙,其本人在元朝大德年间出生,从小就刻苦学习儒学,对于各类圣贤书籍都十分痴迷。

原本准备出来入仕为朝廷效力的,但他看到元朝的各种暴政和腐朽不堪,便立志不仕。反而跑去远游各地,开阔自己的眼界,增加见识,回来后跑到老家的初稽山去归隐。

朱元璋在当吴王的时候,就听说过陈汶辉的才名,多次派人想要将其征召过来为己所用。一直到朱元璋开国后的洪武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380年的时候,老朱明太祖征聘经明行修科遗才,陈汶辉看到大明王朝在朱元璋统治下欣欣向荣,才决定上京应试,一下子就荣获了第一,被称为是“八闽元士”,并授予了礼科给事中的官给他当。

在此期间,陈汶辉多次以谏官身份上书朝廷,奏请减轻沿海边民赋税,并扫除江浙所沿袭的元末弊政等。使得当地的老百姓大为受益。

当时,朱元璋可能因为自己当过和尚的缘故,对于佛教和道教大为推崇,全国各地都因此在大兴土木建造寺庙,造成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浪费,对此满朝文武没有一个敢站出来说朱元璋的不是。

只有陈汶辉和李仕鲁这两个比较传统的大儒敢争相上书,指责佛教和道教都是异端。结果朱元璋龙颜大怒,将李仕鲁给活活摔死了,而陈汶辉这边,也被斥责为志大言迂,不达时变,并将其调任为大理寺丞。

在大理寺这边任职的时候,陈汶辉很快就发现了其中出现了一个关于张廉使和李知府等错案,发现此案是按照所谓的“内旨”办事来,这很明显是违背大明王朝的法律制度的。

陈汶辉将此事写成奏章如实上报,并希望朝廷重新审理此案,但对此朱元璋认为他做得很好,便将其擢升为大理寺少卿。

当时恰逢李善长案爆发,陈汶辉冒死力争,想要为李善长平反。不久后,山东张宪使因惩处内戚,惹怒了朱元璋,老朱亲自降下御旨,要大理寺这边不用审理了,直接判处张某极刑就行了。

但陈汶辉在问明案情之后,觉得此事不能这么处理,而且朱元璋这么做,太过于乾纲独断,明显是不符合相关的法律程序的,便直接“封还御旨”。

朱元璋感到了极大的冒犯,便下令派出锦衣卫将陈汶辉押赴刑部问罪。得知此消息后的陈汶辉十分悲伤,觉得朝廷这样做是不公平的,会对明王朝的法律制度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他便在押解途中直接跳水而死了!不久后,朱元璋感到后悔,便亲自作文祭奠并赐葬!

标签: 祭奠陈汶辉

更多文章

  • 欧阳修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他的才华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欧阳修,宋朝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唐宋八大家之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四岁时父亲病逝后,欧阳修与母亲寄居在随州叔叔家。叔叔家经济窘迫,童年的成长环境十分艰苦。欧阳修自幼好学,家中没有什么藏书,就到别人家借书来抄,常常书还没抄完,已经基本能背诵了

  • 第二代黔国公沐斌是怎么索要反贼思任发的?有沐英当年的风范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第二代黔国公沐斌,思任发

    沐斌的原名叫作沐俨,自父亲沐晟正统四年去世之后,他本人便于第二年,成功承袭了黔国公的爵位。那么上位之后的他是怎么索要反贼思任发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洪武十年,他的三叔沐昂也去世了,在这一年的七月份,就被朝廷赐予了一个新名字为沐斌。到了八月份,正式佩戴征南将军的印前往云

  • 刘邦担心吕雉会图谋不轨 刘邦为什么杀樊哙而不是吕后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邦,吕雉

    还不知道:刘邦明明担心吕雉图谋不轨,为何在世时不杀吕雉,反而杀樊哙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雉在历史上给人的形象就是两个字:狠毒。刘邦与吕雉是多年的夫妻,虽然两人聚少离多,再加上刘邦又是皇帝,后宫妃子不止吕雉一人,但刘邦识人的眼光还是非常毒辣的,整个秦末时

  • 明朝“三杨”之一的杨荣是怎么处理宁夏被围事件的?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荣,三杨

    明朝“三杨”之一的杨荣,一向以警敏通达,善于察言观色而著称,那么他是怎么处理宁夏被围事件的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朱棣继位为永乐皇帝后不久的一天晚上,有报告称宁夏那边突然被围了,情况似乎十分危急。当时在内阁当值的是杨荣,所以朱棣便赶紧将其招来,把奏章拿给他看。

  • 赵云跟随公孙瓒时并不被重用,是为何?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云,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孙瓒和袁绍交战,被袁绍大将文丑打败,文丑追杀公孙瓒,眼看公孙瓒性命不保,关键时刻,赵云赶到,大战文丑,救了公孙瓒。赵云能战平文丑,足以显示能力非凡,是个人才,但是,为何公孙瓒不高看赵云?不重用赵云呢?文丑是河北名将,和颜良齐名,勇冠

  • 朱元璋的命运为何被一个“帛”字揭露?其中有何寓意?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朱元璋

    朱元璋为人心狠手辣是众所周知的,但他却对一类人从头至尾都是非常的尊敬。这一类人在古代叫做相士,其实也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算命先生。那为什么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会对一个民间的算命先生存有这么高的敬意呢,这一切都要从他进入军营开始说起。其实哪一个小孩子不是天真的呢,朱元璋小的时候也不例外,只不过天灾加上人祸

  • 巴寡妇清:大秦传奇女商人,赞助秦始皇建陵寝、修万里长城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巴寡妇清,秦始皇,秦朝

    巴寡妇清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史记·货殖列传》载:“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巴寡妇清,何许人也?从后人对她的

  •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离皇位最近 多尔衮为什么不愿意当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多尔衮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多尔衮不当皇位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导语:爱新觉罗·多尔衮,他的母亲是当时最受宠爱的妃子阿巴亥,因为努尔哈赤对阿巴亥的宠爱,所以多尔衮和多铎兄弟,地位并不低,可是努尔哈赤在多尔衮15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大妃阿巴亥也被逼为多尔衮殉葬,同时失去父母的多

  • 既然都知道诸葛亮那么的厉害 曹操当初为何不请诸葛亮出山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操,诸葛亮

    还不知道:诸葛亮和曹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曾经在被追杀的时候遇到了一位隐士水镜先生司马徽。两个人的交谈中水镜先生知道刘备失败的原因就是缺少一位谋士,于是他告诉刘备荆州那个地方的人才很多,而且“卧龙”和“凤雏”两个人得一个便可得天下了。既然所有人都知道

  • 诸葛亮当初那么出名 为何没有人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请他出山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三顾茅庐

    很多人都不了解三顾茅庐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诸葛亮是徐州琅琊郡阳都人,也就是今天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出身没落的官宦之家,诸葛亮的祖上历来是有人做官的,到了诸葛亮这一代时,父母早逝,诸葛亮3岁丧母,8岁丧父,随后跟随叔父诸葛玄投奔刘表才来到襄阳,16岁时叔父又去世,因此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