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汪精卫死后留的财产数量惊人 需要半年来盘点

汪精卫死后留的财产数量惊人 需要半年来盘点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080 更新时间:2023/12/12 11:27:14

大汉奸精卫本人虽然已于1944年11月10日因病客死日本东京,但依据战后重庆国民政府新组建的敌伪财产接收委员会相关条规定,大汉奸汪精卫在死后所留下的个人家财均被认定为不法财产并予以接收。

于是,在日本宣布投降后不久,重庆国民政府敌伪财产接收委员会就派出一支人数众多的工作队伍前去南京接收大汉奸汪精卫的个人私产。据说,仅对汪精卫死后所遗留私产的盘点接收工作就持续了多达半年之久。

奸汪精卫夫妇在南京房屋建筑大约有六处

据南京中国第二档案馆所存当时“接收清册”记载,大汉奸汪精卫夫妇在南京的房屋建筑大约有六处:

一是位于南京颐和路34号的汪精卫住宅房屋及其附属物品。该处房产为汪精卫所有房屋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楼房高四层,仅大客厅就有五间,拥有大量高档家具等生活用品,设备相当齐全,极其奢华,此处还曾存放了大量的图书、字画等物品。

二是位于南京颐和路32号的汪精卫住宅,此处房屋为二层楼房,内有大小汽车三辆,并存放大量生活用品。

三是位于南京颐和路39号的汪精卫住宅,为一栋二层豪华小楼,其中储存了大量器物。

四是位于南京琅琊路16号的汪精卫住宅,内有高档家具和高档小汽车等物。

五是汪精卫公馆一处,此处包括多件衣物及器物等。

六是位于南京西康路18号的汪精卫纪念堂,有房屋及其附属物品若干。房屋为两层小楼,内有大量沙发家具、地毯、古画等各种生活文化用具。

从当时接收的汪精卫房产清单中不难看出,汪精卫在南京的房屋有六处之多,除颐和路34号是四层楼外,其多是两层小楼,均属高级住宅。汪精卫纪念堂是汪死后所设,如排除在外,汪精卫生前在南京最起码有五处住宅,吃穿住行样样齐备,当时一般老百姓想也不敢想。房屋内还贮藏了大量的艺术品和珍贵图书,反映了汪精卫个人喜欢收藏占有文物和艺术品的贪婪一面。

汪精卫所收藏占有的文物和艺术品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是原藏于颐和路34号的图书字画,1945年12月,经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部和南京市政府及南京警察厅点交,被当时的国立中央图书馆收藏,并编成两本接收清册。第一册中的图书种类丰富,涉及文学、戏曲、中外历史、书法、古玩字画等著作和艺术收藏品,其中很多是汪精卫本人的言论集、文集和诗词集等。此外,这批图书中还有大量的外文著作以及学术名人的文集、选集等收藏价值大、学术水平高的文化作品,共计749种。

图书字画很多是汪精卫平日收集的,有大量系友人惠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汪精卫的文化旨趣和政治主张,是研究汪精卫政治主张和思想演变的重要资料。图书字画清册的第二册,记载了接收的画集、摄影集、精美的刀具、篆刻等艺术品,大都是中外名人、行家的佳作,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日本艺人的作品。此外还有大量书画、拓片、名人墨宝及图谱等,总计达370件。这些艺术作品件件精美,都是无价的珍宝。

二是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接管的工艺品。这些物件包括各种花瓶、木筒、泥人等,还有动物造型的珍贵瓷器和银制器物,大约有352件,都是名贵精致的艺术品,大多为国内外“政府”或与汪有密切关系的人所赠送。当时的汪伪政府不仅和日本有紧密联系,还和东南亚的某些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更可笑的是汪精卫曾作为“元首”访问伪满洲国,演出了一国之中两个“元首”会晤的历史闹剧,还互赠了礼品。这些艺术品均在接收之列。

在图书字画及工艺品中不乏“日本友人”赠送的艺术品。日本政要通过赠送字画工艺品等礼品,制造汪精卫政府和日本之间友好关系的假象,来掩盖汪日关系的不对等。

图书和字画显示了汪精卫本人的志趣和艺术品味。汪精卫个人文化修养水平较高,从收藏品的种类可以看出他兴趣广泛,于篆刻、书法、中外文学、传统文化等均有相当造诣,尤精文学,善于舞文弄墨,留有大量颇具文采的诗词、散文、言论集等著作。这样一个极富艺术品味的文人竟沦为千夫所指的头号大汉奸,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乃至深思。

大汉奸汪精卫病死日本后,葬于南京紫金山麓的梅花山。1946年1月21日,在蒋介石直接授命下,国民政府以“有碍国内外视听”为由,将汪精卫墓葬秘密炸毁,将尸体移送南京城西清凉山火化。

