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上官仪被杀与武则天被废有何联系?真相是什么?

上官仪被杀与武则天被废有何联系?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843 更新时间:2023/12/29 8:20:57

上官仪被杀与武则天被废有何联系?真相是什么?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公元665年,唐高宗麟德二年,此前被逮捕的唐高宗宠臣、宰相上官仪和儿子上官庭芝在狱中被处死,家眷成为奴仆,对他出手的是皇后武则天。

宰相被处死当然是要有莫大的罪名才行,可起因却是上官仪帮老板唐高宗李治办事,反手被唐高宗给出卖了,把他当替罪羊送给了武则天,根据《旧唐书》中的记载:

初,武后得志,遂牵制帝,专威福,帝不能堪;又引道士行厌胜,中人王伏胜发之。帝因大怒,将废为庶人,召仪与议。仪曰:“皇后专恣,海内失望,宜废之以顺人心。”帝使草诏。左右奔告后,后自申诉,帝乃悔;又恐后怨恚,乃曰:“上官仪教我。”

当时,因为武则天以皇后之身,频频参与朝政,让唐高宗感觉到了威胁,即使本就是因为唐高宗患病,默许武则天参政,但到了一定的程度后,皇帝也不愿意权力消散。

因此,唐高宗起了废后的心思,上官仪当时是宰相,于是被召去起草诏书,从历史记载中可以看到,他也添了一把火,鼓励唐高宗废后。

可一夜夫妻百日恩,唐高宗和武则天还是有深厚的感情基础的,在武则天的努力下,唐高宗打消了废后的念头,但这个事必须要给武则天一个交代。

当初,武则天上位时,唐高宗废掉王皇后废了多大的劲?废后可不是真如李绩所讲的,是简单的家务事,而是国事,诏书都写好了,总要有人来背责任吧?

恐怕有些惧内的唐高宗毫不犹豫地把上官仪给卖了,把自己起的废后心思推得一干二净,而是信誓旦旦的告诉武则天,这事是上官仪主谋。

于是,上官仪悲催了,武则天指使亲信许敬宗诬告上官仪勾结废太子李忠谋反,李忠是唐高宗庶长子,曾过继给武则天的死敌王皇后为子,上官仪曾担任过李忠的属官。

先是把上官仪下狱,没多久,就处死了他和他的儿子,包括废太子李忠和部分上官仪一派的官员,分别被杀或被贬斥。

武则天是成熟的政治家,不会漫无目的的做一件事,甚至不会为蝇头小利去做一件事,她毫不犹豫地对当朝宰相及其党羽痛下杀手,做到了一箭三雕。

第一:彻底打消唐高宗的抵抗心理,正式走上前台

当时,武则天干政是个比较公开的事,但受限于律法和祖法,她只是在唐高宗的默许下,躲在后宫隐晦的参政,对于这一点,心高气傲的武则天早就心怀不满。

趁着这次唐高宗理亏,对他信任和喜欢的臣子下杀手,唐高宗会忍让妥协,清除掉唐高宗的帮手后,不但唐高宗的势力削弱,也借着被削弱的声音正式让武则天走上执政的前台,史载:

自是上每视事,则后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生杀,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二圣。

武则天公然“垂帘听政”和成为跟唐高宗并列的二圣,有了“天后”的称号,全部是由上官仪被杀,以及唐高宗理亏后的妥协而来。

第二:打击朝臣中对自己不满的一派

上官仪出身传统的官宦世家,这部分人是对武则天牝鸡司晨最不满的一派,也是唐高宗的主要执政帮手,有他们在,即使同意武则天垂帘听政,恐怕在各种事务上也是以反对居多。

平时要清除他们,唐高宗肯定是不会同意的,现在嘛,唐高宗对武则天多少有些愧疚之心,正好下手,还是一股脑的全给清理掉,还可以警告隐藏在暗处的反对者,想废后是要废除血的代价的。

包括唐高宗草拟废后诏书时,在旁边伺候的宦官王伏胜,以及上官仪一派的中书令刘祥道、左威卫大将军、太子左卫率、郜国公郭广敬等,都被武则天借机拿下,然后安排上自己的人顶替,唐高宗初步被架空。

第三:借机拔掉废太子李忠这颗钉子

废太子李忠是唐高宗继位后的首任皇太子,也是武则天当初的敌人王皇后的义子,当过太子,又跟武则天有仇,他的存在让武则天如鲠在喉,而且,他还是武则天的儿子们继位的潜在威胁。

即使当时李忠已经被废,且被贬斥到黔州(今重庆境内)监视居住,可只要他活着,武则天就不可能放心,也意味着唐高宗哪天真要跟武则天翻脸时,会发现还有一个不属于武则天所生的继承人在外。

