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历史上卜商是什么人?他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上卜商是什么人?他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89 更新时间:2023/12/30 6:37:58

历史上卜商是什么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春秋末期,孔子这位圣人无疑培养了诸多优秀的徒弟。其中,“孔门七十二贤”和“孔门十哲”显然是孔子徒弟中的佼佼者。孔门十哲指的是孔子门下的十位学生(颜子、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称,受儒教祭祀。《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子我、子贡;政事:冉有、子路;文学:子游、子夏。’”在孔门十哲中,子夏是成就较高的一位。

卜商(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00年),姒姓,卜(bu)氏,名商,字子夏,南阳郡温邑(今河南温县黄庄镇卜杨门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名列“孔门七十二贤”和“孔门十哲”之一,尊称卜子。春秋末期,子夏个性勇武,好与贤己者处。求学于孔子,以“文学”著称。曾任莒父县令,提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而到了战国初期,子夏前往魏国教书育人,连国君、宰相都拜他为师。并且,子夏最终活了100多岁,这可以说是孔子徒弟中最长寿的一位了。

首先,子夏出生于公元前507年,也即春秋后期。直到公元前400年,也即战国初期,子夏才去世了。在春秋战国乃至于整个古代历史上,子夏的年龄都是极为少见的情况了。当然,对于子夏来说,最大的成就不是活了100多岁,而是教出了几个影响战国历史走向的徒弟。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是孔子后期学生中之佼佼者,才思敏捷,以文学著称,被孔子许为其“文学”科的高材生。子夏才气过人,《论语》中保留了他的许多著名的格言,比如: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百工居其肆以成其言,君子学以致其道”;“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等等。

孔子去世后,子夏至魏国西河(济水、黄河间)讲学,还做过崇尚儒学的魏文侯的老师。对于魏文侯这位君主,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了。魏文侯(前472年―前396年),姬姓魏氏,名斯(一名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魏桓子之孙。公元前445年继承晋国魏氏领袖。是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名义尚存的周天子(周威烈王)正式封为诸侯。后世史家著书无不称赞魏文侯之贤。

在战国初期,魏文侯明白只有聚焦人才,才能帮助魏国走向强大。于是,他选择拜孔子高徒子夏为师,并且让子夏来到魏国创立了西河学派。由于子夏做了魏文侯的老师,而且亲自坐镇西河,华夏文化的重点就转到了魏国,转到了西河,形成了著名的西河学派,也即能够和齐国的稷下学宫相提并论。在春秋战国时期,给国君做老师是儒的最高荣誉,即所谓的帝王师。子夏是第一个享有这个荣誉的大儒,甚至孔子在生前也没有享受过如此尊高的荣誉。子夏被魏文侯的诚意感动了,决定亲自到西河坐镇。

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子夏在西河的象征意义极其重大,不仅对秦国、楚国、赵国这些诸侯国的影响十分显著,而且使魏国俨然成为中原各国中的文化宗主国。因此,在笔者看来,魏国能够在战国初期迅速崛起,子夏显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于子夏来说,他的徒弟之中,除了魏文侯这位国君,还包含了李悝、吴起、段木干、田子、公羊高、谷梁赤、禽滑厘。其中,就李悝和吴起这两位宰相之才,应该是子夏徒弟中最著名的两位了。

一方面,就李悝来说。嬴姓,李氏,名悝,一作克,魏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在战国初期,李悝曾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有的古书中还将李克写成“里克”,或讹作“李兑”、“季充”。李悝为魏文侯到武侯时人,曾受业于子夏弟子曾申门下,作过中山相和上地守。上地在河西,故李悝经常和秦国交锋作战。就李悝在魏国推行的李悝变法,可以说是战国时期最早的变法了,至于吴起变法、商鞅变法,无不受到李悝变法的影响。对于李悝来说,主张选贤任能,赏罚严明。李悝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的名言。

经过李悝变法后,魏国的“世卿世禄”制度被严重削弱,以后的封君在封国食邑内没有治民之权,只衣食租税;官吏制度有所改善,魏国的吏治情况较好。经济上,李悝主张要实行“尽地力”、“平籴法”(《汉书·食货志》有较详细的记载)。简单说来,尽地力就是统一分配农民耕地,督促农民勤于耕作,增加生产。平籴法是取有余以补不足,以防谷物甚贵而扰民,或甚贱而伤农。对此,在笔者看来,此法的实行,极大地促进了魏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使魏国因此而富强,这是魏国能够组建一支精锐士卒的物质基础。

最后,另一方面,就吴起来说,虽然他是子夏的徒弟,但是,吴起不仅学习了子夏的治国理念,更拥有不逊色于战国四大名将的军事指挥才能。公元前409年,魏文侯任命吴起为主将,攻克秦国河西地区的临晋、元里并筑城。次年,吴起再次率军攻打秦国,一直打到郑县。而秦国只能退守至洛水,沿河修建防御工事加以防守。公元前389年,秦惠公出兵五十万攻打魏国的阴晋。吴起亲自率领其中没有立过军功的五万人,外加战车五百辆、骑兵三千大败秦军,这就是著名的阴晋之战。

