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文种一生忠心耿耿劳苦功高,却被越王无情赐死?

文种一生忠心耿耿劳苦功高,却被越王无情赐死?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436 更新时间:2024/1/31 16:12:18

种是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越勾践的谋臣,和好友范蠡一起为勾践打败了吴王夫差,立下赫赫战功。灭了吴国后,范蠡隐退,并留下一封信给文种。

信中写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文种看后,称病不朝。于是有人进谗言说文种要造反作乱,勾践听信谗言,便赐了一把名为“属缕”的剑给文种。

说:“你当初给我出了7条对付吴国的策略,我只用3条便打败了吴国,剩下4条在你那里,你用这4条去地下为寡人的先王去打败吴国的先王吧!”于是文种自刎而死。

为何文种帮助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勾践却要杀了文种呢?真的是因为听信了奸臣的谗言吗?我认为勾践并不是真的因为谗言才杀了文种。

越王勾践灭吴之后,心里很是高兴,便大摆筵席,论功行赏。范蠡和文种作为勾践最得力的两个大臣,勾践封范蠡为上将军,勾践把范蠡当作左膀右臂,称他为“王弟”。

勾践还说:“我能安稳的当越王,全靠你的辅佐才得以成功。”不过范蠡很了解勾践是一个怎样的人,于是拒绝了勾践的封赏,辞官归隐了。

在范蠡的眼里,勾践是一个可以共同患难,但难以共富贵心胸狭窄的小人。所以当勾践问他为什么不留下来帮自己时。

范蠡回答说:“古人常说主忧臣劳,主辱臣死。要不是臣等无能,也不会让大王蒙受耻辱。现在既然已经报仇雪恨,希望大王饶恕我 当初的无能,准许我回家养老。”

勾践说要与范蠡共富贵的话本就是虚伪的客套话,所以范蠡说完这话后,勾践也就顺水推舟,不再挽留,任由范蠡离去。

而文种并没有像范蠡那样看清越王勾践的为人,还一心想要辅佐越王。就连文种的劝说也无用,直到越王赐死他的那一刻,他都不曾怀疑过越王的为人。

在我看来,越王勾践处死文种的原因无非就是文种的才能太过于出众了,让他有了危机感。于越王而言,无能的人或死了的人才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勾践知道范蠡和文种都有卓越的才干,毫不夸张地说,他俩既有移星转斗之才,又谙鬼神莫测之机,即使二者得一,也能安定天下。

勾践很清楚如果没有他二人的辅助,他是不可能灭吴兴越,使越国成为一方霸主。现在吴国已经灭了,越国的朝政也安稳了,也就不再需要二人了。

如果还要留着范蠡和文种在身边,那就相当于放了一只吃人的老虎在身边,尤其是越王勾践在吴国为臣时,所有卑躬屈膝的样子都被这两个人看见了。

这让越王勾践有何颜面,最最使越王勾践不能忍受的是自己为吴王夫差尝粪的事,他们也都知道,为吴王夫差尝粪这件事对于越王勾践来说,是人生的一大耻辱。

唯有把知道这件事的人都杀死,才能保守住这个秘密,但范蠡和文种是复国有功之称,不能轻易杀死。

既然范蠡拒绝封赏,还提出辞官归隐,越王就“一脸悲痛”的同意了。范蠡如此知趣,不需要越王主动说出来就自己走了。

对越王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至少以后都不会担心有人来与自己分享江山了。但文种留了下来,这对越王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越王每天都在想怎样治文种的罪,可惜文种是一个极其低调的人,对朝廷也是中心一片,越王一时之间也找不到什么理由来治文种的罪。

越王对此无计可施。正在这时,文种称病不朝,这对越王来说是天赐良机啊。越王风风火火地赶到文种的府上探望文种。

文种此时还不知道越王已经对自己起了杀心,连忙装出一幅病恹恹的样子迎接越王。越王看到文种的样子,表面嘘寒问暖,心里却在想“装,继续装,看你能装到什么时候”。

越王坐下之后,随手把随身的佩剑取下来放在桌上,对文种说道:“我听说,有志青年对自己的富贵存亡不太关心,反而比较在意自己的主张能不能实现。你对我说,你有‘伐吴七术’可以灭吴,现在我只用了你的‘三术’就将吴国灭了,我很好奇,剩下的四术,你打算用在哪里呢?”

文种一脸茫然,回答说:“我不知道用在哪里。”越王立即装出一副很愤怒的样子说:“剩下的‘四术’,你就替我到阴曹地府去对付夫差的祖宗吧!”