不管是为自己,还是为了儿子,武则天都不可能允许李忠活着,可没有罪名也不好办,正好上官仪和李忠是老交情,又栽在了武则天手上,当然要借机把李忠给干掉,未来,即使武则天有什么意外,至少皇位不会旁落。

有以上三点好处,武则天当然毫不犹豫的出手,在上官仪被唐高宗出卖和被杀事件中,可谓是大获全胜,政治上大赚特赚,奠定了天后主政的基础,也奠定了未来走上巅峰的基础。

而唐高宗李治在废后这一政治事件中,或许是因为病痛的牵扯,早已失去了当初对待长孙无忌集团的果决,轻而易举的就被武则天降服。

或许是真舍不得跟武则天的夫妻之情,也或者是发现,在长安的儿子们全是武则天生的,又或者是因为当时的朝臣中,武则天势力也占据一半之多,反正,唐高宗妥协了,这一妥协,往后的日子也就真的只能去养病了。

标签: 上官仪唐朝

更多文章

  • 司马攸如果能成功继位,八王之乱还会发生吗?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司马攸,晋朝

    司马攸如果能成功继位,八王之乱还会发生吗?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篡夺了曹魏大权,司马懿死前,让长子司马师继位,司马师杀伐果断,然而,却没有儿子,司马师便过继弟弟司马昭的次子司马攸为养子。司马师死时,司马

  • 隋朝大臣李谔简介 李谔是怎么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隋朝,李谔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谔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李谔,字士恢,赵郡南和(今河北南和县)人。北朝到隋朝大臣。初仕北齐,为中书舍人。进入北周,拜天官都上士。隋朝成立,历比部、考功二曹侍郎,封南和伯。迁治书侍御史,出为通州刺史。人物生平李谔,字士恢,赵郡人。学问广博,能写文

  • 陈武帝陈霸先明明有儿子,为什么要传位给侄子?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陈霸先,南北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陈霸先,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陈武帝陈霸先是中国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也是南北朝时期难得一见的治世明君。当时中国南方因为侯景之乱而内部遭受重创,外部还要面临北齐和北周的进攻,汉人最后的江山社稷岌岌可危,是陈武帝力挽狂澜,挽救了汉人最后的江山社稷。

  • 慈圣皇太后为什么没有把明神宗培养成为一代明君?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慈圣皇太后,明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慈圣皇太后的故事。子女的教育是古往今来人们都比较关心的问题。古代的帝王之家尤其如此。对于儿子的教育甚至被看作是王朝能否长治久安的关键。明朝的开国之君朱元璋为教育后代创作了《皇明祖训》,制定了一系列针对

  • 卫瓘是什么人?三国中被忽视的小人物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卫瓘,三国

    大家好,说起卫瓘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三国时期,闻名遐迩的枭雄曹操、刘备以及吕布、关羽等人,个个都是英雄好汉。当然除了这些武将以及一代首领之外,不乏有类似于荀彧、诸葛亮以及司马懿这样的谋略之人。而恰恰有一类人却被很多人遗忘,但是却对后世影响深远。那就是大名鼎鼎、功不可没的大文学家兼书法家的卫瓘

  • 蓝玉为什么要强占北元妃子?跟他的死有什么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蓝玉,明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蓝玉之死和他强占北元妃子有多大关系?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说起明朝的早期将领之一蓝玉,很多人应该都知道他的名字,他是常遇春的小舅子,常遇春又是太子朱标的老丈人,所以蓝玉就是太子的舅父了。这个人在明朝的中国开国将领中并不算最能打的几位,但实力也很

  • 李隆基: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李隆基,唐朝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孝惠章皇后在位时间有多长?清朝最低调的皇后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孝惠章皇后,清朝

    孝惠章皇后在位时间有多长,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在明朝皇室的丧葬制度下,无论皇后死于皇帝之前或是死于皇帝之后,她都要与皇帝合葬在一起,可是在清朝的时候,却有人打破了这一惯例,修建了一些规模宏大的皇后陵。那么,您知道清朝的第一座皇后陵是哪一座吗

  • 历史上真实的李治真的是一个沉迷美色,大权旁落的皇帝吗?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治,唐朝

    历史上真实的李治是什么样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大唐是我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朝代,那时候国力强盛,世界各国争相来参观学习,这与那个时代有几个非常出色的皇帝是分不开。而我认为其中最特别的就是唯一的女皇了,提到了武则天,当然我们还得说说另一个人,那就她的丈夫李治,大唐的第三个

  • 李遵顼是怎么登上皇位的?状元还能当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遵顼,夏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李遵顼的文章。说实话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几乎每一个都是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学素养的。但是啊,真的有这么一位皇帝,在登基之前就已经是只是凭借自己的文学素养真真正正的考上了状元,他就是是夏神宗了。神宗是谁呢,可能大家对他的了解不是很多,其实他就是西夏的第八位皇帝李遵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