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杨广让侍卫辞职走人,却因此断送了隋朝江山

杨广让侍卫辞职走人,却因此断送了隋朝江山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63 更新时间:2023/12/15 19:50:31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杨广的故事大家听过吗?

有一天,杨广退朝时,一路往后宫走去,途中遇到一个面色黝黑的侍卫,无意间便多看了他一眼,不料却从此再也不能忘记他的容颜,因为这个侍卫眼神古怪,闪烁不定,透露出一种睥睨天下的气势,杨广一见顿时被吓住了,但侍卫又没犯错,也不能乱整人家啊。

回到宫中,杨广问宇文述:"门口的护卫中,有个长得比较黑的,他是谁啊?" 宇文述回答说:"他是蒲山公李宽的儿子,叫李密。"杨广说:"我看这人眼神古怪,似乎对朕有其他想法,你让他明天不要来上班了,直接让他回家吧。"

宇文述听了皇帝话,虽然觉得这理由天扯淡,但毕竟是皇帝的意思,他也不能不从,这李密能在皇宫里当侍卫,背景自然很强,他也不能轻易得罪,于是他对李密说:"贤弟啊,你天资那么好,我见你有道灵光从天灵盖喷出来,在这里当宫廷警卫,不是培养才能的地方,你还是回家读书吧,以后惩奸除恶,维护世界和平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好嘛?"

李密一听高兴坏了,毕竟当时他还年轻,好忽悠,就像周星驰一样信了人家的鬼话,从此李密就回家专心读书了,而且还把书挂在牛角上,随牛走到哪里,他就读到哪哪里,而"牛角挂书"这个成语就是这样来的,可隋炀帝却不知道,他这个决定,日后直接断送了隋朝江山。

隋炀帝赶走李密,原因是他眼神闪烁,可见李密当时的眼神不像刘邦,当初刘邦见到秦始皇,表示大丈夫应该如此,而项羽见到秦始皇却表示,直接可以取代他,李密的眼神自然闪烁出了项羽的味道,后来隋朝司徒杨素见李密牛角挂着《汉书》,就问他最喜欢读哪一部分,李密说最喜欢读《项羽传》,你看是吧。

杨素听了李密的话,觉得这年轻人不得了,就把他带回家,跟自己的儿子杨玄感见面,两人一见就聊得很愉快,于是李密跟杨玄感成为莫逆之交,而后来打响反隋第一枪的人正是杨玄感,李密也参与了造反,后来杨玄感死了,李密逃到瓦岗寨,成为当时天下雄主,给了隋朝致命的一击。

对于隋炀帝而言,他见李密眼神古怪,如果说看人家不顺眼,要不你就直接杀了,永绝后患,要不你就大力提拔,好好培养他为己所用,但隋炀帝偏选第三种做法,把人家赶走,为隋朝灭亡埋下祸根,杨广跟紫霞仙子一样,真是猜中了开头,没猜中结尾啊。

标签: 杨广隋朝隋朝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咸丰帝的生母,揭秘全贵妃跌宕起伏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风云人物

    咸丰帝的生母,揭秘全贵妃跌宕起伏的一生,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咸丰皇帝的生母,全贵妃,钮祜禄氏,在道光皇帝的后宫中确实是与众不同的,钮祜禄氏为满清八大姓氏之一。一是瓜尔佳氏,满清开国五大功臣费英东、权臣鳌拜都出自这一家族。二是钮祜禄氏,满族最古老最尊贵的姓氏。清朝一共出6为皇后。八个姓氏

  • 曹植有诗现存九十余首,那么他的诗歌作品有怎样的风格?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在建安时期,存诗最多、成就最高的是被锺嵘《诗品》誉为“建安之杰”的曹植。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聪明好学,才华英逸,被称为“天人”、“绣虎”,甚得曹操宠爱,几乎立为太子。但由于他性格疏荡,“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三国志·魏志·陈思王传》),终于失宠。曹丕称帝后,曹植备

  • 诸葛瞻统领七万雄兵以逸待劳,为何却败给邓艾的两千残兵?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瞻,邓艾,战史风云

    众所周知,在三国时期,经刘备好不容易建立的蜀国最终被魏国打败,并俘虏了蜀国后主刘禅。说起蜀后主刘禅投降的事,不得不说起绵竹之战,可谓是魏国灭蜀的关键一战,也是压垮蜀国的最后一根稻草,使得刘禅不得不投降魏国。但这一战中,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统领七万雄兵以逸待劳,却被长途跋涉的蜀国大将邓艾的两千残兵打败,

  • 清朝和明朝哪个朝代更强?领土疆域说明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清朝和明朝是中华民族最后的两个封建王朝,后人也经常将明朝和清朝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对比明朝和清朝到底谁更厉害,比较的方面有很多,但是从有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来清朝和明朝到底谁更厉害,这个方面就是领土的面积,也就是疆域面积。清朝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总共有着267年的时间,清朝的全盛时期,疆域的面

  • 大明朝的军队经历了什么?从正规军到拿钱卖命的雇佣军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明朝的军事制度非常有意思,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首创了卫所制度,在他看来通过这套制度完全可以实现军队粮食的自给自足,从而减轻帝国的财政负担。一开始由于一切都是刚刚开始,制度还是充满着活力,到了明朝中后期,这套制度却似乎失去了它的优越性,开始走向腐朽。古人诗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旧事

  • 历史上裴行俭是怎么活捉突厥可汗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风云人物

    历史上裴行俭是怎么活捉突厥可汗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自从662年,西突厥部落在阿史那都支、李遮匐等人的领导下,叛离大唐,归附吐蕃。调露元年,自立为十姓可汗的阿史那都支与与部落首领李遮匐联合吐蕃,进兵安西,准备夺取整个西域,再建强大的西突厥

  • 现代常说“傻狍子”,那么“狍子犯傻”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人们常说“傻狍子”,为什么说狍子傻呢?比如说,和它一起的同伴被打中了,它不但不会跑,而是会跑过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就被猎人捉住了。看到人类也不会跑,而且有车撞过来都不知道躲,反而跟着车的灯走。如果它们被吓到了,屁股上的白色的毛就会炸开成心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陆

  • 为什么说垓下之战是楚汉相争中楚军和汉军的战略决战?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史风云

    垓下之战,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垓下之战是发生在公元前202年的一场战役,战役的双方楚军和汉军,这场战役是楚军和汉军的战略决战,也对后来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公元前202年的时候,汉军的灌婴带兵攻占了彭城,而且还攻下了楚国的许多地区。淮南王英布也进入了九江地区,之后

  • 清朝王爷的地位为什么会一落千丈 看看雍正做的好事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王爷,历史解密

    清朝宗室的封爵分为许多个级别,从高到低分别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等等。在清朝建立之初,爵位的体系还没有分得这么细,满洲的贝勒相当于汉人的亲王,是同一个概念。比如清太祖努尔哈赤在世时,手下的八位亲王,也成为八大贝勒。我们之前提到,努尔哈赤所构想的政治制度,不像汉人的王朝这样一人为尊,

  • 清朝疆域辽阔,为什么百姓却缺少田地?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乾隆,野史秘闻

    众所周知,清朝疆域辽阔,鼎盛时期大约有1316万平方公里,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名列前茅。清朝这么辽阔的疆域,按理足以让百姓拥有糊口的田地,然而为何百姓却缺少田地,最终在不堪煎熬之下,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1846年至1850年,本来就地瘠民穷两广地区,又遭遇水、旱、虫等天灾,让百姓不堪重负,同时还和鸦片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