越王说完就走了,这时文种才知道越王是想置自己于死地,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了退路,文种只得用“属缕”剑自杀了。

我个人认为成就文种的还是他卓越的才能,杀死文种的还是他卓越的才能。

标签: 文种春秋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明朝少詹事姚希孟简介:一直郁郁不得志,受人排挤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作为白手起家的皇帝,朱元璋晚年时期为何却性情大变?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权力总是伴随着欲望,纵观历代帝王,几乎没有人能长情到一生只爱一人。即使是贵为一国之母的皇后,也依旧难挡色衰而爱弛的无奈。但有这样一位皇后,即使人老珠黄都能得到帝王的独宠,她就是明朝孝高慈皇后马秀英。正是因为她的仁慈和贤惠,朱元璋才得以大展拳脚,成功从草根逆袭为坐拥天下的帝王。不可否认,朱元璋确实有问

  • 江夏之战是谁赢了?这场战役发生在东汉末年哪个时候?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江夏之战,东汉,战史风云

    江夏之战是208年中国军阀孙权和刘表在东汉末年的一场战役。这是孙权和刘表在江夏附近驻守的部将黄祖的最后决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江夏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春江夏(今湖北省云梦县),孙权军25000战黄祖军3万左右。最后孙权胜利,黄祖遭斩首,孙权军俘虏数万黄祖军。背景208年

  • 他若不死,明朝还能续命两百年,他一死明朝瞬间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此人便是一代儒将孙传庭。对于孙传庭,《明史》有言:传庭死,而明亡矣。《明史》何以对孙传庭有如此高的评价?且听夫子为大家娓娓道来。孙传庭本是一名儒生,他登科入仕后,成为了大明的一位文官。但在明朝末年,吏治腐败,奸宦横行,天灾不断,流民四起,一系列交集在了一起,大明的命运岌岌可危。然而,孙传庭却被阴差阳

  • 东汉董承是怎么死的?董承为什么叫国舅?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董承,野史秘闻

    董承怎么死的历史上关于小人物的记载都不会太多,一则对整个历史发展没太大的影响,二则是人们的关注重心都会放在大人物上,没有时间聚焦小人物。三国中便有很多这样的小人物,人们不会关心他们的出生,自然也不会关注他们的死亡,董承是三国中的典型小人物,那么董承是怎么死的,在历史资料中关于董承是怎么死这个问题是如

  • 虚谷:清代著名画家,海上四大家之一,有“晚清画苑第一家”之誉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虚谷,画家,风云人物

    虚谷(1823~1896),清代著名画家,海上四大家之一,有“晚清画苑第一家”之誉。俗姓朱,名怀仁,僧名虚白,字虚谷,别号紫阳山民、倦鹤,室名觉非庵、古柏草堂、三十七峰草堂。籍新安(今安徽歙县),居广陵(今江苏扬州)。初任清军参将与太平军作战,意有感触,后出家为僧。工山水、花卉、动物、禽鸟,尤长于画

  • 司马徽经常向人推荐人才,为什么没有推荐自己的侄子?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徽,侄子,文史百科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大汉王朝轮流被强敌控制,处在飘摇的时刻。但是你之砒霜我之蜜糖,对那些心存天下,有野心的人来说,却是一个无比美好的时代,因为天下开始重新洗牌,他们有机会站在金字塔的顶尖。三国中每个英雄的出身不同,运气也不同,结果当然也不同。有的开局占据绝对优势,却因为在重大战略上失误早早就退出了牌

  • 明朝起义军首领高迎祥亲自尝试“子午谷奇谋”,最后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高迎祥,战史风云

    诸葛亮遗留了这件东西,他人捡到后,被明朝皇帝斩首,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话说提起明代末年的农人叛逆军,人人都晓得李自成、张献忠,有个义军领袖,名气和影响都远超这2人之上,他若不死,进京师做天子是轮不到李自成的。这团体就是明末义军晚期统帅、被朝廷称为“流贼魁首”的高迎祥。高迎祥是陕北安塞

  • 历史上的闽惠宗王延钧到底有多变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闽惠宗,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闽太宗王延钧与皇后陈金凤生活放荡荒淫,想出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花样,恣意纵欲。闽太宗王延钧在与皇后陈金凤交欢时,还令许多宫女裸体在一特大床上伴寝,玩得情浓时也会抱过一名宫女在皇后陈金凤面前共度巫山,为云作雨。皇后陈金凤也与众宫女在一旁嬉笑调情,毫不在意,一时间,床上荡语淫声不绝于耳,只见闽太宗王延钧淫

  • 岳飞后代不跟仇家通婚可以理解,为什么恩人也不通婚?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岳飞,野史秘闻

    岳飞,是历史上忠和悲的代名词,对皇家的效忠,到头来却换来一场被害死的悲剧,实在是令人心寒,而历史上也因为岳飞出现了两个岳家不通婚的姓氏。公元1142年,抗金名将岳飞和他的长子岳云被奸臣秦桧所害。岳飞的次子岳雷在岳飞去世之后也被流放,最终含恨去世。所幸,岳飞的其他几个儿子最终幸运的存活了下来,这也使得