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诸葛亮用七星灯续命是真的吗?

揭秘:诸葛亮用七星灯续命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711 更新时间:2024/1/21 12:29:46

“亮生于乱世,甘老林泉;承昭烈皇帝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不敢不竭犬马之劳,誓讨国贼。不意将星欲坠,阳寿将终。谨书尺素,上告穹苍:伏望天慈,俯垂鉴听,曲延臣算,使得上报君恩,下救民命,克复旧物,永延汉祀。非敢妄祈,实由情切。”

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诸葛丞相受先帝之托,为蜀汉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北伐曹魏禅精竭虑。

当诸葛丞相至六出祁山时,已是精气耗尽,此时他自知命不长久,但为了蜀汉大业,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他将军中诸事托与姜维,在中军大帐施用鬼神莫测的祈寿之法,希望能够挽回天命。诸葛丞相用的祈寿之法就是传说中的“七星续命灯”,并终日步罡踏斗以禳之,按诸葛丞相的说法:"若七日内主灯不灭,吾寿可增一纪"(一纪为12年)。

七星灯,又名 “续命灯”,“招魂灯”自商周年代开始就一直流传下来。

在道经《云笈七笺·稟生受命部》中言:“在胞之时,三元养育,九气布化,五星为五脏,北斗七星开其七窍。七星降童子,以卫其身。七星之气结为一星,在人头上,去顶三尺。人为善时,则其星光大而明;为恶时,其星冥暗而小。善积则福至,恶积则灾生,星光坠灭,其身死矣。”

民间有个说法:每个人都是天上的星星,如果有流星坠落,就代表有人去世了。这个说法其实是误解,把虚星与实星搞混了。

这里的七星其实在人体就呼应着人身的七魄,"魄"这个字其实很生动,它是用“白”与“鬼”构成,“鬼”在古代代表的不是现代说的灵体鬼魂,而是一种“诡秘莫测”的事物的形容,而“白”应于西方金色,正应于七数,这也是“魄”这个字构形的意蕴。

七星之气会结成一星,在人头顶上三尺,这也是民间 “头上三尺有神明”的说法的来历,而光大而明代表善,光冥而暗则小。常为善者,常多得福,常主恶者,常多地灾,也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这个光完全消失了,人也就去世了。

诸葛亮续命是假,故布疑阵是真,一是让司马懿对自己的生死真相产生疑虑而不敢轻举妄动,二是在临死前对麾下的这些人进行一番考验,目的是要看看到底是谁最终会忍不住硬闯进来破坏这个所谓的七星续命大阵结束诸葛亮的性命,而此人日后必有反意,诸葛亮是想要在自己临死前将这最后的害群之马给抓出来然后除掉……

看过三国的都知道,诸葛亮后期的北伐,非常不重用魏延。因此,如果说魏延心里对诸葛亮没有怨恨,那肯定是不真实的!

中国古代有很多奇门异术,但历史上关于用七星灯续命的记载只有两个,一个成功一个失败,诸葛丞相失败了,而与他齐名的.刘伯温却成功了。

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也是位 “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 的神人,至今人们还在传看他的预言著作《烧饼歌》。刘伯温运筹帷幄,辅助朱元璋成就了帝王霸业,成就了大明对天下长达二百七十六年的统治, 刘伯温在辅助朱元璋的过程中呕心沥血,也曾感觉自己命不久也,他便也用七星灯的法术来延长寿命,相传他的寿命果真被延长了一纪。

诸葛亮与刘伯温,这俩个神级军师在历史上齐名,民间一直广泛地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标签: 诸葛亮三国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李隆基最爱的女人是谁?真的是武惠妃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惠妃,唐朝,风云人物

    历史上关于李隆基和杨贵妃的故事,可以说是经常被后人拿来说到这两个人的故事也是非常的出名,可以说被后人一直以一个种形式传送下去,电视剧中也有书籍中也大有两个人的爱情故事,其实有很多人觉得。杨贵妃在当时对于李隆基来说就是一个。妖女祸害因为就是她的出现,让李隆基开始犯了错误,第一个错误就是娶了她。当时虽然

