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孙嘉淦:大清三朝元老,告老还乡为何带砖头回家?

孙嘉淦:大清三朝元老,告老还乡为何带砖头回家?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226 更新时间:2024/1/8 21:51:59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孙嘉淦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孙嘉淦作为在大清帝国中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朝的三代老臣,深受皇家的垂青与信任。孙嘉淦不爱钱,喜欢直谏是有名的。自孙嘉淦在康熙朝步入仕途以来,他便是一个直言敢谏,廉洁自重的清官,堪称清朝版的海瑞

雍正时期,“酷变装男雍正爷”囚禁亲兄弟、制裁亲儿子、打压反对派,可谓手段狠辣!

在雍正爷的冷酷统治下,朝中大臣皆人人自危,可唯有“核爆直男孙嘉淦”依旧我行我素,竟敢直谏雍正爷要“顾及亲情,亲近兄弟”, 若不是雍正爷急需要像孙嘉淦这种性格刚直的“棋子”去推行自己的铁政,恐怕孙嘉淦早就被斩了。

“朕自从继位以来,敢于直言进谏者,只有孙嘉淦一人。”

乾隆时期,大猪蹄子乾隆爷知人善用,提拔孙嘉淦为“左都御史”,上能弹劾武百官,下能受理民间冤案,孙嘉淦的才能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左都御史”是个肥差,触犯法律的官员和百姓们为了减轻刑法,自然会行贿赂之道,但是孙嘉淦严格执法,铁面无私,俸禄之外一文不收,乾隆爷欣赏孙嘉淦的品质,升任他为主管刑部的“刑部尚书”。

自此之后,孙嘉淦步步高升,乾隆六年官至“湖广总督”, 成为封疆大吏的孙嘉淦依旧不忘初心,一不受贿赂,二不搞贪污,每年除了2万两的养廉银子,和180两的年奉之外分文不取,而且孙嘉淦自掏腰包,为遭受水灾的老百姓修房子,光是修河堤就花了几万两银子。

孙嘉淦退休时,既没有财产,又没有房产地产,眼看就要告老还乡了,自己能带回去的就只有一些衣物和细软。

孙嘉淦思来想去,觉得如果两手空空的告老还乡,可能不是太光彩,毕竟为官三十多年,到头来依旧是孑然一身,如此两手空空的回到家乡之中,必然会为家乡的士绅及亲友们所耻笑。此外,朝中的同僚也会讥讽,毕竟为官三十年却两袖清风,未免显得有些做作,容易留下话柄,难道大清朝就一个清官?这不明显是装吗?再者民间会议论乾隆皇帝苛待下属,连三朝元老竟然穷的叮当响,乾隆爷得多小气?

于是孙嘉淦的脑袋中冒出了一个“馊主意”,他雇了一辆马车,命令下人将马车中塞满石头……

孙嘉淦用这样的方式来“打肿脸充胖子”,多少带这些无奈,按照古代人的思想,谁都希望能够衣锦还乡,但是这对于清廉的孙嘉淦来说,确实“衣锦”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可是,这脸也打的太肿了,平时看惯了他的瘦骨嶙峋,突然充起胖子来,难免有小人看不惯,于是孙嘉淦出城的那天,他做官时得罪过的政敌们,乾隆爷举报。说这孙嘉淦平时都是在演戏装清廉哪,背地里可是个大贪官,他回家的马车上都装了几十箱子金银珠宝!

信以为真的乾隆爷立即派出侍卫,骑快马去检查孙嘉淦的马车,侍卫发现马车的箱子里装的都是石头,乾隆爷得知后,非常感动。

谁能想到在那个“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年代,先后担任过六部尚书以及封疆大吏的孙嘉淦竟会如此清廉,甚至到了不得不用砖头撑门面的地步。要知道那个时代的官员可比明朝好多了,即使是不贪,收入也不低,早在雍正朝就开始在高薪养廉,高出了诸如养廉银之类的绩效奖金。而孙嘉淦却依然一贫如洗,实在难得。

这让乾隆皇帝对于孙嘉淦更加的钦佩和敬重,也更加是对品质和德行大加赞赏。最后乾隆皇帝不仅十分慷慨的赏赐了孙嘉淦一马车金子,还夸赞孙嘉淦是百官的表率。

孙嘉淦用最笨的方法,巧妙的化解了一场潜在的危机,不仅赚足了养老钱,还留下了“清官”的美称,可谓是一石二鸟。

最后想强调一点,某些文章说孙嘉淦只是因为不能衣锦还乡,怕老家的乡亲们嘲笑他穷,才将马车中装满石头,这种说法看似合理,实则却有些片面。比起家乡父老的看法,孙嘉淦最恐惧的是乾隆皇帝的看法。

