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朱元璋在屠杀功臣的时候 期间为什么没人敢造朱元璋的反

朱元璋在屠杀功臣的时候 期间为什么没人敢造朱元璋的反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021 更新时间:2024/1/2 11:03:17

还不了解:朱元璋和功臣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为什么要屠杀功臣?为什么没有人敢造他的反?

纵观明代的历史中,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真的算是位传奇人物。这位出身市井草根,当过和尚做过乞丐,流过浪造过反的皇帝,同样也犯了历史上大多数从草根到皇帝的人所犯的通病,就是功成名就后,对曾跟随在他身边出生入死的开国功臣大挥屠刀,被后世之人所诟病。

汉高祖刘邦,这位“街溜子”出身的皇帝也曾对韩信臧荼卢绾彭越英布等人大开杀戒,但比起朱元璋,刘邦也要自叹弗如。

朱元璋屠杀功臣,那才叫人胆战心惊。被朱元璋第一个祭刀的,就是他自己的亲侄子朱文正;朱文正是位难得的将材,战功卓越的他曾坐镇孤城,抵御陈友谅六十万大军的冲击,却被人诬陷“私通张士诚”,老朱不问青红皂白将其囚禁至死。

自朱文正之后,老朱就像抽了风,开始清理自己身边的开国功臣;除了战死和病死的,汤和、郭英、沐英、耿炳文四人除外,所有的开国功臣或诛杀,或灭族,真正应了韩信死前那句“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为什么朱元璋要大肆屠戮功臣?为什么在其屠杀功臣的同时,没有人造反抵抗呢?朱元璋屠杀功臣,要从“明初四大案”的“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开始说起。

胡惟庸此人比起朱元璋身边的徐达,刘伯温等人,不论是资质还是才能,还有人品各方面都相差太远。胡惟庸早年用两百两黄金,贿赂擅长玩弄权势的李善长,在其引荐下,胡惟庸官运亨通,平步青云。

短短十多年,胡惟庸在明代已经“位极人臣”做到了丞相之位;胡惟庸“德不配位”,在朱元璋的宠信下,劣迹斑斑,恶行昭著,日渐骄纵,加上滥杀无辜,到了洪武十三年(1380年),见时机成熟的朱元璋亲自以“谋逆罪”诛左丞相胡惟庸,并“夷三族,尽诛其僚党”。

明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借口肃清逆党“胡党”,连带提拔胡惟庸的李善长也被“胡惟庸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并株连妻儿弟侄70余口;直到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仍然有朝臣被冠以“胡党余逆”之名被诛,诛连者达30000余人,一大批功臣名将被老朱处死。

朱元璋大概觉得虽然死了这么多人,但还是有人觊觎老朱家的江山,觉得不安心的他继续对他的那帮老兄弟开刀。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蓝玉案”爆发,史称“蓝狱”。蓝玉身为明初洪武后期的著名将领,对元代残余势力进行多次围剿,为老朱家一统中华大地作出重大的贡献。

在蓝玉的政治生涯晚期,被封为“凉国公”的他居功自傲,行为骄横,飞扬跋扈,不仅利用手中权势贩卖私盐,牟取暴利,还私自掠获截留元帝的大量财富、马匹,还和元妃私通,送了一顶“呼伦贝尔大草原”一样颜色的帽子给元帝。

更严重的是,蓝玉在朱元璋面前无视君臣之礼,言语粗鲁傲慢;私下容留门客、奴才数千人,鱼肉百姓,强占土地,胡作非为。

终于在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告蓝玉、曹震等谋反,蓝玉伏诛,三族连座,与“蓝党”有牵连,坐党论死者15000人。这是继“胡党”之后又一大案,历史上并称“胡蓝之狱”。

老朱此次可谓做得彻底,和他打天下的功臣名将几乎被诛杀殆尽,为让自己的大清洗“名正言顺”,还特地向天下颁布《逆臣录》,其中包括一公,十三侯,二伯。

综上所述,朱元璋并不管这些功臣真的有谋逆或者是没有谋逆之心,一律处死,以绝后患。没有参与的,想方设法都要扣上个“莫须有”的罪名并诛杀,并不是他们都有违法乱纪,有违纲常的行为,而是他们功高震主,怕这些人联合起来,结党营私图谋老朱家的江山。

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的安危着想,特别是太子朱标、朱允炆之流的柔弱性格,朱元璋只能早点下手,为子孙后代扫清上位之路,巩固皇权。只有把功臣们都送进坟墓中,他才能真正安心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传承不会受到威胁。

万一真有开国功臣叛乱,这对刚刚稳定的大明江山是极为不利的。江山的动荡,对老朱家的统治影响极大,可能刚到手的胜利果实就被人摘走了,对朱元璋的多疑性格来说,这是完全不能接受的;或许是其中有那么一些人,确实没有“谋逆之心”,朱元璋还是本着“宁可错杀,不要放过”的宗旨,一并清理了。

反正大明江山都已经巩固了,留着这些不安定的因素反而是个祸害,对老朱来说,这不是残暴嗜杀,而是顺应明代当时的局势而进行的有效手段。

那为什么这些功臣名将们都没有反抗,任由老朱对他们及他们的家人们大挥屠刀呢?