标签: 汪精卫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慈禧第一次坐火车提了3个可笑的要求,这三个要求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清朝,慈禧,风云人物

    慈禧第一次坐火车提了3个可笑的要求,这三个要求是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坐火车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是一件非常寻常的事情了,也有不少在火车上工作的人,这种交通工具对我们来说是很普遍的。但是在火车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的时候,情况肯定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个时候不仅是普通百姓,就连身在皇宫的皇帝太后也一

  • 嘉庆登基后就立刻下令查封和珅,为何却没牵连到丰绅殷德?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嘉庆,和珅,文史百科

    要说起历史上出了名的大贪官,那就不得不提和珅了。历史中的和珅还是个美男子。据民间传说,和珅那么贪,乾隆却不杀他就是因为和珅身上有一颗红痣,而且他的容貌像极了乾隆一生最爱的女人,富察皇后。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和珅很受乾隆看重,尤其是在他25岁生了儿子丰绅殷德后,更是官运亨通,

  • 李存勖在柏乡之战中,又是如何逆转了梁晋争霸的形势?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存勖,,战史风云

    柏乡之战,是在后梁开平四年(910)十二月至次年正月,河东晋王李存勖援助成德节度使赵王王镕,在柏乡(今属河北)地区抗击后梁的作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此战,李存勖采纳周德威的战术规划,终于逆转了梁晋争霸的形势。五代初,后梁太祖朱全忠与河东晋王李存勖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为了扩

  • 雍正:历史上最勤劳的皇帝,康乾盛世的最大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雍正,清朝,历史解密

    康熙皇帝晚年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培养一位合格的继承人。其实,在康熙漫长的执政生涯中,一直注重培养皇子们处理朝政大事的能力,允许皇子们带兵参政。这也是因为清朝的皇位继承制是立贤不立长,和以往的“嫡长子继承制”有根本区别。这种挑选继承人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挑选出最优秀的继承人,但是也会

  • 为什么说《大明风华》孙太后厚颜无耻?孙太后做了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朱祁镇,野史秘闻

    不少看了《大明风华》的人最近一直有个感觉,那就是这个孙太后和朱祁镇母子两个,就有点非常不是人了,完全就是毫无底线,那么为什么会这么说,历史上的这对母子就真的这么厚颜无耻吗?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历史上的孙太后和朱祁镇这对母子,确实是厚颜无耻毫无底线,他们对朝政没有一丁点

  • 揭秘:明朝的锦衣卫、东厂、西厂之间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朱元璋,风云人物

    众所周知,明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特务机构最为发达的朝代,在朱元璋建立的这个朱氏王朝里,竟然先后出现了三个不同属的特务机关,并且都在历史上留下了让人深恶痛绝的名声。那么,这三个著名的锦衣卫、东厂、西厂都是哪个皇帝建立的呢,他们建立的目的是什么?人员又都是如何组成的呢?三者之间又有什么关联呢?锦衣卫锦衣卫

  • 宋仁宗作为宋真宗的儿子,在他的一生中取得了何种功绩?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仁宗,宋真宗,文史百科

    宋真宗赵恒有几个儿子?之后谁继承了皇位?宋真宗最疼爱的那个儿子是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真宗赵恒一生子嗣凋零,终其一辈子,只有六个儿子,其中六个儿子之中有一个夭折,另外的三个也是还未长大成人便离开人世了。在这些早亡的儿子之中还有第一任太子赵佑,赵佑死后,便由赵祯继任太子之

  • 邲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其对春秋的格局有哪些影响呢?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春秋,邲之战,战史风云

    邲之战,指中国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于公元前597年在邲(今河南荥阳东北)发生的一场大战。泌水入荥阳称“蒗荡渠”,可写作“两棠”,所以此战又可称为“两棠之役”。如《吕氏春秋·至忠》和贾谊《新书·先醒》都写作“战于两棠”。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有《两棠之役》多种。背景楚国在春秋初期于南方崛起,却不能称霸中

  • 古代明知军营危险 为何女子还是要去军营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军营,历史解密

    食色性也,食是第一位。特别是打仗的军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从古到今,不少败仗都是因为粮草被人抄了或是后勤不继。吃饭之外,就是色。但在军队中,色是个两难的事情,一堆精壮的大老爷们,不让他们发泄不是事,但让他们发泄,又会影响军纪和打仗。齐国官妓军妓宋代西北边军,是宋军精锐,要防范党项和西羌。大军长期驻扎

  • 古代有三种女人,皇帝都得对她们礼让三分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野史秘闻

    说实话,自母系过渡到父系以后,女人的地位就每况日下,虽然现在又成了半边天,但在古代,可是没有地位可言的。这种状况,从女人的释义中就可以看出,女人又称为妇人,什么是妇人,《周礼》当中就说:妇者,从人也,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听父亲、丈夫的话也就罢了,连儿子的话也要听,以现在的观点看,可真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