当然,和李悝不同的是,吴起后来离开了魏国,来到楚国。吴起投奔楚国后,楚悼王任命吴起为宛城太守,一年后升任令尹(相当于宰相)。担任令尹后的吴起在楚国国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法,这就是吴起变法。就吴起变法来说,在时间上要晚于李悝变法,却要早于商鞅变法,至于内容上,有很多则是借鉴了李悝变法,这也是因为两人都曾拜子夏为师。综上,子夏作为孔子徒弟中的佼佼者,也教出了魏文侯、吴起、李悝等优秀的徒弟。虽然子夏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但是,他的思想已经具有法家倾向,这从吴起、李悝发起的变法就能窥一斑而知全豹了。

标签: 卜商春秋

更多文章

  • 唐中宗的一生有多窝囊?当了一辈子傀儡,还被妻子女儿合谋害死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显,唐朝

    唐中宗李显,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父亲是唐高宗李治,母亲是武则天,曾两度为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显降生后,在各方面都与他的两位兄长李弘、李贤相差甚远,既无治国的胆略,又无理政的权术,而这却恰恰成为了他日后当上皇帝的缘由。李显母后武则天做皇后时,先生废掉

  • 年少扬名的白居易,仕途之路为何那么坎坷?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白居易,唐朝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他与李白、杜甫并称的唐代三大诗人,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他是现实主义诗人,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别名“诗魔”和“诗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

  • 魏冉对秦朝都有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魏冉,战国

    魏冉,亦称穰侯,为中国战国时代的政治家。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经过秦孝公、秦惠文王的励精图治,秦国东出之势已不可阻挡,也引发了山东六国的忌惮。魏冉,号曰穰侯,秦昭襄王之舅,不仅有拥立惠王、为他稳固地位之功,同时深受姐姐宣太后的信任,前后四度任秦相。从惠王时起,魏冉就任职用事,还

  • 代善比皇太极的威望还高 最后为什么是皇太极继承努尔哈赤的位置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努尔哈赤,清朝

    对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努尔哈赤死后,威望最高的人是代善,最后继承汗位的人为什么是皇太极?努尔哈赤是清王朝的奠基者,一生之中功勋卓著,一统了女真各部落,建立了后金。他在政治文化上有非常大的成就。他所遵循的六项原则,使得他在用人方面得到了保障

  • 曹魏派出二十万大军伐蜀,为何灰溜溜地撤兵?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曹魏

    230年,魏明帝调集大军伐蜀,兵力在二十万左右,最后竟灰溜溜地撤兵而回。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事情还得从228年说起,从这一年开始,诸葛亮在两年的时间里,先后进行了三次北伐,激怒了曹魏的统治者。230年,大司马曹真向魏明帝上书,“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

  • 陈演是什么人?他最终能够当上内阁首辅靠的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陈演,明朝

    陈演字发圣,四川省成都府井研县(今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人,明朝官员。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崇祯在位虽然只有十七年,但阁臣却是换了又换,再加上当时官场风气败坏,便给了很多人上位的机会,陈演便是其中一个。陈演能够当上内阁首辅,完全凭借的是察言观色和溜须拍马,自身能力实在有限,而他最终所犯下的错误,可以说

  • 什么是一夫一妻制?历史上有哪些皇帝做到了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元钦,南北朝

    古代的皇帝拥有三宫六院,妻妾成群。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文章。一夫一妻制,是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形式。这种形式又被称为“单偶婚”、“个体婚”,是现如今这个文明世界的标志之一。我国古代则实行的是与之相对的一夫多妻制,坐拥后宫佳丽三千的皇帝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但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

  • 刘弗陵的能力如何?他为以后汉室的繁荣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弗陵,西汉

    刘弗陵,即汉昭帝,西汉第八位皇帝,他在年幼时就继位登基,虽然武帝为了他亲政铺平了道路,但是刘彻晚年的时候留下的烂摊子实在是太大了,虽然晚年刘彻醒悟悔过,但是还没等他做些什么就去世了。年幼的刘弗陵继位之后能把烂摊子都收拾好也是很不容易了,只是可惜刘弗陵也是英年早逝没做出太大的成绩。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

  • 宋顺帝刘准:刘宋末代皇帝,他的一生有多短暂?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准,南朝宋

    刘准,即宋顺帝,字仲谋,小字智观,宋文帝刘义隆之孙,宋明帝刘彧养子,桂阳王刘秀范之子,生母是昭华陈法蓉,南朝时期刘宋第九位皇帝,也是刘宋末代皇帝,在位共2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准相貌出众,性情乖巧。最早封为安成王。泰始五年(467年)七月癸丑生,建元元年(4

  • 魏元忠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历仕高宗、武后、中宗三朝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魏元忠,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魏元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