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项羽当初是因为蠢才不愿意过乌江的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项羽当初是因为蠢才不愿意过乌江的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954 更新时间:2023/12/7 12:45:31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项羽自刎也不肯过乌江,并不是因为蠢,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从古往今来许多名人对项羽的评价中可以了解到他是一个刚愎自用、疑心病重且没什么谋略之人,但是他武艺超群,这个技能在混战时期确实能为自己建功立业,然而当个领导人却难以胜任。

刘邦和朱元璋都是从农民起义军中发迹起来的,但他们为何能够成为天下主,最重要的便是知人善任、人达宽厚,而且能听得了忠言,这是作为领导人非常重要的品质,项羽一样都不沾边。

项羽的结局其实早就注定了的,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项羽就是因为失去了民心所以只能自刎乌江,但也有很多人觉得他选择自刎是愚蠢的行为,然而他早就发生一个秘密而不得不这样做。

建立霸业

项羽出身在楚国的武将世家,祖父项燕和叔父项梁都是楚国非常有名的大将军。也许是受到家族气氛的感染,项羽从小就开始练武且极具天赋,但他有个缺点就是不好学。

项梁让他读书和练剑,都是半途而废,似乎这两样东西都提不起他的兴趣。项梁也只能问他想学什么,项羽说想学“万人敌”,于是项梁开始教授他兵法,项羽学得也很认真。

据记载项羽身高有八尺,而且臂力过人还能扛鼎,那些名门子弟看到他的样子都害怕。拥有天生神力的项羽狂妄自大,当年看着来会稽游玩的秦始皇说要取代他。

不久后天下风云突变,项羽也有了“取代秦始皇”的机会。陈胜吴广揭竿起义搅动了蠢蠢欲动的六国,那些大家士族们各个要争抢属于自己的地盘。

项羽斩杀了会稽太守殷通,发动了吴中之兵跟着他起事,之后在吴中各郡县中收集到民兵八千多,他将项梁推举为会稽太守,自己做他的裨将,然后由此逐渐展开西楚霸王的宏图大业。

项羽的勇猛在战场上发挥出了巨大的推动力,他以一敌百冲锋在前,杀得秦军片甲不丢,鼓舞了手底下的士兵们也无所畏惧地冲上去。曾经势如破竹的秦军在他的威震这下节节败退。

而连战连捷使得项羽的虚荣心开始膨胀,一般人飘起来就很容易看不清自己,也听不到他人的言辞。项羽也是如此,他手下有一个好谋士范增不用,却什么事都自己拿主意,行刚愎自用之事。

当刘邦率先攻破咸阳城的时候,范增就曾力劝项羽要杀掉刘邦,但他却犯了“妇人之仁”的一面让刘邦从鸿门宴里逃脱了,从而错失了杀刘邦的最佳时机。

这样的“仁义”于敌我双方来说没有任何好处,但项羽在其他方面又凸显出残暴的一面。比如为了上位而斩杀宋义,为了自己的霸业就坑杀二十万已投降的秦军。

错误决定

纵观项羽的征战生涯,他把自己一步步推向了深渊。主席曾评价项羽说,他的一生干了三件特别错误的事情,第一是鸿门宴放走刘邦、第二是机械地遵守鸿沟协定、第三是定都徐州。

关中地区自古以来都是龙兴之地,当时攻破咸阳灭了秦朝之后,项羽把这块地留给了刘邦,而自己则回到家乡去定都。徐州之地虽然富庶,但却是平原,四周都没有高山和峡谷等要害之地。

作为补给城市的话尚且可以,但是作为都城没有天然防御工事,如果大军来攻的话,那简直如探囊取物。

项羽还做过一个错误决定,那就是他自称为西楚霸王后,分封了十八个诸侯王,但他任人唯亲,在封诸侯的时候思虑不周,结果没多久以齐国为首的诸侯便发动了叛乱。

项羽便立马前去平定叛乱,就在项羽与诸侯国混战的时候,刘邦这边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特别是得到了韩信这个猛将,然后便开始攻打楚国。

彭城一战中,刘邦因为粮草的原因败给项羽,带出去的五六十万兵被项羽斩杀了十几万,可谓是损失惨重。最后刘邦只能退居到荥阳,此时范增又谏言让项羽杀了刘邦,但他还是不听。

刘邦用了陈平的计策离间项羽和范增,然后再递上“鸿沟协议”,划定楚河汉界的范围。项羽这一次本来可以一举灭掉刘邦的,因为那时候刘邦军中因为粮草问题而陷入了窘境。

可是他再一次错失了良机,这也是他刚愎自用,听不见别人劝谏的原因。项羽失去了范增,麾下再无可以拿得出手的谋士,他的行为也愈发的堕落。

之前攻克咸阳城,项羽火烧了秦国都城;后来攻打齐国,又烧毁百姓房屋,还坑杀齐国降卒,这种种极端的行为让他民心大失。待到刘邦卷土重来的时候,项羽才知道一切都已经晚了,他也只能垓下悲歌,故国再也回不去了。

悲壮自刎

项羽跟刘邦签好“鸿沟协议”之后,就带兵回老家去了,他认为有协议在,自然就不会有什么大事。所以盲目和机械化地遵从协议,而不多加防范也是他犯的相当严重的错误。

此后刘邦让韩信南下、彭越与刘邦由南向西、刘贾等从西南进攻等多方面夹击项羽。最终几路大军将项羽包围在垓下,兵力悬殊和粮草问题再一次摆在项羽的眼前。

夜晚他写下一首《垓下歌》之后,带上八百精骑突围出去,天亮后灌婴发现项羽已逃走,于是率领五千骑兵去追击。最后项羽被逼到东城的一座山头上,他的身边仅剩下二十八骑。

项羽面对汉军的数千人马,咬紧了牙关,吩咐手下兵分三路向山下突围。项羽身先士卒斩杀了汉军一百多将领,鲜血布满了整个杀头,项羽杀红了眼,他大喊道:“我要让他们都知道,不知道我不会打仗,是天要亡我”。