可以说明初的大军都是朱元璋一手带出来的,他在大军中的威望极高,连对皇位有觊觎之意的朱棣,在朱元璋在世时都不敢蠢蠢欲动,何况下面的将臣呢?可以说,朱元璋对大明的政局把握的相当好,无论是军事还是民心,都有其独到的见解和手段,将大明江山上下打造成铁板一块。

明初四大案,除“胡蓝之狱”之外,还有“空印案”和“郭桓案”,朱元璋杀得都是贪赃枉法,还有营私舞弊的官吏,并没有波及到民间。

朱元璋杀的贪官污吏都有违法行为,可能有用刑过重的嫌疑,但大明政权刚刚建立,“重病下猛药,乱世用重刑”,不杀不足以服众,官吏们在干违法乱纪之事时,都要掂量掂量,以及贪赃枉法的后果,这让明初的官僚风气大为好转,这让老朱在民间拥有了声望的同时,还赢得了民心。

朱元璋自己本身的帝位,也是从尸山血海和政治斗争中杀出来的,性格多疑猜忌,性情残酷无情,手段毒辣无比,没有人敢招惹他。所有与他作对的人,下场绝对好不到哪里去,熟知了解他性格的功臣,对朱元璋不敢违逆,又怎会生出造反、反叛之心呢?搞不好还没起义,先被自己的手下给砍了头,送到朱元璋手上去邀功了。

朱元璋出身草根阶层,了解大明江山来之不易,更了解民间的疾苦,不管是针对官僚阶级的整肃之风,还是深谙帝王心术的他,更好的驾驭群臣,心机手段超乎常人的他,在乱世之中才能屹立不倒,最终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天地。

若是说老朱是个合格的帝王,不如说他更像个卓越的枭雄。

标签: 朱元璋功臣

更多文章

  • 晋惠公在位时期有哪些作为?司马迁对他的评价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晋惠公,晋国

    晋惠公,姬姓晋氏,名夷吾,晋献公之子,晋文公之弟,春秋时期晋国第20任君主,在位共14年。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651年,在秦国的帮助下继位。晋惠公继位后,背信弃义,诛杀大臣,国人都很不顺服他。晋惠公在位期间,晋国在大国争霸中无所作为,他的政治活动

  • 李自成和清朝都入主北京城 两者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自成,清朝

    还不了解:李自成和清代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拿下北京对于李自成和清代来说都是标志性事件。李自成一战得手,并逼死崇祯。而清代早在皇太极的时候就曾经攻打北京,但他遇到了袁崇焕,不仅没能打下北京,还差点栽在那儿。但是李自成进京容易,败退来得也快,他被清兵打败,在

  • 李世民和魏征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君臣融洽是真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魏征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和魏征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李世民与魏征关系真的“君臣融洽”?魏徵,现作“魏征”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唐太宗李世民与他的“明镜”魏征,在历

  • 魏征原本是李建成身边的人 李世民为什么还要重用他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征,李世民

    对魏征和李世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魏征究竟有何魅力被李世民重用?对李世民来说,武德旧臣治国理政的水平确实很一般,他是有伟大理想的皇帝,也想干出一番事业,自己牛不算真的牛,他需要一批能臣干将,能够在关键时刻为他出谋划策。因此,贞观一朝的权力还需要继续洗牌。贞

  • 司马干:晋宣帝司马懿第五子,淡泊名利高岭而终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干,西晋

    司马干,字子良,西晋宗室,晋宣帝司马懿第五子,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同母弟,母为宣穆皇后张春华。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干在曹魏时被封为安阳亭侯,后进爵为平阳乡侯。五等爵制建立后,改封定陶伯。司马炎建立西晋后,司马干受封平原王,历任抚军中郎将、光禄

  • 司马骏:晋宣帝司马懿第七子,施政仁义深受各族爱戴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司马骏,西晋

    司马骏(232年~286年),字子臧,西晋宗室大臣,晋宣帝司马懿第七子,母为伏夫人。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魏时期,凭借门荫入仕,历任员外散骑常侍、步兵校尉、平南将军、安东将军等职。西晋建立后,受封扶风王,出任镇西大将军,镇守关中地区。施政仁义,安抚百

  • 信陵君魏无忌的才能怎么样?他为何有那么大的名声?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魏无忌,战国

    信陵君,名魏无忌,战国“四大公子”之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中国史学大家西汉太史公司马迁的笔下,上自三皇五帝,下至前汉世宗孝武皇帝,洋洋洒洒三千余年,惟有两个人物在他心中被视之为千古英豪,倍受他浓墨重笔加以赞叹和钦服,一个是武功盖世,天下无敌

  • 历史上蒙恬是怎么死的?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蒙恬,秦朝

    秦朝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始皇嬴政任命的中车府令赵高其人,原来也算得上是赵国的宗亲公子(赵高者,诸赵疏远属也,其母卑贱被刑僇,生高于隐宫)只不过他母亲怀有身孕之时,已被掳进了秦国隐宫为奴

  • 朱元璋的外交策略是怎么样的?是激进派还是温和派?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明朝

    想知道朱元璋的外交策略是怎么样的吗?是激进派还是温和派?历史上他在处理边疆问题和外交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稳重渐进、和平友好的策略,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对边疆民族,朱元璋采取了“以德怀之”“因俗而治”的政策,如在西域设置卫所,开展茶马贸易;在西藏建立军政统治机构,尊崇藏传佛教

  • 为什么朱元璋的集权统治非常心狠手辣?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明朝

    为什么朱元璋的集权统治非常心狠手辣?这是因为他以罢除宰相、杀戮功臣、设锦衣卫、兴文字狱等手段,使得皇权大大地集中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1351年,元朝强征15万民工修筑黄河堤坝。当时主张推翻元朝的白莲教信徒韩山童、刘福通认为时机已到,就编造“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河天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