  • 碑的称谓最早始于汉代,它与帖有着哪些方面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碑的称谓最早始于汉。据清代《说文》学家王筠的考证,最早的碑有3种用途,即宫中之碑,竖立于宫前以测日影;祠庙之碑,立于宗庙中以拴牲畜;墓冢之碑,天子、诸侯和大夫下葬时用于牵引棺木入墓穴。由于这些实用的目的,最早的3种碑上都是没有文字图案的。帖最早指书写在帛或纸上的墨迹原作。后来写得优秀的墨迹难以流传,

  • 西安事变 少将张学良解释为何逼蒋抗日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史风云

    张学良为何信任红军?接着发动西安事变,逼蒋介石抗日?缘于张学良得意门徒高福源被俘后,红军根据中央优待俘虏的政策,给他治 伤,生活上加倍照顾,还经常给他讲红军北上抗日,打回东北去,收复失地,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道理。 在红军政治思想工作的影响下,高福源主动要求放他回去,宣传红军抗日的主张,说服张学

  • 他对曾国藩有救命之恩,却不曾得到报答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曾国藩,清朝,历史解密

    1854年2月,曾国藩意气风发,踌躇满志。这一年,曾国藩组建的湘军初步成军。在朝廷的一再催促下,曾国藩率领大小舰船240艘,水陆大军17000人,挥师东进。在这之前,曾国藩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可是,他信心十足。一如他在《讨粤匪檄》中所言:“本部堂奉天子命,统师二万,水陆并进,誓将卧薪尝胆,殄此凶逆,

  • 诸葛亮近乎完美,那他有什么缺点呢?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三国,野史秘闻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称呼有很多,比如卧龙、伏龙、神人、妖人、天下奇才等等一系列极高评价的称呼。可见诸葛亮神机妙算、运筹帷幄的本领,让无数风流人物为之惊叹。所谓“人无完人”,尽管小说中的诸葛亮,其形象已经趋近于完美;可在历史上,诸葛亮却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作为诸葛亮老对手的司马懿,便曾一针见

  • 高季辅有哪些成就?又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风云人物

    高季辅,本名高冯(ping),字季辅,,唐朝初年宰相,北魏光禄大夫高祐四世孙。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高季辅出身渤海高氏。勤学好武,事母至孝,隋末跟随李密起义。武德元年,归顺唐朝,授陟州户曹参军。唐太宗即位,拜监察御史,弹劾大臣;迁中书舍人,指陈时政;检校吏部侍郎,铨选人才,颇

  • 在古代格外重视亲缘关系,古人为什么会选择分家?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在古代,格外重视亲缘关系,也很注重孝道,那么古人为什么要分家呢?什么时候会选择分家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古人分家的起源分家制度起源于大秦,秦孝公3年,也就是公元前359年的时候,商鞅起草《分户令》,大秦强制分家,大家族分划成小户家庭,"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什么

  • 君子馆之战:宋辽重要战役之一,宋朝军事力量的分水岭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

    君子馆之战发生于986年(辽统和四年,宋雍熙三年)冬,在宋辽战争中辽军攻宋瀛州(治今河北河间),于君子馆(今河北河间西北)大败宋军的一次作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军在天冻无法使用弓箭的情况下被辽军击败,刘廷让的部队“全军皆没,死者数万人”,宋军河北防线遭到重创。雍熙三年,

  • 历史上“诛九族”刑罚太常见,为什么家人都不逃跑?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我国的历史在世界史上都算是非常悠久的,不过由于古代大部分时间都是封建王朝的统治,所以古代的很多法律法规都是非常残酷的,在那个年代,朝代的更迭是非常常见的事情,所以百姓们造反也变成了很简单的事情,为了稳定民心,约束百姓,自然就会有很多酷刑,其中有一条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就是在古装剧上我们经常能

  • 张衡在路边摊吃块饼,武则天为何让他不许入三品?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衡,唐朝,野史秘闻

    武则天在位时期,有个叫张衡的官员,此张衡并非汉朝发明地动仪的科学家张衡。武周朝张衡当时任职内史,是个四品官,由于工作积极肯干,业绩比腰间盘还突出,吏部官员对他的评价很高,被列为三品官的候选人之一。张衡仕途春风得意,就等着女皇签字批准,加入三品官的行列中。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他犯了一个学龄前级别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