成功突围后,项羽一路逃到乌江边,乌江亭长拉来一条船让他乘船回江东蓄力。但项羽面对着涛涛乌江水,心中顿感悲悯不已,想起自己如今败北的惨景,他哭着说无法面对江东父老。

此时汉军也追击到此,他们看着项羽这颗人头都开始蠢蠢欲动。项羽拒绝投降,下马与汉军厮杀。他胸中涌动着不甘和无奈,一口气杀了几百人,汉军的尸体在他的脚下越堆越高。

他的身上也有大大小小十几处的伤口,面对源源不断而来的汉军,他自知大势已去,举起刀剑自刎而亡。很多人都说如果项羽没有自刎而是回到江东的话,是否还能跟刘邦一争高下呢?其实这个问题已经不太可能了。

项羽也早就看到这一点,这就是他宁愿自刎也不会回去的原因。这个秘密被项羽带进了棺材里,就像他所说的“是天要亡我”。他将一切罪责推给了老天爷,认为自己并不是老天选中的那个人,不如一死以求成全。

其实项羽的失败跟老天没有任何关系,也不是说刘邦有多幸运。就像韩信说的,项羽这个人只有匹夫之勇,但无任属贤将之能,更不懂笼络人心,所以注定会失败。

标签: 项羽乌江

更多文章

  • 刘备的养子刘封亲子刘禅,他们的名字有什么意思?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刘备一生有一个养子三个亲子。他的前两个儿子的名字非常有意思,分别叫做“刘封”“刘禅”,联合起来就叫做“封禅”。我们知道,“封禅”在古代是一件极为重要的政治活动,也不是一件寻常的事情。那么,刘备当时

  • 李重进是什么来历?他最后为何没能恢复后周?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重进,五代十国

    五代是指唐天祐四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隆元年(960年),淮南节度使李重进起兵反宋,意图恢复后周。但李重进起兵不到两个月就被北宋消灭,被迫投火自杀。为何李重进反宋没能成功呢一,郭威外甥李重进为郭威外甥,因

  • 古代向来都是长子继位 成吉思汗为何把皇位传给三个儿子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吉思汗,皇位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有长子继承王位的制度。成吉思汗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三个儿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提到成吉思汗,我们会想到主席的诗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知弯弓射大雕”。主席为什么对他做出这样的评价?可能是看了成吉思汗的继位实践之后吧。古代皇帝向来

  • 商鞅变法后秦国怎么样 士兵打仗为何像饿狼见了肉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商鞅变法,秦国

    对商鞅变法后为什么秦国百姓一听说打仗,就像是恶狼看到了肉一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春秋战国时期,为了能在六国之中快速崛起,各个诸侯国之间纷纷掀起了改革的大旗,如吴起变法,管仲改革等等,不过要说举世闻名的变法那就非秦国的商鞅变法莫属了,商鞅变法的一个侧重点就

  • 王濛:东晋外戚大臣、名士,深得司马昱的倚重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濛,东晋

    王濛(309年~347年),字仲祖,小字阿奴,太原郡晋阳县人,东晋名士、外戚大臣,新淦县令王讷之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门荫入仕,起家司徒掾,外放长山县令,迁司徒左西属。迁中书郎,深得辅政大臣、会稽王司马昱倚重,累迁司徒左长史。永和三年(347年),去世,年仅三

  • 王镇恶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有何作为?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镇恶,晋朝

    王镇恶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有何作为?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王镇恶是前秦宰相王猛之孙,河东郡守王休之子,家世显赫。他出生于五月五日(即端午节),因此日不祥(传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父母想要把他过继出去。但他祖父王猛说:“这个孩子不同寻常,孟

  • 诸葛亮为什么自己不去守街亭 马谡兵败时诸葛亮在做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马谡

    对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马谡战败时他在哪,为什么不自己去守街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根据《三国志·诸葛亮传》的记载,诸葛亮在马谡战败以后,意识到第一次北伐将以失败告终时,将西县的居民尽数迁移到汉中。由此可见,诸葛亮当时应该在西县。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

  •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换成朱元璋 明朝还有翻盘的机会吗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崇祯,朱元璋

    还不知道:明朝末年如果把崇祯换成朱元璋的话,明朝还有没有翻盘的机会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把崇祯换成朱元璋,那么,在朱元璋的重整河山下,明朝翻盘的概率还是非常大。崇祯帝朱由检刚刚继位的时候,明朝名将如云,人才济济,比如袁崇焕,孙承宗,袁可立,马世龙,卢象

  • 崇祯自杀之前南方还有百万军队 崇祯为什么不选择南迁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崇祯,明朝

    对崇祯皇帝殉国前,明朝还有百万大军,崇祯为什么不南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阳历4月25日),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攻占了北京城,明朝崇祯皇帝在煤山(今景山)自缢殉国,明朝灭亡。对于上述这段历史,许多人都耳熟能详,不过这里却有一

  • 雍正死后乾隆为何不认可他的宠臣 一朝天子一朝臣是真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雍正,乾隆

    对雍正帝宠臣,为何不被乾隆认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当权者的变动势必会影响其下属的权势地位、身后之名。对于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这对脾气秉性、统治方式、所处历史背景截然不同的父子帝王而言,这句俗语显得尤为贴切。雍正皇帝对于大清王朝的历史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