三朝元老荣归故里却没钱养老,民间百姓会怎么议论?乾隆皇帝将如自处?孙嘉淦是在保全乾隆爷的颜面,并不仅仅是给自己装面子。

所以孙嘉淦告老还乡时马车里拉几箱砖头,其实是在维护乾隆皇帝的面子!当然乾隆皇帝也十分上道,立即派人装了一车黄金送给了孙嘉淦,从此在历史中留下了“君贤臣廉”的美谈。

标签: 孙嘉淦清朝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宋国历史上最讲仁义的君主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国,春秋,风云人物

    宋国历史上真正讲仁义的君主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周朝的宋国历史,自商纣王兄长微子启受封于商朝旧都商丘立国,到公元前286年齐、楚、魏三国联手灭掉宋国,享国八百二十九年,共有三十四位君主。这些君主,若论讲仁义,当属宋襄公最为著名。宋襄公,名兹甫,是宋国第二十位君主,宋桓公嫡子,宋成公之

  • 就蜀汉的自身实力而言,诸葛亮为何还要坚持北伐曹魏?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蜀汉,诸葛亮,文史百科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中后期的重要事件。很多人认为,北伐是错误的,让本就不太强盛的蜀汉雪上加霜,并加重了民间百姓的负担,甚至说蜀汉灭亡得快也有这方面的影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就蜀汉自身实力而言,似乎也不应该展开对外战争,尤其是对曹魏作战。国土面积、人口数量、税赋收入、军事力量

  • 巫毒之乱的经过如何?刘据真的是想谋反吗?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朝,巫毒之乱,战史风云

    巫蛊为一种巫术。当时人认为使巫师祠祭或以桐木偶人埋于地下,诅咒所怨者,被诅咒者即有灾难。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人告发为巫蛊咒武帝,与阳石公主通奸,公孙贺父子下狱死,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武帝宠臣江充奉命查巫蛊案,用酷刑和栽赃迫使人认罪,大臣百姓惊恐

  • 秦灭齐之战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灭齐之战,历史解密

    秦灭齐之战,是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秦军攻灭齐国(今山东境)的作战。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秦军攻灭齐国(今山东境)的作战。 战国末年,秦国军队所向披靡,一一翦除韩、赵、魏等国。齐国远离秦国,在秦军大肆兼并时,独居齐地一隅,对秦不作防备。公

  • 她抛夫弃女入宫为妃,最后还生下了千古一帝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娡,汉朝,野史秘闻

    在中国古代,女子如果一旦改嫁,在社会上会受到很大的非议与舆论。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位女子,她甚至已经生过孩子,但是却入宫成为了皇帝的宠妃,最终母仪天下。这位传奇的女子就是汉景帝的第二任皇后——孝景皇后王娡。王娡的母亲是一个十分有野心的女人,她出身于名门望族,但是如今却生活落魄,甚至吃穿都成问题。她十

  • 玄武门之变他选择了中立,为何还能进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李孝恭,风云人物

    玄武门之变他选择了中立,为何还能进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列?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李孝恭是李渊的侄子,而且比李世民大,所以李孝恭就是李世民的堂哥,光凭这个关系,就足以说明他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了。不过,可能很多人都会有疑问:为什么李孝恭听起来并没有魏征、房玄龄、李靖、尉迟恭那样的出名,却能排在凌烟阁功

  • 宋代官员的帽子是什么样子的?赵匡胤为何要发明它?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代,帽子,文史百科

    是的,我们看古代电视剧,宋代的官员帽子上也有两根长长的耳朵,而且好像越是级别高越是挺阔直,这种帽子简直可以被称为宋代独有的官帽。有人想问,为什么宋代官员的帽子是这个样子呢?有人讲了你们知道吗?这种帽子是宋太祖赵匡胤发明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赵匡胤当年是篡位起家的,本来是大

  • 法兰西战役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法兰西战役,战史风云

    法兰西战役(1940年5月10日至6月22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为侵占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对英法盟军的实施的进攻战役。法兰西战役1940年5月10日至1940年6月24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为侵占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对英法盟军所实施的进攻战役。1940年5月10日,德军开

  • 正史中的司马懿是个很厉害的角色吗?为什么司马懿评价很不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我们对三国历史的了解,大多是通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和电视剧了解的,而小说和电视剧带有明显个人色彩的,太过于突出诸葛亮和蜀汉,过于贬低司马懿和魏晋,认为魏晋司马懿玩弄权谋,是个反面人物。所以,司马懿在明朝后的评书和剧作都是是没有好评的,跟曹操一样被被定论为奸臣。但是,在正史中,司马懿并不像演义中写的

  • 【论语】为什么记载了孔子的绯闻?孔子见南子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论语,孔子,野史秘闻

    一般认为,《论语》一书是在孔子死后,由孔门弟子编辑整理而成书的。纵观全书,美化孔子的倾向非常明显。唯其如此,《雍也》篇的一条记载,就不免显得有些突兀。因为,它居然煞有介事地记载了孔子的一次绯闻事件: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南子,卫国君主卫灵公(公元前534~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